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_登陸哈雷彗星(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十天後……

  崑崙一號艦上。

  艦長室燈火通明,李可穿著艙外太空服,頭戴太空盔,坐在寬大艦長椅里,身後一排工作檯每張艦員椅里坐一名同樣穿著艙外太空服,頭戴太空盔工作艦員。

  座椅安全閉鎖機構已打開,抗荷系統也在發揮作用。

  各自頭盔耳麥內傳來艦上智能系統語音提示。

  「崑崙一號距離與水星環日軌道相切處轉移軌道五萬公里,十分鐘後主動力系統及輔助動力系統點火啟動,將加速並執行程序轉彎,請艦上所有人員坐進座椅做好安全防護」

  由於崑崙一號接下主要執行程序轉彎,加速過載低於兩G,因此不需將座椅向後傾倒七十二度角,艦上人員只需坐進座椅並做好安全防護即可。

  Z國太空軍安全手冊規定,母艦,戰艦,貨艦等有人太空艦艇,在加速,減速,程序轉彎階段,所有艦上人員必須穿戴艙外太空服,太空盔,坐進座椅並做好安全防護,至於是否將座椅向後傾倒七十二度角,視過載是否超過兩G決定。

  李可與身後幾名工作艦員全都盯著眼前3D全息影像。

  畫面中心最大一格顯示當下太陽系各天體實時位置及運行參數,崑崙一號所處空域坐標,動態數據等信息。

  右上角一格顯示一奇特天體,是此次崑崙一號任務目標,形狀像帶殼花生的哈雷彗星,外表漆黑如同煤球,後邊拖條被太陽風吹出長長彗尾,光標顯示長度接近一億公里。

  哈雷彗星運行在崑崙一號外側偏靠後,橫向距離兩千萬公里,速度每秒五十三點五公里,正以磅礴之勢疾馳向近日點,距離一點四億公里。

  崑崙一號已藉助太陽重力阱完成引力加速,目前航速每秒五十公里,稍後加速並執行程序轉彎結束,航速達到每秒五十三公里,隨後主動力系統及輔助動力系統停止工作,再次進入巡航飛行階段,預計三十天後在哈雷彗星近日點與其交匯並保持同步。

  屆時開展歷時一月測繪,登陸取樣,安裝星際信標作業,之後脫離接觸徑直飛向幾乎迎面而來的地球。

  十分鐘後。

  崑崙一號底部六組主動力系統及四組輔助動力系統點火啟動,總計一百台矢量推力重型離子發動機同時噴出淡藍色離子火焰,推動崑崙一號加速並執行程序轉彎。

  過去三十分鐘。

  一百台矢量推力重型離子發動機停止工作,崑崙一號完成加速及程序轉彎,進入巡航飛行階段。

  頭盔耳麥內再次傳來艦上智能系統語音提示。

  「崑崙一號進入巡航飛行階段,預計三十天後與哈雷彗星交匯」

  長舒口氣,李可原本緊繃的臉稍稍變得放鬆,隔著透明面罩盯著眼前3D全息影像的一雙眼睛卻絲毫未從畫面中離開,隨即發出命令。

  「打開貨艙入口,東區機械手臂投放先導探測器,先期執行交匯」

  隨命令下達,身後工作艦員立即開始執行,紛紛向相關工作艙室艦員發出各項指令。

  立刻,崑崙一號貨艙入口氣閘門打開,露出直徑二十米圓形出入口。

  貨艙內壁東南西北分別居中安裝一支機械手臂,五段式設計。

  主大臂長三十米,直徑六十厘米,一端通過基座安裝在貨艙內壁,另端連接主小臂。

  主小臂長二十米,直徑五十厘米,一端連接主大臂,另端連接副臂。

  副臂長二十米,直徑三十厘米,一端連接主小臂,另端連接仿生機械手。

  仿生機械手分手掌與手指。

  手掌長五米,寬五米,厚三十厘米。

  手指為三指式設計,每根分別長五米,直徑二十厘米。

  機械手臂設計用途為搬運貨物,投放各類探測器,衛星,抓取"雄蜂"級。

  貨艙支撐體,貨艙壁,內部四支機械手臂,主體採用輕質高強度碳纖維複合材料建造。

  貨艙內底部幾何中心是座直徑一米,深十米圓形腔體,外圍按六邊形數同心圓分布多層同樣腔體。

  層間,腔體間,間距均為十厘米。

  腔體兼具"雄蜂"級小型無人攻擊艇泊位,檢測,充能等功能。

  幾何中心與外圍七層腔體,共三百七十二座,具備冷發射能力,構成直徑十六點六米正六邊形區域,稱冷發射區,再向外稱泊位區。


  冷發射區,泊位區各覆蓋厚度兩米蓋板機構。

  冷發射區蓋板機構同時是天車系統,外側頂部中心有直徑五米環狀把手,方便機械手臂抓握,內側為對應三百七十二座腔體,直徑一米,深一點五米,腔體內設計磁力發生裝置。

  泊位區蓋板機構以貨艙底部對角線為界,分做四塊,按任務需要可依次開啟或全部開啟,以相應機械手臂分東,南,西,北四區,內側同樣有對應腔體,直徑一米,深零點五米。

  平時蓋板機構閉合,其上可放置儲物標準集裝櫃,共兩型,A型長寬高二十米,十米,十米,B型長寬高十米,十米,十米,能存放不同貨物,設計有導軌可進行多種拼合。

  一般是機械手臂將儲物標準集裝櫃送出貨艙出入口,再由穿梭機或搬運機器人將其中貨物送去各艙段及艙室。

  或搬運機器人在貨艙中從儲物標準集裝櫃內取出貨物,通過貨艙支撐體系與貨艙壁連接處氣閘門經貨艙支撐體系內通道送去四面傾斜式建築。

  戰時按任務需要清空部分區塊或全部區塊儲物標準集裝櫃,關閉崑崙一號內管狀通道,各艙段,艙室氣閘門,抽氣裝置起動,將貨艙與外部間隙處空氣回收壓縮,打開貨艙出入口,開啟崑崙一號對接口。

  任務泊位區蓋板機構開啟,"雄蜂"級在泊位內磁力機構作用下向上彈出兩米,相應機械手臂自頂部抓握住冷發射區蓋板機構向上吊起,天車系統啟動,彈出"雄蜂"級進入吊起蓋板機構內側腔體,磁力發生裝置將"雄蜂"級牢牢固定住,一次可將三百七十二艘"雄蜂"級送進冷發射區腔體。

  一批次冷發射三百七十二艘,兩分鐘一批次,最多一萬艘"雄蜂"級可在六十分鐘內冷發射出崑崙一號對接口。

  "雄蜂"級一經冷發射出對接口,尾部離子發動機即刻點火啟動,進入各自預定位置列隊,遂行作戰任務。

  返航時,自崑崙一號對接口減速進入,尾部離子發動機停止工作,靠慣性飛入貨艙,機械手臂及時抓取並送進貨艙內底部泊位,進行一系列檢測及充能。

  很快,東區機械手臂啟動,主臂從向上緊貼貨艙壁開始向下移動,副臂同時向下伸展,機械手接近最上層一儲物標準集裝櫃,伸出根手指摁下開啟按鈕,集裝櫃頂部打開,露出內部待投放先導探測器,三根手指伸進抓住,主臂,副臂向上移動,機械手將其送出貨艙出入口。

  貨艙出入口關閉,東區機械手臂復位。

  崑崙一號對接口內側氣閘門開啟,先導探測器調姿移軌輔助動力系統啟動,推動進入內側氣閘門與外側氣閘門間餅狀空間。

  內側氣閘門關閉,抽氣裝置迅疾將餅狀空間內空氣抽乾,對接口外側氣閘門開啟,先導探測器調姿移軌輔助動力系統再次啟動,飛出崑崙一號對接口進入太空。

  對接口外側氣閘門關閉。

  先導探測器尾部主動力系統小型離子發動機點火,徑直向前飛去。

  按計劃,先導探測器將提前崑崙一號與哈雷彗星交匯並伴飛,同時開展測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