第六十一章 共贏不會有人反對
而這頭一開,後面的人當然也要爭前恐後的表達了。
「我認為聖統部這邊也要關注關注,畢竟現在沙隆這人事變動比較多,選拔人,任命人都要花不少功夫,考核什麼的也都要忙裡忙外的,為了更好的幫各部門確定人選,這也要適當補充一下才是。」
聖統部這邊的長官,也就是主管沙隆人事任免的教士也攪和了進來,畢竟這要是說晚了這上萬的靈金撥款分完了,那湯都喝不到了,畢竟就像前面說的,這數額不小,但實際上也並不算太多。
「不如從問題的源頭處理一下,這事兒本質上就是我們宣教的力度不夠。為了杜絕這種事情,可以加大在宣教上的工作投入,多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徹底杜絕反動的土壤,這才是利國利民的治本方式。」
宣教廳的教長也參與了進來,不過他這倒不是硬扯的,畢竟這事兒還真算是和宣教有點關係,但本質目的也還是要經費。
看大夥全部加入了這場經費競爭大賽,樸素主教雖然還沒說什麼,但是一旁的秘書長有些繃不太住了,他連忙皺著眉頭叫停了這個情況。
「停停停,我說幾位教友,這靈金雖然不少但是也沒有那麼多,這還沒有討論完呢,就先別著急說分的事了。現在市里財政確實也吃緊,但也沒到那個地步好吧,真不至於。」
雖說是秘書長,但他是沙隆教區的秘書長,級別上還真就不比剛才那幾位低,不如說除了樸素主教外,在這裡坐著的其他幾位級別上都是一樣的,就算排個座次也只有樸素主教本人是斷檔式領先。
見秘書長都這麼說,其他人也就沒有繼續爭下去,轉而看向了一言不發的樸素主教準備這麼說,但馬上秘書長接下來的話就把大夥給氣笑了。
「再說了,現在樸素主教剛正式就職,這主教堂辦公的地方是不是該先修修整頓整頓,換個新面貌呢?」
事實上,這邊辦公地方和主教堂基本上是秘書長負責,所以這顯而易見的是在給他的爭取經費。
「行了行了,一個個的都。你們這吆喝了,那市里其他缺的部門怎麼辦?」
樸素主教有些無語的看著這幫市里代表教會話事人,雖然有些難看了但也還是屬於能夠理解的範疇吧,雖然表面上社會還是挺繁榮的,但實際上很多地方財政都有些捉襟見肘了。
地方教會收到的什一稅基本上都是要上交到聖城教廷的,因此地方教會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依靠賣地來掙錢,但地總有賣完的時候,雖然買地的妖魔鬼怪們不少,但地塊就這麼多,量總是有限的。
雖然前任主教的一番大展拳腳讓沙隆市的紙面數據特別好看,經濟也實現了質的騰飛,但是留下來的隱患問題並不少,比方說重點就是那些失業的人口,和無家可歸的人,還有那並不算好的市內財政。
對於教會的經濟生態來說,基本上都是以每個市和他的教區劃分的,除非是個別獨立的堂區,不然基本上下轄的堂區和教區的經濟聯繫管控都很密切,市財政基本上就是教會內比較基礎的獨立經濟單位了。
教省雖然在教廷人士,和領導方面會統領轄區內的不同教區,但經濟上則不然。比方說里昂方面並不會給予七省內其他教區經濟援助,或是一體,什一稅抽調後也是從他們手裡過手抽一部分上繳給教廷而已。
所以,很多時候每個教區都只能夠靠自己,不過也有些教區比較擺,仍由經濟爛掉等上面援助,沒辦法教會又不是那些貴族的莊園,虧了能關掉,上面總得撈一手的。
但是負責人肯定要擔責的,現在在這個位置上的肯定都是不想擔這個責。
「這沙隆往羅訥河的路還繼續不繼續修呢,往裡昂和內海的路要不要繼續鋪呢?天父會那邊的教育撥款要不要呢?畢竟教會學校收的錢根本維持不了開支,除了我點的這兩,市里那些修會是不是也有要用到靈金的地方?」
「我贊成,市里挺多應該也比較剛需,不只是這些,奧斯丁會這種對普通人的救濟工作也是需要用到靈銀撥款的地方,好鋼還是要用到刀刃上才行。」
仁慈書記官非常果斷,在樸素主教開口後就直接緊跟了對方的意見,畢竟教法委本身對資金的需求沒那麼高,和其他部門掙錢的方式不一樣,教法委根本不依賴撥款。
舉個例子,如果是要採購什麼設備或者用具,或是騎士團的軍費,那讓專員採購一個幾十枚靈銀的杯子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教法委就沒這種採購需求,不管是治安局,還是法庭,還是檢查局,都是直接從管的對象那裡掙錢,自然也就對這個無所謂了。
仁慈書記官沒有必要也沒有興趣特別去爭取,所以這時候緊跟樸素主教並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不過其他人並沒有吭聲說話,他們可不太想這時候表示,畢竟他們是真的能要這經費,要是也跟了仁慈書記官這麼表示,然後這靈金分給了別人,那他們不就血虧了,代表的都是各部門的利益,所以當然也不可能動嘴了。
「總之,我提議。這邊大頭肯定是撥給市里,有需要的,剩下的我們聊完其他正事也可以討論討論然後再分配,關於這個大家有其他意見嗎?」
說完,樸素候補主教掃了在場各位一眼,不是不分,只是不能拿大頭,桌上其他幾位聽到後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隨著樸素主教的舉手也都陸續舉起了手,大家一致表決全票通過。
「全票通過,繼續吧。」
看到這情況樸素主教滿意的點了點頭後,繼續看向了旁邊的教法高官官,仁慈書記官,剛剛他的講述還沒有講完。
「嗯。除了這邊的巨額繳獲的贓款外,還有就是後續調查方針的問題。這專案組的李有良執事可有能力了,這剛上任就破獲了大案說明我們審判所的人很有能力嘛。正好這還關係到很多走私水產的問題,正好也是聯合調查,所以正好想了解了解審判所的意思,畢竟今天才正式確認正直所長來這嘛,正好會上聊聊了。」
這個問題並不輕,甚至有些敏感,畢竟目前調查只是查到了這,誰都不知道後面是什麼情況,但既然有這麼勁爆的內容,大家都多少默認這桌上肯定是有知情者和相關利益鏈的,所以仁慈書記官才要在這桌會上把這事特地拎出來公開談。
這層意思大家肯定是都能夠讀懂的,還有就是對於正直所長的身份比較敏感,他是里昂來的,對於沙隆的教會天然就有著一層隔閡,在沒熟悉前大家都不知道這位審判所的新任所長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之後過完這場會,就像是樸素候補主教會正式變成主教了一樣,正直代理所長也會正式變成正直所長,要知道他們都是同級,除非是出現重大違紀不然是拿不掉對方的,即使是樸素主教也沒辦法決定在場這幾位的任免,而他又是里昂定的送過來的。
更關鍵的是,審判所還就是查違紀的部門,所以大家也都比較忌諱,只有仁慈書記官不是很怕直接帶頭試探起對方。
「哦,這個嘛。目前我也不是很清楚前線的情況,不過既然聽仁慈書記官這麼說前線似乎狀況還挺好的,當然了我其實沒想到這位李有良執事能夠當上組長,雖然他當上了但工作還是要以配合治安局工作為主,我覺得是可以鞏固一下現在成功不要急於求成。最好把這李有良執事給換下來,不然要是太過冒進把現有成功給丟了就不好了,很明顯我是覺得還沒有到需要審判所上來主導調查的地步的。」
對於正直所長來說,這波就挺有考驗的了,他很清楚一點就是沙隆上一次人員大輪換是為了什麼,這水產走私聽起來沒什麼,但就是在往那個方向上靠。
在他看來,這教法委的書記官和樸素主教明顯是老搭檔了,這一唱一和的指不定就是給他下套呢。這要是讓李有良接著深查下去,會怎麼樣他是最清楚的,別到時候他這屁股還沒坐穩就又要挪地方了。
李有良是誰的人?是樸素主教的人,這調查是哪邊在查?治安局在查,治安局是聽誰的?教法委,這要是看不懂那他也別坐在這了。
既然對方想試探,那索性把李有良給撤下去就好了,教法委愛誰上就誰上,他們自己隨便查,查出什麼也和審判所沒有關係,真要爆了到時候再審判所去清理收個場就行。
「換下來?這李有良乾的不是挺好的嗎,換下來做什麼?」
樸素主教這邊就有些奇怪了,畢竟在他視角看來李有良這乾的蠻不錯的,還繳獲了這麼多贓款,這不說提拔人家什麼的,給人換了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了,但這在正直所長聽起來就又是一番別樣的意思了。
「這不是重點配合教法委那邊嗎,這事兒還是以減小影響為主對吧,要是讓審判所的人一直領著,那事態難免會往比較大的處理。這要是高聲語了,驚到天上人就不好了嘛。」
「嗯,我覺得正直所長說的有道理。我們宣教廳之前處理這方面的事情也都是不以鬧大為主,審判所在沒確定前最好還是配合調查比較好。當然我不是說審判所的有問題,而是大家都是各自自己部門的,肯定會從自己部門的工作角度來工作。既然人都已經拿下了,有證據了,還控制住了,從穩妥的角度來看換掉也確實比較合適。說來仁慈書記官,這個審判所的執事,是怎麼當時專案組組長的?」
宣教廳的教長也出來贊同了這一說法,雖然正直所長和他不熟,但是工作性質方面他肯定是贊成這個做法的。
接下來,就是被問到的仁慈書記官了。
「聽說是發揮了一下民主,讓專案組的成員自己投票,然後選出來他本來是副組長。結果因為在調查的時候,組長因為一些工作上的問題,被免職了,就他轉正上了。當時轉正估計也是沒考慮到這些影響吧,不過既然正直所長都這麼說了,那我覺得這麼做也行。不過可以給點補償,這回去後提一提也是可以的,畢竟這算是立大功了嘛。」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仁慈書記官肯定是想要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且這不僅僅是個人,更是因為有人來過通訊了。
之前,老領導,也就是上任主教來過通訊,讓他注意下這個事兒,本來他就打算盯著,這下就更得注意了。對方退的這麼幹脆,那他當然要進了,不過要文明的進。
「可行吧,樸素主教覺得呢?這李有良確實是立功了,要調的話調什麼位置去好呢?」
聽到對方給出這麼一個解決方案,正直所長當然是當場認同了,然後這李有良是樸素主教的人,看他意思能過的話就皆大歡喜了。
「也行,具體什麼你們自己決定吧。」
樸素主教聽到這些說法後覺得沒什麼問題也就點頭了,不過李有良的調職他沒什麼想法,畢竟李有良又不是真的他的人,當然也就沒那麼關注了,不過他還是又記了一下這個名字。
而得到許可後,正直所長明白問題解決了,但同時對於他而言就又有了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他要把李有良放到哪兒呢?這似乎是和上次一樣的麻煩,之後還得再見見本人會面一下。
「嗯,我這邊後續會督促一下繼續進行。然後取得重大突破口時,是由我們檢查局的一個馬丁執事和李有良執事一塊的,沒問題的話我就推薦直接讓他接過組長工作繼續了。之後統計完詳細金額,和細節後,下次會上再討論撥款的事情?」
自己舉起手這麼問後,仁慈書記官看向其他人,隨著大家陸續點頭和樸素主教最後舉手,這個提案就這麼最後通過了。
李有良的位置就這麼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變了,而仁慈書記官也拿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來自本教區教會常委們的任命。
「我認為聖統部這邊也要關注關注,畢竟現在沙隆這人事變動比較多,選拔人,任命人都要花不少功夫,考核什麼的也都要忙裡忙外的,為了更好的幫各部門確定人選,這也要適當補充一下才是。」
聖統部這邊的長官,也就是主管沙隆人事任免的教士也攪和了進來,畢竟這要是說晚了這上萬的靈金撥款分完了,那湯都喝不到了,畢竟就像前面說的,這數額不小,但實際上也並不算太多。
「不如從問題的源頭處理一下,這事兒本質上就是我們宣教的力度不夠。為了杜絕這種事情,可以加大在宣教上的工作投入,多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徹底杜絕反動的土壤,這才是利國利民的治本方式。」
宣教廳的教長也參與了進來,不過他這倒不是硬扯的,畢竟這事兒還真算是和宣教有點關係,但本質目的也還是要經費。
看大夥全部加入了這場經費競爭大賽,樸素主教雖然還沒說什麼,但是一旁的秘書長有些繃不太住了,他連忙皺著眉頭叫停了這個情況。
「停停停,我說幾位教友,這靈金雖然不少但是也沒有那麼多,這還沒有討論完呢,就先別著急說分的事了。現在市里財政確實也吃緊,但也沒到那個地步好吧,真不至於。」
雖說是秘書長,但他是沙隆教區的秘書長,級別上還真就不比剛才那幾位低,不如說除了樸素主教外,在這裡坐著的其他幾位級別上都是一樣的,就算排個座次也只有樸素主教本人是斷檔式領先。
見秘書長都這麼說,其他人也就沒有繼續爭下去,轉而看向了一言不發的樸素主教準備這麼說,但馬上秘書長接下來的話就把大夥給氣笑了。
「再說了,現在樸素主教剛正式就職,這主教堂辦公的地方是不是該先修修整頓整頓,換個新面貌呢?」
事實上,這邊辦公地方和主教堂基本上是秘書長負責,所以這顯而易見的是在給他的爭取經費。
「行了行了,一個個的都。你們這吆喝了,那市里其他缺的部門怎麼辦?」
樸素主教有些無語的看著這幫市里代表教會話事人,雖然有些難看了但也還是屬於能夠理解的範疇吧,雖然表面上社會還是挺繁榮的,但實際上很多地方財政都有些捉襟見肘了。
地方教會收到的什一稅基本上都是要上交到聖城教廷的,因此地方教會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依靠賣地來掙錢,但地總有賣完的時候,雖然買地的妖魔鬼怪們不少,但地塊就這麼多,量總是有限的。
雖然前任主教的一番大展拳腳讓沙隆市的紙面數據特別好看,經濟也實現了質的騰飛,但是留下來的隱患問題並不少,比方說重點就是那些失業的人口,和無家可歸的人,還有那並不算好的市內財政。
對於教會的經濟生態來說,基本上都是以每個市和他的教區劃分的,除非是個別獨立的堂區,不然基本上下轄的堂區和教區的經濟聯繫管控都很密切,市財政基本上就是教會內比較基礎的獨立經濟單位了。
教省雖然在教廷人士,和領導方面會統領轄區內的不同教區,但經濟上則不然。比方說里昂方面並不會給予七省內其他教區經濟援助,或是一體,什一稅抽調後也是從他們手裡過手抽一部分上繳給教廷而已。
所以,很多時候每個教區都只能夠靠自己,不過也有些教區比較擺,仍由經濟爛掉等上面援助,沒辦法教會又不是那些貴族的莊園,虧了能關掉,上面總得撈一手的。
但是負責人肯定要擔責的,現在在這個位置上的肯定都是不想擔這個責。
「這沙隆往羅訥河的路還繼續不繼續修呢,往裡昂和內海的路要不要繼續鋪呢?天父會那邊的教育撥款要不要呢?畢竟教會學校收的錢根本維持不了開支,除了我點的這兩,市里那些修會是不是也有要用到靈金的地方?」
「我贊成,市里挺多應該也比較剛需,不只是這些,奧斯丁會這種對普通人的救濟工作也是需要用到靈銀撥款的地方,好鋼還是要用到刀刃上才行。」
仁慈書記官非常果斷,在樸素主教開口後就直接緊跟了對方的意見,畢竟教法委本身對資金的需求沒那麼高,和其他部門掙錢的方式不一樣,教法委根本不依賴撥款。
舉個例子,如果是要採購什麼設備或者用具,或是騎士團的軍費,那讓專員採購一個幾十枚靈銀的杯子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教法委就沒這種採購需求,不管是治安局,還是法庭,還是檢查局,都是直接從管的對象那裡掙錢,自然也就對這個無所謂了。
仁慈書記官沒有必要也沒有興趣特別去爭取,所以這時候緊跟樸素主教並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不過其他人並沒有吭聲說話,他們可不太想這時候表示,畢竟他們是真的能要這經費,要是也跟了仁慈書記官這麼表示,然後這靈金分給了別人,那他們不就血虧了,代表的都是各部門的利益,所以當然也不可能動嘴了。
「總之,我提議。這邊大頭肯定是撥給市里,有需要的,剩下的我們聊完其他正事也可以討論討論然後再分配,關於這個大家有其他意見嗎?」
說完,樸素候補主教掃了在場各位一眼,不是不分,只是不能拿大頭,桌上其他幾位聽到後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隨著樸素主教的舉手也都陸續舉起了手,大家一致表決全票通過。
「全票通過,繼續吧。」
看到這情況樸素主教滿意的點了點頭後,繼續看向了旁邊的教法高官官,仁慈書記官,剛剛他的講述還沒有講完。
「嗯。除了這邊的巨額繳獲的贓款外,還有就是後續調查方針的問題。這專案組的李有良執事可有能力了,這剛上任就破獲了大案說明我們審判所的人很有能力嘛。正好這還關係到很多走私水產的問題,正好也是聯合調查,所以正好想了解了解審判所的意思,畢竟今天才正式確認正直所長來這嘛,正好會上聊聊了。」
這個問題並不輕,甚至有些敏感,畢竟目前調查只是查到了這,誰都不知道後面是什麼情況,但既然有這麼勁爆的內容,大家都多少默認這桌上肯定是有知情者和相關利益鏈的,所以仁慈書記官才要在這桌會上把這事特地拎出來公開談。
這層意思大家肯定是都能夠讀懂的,還有就是對於正直所長的身份比較敏感,他是里昂來的,對於沙隆的教會天然就有著一層隔閡,在沒熟悉前大家都不知道這位審判所的新任所長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之後過完這場會,就像是樸素候補主教會正式變成主教了一樣,正直代理所長也會正式變成正直所長,要知道他們都是同級,除非是出現重大違紀不然是拿不掉對方的,即使是樸素主教也沒辦法決定在場這幾位的任免,而他又是里昂定的送過來的。
更關鍵的是,審判所還就是查違紀的部門,所以大家也都比較忌諱,只有仁慈書記官不是很怕直接帶頭試探起對方。
「哦,這個嘛。目前我也不是很清楚前線的情況,不過既然聽仁慈書記官這麼說前線似乎狀況還挺好的,當然了我其實沒想到這位李有良執事能夠當上組長,雖然他當上了但工作還是要以配合治安局工作為主,我覺得是可以鞏固一下現在成功不要急於求成。最好把這李有良執事給換下來,不然要是太過冒進把現有成功給丟了就不好了,很明顯我是覺得還沒有到需要審判所上來主導調查的地步的。」
對於正直所長來說,這波就挺有考驗的了,他很清楚一點就是沙隆上一次人員大輪換是為了什麼,這水產走私聽起來沒什麼,但就是在往那個方向上靠。
在他看來,這教法委的書記官和樸素主教明顯是老搭檔了,這一唱一和的指不定就是給他下套呢。這要是讓李有良接著深查下去,會怎麼樣他是最清楚的,別到時候他這屁股還沒坐穩就又要挪地方了。
李有良是誰的人?是樸素主教的人,這調查是哪邊在查?治安局在查,治安局是聽誰的?教法委,這要是看不懂那他也別坐在這了。
既然對方想試探,那索性把李有良給撤下去就好了,教法委愛誰上就誰上,他們自己隨便查,查出什麼也和審判所沒有關係,真要爆了到時候再審判所去清理收個場就行。
「換下來?這李有良乾的不是挺好的嗎,換下來做什麼?」
樸素主教這邊就有些奇怪了,畢竟在他視角看來李有良這乾的蠻不錯的,還繳獲了這麼多贓款,這不說提拔人家什麼的,給人換了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了,但這在正直所長聽起來就又是一番別樣的意思了。
「這不是重點配合教法委那邊嗎,這事兒還是以減小影響為主對吧,要是讓審判所的人一直領著,那事態難免會往比較大的處理。這要是高聲語了,驚到天上人就不好了嘛。」
「嗯,我覺得正直所長說的有道理。我們宣教廳之前處理這方面的事情也都是不以鬧大為主,審判所在沒確定前最好還是配合調查比較好。當然我不是說審判所的有問題,而是大家都是各自自己部門的,肯定會從自己部門的工作角度來工作。既然人都已經拿下了,有證據了,還控制住了,從穩妥的角度來看換掉也確實比較合適。說來仁慈書記官,這個審判所的執事,是怎麼當時專案組組長的?」
宣教廳的教長也出來贊同了這一說法,雖然正直所長和他不熟,但是工作性質方面他肯定是贊成這個做法的。
接下來,就是被問到的仁慈書記官了。
「聽說是發揮了一下民主,讓專案組的成員自己投票,然後選出來他本來是副組長。結果因為在調查的時候,組長因為一些工作上的問題,被免職了,就他轉正上了。當時轉正估計也是沒考慮到這些影響吧,不過既然正直所長都這麼說了,那我覺得這麼做也行。不過可以給點補償,這回去後提一提也是可以的,畢竟這算是立大功了嘛。」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仁慈書記官肯定是想要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且這不僅僅是個人,更是因為有人來過通訊了。
之前,老領導,也就是上任主教來過通訊,讓他注意下這個事兒,本來他就打算盯著,這下就更得注意了。對方退的這麼幹脆,那他當然要進了,不過要文明的進。
「可行吧,樸素主教覺得呢?這李有良確實是立功了,要調的話調什麼位置去好呢?」
聽到對方給出這麼一個解決方案,正直所長當然是當場認同了,然後這李有良是樸素主教的人,看他意思能過的話就皆大歡喜了。
「也行,具體什麼你們自己決定吧。」
樸素主教聽到這些說法後覺得沒什麼問題也就點頭了,不過李有良的調職他沒什麼想法,畢竟李有良又不是真的他的人,當然也就沒那麼關注了,不過他還是又記了一下這個名字。
而得到許可後,正直所長明白問題解決了,但同時對於他而言就又有了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他要把李有良放到哪兒呢?這似乎是和上次一樣的麻煩,之後還得再見見本人會面一下。
「嗯,我這邊後續會督促一下繼續進行。然後取得重大突破口時,是由我們檢查局的一個馬丁執事和李有良執事一塊的,沒問題的話我就推薦直接讓他接過組長工作繼續了。之後統計完詳細金額,和細節後,下次會上再討論撥款的事情?」
自己舉起手這麼問後,仁慈書記官看向其他人,隨著大家陸續點頭和樸素主教最後舉手,這個提案就這麼最後通過了。
李有良的位置就這麼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變了,而仁慈書記官也拿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來自本教區教會常委們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