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七零末的飯圈文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向受女孩子喜愛的詩歌,陳曉玉反而並不感冒。

  倒是小說,她更喜歡得多一些。

  這一看就是徹底沉浸了進去,直到身後傳來堂妹詫異的聲音。

  「姐,你這是看什麼呢?」

  陳曉燕的目光落在書冊上,眉頭挑起:「小說?你平時不是不喜歡看這些麼?」

  「誰告訴你我不喜歡了,我只是很少看。」

  陳曉玉合上書冊,抓在手裡晃了晃:「我剛才看的還是你偶像新寫的小說。」

  陳曉燕看清上面的字樣,頓時睜大眼睛,滿眼的驚奇和欣喜:「《長春》雜誌?不是說要一個星期後才發行嗎?你哪來的?」

  關於《長春》雜誌的復刊,早在各個報紙上有預熱。

  顧明作為文壇大熱新人,他的作品自然也有提前預告。

  陳曉燕早就做好準備到時候搶雜誌了,沒想到自家堂姐提前一個星期給拿到手。

  「樣刊,是我上次那個朋友寄過來的,就你見過那個,他的文章也在上面,你可以猜猜看是哪篇。」陳曉玉笑容玩味地說道。

  「那個孟浪之徒也會寫文章?」

  陳曉燕撇撇嘴,「那我得好好看看了,哪篇最膚淺肯定就是他的。」

  ……

  整整四十五個小時。

  顧明在上鋪躺得身子板都快硬了。

  此刻他無比感激遠在渾江市的呂政委,得虧是對方幫忙給定了硬臥,這要是硬座,自己的腚怕是都坐出痔瘡了。

  就這按付城的說法,時間算中等,多的是連續坐三四天的人。

  這就叫由奢入儉難,前世的時候他也吃過苦,現在重生回來反而吃不消了……

  顧明沒記著跑去樂清找人,他只知道趙章光在樂清,具體在哪卻不清楚。

  先拉著付城在杭城找了個旅社下榻,有劇團給的介紹信,沒遇到什麼波折,一人8毛算一天的床位。

  房間跟後世的學生教室差不多,牆邊圍著一點二米寬兩米長的兩層木床,有墊被和蓋被,一個屋子裡能住20個人。

  兩人也沒心情在乎住宿條件,合衣往床上一躺,瞬間融入到此起彼伏的呼嚕聲中。

  直到第二天,付城喊醒了顧明。

  「我買了早飯,你墊巴兩口,咱洗洗澡出發。」

  哪怕這床位費不是付城出,他也心疼得厲害,一天兩人就是一塊六,何況早點辦完事回去,他這心也不用吊著。

  「成。」

  顧明接過蔥煎饅頭,也就是所謂的生煎包。

  這在杭城算是高檔早點,香氣引得屋內其他人不斷抽動鼻子,眼裡滿是幽怨。

  三下五除二搞定早餐,等他洗完澡再出來後。

  就見付城正全神貫注地看著一張報紙。

  「看啥呢?」

  「《華夏青年報》,那記者真沒撒謊,咱們在火車上聯歡的照片都給放上去了。」

  付城將報紙遞給顧明,指了指上面的灰色照片。

  赫然是顧明雙手打著拍子,載歌載舞的畫面,照片裡其他男女皆是雙眼崇拜地望著過道中央的他。

  擦,自己當時看起來這麼瀟灑帥氣的嗎?

  這記者的攝影功底有點水準哈,連現場那股隨性的氣氛都從照片中營造出來了。

  旁邊配文是那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就是這詩寫起來不如文章來錢快,總共才那麼一百來個字,聽說稿費是按千字多少算的。」付城替顧明打抱不平道。

  「那倒不是,詩歌的稿費計算方式跟文章不一樣,詩歌每20行就算一千字,曲藝是每40行算一千字。」

  顧明稍微給付城解釋了一下這時候不同文藝載體稿費的計算方式。

  這裡面要說最坑的就是曲藝。

  八零年代作曲界有個諺語,『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元)』,指得啥意思呢,當年著名作曲家鐵源寫了一首歌《十五的月亮》,火遍大江南北,歌手董文華因為唱這首歌一躍成了全國著名歌唱家。

  但這首歌的曲作者鐵源只得了16元稿費,就這還得給詞作者石祥分一半。


  「要是這麼說的話,那你一個字隔一行,豈不是更好?」付城異想天開道。

  「哎,你這個想法不錯,但報社一般不認。」

  顧明笑了笑,心裡默默補充了一句,古龍除外。

  傳聞古龍是按行數計算稿費,這才經常有一個字兩個字就是一行的特色寫法。

  對方的《鳳舞九天》里寫過這樣的句子。

  星。

  星星。

  滿天的星星。

  活像在收費章節用顏文字的網文作者。

  例如:⌯>ᴗ<⌯ಣ,這就算六個字了,嘿嘿。

  付城撓撓頭,轉移話題道:「你要找的人在哪呢?有具體地址麼?」

  至於顧明為什麼要找那人,他不想問,也不願意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足夠了。

  反正跟著對方以後,他只知道自己從來沒吃過虧,還得了不少好處。

  「人應該在溫州的樂清縣,具體位置沒有。」顧明搖搖頭。

  沒錯,這時候的樂清還是個縣,沒有升成縣級市。

  「這可有點不好找啊,一個縣裡找一個人,跟大海撈針差不多。」

  付城有些麻爪,這要是挨家挨戶問過去,那得問到什麼時候?

  顧明看了一眼手裡的報紙,在對方眼前晃了晃:「要學會充分發動群眾。」

  「怎麼發動?登報找人?」

  付城感覺顧明這個主意更不靠譜,但面上不好反駁。

  「當然不是,這回讓你見識下什麼叫七零末的飯圈文化。」顧明笑道。

  付城一臉懵,依舊沒明白過來。

  等到他回過味來的時候,兩人已經坐車到了溫州,站在了溫州地區師範學校的門口。

  本來顧明是想去溫州大學來著,可一打聽才知道這會兒壓根沒有。

  當地最知名的大學是溫州醫學院。

  但面對醫科生,他覺得還是師範生更好忽悠一點。

  「送孩子來報到的?這位家長,你們來得好像有點早了,12號才是正式開學時間,現在就算報到了也安排不了住宿。」

  門後一個女生見兩人佇立在門口久久沒有踏入,主動迎了上去說道。

  「不,我們是來與貴校學生就詩歌方面學習交流的。」顧明淡笑道。

  女生看向一旁的付城,那眼神的意思分明是你家孩子發癲,你也不管著點?

  後者搓了搓老臉,一邊納悶著自己看起來有那麼老么,一邊說道:「他說了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