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路上(2)
小鎮,說是一個鎮,倒不如說更像一條街。所以人們都管他叫**街(這名字要漏了,我怕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煩。前文給過提示的,知道也就知道吧,不知道也就不知道,別非把下蛋的母雞捉住)。
所有的氣息,都集中在一條街上,那條街蠻長。讀書那會,從家走到學校,差不多就把那條街走完了,每次走完,人還是蠻累的。
街上店不少,逢年過節的,四方來人都來趕集,路邊擺攤的就更多了,路上堵的很,車子是開不動的,要想正兒八經買點東西,只能步行去買。甭管年畫對聯,還是土雞土鴨,路邊都是有賣的。要想買到些稀罕物件,你得動作快,不然後腳就被人搶去了。
老街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以一家銀行為界。從銀行往上爬坡,上面的鋪子:理髮店,家具店,自行車店,煙火店之類的。從銀行往下呢,下頭的鋪子:煌上煌,早點店,五金店,服裝店,雜貨店……
記得兩家商店斜對面,就是一家木材店,那老人十分厲害,小到竹凳,大到桌子,各式家具他都是得心應手的。放學回家,每次走過那兒,都是一陣木頭的香氣,現在看來老人大概是不歇的,從年頭忙到年尾。偶爾,木材店旁,三五個老頭聚在一起,搬兩個竹凳,就近架起桌子,開始下象棋。那個子兒特大,我曾經拿著看了看,當時的我,一隻手拿不下。
街上還有走街串巷的買賣人。早上的糖餅,油條,拿來佐粥是很好的,平時不愛喝粥的,都能多吃上一碗。冬天,偶爾有吆喝賣糖葫蘆的,小孩們便央求著大人買串糖葫蘆,拿到糖葫蘆的心滿意足,糖衣上還掛著幾家孩子嘴角的淚珠。
手藝人也是有的,不過那會我不是很懂。只知道,每次上街,家裡的老人都會拿著手錶去修,然後把多年的老表戴上了。
還有很多店,隨著老街拆遷,終於記不清了。現在回去,它們應該不在了,也許還在那兒……
象棋
原來的我,不愛玩棋,覺得倆人坐一起玩這個,沒什麼味道。後來大家都玩兒,也就跟著一起玩兒了。
那會也沒什麼技巧可言,大家三三兩兩,或蹲或坐。經常有人在旁邊指點江山,要指點的不對便被罵狗頭軍師;要指點的好,對面便不耐煩了,你來你來或者乾脆不下了。
後來大家也就保持了默契,儘量不在下的時候連講話。
夏天是下棋最多的時候。傍晚,街坊四鄰搬著小竹床出來納涼,孩子也比不得大人能聊那麼久,總得找些事兒做,於是下棋成了不二之選。
小竹床剛擺下棋盤,便開始了一場大戰。當頭炮,馬來跳什麼招數我們是說不出來的,但走還是能走的。
街坊四鄰里下棋最厲害的,諢名「泥巴老座」(具體的名字叫玉平吧,姓實在是記不清了)。他棋藝最高,又天天笑眯眯的,有空陪我們玩,天天口頭禪就是:殺一盤不咯,大家也都願意跟他下一下。他要有心的話,讓個一兩盤兒,那就還能下著玩兒;要他稍微認真些,就一點便宜都討不著了,大家也就不跟他下了。後面實在技癢的不行,他找不到人下棋,只得偶爾放放水,上小竹床過過癮。
不過後來,阿勇(我們那一塊年齡最大的孩子)率先發起了對「泥巴老座」的挑戰,三局,兩和一勝,終於憑藉多一個過河卒的優勢拿下了他。我們都被阿勇驚到了,於是紛紛拖著阿勇陪著下棋,那一段大家水平進步很快,什麼中炮巡河車進兵,過宮炮,相位馬,很快就被掌握,大家玩象棋也就更熱烈了。沒過多久,終於,我也偶爾不用放水,贏「泥巴老座」了。夏天的傍晚,打車,將軍,吃子的聲音此起彼伏,混作一團,一片歡笑聲。那聲音,至今還在耳邊迴響……!
所有的氣息,都集中在一條街上,那條街蠻長。讀書那會,從家走到學校,差不多就把那條街走完了,每次走完,人還是蠻累的。
街上店不少,逢年過節的,四方來人都來趕集,路邊擺攤的就更多了,路上堵的很,車子是開不動的,要想正兒八經買點東西,只能步行去買。甭管年畫對聯,還是土雞土鴨,路邊都是有賣的。要想買到些稀罕物件,你得動作快,不然後腳就被人搶去了。
老街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以一家銀行為界。從銀行往上爬坡,上面的鋪子:理髮店,家具店,自行車店,煙火店之類的。從銀行往下呢,下頭的鋪子:煌上煌,早點店,五金店,服裝店,雜貨店……
記得兩家商店斜對面,就是一家木材店,那老人十分厲害,小到竹凳,大到桌子,各式家具他都是得心應手的。放學回家,每次走過那兒,都是一陣木頭的香氣,現在看來老人大概是不歇的,從年頭忙到年尾。偶爾,木材店旁,三五個老頭聚在一起,搬兩個竹凳,就近架起桌子,開始下象棋。那個子兒特大,我曾經拿著看了看,當時的我,一隻手拿不下。
街上還有走街串巷的買賣人。早上的糖餅,油條,拿來佐粥是很好的,平時不愛喝粥的,都能多吃上一碗。冬天,偶爾有吆喝賣糖葫蘆的,小孩們便央求著大人買串糖葫蘆,拿到糖葫蘆的心滿意足,糖衣上還掛著幾家孩子嘴角的淚珠。
手藝人也是有的,不過那會我不是很懂。只知道,每次上街,家裡的老人都會拿著手錶去修,然後把多年的老表戴上了。
還有很多店,隨著老街拆遷,終於記不清了。現在回去,它們應該不在了,也許還在那兒……
象棋
原來的我,不愛玩棋,覺得倆人坐一起玩這個,沒什麼味道。後來大家都玩兒,也就跟著一起玩兒了。
那會也沒什麼技巧可言,大家三三兩兩,或蹲或坐。經常有人在旁邊指點江山,要指點的不對便被罵狗頭軍師;要指點的好,對面便不耐煩了,你來你來或者乾脆不下了。
後來大家也就保持了默契,儘量不在下的時候連講話。
夏天是下棋最多的時候。傍晚,街坊四鄰搬著小竹床出來納涼,孩子也比不得大人能聊那麼久,總得找些事兒做,於是下棋成了不二之選。
小竹床剛擺下棋盤,便開始了一場大戰。當頭炮,馬來跳什麼招數我們是說不出來的,但走還是能走的。
街坊四鄰里下棋最厲害的,諢名「泥巴老座」(具體的名字叫玉平吧,姓實在是記不清了)。他棋藝最高,又天天笑眯眯的,有空陪我們玩,天天口頭禪就是:殺一盤不咯,大家也都願意跟他下一下。他要有心的話,讓個一兩盤兒,那就還能下著玩兒;要他稍微認真些,就一點便宜都討不著了,大家也就不跟他下了。後面實在技癢的不行,他找不到人下棋,只得偶爾放放水,上小竹床過過癮。
不過後來,阿勇(我們那一塊年齡最大的孩子)率先發起了對「泥巴老座」的挑戰,三局,兩和一勝,終於憑藉多一個過河卒的優勢拿下了他。我們都被阿勇驚到了,於是紛紛拖著阿勇陪著下棋,那一段大家水平進步很快,什麼中炮巡河車進兵,過宮炮,相位馬,很快就被掌握,大家玩象棋也就更熱烈了。沒過多久,終於,我也偶爾不用放水,贏「泥巴老座」了。夏天的傍晚,打車,將軍,吃子的聲音此起彼伏,混作一團,一片歡笑聲。那聲音,至今還在耳邊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