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北美王
李自成跟著王妙寧走進院子。他原本覺得以自己買的貴重禮物可以讓王妙寧一家驚訝。
可現在光看周圍亭台樓閣,便知道王妙寧家比起他這個小軍官要有錢太多,再也不敢提。
他們是從後往前走的,先進了第一個小廳堂。
李自成抬頭就見堂上匾額寫著「儒雅世范」。
李自成張大了嘴巴。
他原本以為王妙寧一家該是在北美做生意發財的海主。
可看這匾額,對方似乎還是個值得尊敬的讀書人。
他以為這裡就是正廳,正打算站住,卻被王妙寧扯著繼續往前走。
穿過迴廊進入第二進的廳堂。抬頭赫然見匾額寫著「禮官第」。
「你……你家裡人還當過禮部的官員?」
李自成腦子懵了,在北美洲讀書人不少,可是正經在大明朝廷里當過官的讀書人並不多,那都是上層顯赫人物。
他以為這裡就是正廳,又打算停下,卻被王妙寧拖了一下。
王妙寧嫌棄道:「你跟著我走,到地方我會叫你停下的。」
還往前去嗎?李自成咽了口唾沫,不知道這房子怎麼這麼大。
又過一座院落看看抬頭匾額。「威震遐荒」。
這匾額他聽都沒聽過,但一看就極有氣勢。
知道越是有氣勢的字句匾額來頭就越大。看來王妙寧家比他想像中的當官家庭還要強大。
再看看王妙寧也沒有停下腳步。他知道這還不是正廳,心驚膽戰繼續往前走。
又來到一進的大院子,院子廳堂上的裝璜不如何奢華,但是處處透著名貴。
抬頭的匾額是「欽賜榮第」「皇恩浩蕩」。
「這是,這是大明朝廷賜的?」
李自成不敢置信。
而更讓他驚恐的是王妙寧還在往前走。
終於又穿過一間院子,王妙寧停了下來。
李自成看著周圍的花廳已經失去語言能力。
如在天上。
抬頭瞅了一眼匾額,只覺沒看清楚,再揉揉眼睛。
沒看錯。
赫然見到一副匾額寫著:「功昭日月」。
撲通一下,李自成的腿真軟了。
他嚇得直接癱坐在了一旁的太師椅上。目瞪口呆的看看匾額,又看看面前的未婚妻。
喉嚨乾澀的問道:「妙寧,你家裡究竟是做什麼的?」
王妙寧自然就是王文龍的女兒。
她是王文龍的第四個孩子,小李國仙的二女兒,是王文龍搬家離開福建的次年,李國仙在台灣生的。
至於剛才那騎馬而過的人就是王文龍的長子,李國軒的大兒子王阿難,大名王書璽,字理才。
作王書璽是如今王家第二代最出挑的人物。登州水手學堂畢業,航海家,繪圖家,數學家。擔任太平洋開拓公司武裝護航船隊總兵,專管東南亞水軍。
王文龍的家族有三房,各有產業。李國仙的兩個孩子已經介紹。而正妻沈宜修的子女,兩人都擅長讀書。
長女王鮮兒,字若郁,今年二十九歲,嫁給徐光啟的三子為妻,圖書館學家,擔任求實書會理事,求實書院校董,夫婦掌管美洲文教。
三子王書成,字科華,二十五歲,化學家,機械專家,順便考了個福州舉人,夏涼城工業園區負責人,江南物理社理事,未來準備接手王家的工業體系。
另外還有薛素素的兩個孩子,今年都不滿十五歲,都還在讀書。這只是王家的第一代,如今才都二三十歲。
隨著他們開支散葉,再過二十年王家將牢牢掌控台灣和北美等地的各項產業。其影響力將會十分恐怖。
「你說,你爹爹就是建陽公?」李自成聞言,聲音都在抖,「建陽先生王文龍?」
整個北美開拓區幾乎都是太平洋開發公司的產業,說王文龍是北美王絕不過分。
沒有王文龍就沒有今日之北美,將當年李成梁在遼東的威望乘個十倍,大概就是王文龍在此時北美百姓心中的地位。
「待會兒見到我爹爹,你好生回話。」王妙寧小聲囑咐。
這時就見李國仙從前院走了進來,王妙寧頓時不敢說話了。
李國仙今年五十多歲,風韻猶存,幾乎不顯老。
她對兩個子女的教育極為嚴格。
王妙寧一年多沒回家。
要不是王文龍寫信讓她回來,王妙寧根本不敢帶李自成回家。
「娘親。」
李國仙瞪了王妙寧一眼,又打量了一下李自成,沒說話,有些生氣的坐下。
緊接著李自成便見一個模樣儒雅,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出。
王文龍今年已六十出頭,但是頜下的鬍鬚,只是稍見灰白,若說是四十多歲怕也有人信。
李自成早就對王文龍的名字如雷貫耳,此時見到真人在眼前,頓覺氣為之懾。
王文龍也是好奇打量李自成。
在《明史》中對李自成的記容貌記載是「高顴深,鴟目曷鼻」,聲音似豺狼……
這屬於正史中的正常操作,造反者基本就沒個人樣。
王文龍有些好奇李自成到底長成啥樣?
此時一看,劍眉星目,小伙兒長得相當精神,怪不得能被自己閨女看上。
也是,能被推舉成皇帝的人,長相總要拿得出手才是。
王文龍一出現,王妙寧就知道要巴結誰。
她連忙湊上去抱著王文龍的手臂搖晃,「爹爹。」王文龍不看她,笑著看看李國仙。
李國仙正在假裝生氣。
如果不是王文龍知道,她剛才才和沈宜修、薛素素在打麻將,聽說女兒回來才放下麻將牌跑過來。
他多半就信了。
王妙寧察言觀色,裝作自然的介紹說:「這便是李自成了,他是陝西人……自成,快叫人。」
李自成顫抖著聲音叫了一聲,「建陽公,伯母……」
王妙寧連忙又晃動王文龍的手臂說:「爹爹,你想問他什麼就問吧。」
王文龍想問李自成:「一頓吃幾個小孩啊?」
但看眼前這小子臉都白了的樣子,估計真這麼問,李自成得嚇癱了。
當時看到女兒信里說他找的意中人叫李自成,而且年齡籍貫經歷都對得上,王文龍就已經感覺不對。
不過也就稍稍驚訝。
到他如今的地位,別說眼前是不同時空的李自成,就是同時空的李自成,王文龍也能上去嘮兩句。
都是歷史名人,誰也不差著誰。
王文龍問李自成道:「你現在在哪裡供職?」
李自成經過一陣恐慌,此時精神稍稍穩定,老實回答:「俺在新邊疆先遣隊擔任千總。」
王文龍稍稍思索,「游家的隊伍嗎?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能幹到千總也算不錯。」
李自成看看身邊的王妙寧,鼓起勇氣,對著李國仙和王文龍道:「俺知道配不上妙寧,但是俺能拼能學。」
「俺會打仗,也在求實書院裡頭讀書。」
「俺三年前才開始學認字,如今已經能看懂報紙了。俺人品不差,老實,會讓王妙寧過上好日子的。」
王文龍不置可否,問了幾句話先讓王妙寧先帶李自成去休息。
李國仙一直忍著,等人走了,才連忙說:「我不同意這樁婚事。寧兒也太不成樣子了,自己跑出去幾年,居然找了個大頭兵回來。」
王文龍摸著下巴鬍鬚笑道:「我倒覺得這人不錯。」
明末的梟雄之中,李自成絕對數得上號,此人治國理民都頗有一手,更重要的是李自成這人正常。
明末的很多大人物,比如鄭成功,張獻忠啥的,面對家人的一面都相當抽象。
張獻忠不說了,殺人如麻,即使鄭成功這種民族英雄,但性格里也是有相當極端的一面。
王文龍看著長大的鄭之龍、鄭之虎都是能做大事的人物,但絕對不是良配。
已經不是打老婆的問題了,精神太不穩定,動不動就對家人砍手砍腳,這誰能受得了?
如果王妙寧看上的是張獻忠這路人,王文龍打死也不會把女兒許出去。
但李自成,王文龍基本可以接受。
「你別看不起他的出身,培養幾年人家能到什麼地位,你也未可知呢。」
「相公想到什麼了?」李國仙疑惑。
王文龍笑道:「如果他合用的話,我打算派他回台灣經營嘛。」
「你要他去應付朝廷?他一個北方人,到台灣去,行嗎?」李國仙頗為驚訝。
(本章完)
可現在光看周圍亭台樓閣,便知道王妙寧家比起他這個小軍官要有錢太多,再也不敢提。
他們是從後往前走的,先進了第一個小廳堂。
李自成抬頭就見堂上匾額寫著「儒雅世范」。
李自成張大了嘴巴。
他原本以為王妙寧一家該是在北美做生意發財的海主。
可看這匾額,對方似乎還是個值得尊敬的讀書人。
他以為這裡就是正廳,正打算站住,卻被王妙寧扯著繼續往前走。
穿過迴廊進入第二進的廳堂。抬頭赫然見匾額寫著「禮官第」。
「你……你家裡人還當過禮部的官員?」
李自成腦子懵了,在北美洲讀書人不少,可是正經在大明朝廷里當過官的讀書人並不多,那都是上層顯赫人物。
他以為這裡就是正廳,又打算停下,卻被王妙寧拖了一下。
王妙寧嫌棄道:「你跟著我走,到地方我會叫你停下的。」
還往前去嗎?李自成咽了口唾沫,不知道這房子怎麼這麼大。
又過一座院落看看抬頭匾額。「威震遐荒」。
這匾額他聽都沒聽過,但一看就極有氣勢。
知道越是有氣勢的字句匾額來頭就越大。看來王妙寧家比他想像中的當官家庭還要強大。
再看看王妙寧也沒有停下腳步。他知道這還不是正廳,心驚膽戰繼續往前走。
又來到一進的大院子,院子廳堂上的裝璜不如何奢華,但是處處透著名貴。
抬頭的匾額是「欽賜榮第」「皇恩浩蕩」。
「這是,這是大明朝廷賜的?」
李自成不敢置信。
而更讓他驚恐的是王妙寧還在往前走。
終於又穿過一間院子,王妙寧停了下來。
李自成看著周圍的花廳已經失去語言能力。
如在天上。
抬頭瞅了一眼匾額,只覺沒看清楚,再揉揉眼睛。
沒看錯。
赫然見到一副匾額寫著:「功昭日月」。
撲通一下,李自成的腿真軟了。
他嚇得直接癱坐在了一旁的太師椅上。目瞪口呆的看看匾額,又看看面前的未婚妻。
喉嚨乾澀的問道:「妙寧,你家裡究竟是做什麼的?」
王妙寧自然就是王文龍的女兒。
她是王文龍的第四個孩子,小李國仙的二女兒,是王文龍搬家離開福建的次年,李國仙在台灣生的。
至於剛才那騎馬而過的人就是王文龍的長子,李國軒的大兒子王阿難,大名王書璽,字理才。
作王書璽是如今王家第二代最出挑的人物。登州水手學堂畢業,航海家,繪圖家,數學家。擔任太平洋開拓公司武裝護航船隊總兵,專管東南亞水軍。
王文龍的家族有三房,各有產業。李國仙的兩個孩子已經介紹。而正妻沈宜修的子女,兩人都擅長讀書。
長女王鮮兒,字若郁,今年二十九歲,嫁給徐光啟的三子為妻,圖書館學家,擔任求實書會理事,求實書院校董,夫婦掌管美洲文教。
三子王書成,字科華,二十五歲,化學家,機械專家,順便考了個福州舉人,夏涼城工業園區負責人,江南物理社理事,未來準備接手王家的工業體系。
另外還有薛素素的兩個孩子,今年都不滿十五歲,都還在讀書。這只是王家的第一代,如今才都二三十歲。
隨著他們開支散葉,再過二十年王家將牢牢掌控台灣和北美等地的各項產業。其影響力將會十分恐怖。
「你說,你爹爹就是建陽公?」李自成聞言,聲音都在抖,「建陽先生王文龍?」
整個北美開拓區幾乎都是太平洋開發公司的產業,說王文龍是北美王絕不過分。
沒有王文龍就沒有今日之北美,將當年李成梁在遼東的威望乘個十倍,大概就是王文龍在此時北美百姓心中的地位。
「待會兒見到我爹爹,你好生回話。」王妙寧小聲囑咐。
這時就見李國仙從前院走了進來,王妙寧頓時不敢說話了。
李國仙今年五十多歲,風韻猶存,幾乎不顯老。
她對兩個子女的教育極為嚴格。
王妙寧一年多沒回家。
要不是王文龍寫信讓她回來,王妙寧根本不敢帶李自成回家。
「娘親。」
李國仙瞪了王妙寧一眼,又打量了一下李自成,沒說話,有些生氣的坐下。
緊接著李自成便見一個模樣儒雅,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出。
王文龍今年已六十出頭,但是頜下的鬍鬚,只是稍見灰白,若說是四十多歲怕也有人信。
李自成早就對王文龍的名字如雷貫耳,此時見到真人在眼前,頓覺氣為之懾。
王文龍也是好奇打量李自成。
在《明史》中對李自成的記容貌記載是「高顴深,鴟目曷鼻」,聲音似豺狼……
這屬於正史中的正常操作,造反者基本就沒個人樣。
王文龍有些好奇李自成到底長成啥樣?
此時一看,劍眉星目,小伙兒長得相當精神,怪不得能被自己閨女看上。
也是,能被推舉成皇帝的人,長相總要拿得出手才是。
王文龍一出現,王妙寧就知道要巴結誰。
她連忙湊上去抱著王文龍的手臂搖晃,「爹爹。」王文龍不看她,笑著看看李國仙。
李國仙正在假裝生氣。
如果不是王文龍知道,她剛才才和沈宜修、薛素素在打麻將,聽說女兒回來才放下麻將牌跑過來。
他多半就信了。
王妙寧察言觀色,裝作自然的介紹說:「這便是李自成了,他是陝西人……自成,快叫人。」
李自成顫抖著聲音叫了一聲,「建陽公,伯母……」
王妙寧連忙又晃動王文龍的手臂說:「爹爹,你想問他什麼就問吧。」
王文龍想問李自成:「一頓吃幾個小孩啊?」
但看眼前這小子臉都白了的樣子,估計真這麼問,李自成得嚇癱了。
當時看到女兒信里說他找的意中人叫李自成,而且年齡籍貫經歷都對得上,王文龍就已經感覺不對。
不過也就稍稍驚訝。
到他如今的地位,別說眼前是不同時空的李自成,就是同時空的李自成,王文龍也能上去嘮兩句。
都是歷史名人,誰也不差著誰。
王文龍問李自成道:「你現在在哪裡供職?」
李自成經過一陣恐慌,此時精神稍稍穩定,老實回答:「俺在新邊疆先遣隊擔任千總。」
王文龍稍稍思索,「游家的隊伍嗎?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能幹到千總也算不錯。」
李自成看看身邊的王妙寧,鼓起勇氣,對著李國仙和王文龍道:「俺知道配不上妙寧,但是俺能拼能學。」
「俺會打仗,也在求實書院裡頭讀書。」
「俺三年前才開始學認字,如今已經能看懂報紙了。俺人品不差,老實,會讓王妙寧過上好日子的。」
王文龍不置可否,問了幾句話先讓王妙寧先帶李自成去休息。
李國仙一直忍著,等人走了,才連忙說:「我不同意這樁婚事。寧兒也太不成樣子了,自己跑出去幾年,居然找了個大頭兵回來。」
王文龍摸著下巴鬍鬚笑道:「我倒覺得這人不錯。」
明末的梟雄之中,李自成絕對數得上號,此人治國理民都頗有一手,更重要的是李自成這人正常。
明末的很多大人物,比如鄭成功,張獻忠啥的,面對家人的一面都相當抽象。
張獻忠不說了,殺人如麻,即使鄭成功這種民族英雄,但性格里也是有相當極端的一面。
王文龍看著長大的鄭之龍、鄭之虎都是能做大事的人物,但絕對不是良配。
已經不是打老婆的問題了,精神太不穩定,動不動就對家人砍手砍腳,這誰能受得了?
如果王妙寧看上的是張獻忠這路人,王文龍打死也不會把女兒許出去。
但李自成,王文龍基本可以接受。
「你別看不起他的出身,培養幾年人家能到什麼地位,你也未可知呢。」
「相公想到什麼了?」李國仙疑惑。
王文龍笑道:「如果他合用的話,我打算派他回台灣經營嘛。」
「你要他去應付朝廷?他一個北方人,到台灣去,行嗎?」李國仙頗為驚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