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入職場
在炎炎的烈日下,我告別父母,搭上了廣州開往寧波的列車,身後的鐵軌蜿蜒交錯,最終交匯成兩行平行的印記,前途的一切是未知的,我也不曾想過寧波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在那裡會遇到怎樣的人,做怎樣的工作,總之,那時候我沒有足夠的閱歷和魄力支撐我去找到合適的方向,也沒有能給我明確指引的人,只能像是被命運裹挾著,在一個僻靜的地方,像一顆小草一樣獨自生長。
十年前的寧波還遠不如現在繁華,那時候新的火車站尚未完工,舊的寧波東站只是一個簡單的地下室,簡直可以用破敗不堪來形容,出了車站,城市裡沒有那麼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在廣州時那樣擁擠的人潮,我順著先前收到的地址坐了兩個小時公交才到澥浦,鎮子並不大,甚至顯得有些過於陳舊,鎮子中心的路口的紅綠燈仿佛已經用了幾十年,傾斜著佇立在路邊。慶幸的是鎮子上該有的設施都有,超市、網吧、醫院,學校,後來才知道,每周居然還有集市,熱鬧非凡,匯聚了眾多的外來人口。
我打電話給李工,李工帶我簡單地辦了入職,又帶我介紹實驗室的各位領導,我總是顯得那樣拘束,又對一切流程感到新鮮,直到接過屬於自己的工牌,我的心裡泛起一絲激動,仿佛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正式邁入職場,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我的心裡依然久久不能平靜,真的要開始工作了嗎?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此後的多年,我也時常感慨,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選擇的差異帶來的人生是那麼的千差萬別,就好像冥冥中自有安排,亦或是命中注定,就像高中時在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課後,在簡單的一個紙條上的文科理科的選項上劃上一個勾,又或是畢業後那麼多城市中像碰運氣似的選擇了寧波,也許真的存在宿命一說,也許是自我安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個時候,我們一大群人住在匯源市場旁邊的宿舍里,四個人一個寢室,宿舍有兩層,三樓是男工宿舍,四樓是四女工宿舍,由於大家大多都是剛畢業的學生,甚至很多還是同一所學校過來的,總還是帶著一些學生時代的朝氣。有幾個在校園時代就是情侶,又入職同一家公司,往往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此時正在項目建設,還未實行倒班制,大家每天上班下班,穿著統一的工裝,都是烏泱泱一大群,三五成群,有說有笑。
班車在固定的候車點,公司並不算遠,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還記得上班路上的1047,下班路上的鳳凰傳奇,也許一切就是那麼單調,大部分當年的同事現在已不太記得名字,連容貌也都模糊了,待六年後我從這家公司離職,很多人更是不再聯繫,終究變成為生命中的過客了。
不過,確有兩位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陌生人,一位是芳烴部的猴哥,甚至在他離職後的好多年,公司都依舊流傳著他的傳說。那日我在宿舍正上網,對鋪的小伙也是芳烴部的。猴哥過來,沒開始幾句就找他借錢,各種軟磨硬泡,那小伙也是鐵板一塊,最終猴哥只好悻悻而去。待他走後,小伙跟我說,這猴哥現在已經找他們部門的很多人都借了錢,沒一個還了的,現在已經在公司出了名。後來甚至只要猴哥的身影出現在樓道,我們宿舍的門總會自然地關上。猴哥借錢後買各種名貴衣服,手錶,出入各種酒吧,「你看我身上這件皮衣,八千塊,差你這點錢?」「明天家裡就把錢打過來了,下周一準給你。」這是猴哥應對借款人通用的話術。終於,有一天的夜裡十一二點,當猴哥瀟灑完後醉醺醺地回到宿舍。隔壁宿舍的王鵬把猴哥堵在寢室,讓猴哥還錢,猴哥這時候還想半百抵賴,卻也是求助無門了,結果被揍的皮青眼腫。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在班車點,落魄的猴哥孤零零地站在一邊,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沒過多久,猴哥便離開了公司,有說是欠債太多一逃了之,還有說是被公司開除的,電話號碼也換了,打電話到他家裡也聯繫不上,總之,消失得徹底,很多人的錢也沒有還,甚至有說猴哥表面風光,借的錢揮霍光了之後到中午的時候還特意趕到到公司蹭飯,下午上班時間又溜之大吉。也許猴哥是個要面子的人,不然也不會買八千塊的皮衣來顯示他的地位,滿足他的虛榮,可結果卻不如他所願,活成了大家鄙夷的對象。一個才剛剛工作的人變得如此不堪,成為眾人的談資,真是讓人唏噓呀。
除猴哥以外還有一個姑娘,名字倒忘了,長得文文靜靜,本是和她男友從學校一起來到的公司,到公司後也許是受了很多男生的追求,亦或是眼界變得高了,把一眾男生迷得神魂顛倒,最終演變成一起爭風吃醋的戲碼,後來幾個男生又在宿舍終於大打出手,竟從四樓丟下一把菜刀,幸而沒有砸到人。在我待的六年裡,這個姑娘頻繁地換了很多對象,卻又很快又分手,在我離開公司時候,已和我對鋪的小伙在走一起,至於後來怎樣,我也不關心了。
那時候有三個工程師給我們培訓,不僅有水質、油品、色譜等各類分析方法,還有工藝流程圖。幾乎每周都有考試,六十多個人集中在一個大的培訓室,好像班級授課一樣,培訓之餘,大家一起遊戲、一起談笑,全然沒有那些職場電視劇中的驚心動魄,但也和學生時代的同窗有所不同,似乎是年紀變了、也可能是角色變了。多年以後,大部分人都各奔東西,留守下來的人寥寥無幾。我常常懷念高中、大學生活,而這一段培訓經歷卻不似前者那樣深刻,也少了些特別讓人懷戀的人。我以為是因為工作、生活的豐富導致我分心,以至於對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專心,亦或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對人來人往、花開花落看的更加平淡,有些人,總歸是走著走著就散了。
十年前的寧波還遠不如現在繁華,那時候新的火車站尚未完工,舊的寧波東站只是一個簡單的地下室,簡直可以用破敗不堪來形容,出了車站,城市裡沒有那麼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在廣州時那樣擁擠的人潮,我順著先前收到的地址坐了兩個小時公交才到澥浦,鎮子並不大,甚至顯得有些過於陳舊,鎮子中心的路口的紅綠燈仿佛已經用了幾十年,傾斜著佇立在路邊。慶幸的是鎮子上該有的設施都有,超市、網吧、醫院,學校,後來才知道,每周居然還有集市,熱鬧非凡,匯聚了眾多的外來人口。
我打電話給李工,李工帶我簡單地辦了入職,又帶我介紹實驗室的各位領導,我總是顯得那樣拘束,又對一切流程感到新鮮,直到接過屬於自己的工牌,我的心裡泛起一絲激動,仿佛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正式邁入職場,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我的心裡依然久久不能平靜,真的要開始工作了嗎?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此後的多年,我也時常感慨,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選擇的差異帶來的人生是那麼的千差萬別,就好像冥冥中自有安排,亦或是命中注定,就像高中時在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課後,在簡單的一個紙條上的文科理科的選項上劃上一個勾,又或是畢業後那麼多城市中像碰運氣似的選擇了寧波,也許真的存在宿命一說,也許是自我安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個時候,我們一大群人住在匯源市場旁邊的宿舍里,四個人一個寢室,宿舍有兩層,三樓是男工宿舍,四樓是四女工宿舍,由於大家大多都是剛畢業的學生,甚至很多還是同一所學校過來的,總還是帶著一些學生時代的朝氣。有幾個在校園時代就是情侶,又入職同一家公司,往往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此時正在項目建設,還未實行倒班制,大家每天上班下班,穿著統一的工裝,都是烏泱泱一大群,三五成群,有說有笑。
班車在固定的候車點,公司並不算遠,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還記得上班路上的1047,下班路上的鳳凰傳奇,也許一切就是那麼單調,大部分當年的同事現在已不太記得名字,連容貌也都模糊了,待六年後我從這家公司離職,很多人更是不再聯繫,終究變成為生命中的過客了。
不過,確有兩位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陌生人,一位是芳烴部的猴哥,甚至在他離職後的好多年,公司都依舊流傳著他的傳說。那日我在宿舍正上網,對鋪的小伙也是芳烴部的。猴哥過來,沒開始幾句就找他借錢,各種軟磨硬泡,那小伙也是鐵板一塊,最終猴哥只好悻悻而去。待他走後,小伙跟我說,這猴哥現在已經找他們部門的很多人都借了錢,沒一個還了的,現在已經在公司出了名。後來甚至只要猴哥的身影出現在樓道,我們宿舍的門總會自然地關上。猴哥借錢後買各種名貴衣服,手錶,出入各種酒吧,「你看我身上這件皮衣,八千塊,差你這點錢?」「明天家裡就把錢打過來了,下周一準給你。」這是猴哥應對借款人通用的話術。終於,有一天的夜裡十一二點,當猴哥瀟灑完後醉醺醺地回到宿舍。隔壁宿舍的王鵬把猴哥堵在寢室,讓猴哥還錢,猴哥這時候還想半百抵賴,卻也是求助無門了,結果被揍的皮青眼腫。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在班車點,落魄的猴哥孤零零地站在一邊,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沒過多久,猴哥便離開了公司,有說是欠債太多一逃了之,還有說是被公司開除的,電話號碼也換了,打電話到他家裡也聯繫不上,總之,消失得徹底,很多人的錢也沒有還,甚至有說猴哥表面風光,借的錢揮霍光了之後到中午的時候還特意趕到到公司蹭飯,下午上班時間又溜之大吉。也許猴哥是個要面子的人,不然也不會買八千塊的皮衣來顯示他的地位,滿足他的虛榮,可結果卻不如他所願,活成了大家鄙夷的對象。一個才剛剛工作的人變得如此不堪,成為眾人的談資,真是讓人唏噓呀。
除猴哥以外還有一個姑娘,名字倒忘了,長得文文靜靜,本是和她男友從學校一起來到的公司,到公司後也許是受了很多男生的追求,亦或是眼界變得高了,把一眾男生迷得神魂顛倒,最終演變成一起爭風吃醋的戲碼,後來幾個男生又在宿舍終於大打出手,竟從四樓丟下一把菜刀,幸而沒有砸到人。在我待的六年裡,這個姑娘頻繁地換了很多對象,卻又很快又分手,在我離開公司時候,已和我對鋪的小伙在走一起,至於後來怎樣,我也不關心了。
那時候有三個工程師給我們培訓,不僅有水質、油品、色譜等各類分析方法,還有工藝流程圖。幾乎每周都有考試,六十多個人集中在一個大的培訓室,好像班級授課一樣,培訓之餘,大家一起遊戲、一起談笑,全然沒有那些職場電視劇中的驚心動魄,但也和學生時代的同窗有所不同,似乎是年紀變了、也可能是角色變了。多年以後,大部分人都各奔東西,留守下來的人寥寥無幾。我常常懷念高中、大學生活,而這一段培訓經歷卻不似前者那樣深刻,也少了些特別讓人懷戀的人。我以為是因為工作、生活的豐富導致我分心,以至於對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專心,亦或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對人來人往、花開花落看的更加平淡,有些人,總歸是走著走著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