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初次交鋒
「李先生,呃,我還是叫你老李吧,這兩天我諸事纏身沒來看你,怎麼樣,他們沒為難你吧?」
李向國坐下,身子前傾極力壓低姿態,表現的甚是卑微的樣子笑著說:「多謝冷處長關心,我還好,他們也沒有為難我,我知道,這都是冷處長您的關照。」
「那就好,唉!如今這個亂世讓我們都被裹挾其中身不由己呀,我記得老李你是奉天人吧?」
「是,我是奉天人。」
「唉!東北是好地方啊,不瞞你說,我對於東北從中國分離出去建立滿洲國是比較痛心的。」冷智江搖頭嘆息道。
李向國應和,「是啊,不過這種國家大事像我這樣無足輕重的小百姓也是無能為力呀。」
冷智江道:「可我們與小百姓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國家積弊太深以至於存亡危急,汪主席所做的努力也是在為國家民族尋求一條切實的生存之路,當然老李你也可以保留你的看法,我很想聽聽你的高見。」
「冷處長說笑,我哪有什麼高見,我這把老骨頭不過是希望在這亂世里活的久一點罷了。」
「是啊,活著多好,說實話,我現在做的這份工作實在不是我的意願,我很想做一名鄉村教師,工作之餘享受田園生活實為人生幸事,不知老李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個看似平淡又平常的話題其實暗藏玄機,冷智江在進入軍統前就是一名老師,正因為老師是他人生的第一份職業,故念念不忘,他在軍統訓練時的心理學知識告訴他,人們通常會對第一份職業寄予厚望,並以此憧憬未來,如果李向國在這樣無關痛癢的問題中毫無防備的說出了他的理想生活,那冷智江就會從中尋到蛛絲馬跡,畢竟眼前這個共產黨的資料少的可憐,就算有也真假難辨,他必須找尋他的人生軌跡,就像在線團里先抽出線頭,然後再慢慢的將線團抽開。
「我......就想吃一碗紅燒肉。」李向國眼神發亮,現出渴望的表情。
「什麼?」冷智江愣了片刻,然後乾笑兩聲,「呵呵,老李你的理想這麼樸實無華,這好辦,我一會就交代他們給你送來。」
李向國頓時眉飛色舞,好像在咽口水,連連道謝。
冷智江轉換成一種悠遠的眼神,沉吟片刻說道:「說到吃,我記得小時候,我家有一塊不大的水田,可家裡人口多,每年的收成根本吃不飽,父親就將我過繼給了我的堂叔,長大後,回想起來有時候我也很認同貴黨對於農民的態度,只是你們有些觀點和行為太過激進,中國地大民廣,複雜多變,有些事欲速則不達,還是循序漸進為好,你說呢?」
李向國沒有回答,也學著冷智江的樣子,眼神悠遠的說道:「我老家有一大片高粱地,方圓百里就我家的地種的好,因為我爹腦子靈會算帳,他給長工、短工的工錢比別人家的多那麼一點點,供的飯呢也比別人家好那麼一點點,秋收後還分出那麼一點點糧食作為獎勵給長工們,所以到頭來一算帳,每年我家的收成都比別人家多出好多,因為那些那些長工、短工都因為多得了那麼一點點就賣力氣幹活,而我爹呢,從不操心地里的事兒,躺著就把錢掙了,還比別人家掙的多,哈哈哈哈。」
冷智江不明白這是李向國隨便說說還是別有用意,反正他沒聽明白,他習慣於自己的話裡有話,也就覺得別人也是如此,於是越弄不明白就越覺得受挫,他不允許至少在審訊環節有他不明白或是不能掌控的事情發生,他便只好跟著李向國乾笑兩聲,他決定轉換話題。他喝了口水,說道:「老李,我很享受我們之間的談話,我們都交換了自己兒時的記憶,可是我很好奇,按說你的家庭在貴黨那裡應該是叫做地主階級,是該被鎮壓的對象,可你當初是什麼原因選擇了共產黨而不是國民黨亦或是其它什麼黨派或主義呢?」
這個問題承接上一個的回答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並不涉及對方嚴密防守的部分,思想上的東西也沒什麼不可告人的,可是這個問題之後就會合情合理的牽出類似時間、地點等等問題,就會一步步的接近核心,此舉並不是為了降低對方的防備,而是當對方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怎麼對付核心問題時,這連串的局外話題甚至是略顯無聊的話題會讓對方產生錯覺,那麼之後的問題就會讓他措手不及的做臨時調整,哪怕他對後續問題的回答早就做了編排並爛熟於心,也難免顯露出急促和窘迫來,越自信高明的特工越容易在無關的話題上栽跟頭,除非他閉口不語,這招對於青澀的或是外行人卻反倒不怎麼好用。
李向國做思考狀,並思考許久,渾濁的眼珠眯起來,睜大又眯起,最後搖搖頭嘆道:「嗨!年齡大了記不得了,或是乾脆不知道因為什麼吧,只能用機緣巧合來解釋了。」
「那是哪年的事情?」冷智江果然如預設那樣追問。
李向國又思考,並思考許久,用滿是污泥的指甲撓撓下巴,翻翻白眼說道:「呃......大概是1923年,」
「哈哈哈!」冷智江大笑,「老李呀老李,你不老實,我們就像是老朋友一樣的閒聊你又何必騙我。」
李向國不解的看著他。
「1923年堪稱貴黨的元老咯,就算你不是貴黨的高官也不至於還奮鬥在第一線吧。」
李向國恍然道:「哦,我還以為冷處長在笑什麼,原來是笑我無職無權啊,在我們這不分官職高低,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嗯,這一點我很欣賞,這倒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想來蔣先生當年在上海清共,老李你也肯定吃了不少苦吧。」
這個問題最為關鍵,是冷智江今天談話的目的,可以說今天所有的閒聊都是為了這個問題而作的鋪墊或是掩護,他要弄清楚李向國1927年在不在上海,因為他的資料庫里有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重大線索很可能與這個李向國有關,如果李向國那一年在上海,那麼就完成了交叉印證,從這一點上突破,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這個收穫關係到另一個人。
「嗨!別提了,那個時候太突然了,我們好多人都沒有準備,真是措手不及啊。」
冷智江忍住興奮,問道:「哦?這麼說老李你那年也在上海?」
李向國痛心疾首,在即將搖頭之際卻看到了冷智江那稍縱即逝的異樣的眼神,隨即說道:「是啊,我在上海。」
得到李向國的回答,冷智江心裡如石頭落地,決定結束今天的交談,因為再談下去就要問關鍵問題了,這還不是時候,但如果再繼續閒聊又不符合他處長的身份,會弄巧成拙,今天得到了李向國1927年在上海的信息就夠了,他要趕回去重新核實那份材料。
冷智江告辭道:「老李,今天很高興和你聊這麼久,我還有事,明天有時間再來看你。」
李向國卻露出一副如乞丐討食般的嘴臉,說道:「冷處長,那個,紅燒肉......嘿嘿。」
冷智江一拍腦門笑道:「嗨!瞅我這記性,老李放心,晚飯你就能吃上紅燒肉,需不需要來點酒呀?」
「那就最好不過啦,哈哈哈哈!」
冷智江走後,李向國依舊躺倒在床上,仔細復盤剛才對話的所有細節,整個談話李向國的回答都是真實的,唯獨最後一個答案,因為在回答前他看見了冷智江不一樣的眼神,冷智江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的眼神是含蓄的,鬆弛的,莫測的,而那個眼神卻是熱辣的,貪婪的,渴望的,雖然不易察覺,雖然轉瞬即逝。
李向國不知道冷智江為何如此在意1927年,可他知道一定有個人或什麼事與那一年有著莫大的關聯,所以冷智江耗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跟自己東拉西扯就是為了這一個問題,就算還有其它問題那也是等著這個問題解決後才會提及,不管那個人是誰,不管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可以肯定的是,冷智江很在意那個人或那件事和自己有關,所以李向國做了那樣的回答,不管冷智江有何目的,他要把對手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1927年,李向國並不在上海。而李向國之所以這樣做,除了想要弄清楚冷智江的目的,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想在冷智江那裡得到糾纏的時間,他要拖時間,且不能受刑,他要在清醒的狀態下拖到見一個人,於小北。
李向國坐下,身子前傾極力壓低姿態,表現的甚是卑微的樣子笑著說:「多謝冷處長關心,我還好,他們也沒有為難我,我知道,這都是冷處長您的關照。」
「那就好,唉!如今這個亂世讓我們都被裹挾其中身不由己呀,我記得老李你是奉天人吧?」
「是,我是奉天人。」
「唉!東北是好地方啊,不瞞你說,我對於東北從中國分離出去建立滿洲國是比較痛心的。」冷智江搖頭嘆息道。
李向國應和,「是啊,不過這種國家大事像我這樣無足輕重的小百姓也是無能為力呀。」
冷智江道:「可我們與小百姓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國家積弊太深以至於存亡危急,汪主席所做的努力也是在為國家民族尋求一條切實的生存之路,當然老李你也可以保留你的看法,我很想聽聽你的高見。」
「冷處長說笑,我哪有什麼高見,我這把老骨頭不過是希望在這亂世里活的久一點罷了。」
「是啊,活著多好,說實話,我現在做的這份工作實在不是我的意願,我很想做一名鄉村教師,工作之餘享受田園生活實為人生幸事,不知老李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個看似平淡又平常的話題其實暗藏玄機,冷智江在進入軍統前就是一名老師,正因為老師是他人生的第一份職業,故念念不忘,他在軍統訓練時的心理學知識告訴他,人們通常會對第一份職業寄予厚望,並以此憧憬未來,如果李向國在這樣無關痛癢的問題中毫無防備的說出了他的理想生活,那冷智江就會從中尋到蛛絲馬跡,畢竟眼前這個共產黨的資料少的可憐,就算有也真假難辨,他必須找尋他的人生軌跡,就像在線團里先抽出線頭,然後再慢慢的將線團抽開。
「我......就想吃一碗紅燒肉。」李向國眼神發亮,現出渴望的表情。
「什麼?」冷智江愣了片刻,然後乾笑兩聲,「呵呵,老李你的理想這麼樸實無華,這好辦,我一會就交代他們給你送來。」
李向國頓時眉飛色舞,好像在咽口水,連連道謝。
冷智江轉換成一種悠遠的眼神,沉吟片刻說道:「說到吃,我記得小時候,我家有一塊不大的水田,可家裡人口多,每年的收成根本吃不飽,父親就將我過繼給了我的堂叔,長大後,回想起來有時候我也很認同貴黨對於農民的態度,只是你們有些觀點和行為太過激進,中國地大民廣,複雜多變,有些事欲速則不達,還是循序漸進為好,你說呢?」
李向國沒有回答,也學著冷智江的樣子,眼神悠遠的說道:「我老家有一大片高粱地,方圓百里就我家的地種的好,因為我爹腦子靈會算帳,他給長工、短工的工錢比別人家的多那麼一點點,供的飯呢也比別人家好那麼一點點,秋收後還分出那麼一點點糧食作為獎勵給長工們,所以到頭來一算帳,每年我家的收成都比別人家多出好多,因為那些那些長工、短工都因為多得了那麼一點點就賣力氣幹活,而我爹呢,從不操心地里的事兒,躺著就把錢掙了,還比別人家掙的多,哈哈哈哈。」
冷智江不明白這是李向國隨便說說還是別有用意,反正他沒聽明白,他習慣於自己的話裡有話,也就覺得別人也是如此,於是越弄不明白就越覺得受挫,他不允許至少在審訊環節有他不明白或是不能掌控的事情發生,他便只好跟著李向國乾笑兩聲,他決定轉換話題。他喝了口水,說道:「老李,我很享受我們之間的談話,我們都交換了自己兒時的記憶,可是我很好奇,按說你的家庭在貴黨那裡應該是叫做地主階級,是該被鎮壓的對象,可你當初是什麼原因選擇了共產黨而不是國民黨亦或是其它什麼黨派或主義呢?」
這個問題承接上一個的回答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並不涉及對方嚴密防守的部分,思想上的東西也沒什麼不可告人的,可是這個問題之後就會合情合理的牽出類似時間、地點等等問題,就會一步步的接近核心,此舉並不是為了降低對方的防備,而是當對方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怎麼對付核心問題時,這連串的局外話題甚至是略顯無聊的話題會讓對方產生錯覺,那麼之後的問題就會讓他措手不及的做臨時調整,哪怕他對後續問題的回答早就做了編排並爛熟於心,也難免顯露出急促和窘迫來,越自信高明的特工越容易在無關的話題上栽跟頭,除非他閉口不語,這招對於青澀的或是外行人卻反倒不怎麼好用。
李向國做思考狀,並思考許久,渾濁的眼珠眯起來,睜大又眯起,最後搖搖頭嘆道:「嗨!年齡大了記不得了,或是乾脆不知道因為什麼吧,只能用機緣巧合來解釋了。」
「那是哪年的事情?」冷智江果然如預設那樣追問。
李向國又思考,並思考許久,用滿是污泥的指甲撓撓下巴,翻翻白眼說道:「呃......大概是1923年,」
「哈哈哈!」冷智江大笑,「老李呀老李,你不老實,我們就像是老朋友一樣的閒聊你又何必騙我。」
李向國不解的看著他。
「1923年堪稱貴黨的元老咯,就算你不是貴黨的高官也不至於還奮鬥在第一線吧。」
李向國恍然道:「哦,我還以為冷處長在笑什麼,原來是笑我無職無權啊,在我們這不分官職高低,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嗯,這一點我很欣賞,這倒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想來蔣先生當年在上海清共,老李你也肯定吃了不少苦吧。」
這個問題最為關鍵,是冷智江今天談話的目的,可以說今天所有的閒聊都是為了這個問題而作的鋪墊或是掩護,他要弄清楚李向國1927年在不在上海,因為他的資料庫里有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重大線索很可能與這個李向國有關,如果李向國那一年在上海,那麼就完成了交叉印證,從這一點上突破,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這個收穫關係到另一個人。
「嗨!別提了,那個時候太突然了,我們好多人都沒有準備,真是措手不及啊。」
冷智江忍住興奮,問道:「哦?這麼說老李你那年也在上海?」
李向國痛心疾首,在即將搖頭之際卻看到了冷智江那稍縱即逝的異樣的眼神,隨即說道:「是啊,我在上海。」
得到李向國的回答,冷智江心裡如石頭落地,決定結束今天的交談,因為再談下去就要問關鍵問題了,這還不是時候,但如果再繼續閒聊又不符合他處長的身份,會弄巧成拙,今天得到了李向國1927年在上海的信息就夠了,他要趕回去重新核實那份材料。
冷智江告辭道:「老李,今天很高興和你聊這麼久,我還有事,明天有時間再來看你。」
李向國卻露出一副如乞丐討食般的嘴臉,說道:「冷處長,那個,紅燒肉......嘿嘿。」
冷智江一拍腦門笑道:「嗨!瞅我這記性,老李放心,晚飯你就能吃上紅燒肉,需不需要來點酒呀?」
「那就最好不過啦,哈哈哈哈!」
冷智江走後,李向國依舊躺倒在床上,仔細復盤剛才對話的所有細節,整個談話李向國的回答都是真實的,唯獨最後一個答案,因為在回答前他看見了冷智江不一樣的眼神,冷智江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的眼神是含蓄的,鬆弛的,莫測的,而那個眼神卻是熱辣的,貪婪的,渴望的,雖然不易察覺,雖然轉瞬即逝。
李向國不知道冷智江為何如此在意1927年,可他知道一定有個人或什麼事與那一年有著莫大的關聯,所以冷智江耗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跟自己東拉西扯就是為了這一個問題,就算還有其它問題那也是等著這個問題解決後才會提及,不管那個人是誰,不管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可以肯定的是,冷智江很在意那個人或那件事和自己有關,所以李向國做了那樣的回答,不管冷智江有何目的,他要把對手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1927年,李向國並不在上海。而李向國之所以這樣做,除了想要弄清楚冷智江的目的,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想在冷智江那裡得到糾纏的時間,他要拖時間,且不能受刑,他要在清醒的狀態下拖到見一個人,於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