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公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歷程中,「仁義禮智信」一直是重要的道德準則。它們融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家庭倫理到國家治理,對於凝聚社會力量、塑造民族性格等諸多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慈悲,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仁」的體現,是一種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品德。

  「義」主要是公正合宜的行為或道理,孟子主張「捨生而取義」,當生命和道義不能兼得時,應該為了義而捨棄生命,體現了對義的極高尊崇。

  「禮」是禮儀規範,從國家大典到日常行為舉止都有涉及,《論語》中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闡明了禮對個人行為的約束和規範作用。

  「智」普遍認為是智力,「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認為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因此智是明辨是非善惡的一種道德觀,並不僅限於知識和智力。

  「信」是誠實守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形象地說明了信對於人的重要性,人無信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和行動。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的五常,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遠的意義,而「仁義禮智信」分別對應「木金火水土」,《尚書·洪範》之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儒家「仁義禮智信」正是對這五個特徵的論述。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六經包括《詩》《書》《禮》《易》《樂》《春秋》。《周易》作為六經之首,是中華文化始終繞不過去的一本經典。

  我認為《周易》應該是高級知識分子研究的典籍,裡面很多上古寓言典故,沒點文化是真看不懂,《周易》重陰陽,乾坤二卦就奠定了全書的基調,整本書都在闡述陰陽觀念。陰陽對立統一的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觀念之一,對後世儒家、道家等諸多哲學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醫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其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就已基本形成,中醫強調「治未病」更像是一種哲學思想。中醫的養生理論包括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剋、經絡氣血通暢等方面,認為「木主肝與膽相表里,金主肺與大腸相表里,火主心與小腸相表里,水主腎與膀胱相表里,土主脾與胃相表里」。中醫根據五行的變化便可以知道五臟六腑的病情,「望聞問切」的望甚至於可以根據某人的五行氣色,看出這個人的生死,這不就是面相嗎。

  無論是儒家文化還是中醫都在某些方面對我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只要生活在漢語文化的圈子裡,就必然會被陰陽五行所影響。

  六爻、八字、風水等是將陰陽和五行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術數表現形式。例如說八字算命十天干,十二地支,便是陰陽五行的具體所指,分陰陽就代表了八字預測也是一種哲學觀念,知五行,便可以從中推測某人「仁義禮智信」的性格,根據五行的興衰,推測某人「心肝脾肺腎」的興衰,便可以得知某人的身體健康情況,這也是為什麼陰陽先生根據陰陽五行的變化,便可以把某人整得明明白白的原因。

  然而當今的社會,總有這樣的一種奇怪聲音。講「仁義理智信」,就是講文化,講美德。如果是講中醫,當今的社會分成了兩大對立陣容,於「中醫黑」而言,中醫就是不治病,不靠譜,不科學。

  而對於「易學」而言,是最慘的,被國家主流文化認定為封建迷信。最為可悲的是:外來的封建迷信,竟被認定為是科學,例如在小紅書上塔羅牌、星座就不是迷信,平台甚至於會主動推流,而六爻、八字、風水就是迷信,哪怕是出現了甲木庚金丑土午火這樣的字眼都會被禁言,想要科普一些正確的易學思想,甚至會被平台永久封殺。

  在學術的廣袤領域中,任何一門學科的建立與發展,都必然依託於一個特定的假定理論。這個假定理論猶如學科的基石,支撐著整個學科體系的構建與演進。它為該學科的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實踐應用提供了基本的邏輯框架和前提條件。例如愛因斯坦的E=mc²就是是基於光速不變原理推導出來的。

  當我們去探討一個學科是否迷信時,必須遵循嚴謹的學術原則和方法。如果要說這個學科存在迷信的成分,那麼我們應當深入到這個學科自身的邏輯體系之中去尋找證據,進行論證。我們需要依據該學科所特有的概念、原理和研究範式,去剖析其理論與實踐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或缺乏科學依據的部分。只有這樣,我們的評價才是基於對該學科的深入理解和客觀分析,才具有真正的學術價值和說服力。

  然而,現實中卻存在一種不合理的現象,那就是有些人試圖用其他學科的假定去評判另一個學科,然後輕易地為其貼上迷信、不科學的標籤。這種做法無疑是極不恰當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學術上的「耍流氓」行為。因為不同學科有著各自獨特的發展脈絡、研究對象和方法體系,它們之間的假定和邏輯往往並不完全兼容。用一個學科的標準去生硬地衡量另一個學科,不僅忽視了學科之間的差異,也破壞了學術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例如用西醫的標準評判中醫就是這樣的「耍流氓」行徑。

  對於「易學」更是如此,當然可以批判他迷信不科學,但是在此之前請您先深入的研究他,明白他的思維邏輯之後再去批判。

  「仁義禮智信」、「心肝脾肺腎」、「易學」都是在對陰陽五行做出解釋和運用,就「易學」當前的處境而言,我認為是不公平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聲,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才是文化尋根的正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