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低人權的優勢
第734章 低人權的優勢
新港,金獅碼頭,晨光微亮,數百個碼頭工人已經忙碌半天了。
他們把來自南暨島(爪哇島)的大米一袋一袋的卸下來,然後裝上從魯藩彭州產的沙金、果脯、干鮑、蝦干,宋城(宋卡)產的燕窩等本地特產。
當然,這些大米只能卸下來三分之一,其餘哪怕壓根賣不了多少錢,也只能帶著北上。
因為按照大虞的律法,五百噸以上的大船從南洋回神州赤縣,都必須要裝載相當於本身貨物價值百分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糧食。
沒有這些糧食,輕則不讓你進入港口,重則已經談好的稅收優惠直接取消。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朝廷需要南洋的糧食北上,以緩解兩廣、福建甚至是江南的糧食短缺現狀。
這些年,大虞朝的工業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著,以至於連北河平原(紅河三角洲)、珠江平原乃至江南這樣的地方,糧食產量都開始銳減。
北河平原已經完全形成了全門類的煤鐵產業,珠江平原的輕重工業也一日千里。
這兩地大量勞力都被吸引到了收入更高更穩定的煤鐵行業,種地已經不是年輕人的首選了。
至於江南,則是經濟作物大行其道,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一直想搞而搞不成的改稻為桑,在如今的江南,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同時,由於工業的大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向著這幾個地區大規模匯聚,使得糧食需求比以往增大了數倍。
而上游的贛北、湖廣和四川,又由於大量民夫在極小規模的均田卻不限制兼併後,紛紛破產。
許多本來應該是在家中耕種糧食,最後被資本家三錢不值兩錢賣的收走的農夫,大量被朝廷的政策趕到了西北、東北、南洋等等地方拓殖。
他們走後,許多原本可以產出一些糧食餵養當地貧困人口的下田基本被放棄。
這幾方面的因素,使得明朝時湖廣熟天下足的華中地區,向外輸出的糧食減少了一半,難以彌補其他地區的糧食缺口。
最後則是人口問題,隨著莫子布大力支持醫療行業的發展,大虞開始在細菌、病毒等方面研究大幅度加快,從而使中華本就相當強的醫療產業,再次開始大發展。
其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口以非常快的速度開始膨脹。
畢竟在有了精確消毒,明確了生育標準流程,大人小孩都種上了牛痘這三樣神器加持後,嬰幼兒夭折率大幅度降低,人口病死率也比以往低了一個檔次。
因此這時候大虞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六億,且還在以每年一千三百萬左右的速度激增,比滿清最高峰都要多出近兩倍。
而在這個玉米、紅薯、土豆等還沒有那麼高產,更沒有化肥的時代,這種速度的人口增長,必然帶來非常大的糧食壓力。
所以,每年,神洲赤縣至少需要南洋補充三分之一強的糧食缺口,比起明清時期用南洋糧食維持廣東、福建兩省糧食供應,又上了一個巨大的台階。
而這也是莫子布故意的,大虞需要與南洋建立非常牢固和頻繁的經濟聯繫,才能讓距離本土如此之遠的南洋,永遠不會脫離掌控。
現在的南洋,已經是除了神洲赤縣以外,大虞國內最大的生產資料來源地和工業品傾銷地了。
這裡沒有太多的工業,只有以糧食、香料、果脯、水產、蔗糖、橡膠等基礎第一產業為主的農業和低端加工行業。
碼頭上,搬完了從南暨島來的糧食,從蘇梅島(蘇門答剌島)駛來,裝載了極品蘇梅燕窩和蘇梅丁香油的商船也到了。
如今蘇梅島的燕窩,是在宋城燕窩產量衰減後,大虞最大的燕窩出產地,且基本都是金絲燕產的高品質燕窩,色澤潔白,質地細膩,非常值錢。
而藥用價值極為廣泛的丁香油則更是蘇梅島的拳頭產品,在神洲赤縣極為受歡迎,最高品質者往往一小瓶就要五塊銀元。
「一包米八十斤,兩包才給五(銅)角錢,這價錢就是黑奴也不會幹吧,漲,必須漲到一銅元老子才幹!」
碼頭上,已經忙活了一個早上的碼頭工人大聲吼叫著,一個個坐在碼頭階梯上,根本不去搬貨。
而船上的船東已經急的不行了,燕窩和丁香油價值太高,需要大量的糧食搭配,才能順利通關。
而產糧的南暨島不在他的航線上,泰平那邊也不順路,因為這船是蒸汽船,是走直線直接到嘉定城(胡志明市)的。
所以從蘇梅島來的船,往往選擇在水路交通樞紐新港這裡買一些各地來的便宜糧食,反正這裡離南暨島很近,糧食貿易量非常大。
「他媽的,兩包米給五角還不滿足,要是皇帝開了口子讓買些黑奴,你以為老子樂意用你們這些奸猾的力工!」
船東嘴裡低聲怒罵不已,此時人早已開眼看世界了,因此也知道歐洲人正在用黑奴,資本家和地主們,也很羨慕。
嗯,其實他們最想要的不是黑奴,而是印度來的黑阿三。
這些人雖然手腳不乾淨喜歡小偷小摸,但幹活也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勞又相當順服。
只可惜,皇帝控制下的南洋共和議會,四次否決了一些議員提出的引進印度勞工的建議。
事情,總是需要解決的,不一會,船東跟工人談判無果,就只能找路子請來了碼頭上海山公司的羅二爺。
海山公司說是公司,但實際上是個黑社會團伙。
這一片碼頭上的灰色產業,都是海山公司在控制,拜在海山公司開堂大爺門下的碼頭工人就有兩千多。
而海山公司背後的靠山洪門屏山堂,則是會安魏家和羅家的掌握的。
當年會安明鄉人梭哈皇帝,魏家的魏日坤可是皇帝起事時的義兄。
雖然後人不爭氣,魏家在朝堂上面沒多少高官,但是遵義伯魏日坤五年前去世後,可是追封惠國公,三個女兒都嫁給了皇族的。
羅家就更不用說了,羅醒目羅阿爺對皇帝起家有汗馬功勞,神位入功臣祠和忠烈祠,一門一侯一伯,絕不是一般勛貴能比。
當然,絕大部分人不會知道,屏山堂其實是錦衣衛北鎮撫司外圍組織,這位羅二爺,其實是錦衣校尉。
「二爺,兩包米五個銅角,這價格可不少了,咱這一袋米,辛辛苦苦運到杭州,利潤有沒有十個銅角子還未知呢。」
船東看到羅二爺,就開始大吐口水,而且說的竟然還是實話。
此時因為南洋產米多,又必須要搭配米才能入港和獲得部分稅收減免,因此也導致江南米價相當低,八十斤的大米僅僅值十五銅元左右。
而按照大虞的貨幣體系,一銀元等於一百銅元,一銅元等於十銅角,基本上就是原本的一兩銀、一分銀和一文錢,換算過來差不多等於一石米價三錢銀多一點。
三錢銀便是三十銅元,所以船東這米送到杭州,還真就只有最多五銅元的利潤,要是路上出點其他事情,甚至還會倒虧。
而南洋米價更賤,這八十斤大米僅僅只值八個銅元,以至於各地的田稅中,橡膠、甘蔗等差不多是五稅一,而稻田是三十稅一甚至更低,這樣才能保證有人願意種稻米。
如果真要答應兩袋米一個銅元的搬運費,那就是說每搬運十六袋米,船東就要給出去一整包米,難怪他不願意。
這也太誇張了,碼頭工人們搬十六包米,至少就能讓自己半個月不餓肚子,哪怕吃的稍微好點,買些醬醋茶菜,也能頂至少十天。
按一個工人一天能搬一百包米來算,工錢購買力可以買五六百斤大米,換算到後世,那也有一天一千四五,一月四萬塊上下的工資了。
這他麼哪是工人,這明明是幹活的大老爺啊!
是以,羅二爺也有些頭疼兼害怕,下面的碼頭工人都這麼強勢,他這開堂大爺還用多說,早就富甲一方了。
可是,他內心知道,海山公司是皇帝允許,才能有今天。
要是一味帶領碼頭工人繼續搞下去,妨礙了正常的經濟活動,皇帝讓錦衣衛或者復興公司的審計過來把他的帳一查,估計腦袋就保不住了。
可是他又不能不站在碼頭工人的立場上,因為新港兩萬多碼頭工人,他也就控制了不到十分之一。
你海山公司不護著碼頭工,他們就用腳投票,把海山公司給整下去。
而遠處,幾個身穿綢緞的壯漢,面上都是幸災樂禍的表情,他們用各自口音仍然有一些差別的閩南話交談著。
「羅亞二有錢不賺,站著茅坑不拉屎,幾次咱們要漲價,都被這王八蛋給攔住了,老子看他這次怎麼辦!」
「就是,這新港幾萬碼頭工人,只要咱們控制住他們,這上下運輸還是不是咱們一句話的事,箇中好處,給個知府,也不換啊!」
「聽說這羅亞二是香江侯的族人出身,海山公司實際上是香江侯的產業,如果我們把海山公司擠走了,會不會來香江侯的怒火?」
有幾個人還是不那麼膨脹,畢竟羅家和魏家可不是好惹的,但很快便有人反駁道:
「魏家和羅家就靠著爵位過日子,後人也沒什麼出彩的,風光這麼多年,也該知足了。
他們要真的要跟咱們對著幹,哼哼,咱們哪一家背後,沒有人!
再說了,閩粵勛臣素來一體,魏家和羅家有怒氣,也是上面老爺們互相商量著來的事,咱們就是幹事的,把老爺們交待的事幹了,那就行了。」
眾人思考片刻,紛紛點頭贊同,也不怪他們如今貪婪,連皇帝義兄魏家和當年以身作質弄死廣南王族,為莫子布鋪路的羅阿爺之羅家都敢算計,實在是因為利益太大了。
這新港如今是南洋轉運中心,每日吞吐貨物近十萬噸,只要拿捏住了這碼頭上的兩萬力工,再壟斷行業阻止其他地方的丁壯到這裡搵食,這新港碼頭,就是一個源源不斷的下蛋金雞,比什麼鋪面的收益都高。
而就在碼頭上龍爭虎鬥的時候,兩艘會昌級三十六門炮蒸汽風帆護衛艦張仲武號和李思忠號,引領著七艘大小各異的商船,進入了這個半商半軍的碼頭。
大虞海軍的分級,是按照中國歷史朝代來分的,具體為老式的風帆戰艦就以大明皇帝命名。
譬如一二級戰艦大多為洪武級和永樂級,首艦為洪武大帝號與永樂大帝號。
後面具體戰艦名稱以洪武、永樂兩朝文臣武將命名,比如徐達號,張輔號等等。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三級戰列艦大多為甲申級,也叫南明級,戰艦用甲申後堅貞不屈的民族英雄命名。
而蒸汽風帆戰艦,則以大唐皇帝命名,一級戰列艦全部是貞觀級,二級戰列艦則是唐高宗的永徽級,唐玄宗的開元級。
而搞出了會昌滅佛和會昌中興的唐武宗,能輪到四五級的護衛艦,也算是對得起他在歷史中的地位了。
至於未來的蒸汽鐵甲艦,主流的型號就會是以包含東西兩漢的大漢朝來命名了。
「這真是一座雄偉的海邊巨城,太偉大了,也只有賽里斯帝國才能有這樣的實力,來建造這樣的城市!」
緊跟著張仲武號的大商船上,瘦的都快脫形的拉瓦錫,看著遠處新港高大的城牆和繁忙的碼頭,忍不住大聲的讚美了起來。
原來被這兩艘軍艦護衛而來的,就是從法蘭西出發的科學與哲學界大牛們。
聽到拉瓦錫的讚美,包拉格朗日在內的大科學家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這倒不是說新港已經超越巴黎這樣的大城市,而是自離開巴黎後,新港是他們看到的為數不多真正可以稱為文明世界大城市的城市。
而且這個感覺是逐步遞增的,從一開始的鮫人港(皎漂港)到後來的大光城(仰光),再到現在的新港,一個比一個宏偉,一個比一個富庶。
更重要的是這種富庶和宏偉背後帶給人的安全感,對於失去了國家,已經四五年沒安心過一天的這些法國人來說,非常可貴。
而就在一群法國人大發感慨的時候,同船的幾個英格蘭人,則關注到了碼頭上的奇怪現象。
簡單打聽清楚情況之後,第二次出使中華的威廉.格林威爾男爵淡淡一笑,對跟著他一起來的印度總督約翰.肖爾說道:
「我想,我們第一個能為大皇帝解決大問題的時機到來了,而且我還看到了英格蘭王國未來繼續作為世界列強存在的理由。」
威廉.肖爾這個人在軍事上比較軟弱,但是內政和搞錢卻是一把好手,他想了想,有些明白了威廉.格林威爾男爵的意思。
「中華帝國的百姓過的太好了,這裡一個碼頭工人的待遇,可以比得上樸茨茅斯三十個碼頭工人了,至於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
我想,如果不是中華帝國在各方面都走到了我們前面,這些巨額成本,一定會是使中華在每個工業製成品上,都缺少競爭優勢的。」
可不嘛,英格蘭已經卷到工廠中一半的工人是童工了,且這些童工過得比豬狗還不如,每天倫敦不因為掏煙囪死幾個八九歲的幼童工,那都不正常。
甚至可以這麼說,要不是英格蘭和中華隔得太遠,就算他們生產的布匹再垃圾,也可以憑藉極低的價格,把中華的低端紡織業打到無法招架。
「是的,中華的百姓,太被當做人,他們自己也太把自己當人了。」威廉.格林威爾男爵神色怪異的說道:「而英格蘭的百姓,已經習慣了不把自己當人,我們也從來沒把這些人當成人。」
這真是一個比爛的世界,中華百姓中,至少超過一半的人過得其實也不怎麼樣,也就能三頓粗糧吃到飽,逢年過節有點肉吃。
但是這在英格蘭,那就是奢望了,至少超過一半的英格蘭百姓得到不這樣的待遇,或者說,不能長時間擁有這樣的待遇。
而這種差異產生的競爭優勢,也使得中華無法徹底擊敗英格蘭。
隔得太遠了,中華再強大也無法把觸角伸到全球每個角落,那麼一個可以把所有人投入資本主義極致煉獄中的列強,就不可能被中華完全擊敗。
英格蘭的成本太低了,英格蘭可以把除了貴族、資本家這五十五萬人外的所有人都不當人,還隔著幾萬里,你怎麼和它玩!
「至於這些中華帝國急需的健壯勞動力,印度有的是,如果能讓他們去中華帝國的地盤上進行勞務,那麼在能賺取大量錢財的同時,也免得我們為了控制人口而選擇把他們餓死,這還是有些殘忍了。」
威廉.格林威爾男爵說出了他第二個可以為中華帝國大皇帝莫子布陛下解決問題的手段,那就是印度的勞工,不,應該叫奴工。
不過約翰.肖爾總督搖了搖頭,「很多人在很早之前都想要做這個生意了,但是皇帝陛下不允許。
看起來他不能容忍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被印度人用胎盤占據。」
威廉.格林威爾男爵眨了眨眼睛,「那是因為那些人太蠢,既然知道了皇帝陛下的顧慮,卻不知道改變,還想繼續做販賣黑奴的殘忍之事,皇帝陛下當然不會同意,而我的意思是這樣。」
男爵說著,靠近了約翰.肖爾總督,「我們可以在印度成立一個勞務公司,把每個送到中華帝國的勞工都建立嚴密的檔案,不讓任何一個印度人脫離公司的掌控。
哪怕就是死了,也會把屍體給中國官員看,然後扔進大海裡面。
而且可以用五年為期限,到期就換一批人,防止這些人熟悉中華帝國的生存環境。」
約翰.肖爾眼睛一亮,佩服的看著威廉.格林威爾男爵,不無敬佩的說道:「這是一個天才的想法!
男爵閣下,這不但可以為我們帶來巨額的財富,也確實可以幫助大皇帝解決一些難題,成為我們與中華帝國談判的籌碼。」
而就在這倆英格蘭人找到一條發財之路的時候,碼頭上鑼鼓喧天的熱鬧了起來,一隊打著旌旗、旗牌,身穿各色袍服的衛士、衙役出現在了碼頭。
「諸位,中華帝國大皇帝陛下的第四子,萬象郡王莫洲柘殿下親自來到碼頭迎接你們了。
為了更快讓大家適應陸地,還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中華帝國五十歲以上老人才可以乘坐的轎子,請大家有序隨我下船。」
兩個英格蘭人對望了一眼,威廉.格林威爾男爵苦笑一聲,「看起來,皇帝很知道這些法蘭西人的珍貴。
真可惜,若是可以的話,我真想把他們全部送進大海裡面也不願意這些人為中華帝國效力。」
約翰.肖爾總督也苦笑一聲,「要是那樣的話,中華帝國就會把印度從我們手裡拿走,讓我們徹底無法對東方產生任何一點影響。
在直面法蘭西暴亂政府的現在,英格蘭王國必須要維持好與中華帝國的關係,這真是諷刺!」
而在下面,皇四子萬象郡王莫洲柘已經親自現身了,他把著拉格朗日和拉瓦錫的胳膊,笑得如同偷雞成功的小狐狸。
這位皇四子殿下,拒絕了所有法蘭西人的叩拜,發表了簡單的演說之後,就讓這些法蘭西大牛上了轎子。
而他,則親自和拉格朗日與拉瓦錫一起乘坐最新式的蒸汽車,雖然蒸汽車路子是歪的,但目前用來裝逼,是絕對的好東西。
隨著蒸汽車尾部先後噴著煤煙與水汽,突突突的向前急駛,兩位法蘭西大牛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以及對未來科技的嚮往。
「兩位長者,你們可以在新港先休息半個月,此時氣溫不高,非常適合遊玩。
而我則要執行一些父皇交給我的任務,等到事情平息,我們就一起北上,去京城覲見皇帝陛下。」
莫洲柘淡淡的說道,可語氣里的殺氣,就連拉瓦錫都感覺得到,呵呵,有些人以為事情搞得隱秘,但殊不知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下。
(本章完)
新港,金獅碼頭,晨光微亮,數百個碼頭工人已經忙碌半天了。
他們把來自南暨島(爪哇島)的大米一袋一袋的卸下來,然後裝上從魯藩彭州產的沙金、果脯、干鮑、蝦干,宋城(宋卡)產的燕窩等本地特產。
當然,這些大米只能卸下來三分之一,其餘哪怕壓根賣不了多少錢,也只能帶著北上。
因為按照大虞的律法,五百噸以上的大船從南洋回神州赤縣,都必須要裝載相當於本身貨物價值百分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糧食。
沒有這些糧食,輕則不讓你進入港口,重則已經談好的稅收優惠直接取消。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朝廷需要南洋的糧食北上,以緩解兩廣、福建甚至是江南的糧食短缺現狀。
這些年,大虞朝的工業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著,以至於連北河平原(紅河三角洲)、珠江平原乃至江南這樣的地方,糧食產量都開始銳減。
北河平原已經完全形成了全門類的煤鐵產業,珠江平原的輕重工業也一日千里。
這兩地大量勞力都被吸引到了收入更高更穩定的煤鐵行業,種地已經不是年輕人的首選了。
至於江南,則是經濟作物大行其道,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一直想搞而搞不成的改稻為桑,在如今的江南,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同時,由於工業的大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向著這幾個地區大規模匯聚,使得糧食需求比以往增大了數倍。
而上游的贛北、湖廣和四川,又由於大量民夫在極小規模的均田卻不限制兼併後,紛紛破產。
許多本來應該是在家中耕種糧食,最後被資本家三錢不值兩錢賣的收走的農夫,大量被朝廷的政策趕到了西北、東北、南洋等等地方拓殖。
他們走後,許多原本可以產出一些糧食餵養當地貧困人口的下田基本被放棄。
這幾方面的因素,使得明朝時湖廣熟天下足的華中地區,向外輸出的糧食減少了一半,難以彌補其他地區的糧食缺口。
最後則是人口問題,隨著莫子布大力支持醫療行業的發展,大虞開始在細菌、病毒等方面研究大幅度加快,從而使中華本就相當強的醫療產業,再次開始大發展。
其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口以非常快的速度開始膨脹。
畢竟在有了精確消毒,明確了生育標準流程,大人小孩都種上了牛痘這三樣神器加持後,嬰幼兒夭折率大幅度降低,人口病死率也比以往低了一個檔次。
因此這時候大虞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六億,且還在以每年一千三百萬左右的速度激增,比滿清最高峰都要多出近兩倍。
而在這個玉米、紅薯、土豆等還沒有那麼高產,更沒有化肥的時代,這種速度的人口增長,必然帶來非常大的糧食壓力。
所以,每年,神洲赤縣至少需要南洋補充三分之一強的糧食缺口,比起明清時期用南洋糧食維持廣東、福建兩省糧食供應,又上了一個巨大的台階。
而這也是莫子布故意的,大虞需要與南洋建立非常牢固和頻繁的經濟聯繫,才能讓距離本土如此之遠的南洋,永遠不會脫離掌控。
現在的南洋,已經是除了神洲赤縣以外,大虞國內最大的生產資料來源地和工業品傾銷地了。
這裡沒有太多的工業,只有以糧食、香料、果脯、水產、蔗糖、橡膠等基礎第一產業為主的農業和低端加工行業。
碼頭上,搬完了從南暨島來的糧食,從蘇梅島(蘇門答剌島)駛來,裝載了極品蘇梅燕窩和蘇梅丁香油的商船也到了。
如今蘇梅島的燕窩,是在宋城燕窩產量衰減後,大虞最大的燕窩出產地,且基本都是金絲燕產的高品質燕窩,色澤潔白,質地細膩,非常值錢。
而藥用價值極為廣泛的丁香油則更是蘇梅島的拳頭產品,在神洲赤縣極為受歡迎,最高品質者往往一小瓶就要五塊銀元。
「一包米八十斤,兩包才給五(銅)角錢,這價錢就是黑奴也不會幹吧,漲,必須漲到一銅元老子才幹!」
碼頭上,已經忙活了一個早上的碼頭工人大聲吼叫著,一個個坐在碼頭階梯上,根本不去搬貨。
而船上的船東已經急的不行了,燕窩和丁香油價值太高,需要大量的糧食搭配,才能順利通關。
而產糧的南暨島不在他的航線上,泰平那邊也不順路,因為這船是蒸汽船,是走直線直接到嘉定城(胡志明市)的。
所以從蘇梅島來的船,往往選擇在水路交通樞紐新港這裡買一些各地來的便宜糧食,反正這裡離南暨島很近,糧食貿易量非常大。
「他媽的,兩包米給五角還不滿足,要是皇帝開了口子讓買些黑奴,你以為老子樂意用你們這些奸猾的力工!」
船東嘴裡低聲怒罵不已,此時人早已開眼看世界了,因此也知道歐洲人正在用黑奴,資本家和地主們,也很羨慕。
嗯,其實他們最想要的不是黑奴,而是印度來的黑阿三。
這些人雖然手腳不乾淨喜歡小偷小摸,但幹活也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勞又相當順服。
只可惜,皇帝控制下的南洋共和議會,四次否決了一些議員提出的引進印度勞工的建議。
事情,總是需要解決的,不一會,船東跟工人談判無果,就只能找路子請來了碼頭上海山公司的羅二爺。
海山公司說是公司,但實際上是個黑社會團伙。
這一片碼頭上的灰色產業,都是海山公司在控制,拜在海山公司開堂大爺門下的碼頭工人就有兩千多。
而海山公司背後的靠山洪門屏山堂,則是會安魏家和羅家的掌握的。
當年會安明鄉人梭哈皇帝,魏家的魏日坤可是皇帝起事時的義兄。
雖然後人不爭氣,魏家在朝堂上面沒多少高官,但是遵義伯魏日坤五年前去世後,可是追封惠國公,三個女兒都嫁給了皇族的。
羅家就更不用說了,羅醒目羅阿爺對皇帝起家有汗馬功勞,神位入功臣祠和忠烈祠,一門一侯一伯,絕不是一般勛貴能比。
當然,絕大部分人不會知道,屏山堂其實是錦衣衛北鎮撫司外圍組織,這位羅二爺,其實是錦衣校尉。
「二爺,兩包米五個銅角,這價格可不少了,咱這一袋米,辛辛苦苦運到杭州,利潤有沒有十個銅角子還未知呢。」
船東看到羅二爺,就開始大吐口水,而且說的竟然還是實話。
此時因為南洋產米多,又必須要搭配米才能入港和獲得部分稅收減免,因此也導致江南米價相當低,八十斤的大米僅僅值十五銅元左右。
而按照大虞的貨幣體系,一銀元等於一百銅元,一銅元等於十銅角,基本上就是原本的一兩銀、一分銀和一文錢,換算過來差不多等於一石米價三錢銀多一點。
三錢銀便是三十銅元,所以船東這米送到杭州,還真就只有最多五銅元的利潤,要是路上出點其他事情,甚至還會倒虧。
而南洋米價更賤,這八十斤大米僅僅只值八個銅元,以至於各地的田稅中,橡膠、甘蔗等差不多是五稅一,而稻田是三十稅一甚至更低,這樣才能保證有人願意種稻米。
如果真要答應兩袋米一個銅元的搬運費,那就是說每搬運十六袋米,船東就要給出去一整包米,難怪他不願意。
這也太誇張了,碼頭工人們搬十六包米,至少就能讓自己半個月不餓肚子,哪怕吃的稍微好點,買些醬醋茶菜,也能頂至少十天。
按一個工人一天能搬一百包米來算,工錢購買力可以買五六百斤大米,換算到後世,那也有一天一千四五,一月四萬塊上下的工資了。
這他麼哪是工人,這明明是幹活的大老爺啊!
是以,羅二爺也有些頭疼兼害怕,下面的碼頭工人都這麼強勢,他這開堂大爺還用多說,早就富甲一方了。
可是,他內心知道,海山公司是皇帝允許,才能有今天。
要是一味帶領碼頭工人繼續搞下去,妨礙了正常的經濟活動,皇帝讓錦衣衛或者復興公司的審計過來把他的帳一查,估計腦袋就保不住了。
可是他又不能不站在碼頭工人的立場上,因為新港兩萬多碼頭工人,他也就控制了不到十分之一。
你海山公司不護著碼頭工,他們就用腳投票,把海山公司給整下去。
而遠處,幾個身穿綢緞的壯漢,面上都是幸災樂禍的表情,他們用各自口音仍然有一些差別的閩南話交談著。
「羅亞二有錢不賺,站著茅坑不拉屎,幾次咱們要漲價,都被這王八蛋給攔住了,老子看他這次怎麼辦!」
「就是,這新港幾萬碼頭工人,只要咱們控制住他們,這上下運輸還是不是咱們一句話的事,箇中好處,給個知府,也不換啊!」
「聽說這羅亞二是香江侯的族人出身,海山公司實際上是香江侯的產業,如果我們把海山公司擠走了,會不會來香江侯的怒火?」
有幾個人還是不那麼膨脹,畢竟羅家和魏家可不是好惹的,但很快便有人反駁道:
「魏家和羅家就靠著爵位過日子,後人也沒什麼出彩的,風光這麼多年,也該知足了。
他們要真的要跟咱們對著幹,哼哼,咱們哪一家背後,沒有人!
再說了,閩粵勛臣素來一體,魏家和羅家有怒氣,也是上面老爺們互相商量著來的事,咱們就是幹事的,把老爺們交待的事幹了,那就行了。」
眾人思考片刻,紛紛點頭贊同,也不怪他們如今貪婪,連皇帝義兄魏家和當年以身作質弄死廣南王族,為莫子布鋪路的羅阿爺之羅家都敢算計,實在是因為利益太大了。
這新港如今是南洋轉運中心,每日吞吐貨物近十萬噸,只要拿捏住了這碼頭上的兩萬力工,再壟斷行業阻止其他地方的丁壯到這裡搵食,這新港碼頭,就是一個源源不斷的下蛋金雞,比什麼鋪面的收益都高。
而就在碼頭上龍爭虎鬥的時候,兩艘會昌級三十六門炮蒸汽風帆護衛艦張仲武號和李思忠號,引領著七艘大小各異的商船,進入了這個半商半軍的碼頭。
大虞海軍的分級,是按照中國歷史朝代來分的,具體為老式的風帆戰艦就以大明皇帝命名。
譬如一二級戰艦大多為洪武級和永樂級,首艦為洪武大帝號與永樂大帝號。
後面具體戰艦名稱以洪武、永樂兩朝文臣武將命名,比如徐達號,張輔號等等。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三級戰列艦大多為甲申級,也叫南明級,戰艦用甲申後堅貞不屈的民族英雄命名。
而蒸汽風帆戰艦,則以大唐皇帝命名,一級戰列艦全部是貞觀級,二級戰列艦則是唐高宗的永徽級,唐玄宗的開元級。
而搞出了會昌滅佛和會昌中興的唐武宗,能輪到四五級的護衛艦,也算是對得起他在歷史中的地位了。
至於未來的蒸汽鐵甲艦,主流的型號就會是以包含東西兩漢的大漢朝來命名了。
「這真是一座雄偉的海邊巨城,太偉大了,也只有賽里斯帝國才能有這樣的實力,來建造這樣的城市!」
緊跟著張仲武號的大商船上,瘦的都快脫形的拉瓦錫,看著遠處新港高大的城牆和繁忙的碼頭,忍不住大聲的讚美了起來。
原來被這兩艘軍艦護衛而來的,就是從法蘭西出發的科學與哲學界大牛們。
聽到拉瓦錫的讚美,包拉格朗日在內的大科學家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這倒不是說新港已經超越巴黎這樣的大城市,而是自離開巴黎後,新港是他們看到的為數不多真正可以稱為文明世界大城市的城市。
而且這個感覺是逐步遞增的,從一開始的鮫人港(皎漂港)到後來的大光城(仰光),再到現在的新港,一個比一個宏偉,一個比一個富庶。
更重要的是這種富庶和宏偉背後帶給人的安全感,對於失去了國家,已經四五年沒安心過一天的這些法國人來說,非常可貴。
而就在一群法國人大發感慨的時候,同船的幾個英格蘭人,則關注到了碼頭上的奇怪現象。
簡單打聽清楚情況之後,第二次出使中華的威廉.格林威爾男爵淡淡一笑,對跟著他一起來的印度總督約翰.肖爾說道:
「我想,我們第一個能為大皇帝解決大問題的時機到來了,而且我還看到了英格蘭王國未來繼續作為世界列強存在的理由。」
威廉.肖爾這個人在軍事上比較軟弱,但是內政和搞錢卻是一把好手,他想了想,有些明白了威廉.格林威爾男爵的意思。
「中華帝國的百姓過的太好了,這裡一個碼頭工人的待遇,可以比得上樸茨茅斯三十個碼頭工人了,至於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
我想,如果不是中華帝國在各方面都走到了我們前面,這些巨額成本,一定會是使中華在每個工業製成品上,都缺少競爭優勢的。」
可不嘛,英格蘭已經卷到工廠中一半的工人是童工了,且這些童工過得比豬狗還不如,每天倫敦不因為掏煙囪死幾個八九歲的幼童工,那都不正常。
甚至可以這麼說,要不是英格蘭和中華隔得太遠,就算他們生產的布匹再垃圾,也可以憑藉極低的價格,把中華的低端紡織業打到無法招架。
「是的,中華的百姓,太被當做人,他們自己也太把自己當人了。」威廉.格林威爾男爵神色怪異的說道:「而英格蘭的百姓,已經習慣了不把自己當人,我們也從來沒把這些人當成人。」
這真是一個比爛的世界,中華百姓中,至少超過一半的人過得其實也不怎麼樣,也就能三頓粗糧吃到飽,逢年過節有點肉吃。
但是這在英格蘭,那就是奢望了,至少超過一半的英格蘭百姓得到不這樣的待遇,或者說,不能長時間擁有這樣的待遇。
而這種差異產生的競爭優勢,也使得中華無法徹底擊敗英格蘭。
隔得太遠了,中華再強大也無法把觸角伸到全球每個角落,那麼一個可以把所有人投入資本主義極致煉獄中的列強,就不可能被中華完全擊敗。
英格蘭的成本太低了,英格蘭可以把除了貴族、資本家這五十五萬人外的所有人都不當人,還隔著幾萬里,你怎麼和它玩!
「至於這些中華帝國急需的健壯勞動力,印度有的是,如果能讓他們去中華帝國的地盤上進行勞務,那麼在能賺取大量錢財的同時,也免得我們為了控制人口而選擇把他們餓死,這還是有些殘忍了。」
威廉.格林威爾男爵說出了他第二個可以為中華帝國大皇帝莫子布陛下解決問題的手段,那就是印度的勞工,不,應該叫奴工。
不過約翰.肖爾總督搖了搖頭,「很多人在很早之前都想要做這個生意了,但是皇帝陛下不允許。
看起來他不能容忍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盤,被印度人用胎盤占據。」
威廉.格林威爾男爵眨了眨眼睛,「那是因為那些人太蠢,既然知道了皇帝陛下的顧慮,卻不知道改變,還想繼續做販賣黑奴的殘忍之事,皇帝陛下當然不會同意,而我的意思是這樣。」
男爵說著,靠近了約翰.肖爾總督,「我們可以在印度成立一個勞務公司,把每個送到中華帝國的勞工都建立嚴密的檔案,不讓任何一個印度人脫離公司的掌控。
哪怕就是死了,也會把屍體給中國官員看,然後扔進大海裡面。
而且可以用五年為期限,到期就換一批人,防止這些人熟悉中華帝國的生存環境。」
約翰.肖爾眼睛一亮,佩服的看著威廉.格林威爾男爵,不無敬佩的說道:「這是一個天才的想法!
男爵閣下,這不但可以為我們帶來巨額的財富,也確實可以幫助大皇帝解決一些難題,成為我們與中華帝國談判的籌碼。」
而就在這倆英格蘭人找到一條發財之路的時候,碼頭上鑼鼓喧天的熱鬧了起來,一隊打著旌旗、旗牌,身穿各色袍服的衛士、衙役出現在了碼頭。
「諸位,中華帝國大皇帝陛下的第四子,萬象郡王莫洲柘殿下親自來到碼頭迎接你們了。
為了更快讓大家適應陸地,還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中華帝國五十歲以上老人才可以乘坐的轎子,請大家有序隨我下船。」
兩個英格蘭人對望了一眼,威廉.格林威爾男爵苦笑一聲,「看起來,皇帝很知道這些法蘭西人的珍貴。
真可惜,若是可以的話,我真想把他們全部送進大海裡面也不願意這些人為中華帝國效力。」
約翰.肖爾總督也苦笑一聲,「要是那樣的話,中華帝國就會把印度從我們手裡拿走,讓我們徹底無法對東方產生任何一點影響。
在直面法蘭西暴亂政府的現在,英格蘭王國必須要維持好與中華帝國的關係,這真是諷刺!」
而在下面,皇四子萬象郡王莫洲柘已經親自現身了,他把著拉格朗日和拉瓦錫的胳膊,笑得如同偷雞成功的小狐狸。
這位皇四子殿下,拒絕了所有法蘭西人的叩拜,發表了簡單的演說之後,就讓這些法蘭西大牛上了轎子。
而他,則親自和拉格朗日與拉瓦錫一起乘坐最新式的蒸汽車,雖然蒸汽車路子是歪的,但目前用來裝逼,是絕對的好東西。
隨著蒸汽車尾部先後噴著煤煙與水汽,突突突的向前急駛,兩位法蘭西大牛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以及對未來科技的嚮往。
「兩位長者,你們可以在新港先休息半個月,此時氣溫不高,非常適合遊玩。
而我則要執行一些父皇交給我的任務,等到事情平息,我們就一起北上,去京城覲見皇帝陛下。」
莫洲柘淡淡的說道,可語氣里的殺氣,就連拉瓦錫都感覺得到,呵呵,有些人以為事情搞得隱秘,但殊不知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