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山上的事情,山下的事情
第584章 山上的事情,山下的事情
真正的陸峰此刻便是已經處理乾淨了「吉祥的菩薩傳法寺廟」的事端。
他無有在這地方上面撒上鹽巴,也無有一把火將此地燒成白地,他止是用自己手中的彩砂和泥土,開始塑像,塑像完了之後,手持著水瓶將其一把淹沒,隨後在他的眼瞳之中,出現了一尊「本尊密相」。
正所謂是「瓦,啊,哈,夏,沙,嘛。」
密咒在他的眼瞳之中不住的流轉,隨後性意撲撒在了此地之上,無限瀰漫,此地的一草一木之中,都充滿了陸峰的性意,隨後化作無形的菩薩,鋪展在了此間。
等到他閉上眼睛之後。
所有一切,歸虛亦歸真!他的「性意」也可如菩薩的風馬一樣,在此地不住的盤旋了。
這卻說說明他的「階次第」,已經再上一層樓了耶。
「不動明王尊」有八大童子的,除了四十八護法神之外,八大童子隱約都安住。
再往前一步,但其實這一步,算不得質變。
四十八護法是他,八大童子亦是他,到了此刻,陸峰做的便是徐徐回向。
也就是將自己從「本尊」之中抽離出來,他是「不動明王尊」,「不動明王尊」已經並非是他了。他須得像是在前面修行的時候一樣,離開「不動明王」,「再如是觀」。
等到真正完成了這一步,陸峰就可以觸摸到了「隆」。
亦可以稱之為「法性界大圓滿」。
這是陸峰所能見到的最大的圓滿。
在這之上的圓滿,就是「法主」和「蓮花欽造法寺」修行的法門,到了那一步,必定是已經成為了「菩薩」,止是「十地菩薩」哪一步,陸峰尚不可知,但是都到了如此,還須得去思考這些不成?不可多思,不可少做,止行便可。
他開始挖出「哈哈寺廟」,這座寺廟,已經無有甚值得太注意的地方。上下密寶被陸峰一力拿下,就剩下來「陸道人」所言語之地方。
便是由「蓮師」,「贊普」和「寂護」三大唐卡懸掛佛洞。
陸峰彎腰從那間走過去,進入了這「哈哈大寺」的佛洞之中,最先沖入了陸峰眼神之中的,便是最上面的「普賢王如來」,陸峰看到了此處,微微搖頭。
陸峰進去之後,依次行禮。
先行普賢王如來,再行三位,最後方才依從了「陸道人」的言語,從這巨大的普賢王如來的壁畫之後轉過去,便見到了後面的神龕。
看到了裡頭的空白容器。
「陸道人」說的「盤古血肉」,就在其間。
但是此處看上去,甚麼都無有。
「如氣如霧,縈繞此間。」
「盤古血肉如虛如實。」
陸峰徐徐說道,也無可得知是告訴誰。
他伸手去拿此物,便見到一隻手按在了他的手上,那手亦是陸峰所說如此,「如虛如實」。
對於這一隻手的出現,陸峰並無意外。
他甚至還有心情問道:「為何攔我?」
就是這說話的當口,在他的身邊,從「虛」中,走出了一個「實」來,他徐徐而生,阻攔陸峰的人說道:「便是叫它在這裡也好。
——你看不到此物,此物就看不見你。如此便就這樣蹉跎下去,哪裡不好麼?
在這裡放上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直到所有人都忘了此事,此地卻就安全了。
也算是省了事情。」
陸峰聞言,不疾不徐的說道:「養虎為患罷了。
止無有法子,一味的綏靖也是無法的法,有了辦法總比沒有辦法好——綏靖也是一種辦法。
可是現在,我卻有了手段,視而不見卻不是好事。
——反倒是你,你見到了我的化身,一語不發。
見到了我之後,卻又出來攔住了我,何故?」
雖然不懂的綏靖的甚麼意思,但是根據上下的所說,大約也能猜到,見此,他說道:「哪裡有甚麼緣故,就是害怕罷了,怕你叫醒了這『盤古』。
再這而言,我又不聾,你在外面做了這好大的聲勢,火烈烈,風呼呼的。
我如何能聽不見?
你的化身,他的確是有些說法。
但是他喚醒不得這血肉。
你卻不同,你是有本事喚醒了這血肉的,沒本事的召不來這潑天的災禍,但是此物落在了你的手上,說是潑天的災禍,亦並非是信口開河了。」
話語意猶未盡,但是意思已經說透了。
陸峰收回了手,回過頭看到了一個道人站在了他的身邊,他上下看了一眼。
陸峰對於道人的身份,無有太多之觀點。
也就秉承了樸素的「人靠衣裝馬靠鞍」的說法。
便是「道士」,身上的法袍也應是不同的。
衣冠衣冠,從衣到冠。先看衣,再看頭上的發冠,再者而言,看看法器。
這道人身上的衣服就是精緻又古樸。
就連頭髮絲,都一絲不苟。
看他身上的衣服,是「做法」時候才會穿的「法袍」,並非是「常袍」,應也是一位「大家」。
陸峰若有所思,頃刻之間,陸峰迴手,拿出來了自己的「人皮古卷」。
對著地上就開始抖落了起來。
如此一抖落,抖落的裡頭丁零噹啷的古瓶就落了下來,滾在了陸峰的腳邊。
陸峰一腳踏住了這瓶子,以示降服。
指著這瓶子說道:「可識得此物?」
這卻是問這個道人認不認識「老道人」了。
在此間見到了另外一位道人之後,陸峰立刻就想起來了老道士當年的言語。
——他們一行人,是從陰山過來處理一些事端的,這「哈哈寺廟」底下地脈不寧的事情,多少也能算的上是「事端」。
並且那些「道人」之中,是有「精通風水堪輿之人」。
這「道人」和「老道士」,可能都是一起來「密法域」之後,失陷在了此地的高人。
既然如此,陸峰便要問清楚了事端。別看這個「道人」如此的模樣,其實亦是一道「意念」罷了。
順著此地的「唐卡大畫」上的「香火念頭」,繼續存活,和「古瓶上的老道人」一樣,都屬於「無可奈何,朝不保夕」。
且他能如此,還是要感謝「哈哈大寺」。此地的「開光之物」,上面的「佛韻」已經消散不得見,不然的話,就算是這「朝不保夕」都不可。
陸峰拿起來了「古瓶」說道:「此物是在化作了『厲詭』的『理藩院衙門』之下見到的。
彼時在瓶子之上,還有一位自稱是老道人的道長,救護了我一臂之力。
結下來了善緣——」
陸峰說罷了這言語之後,「我無懼此物。」
聞言,那道人收手,他看著那「瓶子」,有些唏噓。
到了此刻,他其實是知道,說再多都無用,每一個修行到了這個地步的人,心中都是小雞啄米,心裡有數。
除了一些「原則」上的事情——這個原則可以是「戒律」,亦可以是「道路」,可以是「本心」云云,除此之外,都可以交流。
但是不一定改。
無論是誰,都不可動搖了自己的「根本」。
並非是誰都可以是叫「外道」皈依的佛。
相比較於改變了別人,「孔子誅少卯」的方法反倒是簡單些。
既然勸了無用,那就不勸了。
反倒是看著這個瓶子,再想到了剛才這僧人的話,這「道人」亦就知曉,有些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了。
那便是他們這些人的失敗。
「卻是哪裡出錯了呢?」
道人在想,便是在來「草原」之前,他們其實已經想到了諸般可能,一一卜卦,逐一排除。
可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就連「理藩院衙門」亦都化作「厲詭」,可知後果之「慘烈」。
那如此,他們留在了衙門的後輩,亦無人生還?
「天意如此麼?」
那道人嘆息了一口氣。
如此,
想來整個「草原」都已然是失控了。
就止不知,一共六件大事,除了前三件完成了之後,後三件,是否也已經完成,若是無有,留下來幾件?
陸峰也不管這道人到底是在想著甚麼,伸手就抓過了這容器。
感受到了此間的「如水如霧如氣」到底是如何的模樣。
拿出來了「人皮古卷」,連這「容器」帶著「盤古血肉」,俱都包裹在了裡頭,就完成了此間的事情。
隨後他在離開之前對著道人說道:「此間我已經看過了,無有留下來其餘的手尾。
你是要繼續留在這裡,還是和我一起出去?」
那「道人」說道:「若是可出去,那自然是一起出去的好。
這裡有甚麼好的,黑乎乎的。」
陸峰聞言,揮舞了一下袖子,便像是在山崖邊摘了一朵花一樣,將他帶了出去。
陸峰無有超度「哈哈大寺」。
到了此刻,他反倒是繼續往下。
再繼續往下,就可見到了此間最麻煩的東西。
「地脈」。
那「道人」看到陸峰的動作,開口說道:「我若是你的話,便不會輕易的動了這裡。
此地的地脈,已經被我們使了三十六根天罡樁子定住了,止要天象不移,那麼這底下的『地脈』就走動不起來。
這三十六根天罡樁子亦是更大的三十六天罡柱子的一部分。
我們便是化作了一道網,籠住了此間。若是你再挖了下去,壞了風水的根基,這事情卻不好做了。
到時候『走蛟』了,你亦要吃了掛落。」
便是這言語出來,陸峰說道:「那這樣來說,你們這些人來到了草原,也是處理了許多事情?此地的地脈便是你們所做的功德之一?」
「自然是的,這件事情你們寺廟應也知道,我們這些人行動,便是你們這寺廟之中,也出動了許多大僧人。
無止是一位『呼圖克圖』相助了我們。」。
提到了「呼圖克圖」,陸峰並不驚奇。
這有甚麼奇怪的事情呢,在「草原」上,所有事情,都躲不開「扎舉本寺」。
這「呼圖克圖」是「扎舉本寺」出來的,陸峰都不驚訝。
陸峰繼續往下挖掘,無有聽從道人的說法停下,但是他卻問道人:「如是這般說,『陰山』之上,你們亦是動了心思的,便是上面三千六百廟,你們都做了鎮壓?」
「自然不是。」
那道人說道。
但是後面的事情,「道人」無有說出來,陸峰亦不在意。
他也無有問這「道人」姓甚名誰,以前「老道人」就說過自己畏懼「本尊」可能化作可怕「厲詭」,聽聞名號而來,不肯以真名事人。
那麼這「道人」亦有可能如此。
陸峰不問。
但是他將此刻「陰山」之上發生的事情告知了這「道人」。
這「道人」臉上終於出現了詫異的神色。
「竟然在此事之後,其餘的大事,一件都無有做得。」
那「道人」看著眼前的僧人挖掘,終於是不解。
他們這一行人,便是不說後來加入的僧人。
便是他們幾個,如何那六件事情都做不得了?
甚至於這第三件事情——疏通地脈,如今聽起來,止做到了一半,止是疏通了「草原」上的這一半,「陰山」上的一半,卻是無有完成!
怎會如此?
良久的沉默。
「道人」自己都無話可說了,陸峰則是專心致志的做活。
到了他這個時節,做活當真可以算得上是「即快又好」。
但是挖到了下面之後,陸峰停下了手來,叫過來了「道人」說道:「這便是你說的三十六天罡?」
「道人」聞言,心中已經不安。
走了過去,便見到了挖出來了所謂的「三十六天罡樁子」。
這些樁子,都已經成為了爛絮樁子,已然是不得用了。
勿論上面的咒文,就是說這個樁子,就已經和棉花一樣,稍微用手一碾,就已經成為了柳絮一般的爛物。
陸峰站在了他的後面說道:「恐無須得我動手,此地已經走蛟了。」
「這?」
「道人」看著此地的場面,竟然跳了下去,便是去觀察了這個「爛絮樁子」。陸峰則是看著此地,真箇看到了此地的「走蛟痕跡」。在這「走蛟痕跡」有著奇異的紋路,陸峰凝視著這個「走蛟」的痕跡,往遠處看去。
這「走蛟」的痕跡,看樣子,如何是去「草原腹地」的路程?
「走蛟」的地脈去「草原深處」做些甚麼?
(本章完)
真正的陸峰此刻便是已經處理乾淨了「吉祥的菩薩傳法寺廟」的事端。
他無有在這地方上面撒上鹽巴,也無有一把火將此地燒成白地,他止是用自己手中的彩砂和泥土,開始塑像,塑像完了之後,手持著水瓶將其一把淹沒,隨後在他的眼瞳之中,出現了一尊「本尊密相」。
正所謂是「瓦,啊,哈,夏,沙,嘛。」
密咒在他的眼瞳之中不住的流轉,隨後性意撲撒在了此地之上,無限瀰漫,此地的一草一木之中,都充滿了陸峰的性意,隨後化作無形的菩薩,鋪展在了此間。
等到他閉上眼睛之後。
所有一切,歸虛亦歸真!他的「性意」也可如菩薩的風馬一樣,在此地不住的盤旋了。
這卻說說明他的「階次第」,已經再上一層樓了耶。
「不動明王尊」有八大童子的,除了四十八護法神之外,八大童子隱約都安住。
再往前一步,但其實這一步,算不得質變。
四十八護法是他,八大童子亦是他,到了此刻,陸峰做的便是徐徐回向。
也就是將自己從「本尊」之中抽離出來,他是「不動明王尊」,「不動明王尊」已經並非是他了。他須得像是在前面修行的時候一樣,離開「不動明王」,「再如是觀」。
等到真正完成了這一步,陸峰就可以觸摸到了「隆」。
亦可以稱之為「法性界大圓滿」。
這是陸峰所能見到的最大的圓滿。
在這之上的圓滿,就是「法主」和「蓮花欽造法寺」修行的法門,到了那一步,必定是已經成為了「菩薩」,止是「十地菩薩」哪一步,陸峰尚不可知,但是都到了如此,還須得去思考這些不成?不可多思,不可少做,止行便可。
他開始挖出「哈哈寺廟」,這座寺廟,已經無有甚值得太注意的地方。上下密寶被陸峰一力拿下,就剩下來「陸道人」所言語之地方。
便是由「蓮師」,「贊普」和「寂護」三大唐卡懸掛佛洞。
陸峰彎腰從那間走過去,進入了這「哈哈大寺」的佛洞之中,最先沖入了陸峰眼神之中的,便是最上面的「普賢王如來」,陸峰看到了此處,微微搖頭。
陸峰進去之後,依次行禮。
先行普賢王如來,再行三位,最後方才依從了「陸道人」的言語,從這巨大的普賢王如來的壁畫之後轉過去,便見到了後面的神龕。
看到了裡頭的空白容器。
「陸道人」說的「盤古血肉」,就在其間。
但是此處看上去,甚麼都無有。
「如氣如霧,縈繞此間。」
「盤古血肉如虛如實。」
陸峰徐徐說道,也無可得知是告訴誰。
他伸手去拿此物,便見到一隻手按在了他的手上,那手亦是陸峰所說如此,「如虛如實」。
對於這一隻手的出現,陸峰並無意外。
他甚至還有心情問道:「為何攔我?」
就是這說話的當口,在他的身邊,從「虛」中,走出了一個「實」來,他徐徐而生,阻攔陸峰的人說道:「便是叫它在這裡也好。
——你看不到此物,此物就看不見你。如此便就這樣蹉跎下去,哪裡不好麼?
在這裡放上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直到所有人都忘了此事,此地卻就安全了。
也算是省了事情。」
陸峰聞言,不疾不徐的說道:「養虎為患罷了。
止無有法子,一味的綏靖也是無法的法,有了辦法總比沒有辦法好——綏靖也是一種辦法。
可是現在,我卻有了手段,視而不見卻不是好事。
——反倒是你,你見到了我的化身,一語不發。
見到了我之後,卻又出來攔住了我,何故?」
雖然不懂的綏靖的甚麼意思,但是根據上下的所說,大約也能猜到,見此,他說道:「哪裡有甚麼緣故,就是害怕罷了,怕你叫醒了這『盤古』。
再這而言,我又不聾,你在外面做了這好大的聲勢,火烈烈,風呼呼的。
我如何能聽不見?
你的化身,他的確是有些說法。
但是他喚醒不得這血肉。
你卻不同,你是有本事喚醒了這血肉的,沒本事的召不來這潑天的災禍,但是此物落在了你的手上,說是潑天的災禍,亦並非是信口開河了。」
話語意猶未盡,但是意思已經說透了。
陸峰收回了手,回過頭看到了一個道人站在了他的身邊,他上下看了一眼。
陸峰對於道人的身份,無有太多之觀點。
也就秉承了樸素的「人靠衣裝馬靠鞍」的說法。
便是「道士」,身上的法袍也應是不同的。
衣冠衣冠,從衣到冠。先看衣,再看頭上的發冠,再者而言,看看法器。
這道人身上的衣服就是精緻又古樸。
就連頭髮絲,都一絲不苟。
看他身上的衣服,是「做法」時候才會穿的「法袍」,並非是「常袍」,應也是一位「大家」。
陸峰若有所思,頃刻之間,陸峰迴手,拿出來了自己的「人皮古卷」。
對著地上就開始抖落了起來。
如此一抖落,抖落的裡頭丁零噹啷的古瓶就落了下來,滾在了陸峰的腳邊。
陸峰一腳踏住了這瓶子,以示降服。
指著這瓶子說道:「可識得此物?」
這卻是問這個道人認不認識「老道人」了。
在此間見到了另外一位道人之後,陸峰立刻就想起來了老道士當年的言語。
——他們一行人,是從陰山過來處理一些事端的,這「哈哈寺廟」底下地脈不寧的事情,多少也能算的上是「事端」。
並且那些「道人」之中,是有「精通風水堪輿之人」。
這「道人」和「老道士」,可能都是一起來「密法域」之後,失陷在了此地的高人。
既然如此,陸峰便要問清楚了事端。別看這個「道人」如此的模樣,其實亦是一道「意念」罷了。
順著此地的「唐卡大畫」上的「香火念頭」,繼續存活,和「古瓶上的老道人」一樣,都屬於「無可奈何,朝不保夕」。
且他能如此,還是要感謝「哈哈大寺」。此地的「開光之物」,上面的「佛韻」已經消散不得見,不然的話,就算是這「朝不保夕」都不可。
陸峰拿起來了「古瓶」說道:「此物是在化作了『厲詭』的『理藩院衙門』之下見到的。
彼時在瓶子之上,還有一位自稱是老道人的道長,救護了我一臂之力。
結下來了善緣——」
陸峰說罷了這言語之後,「我無懼此物。」
聞言,那道人收手,他看著那「瓶子」,有些唏噓。
到了此刻,他其實是知道,說再多都無用,每一個修行到了這個地步的人,心中都是小雞啄米,心裡有數。
除了一些「原則」上的事情——這個原則可以是「戒律」,亦可以是「道路」,可以是「本心」云云,除此之外,都可以交流。
但是不一定改。
無論是誰,都不可動搖了自己的「根本」。
並非是誰都可以是叫「外道」皈依的佛。
相比較於改變了別人,「孔子誅少卯」的方法反倒是簡單些。
既然勸了無用,那就不勸了。
反倒是看著這個瓶子,再想到了剛才這僧人的話,這「道人」亦就知曉,有些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了。
那便是他們這些人的失敗。
「卻是哪裡出錯了呢?」
道人在想,便是在來「草原」之前,他們其實已經想到了諸般可能,一一卜卦,逐一排除。
可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就連「理藩院衙門」亦都化作「厲詭」,可知後果之「慘烈」。
那如此,他們留在了衙門的後輩,亦無人生還?
「天意如此麼?」
那道人嘆息了一口氣。
如此,
想來整個「草原」都已然是失控了。
就止不知,一共六件大事,除了前三件完成了之後,後三件,是否也已經完成,若是無有,留下來幾件?
陸峰也不管這道人到底是在想著甚麼,伸手就抓過了這容器。
感受到了此間的「如水如霧如氣」到底是如何的模樣。
拿出來了「人皮古卷」,連這「容器」帶著「盤古血肉」,俱都包裹在了裡頭,就完成了此間的事情。
隨後他在離開之前對著道人說道:「此間我已經看過了,無有留下來其餘的手尾。
你是要繼續留在這裡,還是和我一起出去?」
那「道人」說道:「若是可出去,那自然是一起出去的好。
這裡有甚麼好的,黑乎乎的。」
陸峰聞言,揮舞了一下袖子,便像是在山崖邊摘了一朵花一樣,將他帶了出去。
陸峰無有超度「哈哈大寺」。
到了此刻,他反倒是繼續往下。
再繼續往下,就可見到了此間最麻煩的東西。
「地脈」。
那「道人」看到陸峰的動作,開口說道:「我若是你的話,便不會輕易的動了這裡。
此地的地脈,已經被我們使了三十六根天罡樁子定住了,止要天象不移,那麼這底下的『地脈』就走動不起來。
這三十六根天罡樁子亦是更大的三十六天罡柱子的一部分。
我們便是化作了一道網,籠住了此間。若是你再挖了下去,壞了風水的根基,這事情卻不好做了。
到時候『走蛟』了,你亦要吃了掛落。」
便是這言語出來,陸峰說道:「那這樣來說,你們這些人來到了草原,也是處理了許多事情?此地的地脈便是你們所做的功德之一?」
「自然是的,這件事情你們寺廟應也知道,我們這些人行動,便是你們這寺廟之中,也出動了許多大僧人。
無止是一位『呼圖克圖』相助了我們。」。
提到了「呼圖克圖」,陸峰並不驚奇。
這有甚麼奇怪的事情呢,在「草原」上,所有事情,都躲不開「扎舉本寺」。
這「呼圖克圖」是「扎舉本寺」出來的,陸峰都不驚訝。
陸峰繼續往下挖掘,無有聽從道人的說法停下,但是他卻問道人:「如是這般說,『陰山』之上,你們亦是動了心思的,便是上面三千六百廟,你們都做了鎮壓?」
「自然不是。」
那道人說道。
但是後面的事情,「道人」無有說出來,陸峰亦不在意。
他也無有問這「道人」姓甚名誰,以前「老道人」就說過自己畏懼「本尊」可能化作可怕「厲詭」,聽聞名號而來,不肯以真名事人。
那麼這「道人」亦有可能如此。
陸峰不問。
但是他將此刻「陰山」之上發生的事情告知了這「道人」。
這「道人」臉上終於出現了詫異的神色。
「竟然在此事之後,其餘的大事,一件都無有做得。」
那「道人」看著眼前的僧人挖掘,終於是不解。
他們這一行人,便是不說後來加入的僧人。
便是他們幾個,如何那六件事情都做不得了?
甚至於這第三件事情——疏通地脈,如今聽起來,止做到了一半,止是疏通了「草原」上的這一半,「陰山」上的一半,卻是無有完成!
怎會如此?
良久的沉默。
「道人」自己都無話可說了,陸峰則是專心致志的做活。
到了他這個時節,做活當真可以算得上是「即快又好」。
但是挖到了下面之後,陸峰停下了手來,叫過來了「道人」說道:「這便是你說的三十六天罡?」
「道人」聞言,心中已經不安。
走了過去,便見到了挖出來了所謂的「三十六天罡樁子」。
這些樁子,都已經成為了爛絮樁子,已然是不得用了。
勿論上面的咒文,就是說這個樁子,就已經和棉花一樣,稍微用手一碾,就已經成為了柳絮一般的爛物。
陸峰站在了他的後面說道:「恐無須得我動手,此地已經走蛟了。」
「這?」
「道人」看著此地的場面,竟然跳了下去,便是去觀察了這個「爛絮樁子」。陸峰則是看著此地,真箇看到了此地的「走蛟痕跡」。在這「走蛟痕跡」有著奇異的紋路,陸峰凝視著這個「走蛟」的痕跡,往遠處看去。
這「走蛟」的痕跡,看樣子,如何是去「草原腹地」的路程?
「走蛟」的地脈去「草原深處」做些甚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