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更加殘酷的未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32章 更加殘酷的未來

  河中的大雪,如約而至,天地白茫茫一片,火熱的戰爭,也在這冰天雪地的阻隔中,沉寂了下來。

  長順堡的長征健兒和一些從安集延來的團結健兒們,集中住在城西的一片大宅子中。

  這裡原本是一個葛邏祿富商的宅院,現在則被打通,成了軍營。

  火苗帶著啪聲舔著一口巨大銅鍋的鍋底,鍋中水汽蒙繞,一塊塊拳頭大小的駱駝肉,在肉湯中上下翻騰。

  胖乎乎的伙頭兵不斷把洋蔥、胡蘿下、辣椒、土豆粗暴的切塊放入其中,周圍士兵的臉上,都露出了渴望的神色。

  雖然這些東西都是地窖中保存,已經的不成樣子了,但仍然是在冬日戰場上極難補充到的新鮮蔬菜,異常珍貴。

  玉素普咽了口口水,放下了手中的干餅子,這兩三個月,天天干饢餅配燻肉和一點點加了白糖的奶干,吃的他都快拉不出屎來了。

  隨著鹽和干辣椒、八角、香葉等調味品的加入,香味不斷開始蔓延,周圍坐著的健兒,紛紛過來圍坐在大鍋周圍,開始互相調笑著。

  「哈哈哈,快看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東西!」長順堡堡主冷天祿的管家大忠笑著走了進來。

  而隨著他魚貫而入的,有七八個還算豐強健的婦人,婦人手裡抱著厚厚的毛毯。

  兩個葛邏祿俘虜推著兩輛板車,板車上叮叮噹噹的裝著一些製作還算精良的銀器、銅器、首飾和長刀短劍、匕首什麼的。

  不過,這可不是白給土兵們的,而是要他們拿東西交換的。

  自西軍開始作戰,這一路來,繳獲相當不少,不過其中的金器和寶石等等貴重物品都要登記後上交。

  這些東西,一半當做貢品上貢給皇帝,剩下一半由皇帝折算成金元、銀元當做賞賜下發。

  那麼剩下的各種無法直接折算成金銀和軍功的物資,就需要土兵們互通有無了。

  有人抓到的婦人多自己用不完,就可以用來換一些力氣大的挽馬、耕牛、駱駝、驢子什麼的。

  有些牲口抓到的多,則需要用來換血刀劍、毛毯等等。

  這種由大軍軍法司監督的土兵之間互通有無,可以極大提高戰利品的利用效率,使戰場上的收穫,能最快到達最需要它的人手中。

  屋內,不一會,士兵們都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換到了自己需要的各種物件堡北邊的從察哈爾來,原本名叫色楞格的遊俠兒騎兵余冷,換了兩匹挽馬。

  雖然這種馬上不了戰場,但便宜皮實,半路換的也沒什麼感情,拉不動貨了還可以殺了吃肉。

  一個高大的回部武士換了一個黑髮黑眼珠的女子,雖然長得不怎麼漂亮,年紀估計也有二十五六不小了,但回部武士還是很滿意。

  因為這個長得不怎麼漂亮的葛邏祿女人,正好長著一張漢家女子的臉。

  這並不奇怪,因為葛邏祿人一直是正統泛突蕨族群的一部分,有些東北亞長相的人並不稀奇,甚至極少數人混了一點點漢人血脈也正常。

  「吐爾迪你選的好,說不定你的兒孫就能真的成漢人了。」大忠豎起大拇指,對這個叫做吐爾迪的回部武士說道。

  此時,漢家昌盛,自然在相貌上,以漢人為代表的神洲赤縣人長相,也就是後世說的黃種人長相,自然變成了高人一等的長相。

  吐爾迪就是這麼想的,被大忠說破了心思也不惱怒,反而沾沾自喜起來。

  而他身邊幾個回部武士這才驚覺吐爾迪剛才為什麼要花大價錢,用一套鎖子甲來換這麼個二十五六歲的「老』女人,此時個個臉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和後悔的神色。

  角落中,換了一把大馬士革鋼刀和一套精巧鎖子甲的馮元看到這一切,不由得露出了幾分自豪的神色。

  他是雲南楚雄祿豐縣南平關人,只不過不是漢人而是彝人,這些年皇帝號召雲南各族人南下,還同意他們認量尤為始祖,相當於半個漢人。

  不過馮元不願意南下,因為南洋最好的地方,都被漢人,特別是閩粵的漢人給占據了,南下的雲貴桂諸族,哪怕是土司,也只能去密林深處去。

  好處確實有,但並不大,完全不能滿足從小志向遠大的馮元之期望。

  而且,到西北來還有一件好處,那就是去南洋,他們在帝國內只會被當成半個漢人。


  可是在西北,只要馮元自己不說,那他就是真正的漢人,享受著標準漢家兒郎的待遇。

  「馮二郎君,我敬您一碗,您以後,一定是前途無量的。」管家大忠端起了一碗湯當做酒水,帶著幾分羨慕的拍起了馮元的馬屁。

  果然在西北,誰都不知道馮元是彝人,都是把他當最正宗的漢人來看的。

  聽到大忠在敬酒,周圍的回部武士都巴結的圍了過來。

  一來他們也覺得馮元比他們要高貴些,二來這個漢家武士很不一樣。

  他所有的繳獲,都換成了最好的武器,別人要賞賜都是女人、牛羊、土地等,只有馮元要的是來復槍和長彈(米涅彈)。

  一個人,有這樣的信念和堅持,肯定是能成事的。

  等馮元這個最有前途的漢家郎喝了第一碗湯,廚子就開始給眾人打菜。

  駱駝肉有點柴,還有一股另外的味道,但配上足夠的香料和冬日極難得到的新鮮」菜蔬,這一鍋大亂燉的味道,還真不錯。

  而且,今天不但有駱駝肉燉湯,還有一尾被視為美味珍品的駝峰。

  這玩意就是一坨巨量且非常完美的脂肪,在後世看來除了名氣大,但並不好吃,可是在此時,在普遍比較缺乏脂肪的時代,這就是真真正正的絕味。

  土兵們一人一大碗肉湯,把饢餅泡入其中,或者把一片駝峰放在餅上烤一烤,等駝峰的油脂侵入饢餅後,再捲起來美美的大嚼。

  正在一眾人大吃大嚼的時候,長順堡主冷天祿抱著兩罈子酒走了進來,隸屬於他管轄的長征健兒和團結健兒立刻爆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

  這大雪天吃著肉,有什麼比還能喝上一碗酒,更讓人心曠神怡的呢。

  冷天祿嘿嘿一笑,首次對下屬們和顏悅色了起來,他親自給每個健兒都斟滿酒,當然,漢家武士一人三碗,回部武士就只有一人一碗了。

  等到眾人都喝高興了之後,冷天祿才讓在外屋啃餅子干肉的浩罕僕從,把幾個葛邏祿人帶了進來。

  「按大元帥軍令,呈報聖上准許,西軍要在三萬俘虜中,挑選七千人組建成軍,用來恢復巴達克山王國。

  為了讓這些人安心,所以他們的兄弟姐妹,都會交還給他們。

  大家把各自房裡的人都遷出來看看,是人家親人的,就還給人家,大元帥府會按照市價,給予補償。」

  李獻文現在用的是恢復巴達克山王國這個滿清藩屬作為理由找杜蘭尼王朝開戰,因為這樣聽起來才名正言順。

  當然,搶走杜蘭尼王朝從印度帶回來的寶藏這個計劃,不可能這麼快得到莫子布的批准,信使估計都還沒到甘肅呢。

  但西軍大元師有專斷之權,也勉強可以算作皇帝批准了。

  一眾健兒臉色都有些不好看,因為他們分到的女子可不是一直在身邊,也就是目前戰事停歇才有這待遇。

  好多人剛習慣了有人伺候、暖床,洗衣疊被的待遇,結果有可能人被要回去,補償,呵呵,事後補償怎麼及得上現在爽。

  不過,酒都喝了,軍律在焉,也沒人敢反對,只能祈禱自己的不被選走。

  「妹妹,我找到你了!」偏偏事與願違,一個被選為赦免的俘虜,找到了他滿臉淚水的妹妹。

  在全家都死的差不多了之後,還能有一個親人在,是多麼的不容易,兩人相擁而泣,哭成一團。

  「只要能讓我妹妹回到我身邊,我願意為桃花石大皇帝效命,願意世世代代都做大皇帝的僕人!」

  風雪交加的撒馬爾罕城中,這樣的場景,到處都在上演,從三萬俘虜中挑選出來的七千人,都被發還了家人和一定的財產,當然前提是他們的家人還在。

  當然,也有家人不在撒馬爾罕城中的,也通通充許他們把家人接到城內。

  對於這些葛邏祿人來說,他們並沒有多少民族的觀念,他們認的,從來都是管著他們的巴依老爺,因此只要自己的利益能保住一部分,他們就願意投靠。

  同時他們也不敢不投靠,大虞西軍的兇殘程度,他們也是見識到了。

  至於原定一萬人中剩下的三千人,全部從回部武士中招募,他們基本會把持所有的軍官崗位。

  也就是說,這一萬人說是給哈桑.海珊王子的本錢,但實際上還是由大虞掌握。

  這些回部武士不但會成為他的軍官,還會在未來成為他的封臣,成為阿富汗大大小小的巴依老爺。

  河南,洛陽府。

  為了早一點接收到西軍的消息,莫子布乾脆在洛陽設立了行朝,這也算是為這個詞正名了。

  行朝這詞,本來就是指皇帝帶了全副朝政班子的臨時行在,結果兩宋和明末之後,行朝就變味了,變成了風雨飄搖的流亡朝廷代稱。

  莫子布的行宮,則是在洛陽的白馬寺中,這裡歷朝歷代都會修,占地六十餘畝,算是不錯的宅院。

  大虞建立後,莫子布又自己出錢進行了擴建和維修,非常適合作為行宮。

  臨近春節,李獻文從撒馬爾罕發來,由西軍所有文武高層全體署名的新作戰計劃,終於到了。

  「杜蘭尼王朝還有這麼輝煌的過去?」莫子布覺得不可思議。

  回陛下,這確實是真的!

  而且當年沒有杜蘭尼王朝攻破德里,英屬東印度公司實際上是沒法打敗莫臥兒帝國,馬拉特聯盟,也沒法輕易收復錫克人的。」

  身邊的樞密使武文勇,立刻開始給皇帝普及杜蘭尼王朝的過去。

  莫子布聽完,也興奮了起來,「也就是說,杜蘭尼王朝確實可能藏有價值幾千萬銀元的金銀珍寶?」

  與杜蘭尼王朝統治的阿富汗不同,大虞不是嫌金銀太多,而是金銀有點不夠用了。

  因為大虞的生產力在有了朝廷不斷對外擴張,以及擴張帶來的高需求刺激下,生產力正在飛速發展,各種商品海量的被生產了出來,到處都在需要資金。

  而受限於金銀等貴重金屬的不足,現在是生產的東西太多,而用來流通和交易的金銀不夠。

  這種貨幣供應量不夠的現象,實際上已經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財富增加。

  「這可是大好的消息,如果有這價值幾千萬銀元的貴重金屬流入,我們就可以以此撬動幾個億銀元的市場。

  同時,金元券和銀元券的發行就不必如此匆忙,可以充分研究後再施行。

  還可以衝擊美利堅和西班牙運來美洲金銀的議價權,可不能由著他們喊價了。」

  丞相羅芳柏滿臉笑容的說道,目前紙幣的防偽技術還不太成熟,大虞又太大,不像英格蘭那樣屁大一點,可以很好的管控假幣出現。

  所以大虞的紙幣推出一直比較緩慢,甚至連目前莫子布力主把票號、銀行的銀票發行權收回,統一由朝廷發行金元券和銀元卷作為帶有存摺性質的半貨幣政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討論仍然沒有最終的結果。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兒臣也同意姑父的反覆絞殺之政策。」太子莫洲森也開口說道:「兒臣翻閱了大量蒙古舊史得出了一個結論。

  之所以蒙古會分裂為四大汗國,除了蒙古人本身文化高度不夠外,還因為漠北的汗廷,以及之後的蒙元朝廷與四大汗國,沒有什麼經濟上的聯繫。

  汗廷不需要四大汗國,四大汗國更不需要汗廷,所以他們很快就分裂了。

  如今我大虞,特別是在蒸汽火車沒有完全連通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在這個朝廷還無法從各方面深入控制河中的時候,快速占據河中,發展河中,其實不如把河中打爛。」

  大佬森的臉色非常嚴肅,語氣中帶著淡淡的肅殺,經過五年的鍛鍊,阿森已經完全適應了帝王的角色,一切思考的出發點,也完全依從於帝國繼承人這個身份。

  「把河中打爛,反覆拉扯絞殺當地人,讓河中徹底變為蠻荒,對我們來說,

  更加有利!」

  聽了兒子的話,莫子布緩緩點了點頭,這道理說起來並不複雜。

  那就是如果在火車能從江南通往河中之前,把河中發展起來了,那麼由於距離太遠,河中立刻就會自發產生了一個絕對的經濟中心。

  且這個經濟中心,極大可能不是撒馬爾罕就是布哈拉。

  一旦河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經濟中心,那麼獨立的傾向,很快就會不斷加強。

  特別是留在的河中的大小封臣中,大部分人並不是由大虞皇朝獲益最大的人群組成,基本都是些社會相對底層的人員,他們是很容易產生獨立心態的。

  甚至不需要產生獨立心態,只要他們覺得河中是他們打下來的,拒絕跟朝廷和帝國其他人分享這片區域,明里暗裡搞對抗,都是麻煩事。


  那麼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在朝廷的觸角-蒸汽火車沒有完全連通的時候,保持河中的戰時狀態,不去發展它,反而把它打爛。

  這樣河中的封臣就一直需要父母之邦的支援,不可能形成有經濟中心的大城市。

  等到火車通了之後,河中與內地開始有經濟聯繫,再來建設河中,把撒馬爾罕、布哈拉變成朝廷流官掌控的大城市,麻煩事就會少很多。

  「回部武土去阿富汗做巴伊貴族後,我們還能控制他們嗎?」莫子布還是有點不太信任買買提們,生怕他們到了阿富汗後就反水。

  「臣不敢百分百打包票,但敢說絕大部分人,是可以信任的,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自古以來,河中、阿富汗等地的天方教徒就看不起回部的教徒,回部教徒的上層,也都是這兩地過去的所謂和卓。

  若是沒有大虞,實際上回部只是被河中與阿富汗高階僧侶征服的地方。

  且早在唐時,回部人哪怕信了教,也是被稱為桃花石人的,臂如喀喇汗國的開國之主薩圖克,他的頭銜就是桃花石可汗。」

  武文勇最後總結道:「所以,回部武士到了阿富汗,其實並不能讓當地人心服口服,他們只有依靠朝廷,才能坐穩屁股下的位置。

  縱然有一二看不清形勢的,但絕大部分人都能明白這點。」

  莫子布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而且就算會出問題,那也是至少十五年後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蒸汽火車會更深入河中,以那是大虞的動員能力,哪還怕這些人反水。

  「那就讓外朝擬旨,朕加蓋寶印,同意西軍上下的請求!」

  莫子布輕輕揮了揮手,一個讓河中成為血肉磨盤的計劃,就這麼誕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