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關羽之慮
第680章 關羽之慮
河東,聞喜。
關羽入朝途徑時,在這裡祭祖,重修祖墳。
駐留十餘日,才開始順馳道到蒲坂津。
一行三十餘騎,擠在蒸汽運輸艦上朝陳倉進發。
這兩年大司馬一直待在陳倉,有效震懾了涼州、益州,生怕引來第二次攻伐。
雖然人在陳倉,可戰略層次上與巡視涼州、益州差不多。
即便偶爾有施政過程中豪強作亂,也能迅速被本郡撲滅。
郡內豪強、大姓也怕叛亂持續,引來幕府大軍深耕,到時候誰都難逃。
這兩年裡,益州郡縣秩序大好,郡縣權威得以樹立。
徵稅、清查資產這兩項工作有序推進,每年都能徵集一批家資千萬的大姓、豪強、富豪遷往關中,充實三輔。
再來幾次,這種遷徙就會放緩,司州之地雖然競爭大,可出仕便利,自有優渥的待遇在。
即便這樣,一些野慣了的土皇帝也不喜歡三輔富庶,也看不上出仕的機會。
動不動就殺縣吏示威,這種行為一律視為叛亂。
從去年殺縣吏,再到今年拖延遷徙不服令文,都被歸類於叛亂。
郡兵調動後,那就不是帶多少資產、僕僮去陌生關中重新奮鬥的事情了,而是流放朔方、河西。
就這樣,關羽一路聽著船上官員講述各地見聞,趕在五月下旬來到了陳倉。
船停下,關羽就迫不及待下船,腳踩在大地上他才感覺到安全感。
他不是不適應舟船,而是適應不了夜間逆流高速行船。
休息之際,隨從將馬匹牽引到碼頭,順著碼頭官吏指引,先去洗馬。
不止馬匹要用草木灰水清洗,關羽這些遠道而來的人也要沐浴更衣後,才能去見大司馬。
比起這些庶務,最引關羽的是那建造了兩年的飛艇,太過於巨大。
相隔七八里,他都能看到陳倉造船廠外圍那巨大如似城牆、山丘一樣的竹木腳手架。
這麼大的飛艇,萬一造好後滿載公卿意外摔下來……
何止是關羽憂慮,任何一個不想再經歷亂世的人都有這種顧慮。
現在大司馬待在陳倉快有兩年時間,這種長期安居於一處的反應,才是反常,也能看出大司馬對飛艇的執著與喜愛。
真當飛艇造好,誰又能勸得住大司馬?
帶著這點憂慮,關羽正常沐浴,次日一早來造船廠。
等到午間時,黑熊才擠出時間接見關羽。
對於這次會面,關羽有些牴觸,上次合作還是在許都近郊,砍掉了曹洪,斷了曹操一臂。
關羽解救了杜氏,現在回頭再看,杜氏也就那麼一回事。
最為遺憾的是沒有攻破許都,將天子解救出來。
對於這件事情,黑熊這裡淡化處理,不怎麼宣揚當年襲擾許都之事;劉備那裡也沒人會談論。
不然黑熊、關羽身上都是有責任的,沒人深究大司馬,難道還不敢指責關羽?
今日招待關羽,所以午餐相對豐盛一些,足有四菜一湯。
關羽端坐下首,感慨:「與大司馬數年未見,不曾想大司馬富有海內,簡樸如舊。」
「我平日只有兩菜一湯,今日因雲長公,才多了兩道菜。」
黑熊握筷子夾菜,就問:「我聽說玄德公收留田豫等人,將之安排出海,已去了西瀛島?」
「是,已逐其於海外。」
關羽又說:「關某領玄菟郡時,也曾乘船出海。西瀛島北邊荒蕪不毛之地,遠不如三韓、東夷。隨行吏士無不感慨,樂生於中國,而非海外。」
「我知道雲長公的心意,我不明白,在海外建設家園,開疆拓土,稱王稱霸何等痛快,玄德公又怎麼會心生厭倦?」
黑熊疑惑,劉備給他的感覺就是孜孜不倦追求創業,不肯為人下,有一種謀求、渴望出人頭地,站在最高處的壯志。
關羽則耐心解釋:「我等當年追隨玄德公是為掃除群賊,還天下太平清淨。今大司馬治下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實乃太平樂土。我等又何必捨近求遠?願留中土,助大司馬開創太平,總好過於海外漂泊,做無根之浮木。」
黑熊聞言,搖頭:「我更喜歡與玄德公做盟好,處於我如今的地位,已很難聽到刺耳的真心話。即便是刺耳的真心話,往往也另有目的。玄德公立國海外,為國家藩籬屏障,在我看來有許多好處。」
頓了頓,黑熊又說:「不論獨尊儒術,還是如今黃老獨大,在我看來都不如百家爭鳴之時。玄德公立藩海外,以及曹操之流得以延續,都是為了諸國林立,利於民智開啟。此事暫時不議,待玄德公來關中後,我再與他當面交談。」
關羽多少猜到一些,他始終對黑熊的血統也抱有疑慮。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聞言,就問:「大司馬是要開啟民智?難道要人人治經為博士乎?」
「也不盡然,我百年之內,國家男子能讀完中學,女子也當能讀完小學。即便是奴隸,也要識字三百。」
黑熊做著預期估算,反正天降隕鐵大招儘量不用,免得被排擠出去。
再活七十年,怎麼也能將小學、中學貫徹下去。
海外藩國是重中之重,只有海外之利,才能刺激海洋捕撈。
蒸汽船、蒸汽車能讓海產食品反哺北方,將自然災害的人口減損降到最低。
聽了黑熊文化方面的規劃,關羽不再質疑什麼。
就問:「那大司馬征關某、徐元直入朝所為的,可是河北?」
「嗯,袁尚還是束手束腳行動太慢,我再給他三年時間,他不肯走,我與玄德公合力將他驅逐,盡取河北。勃海之上,自此兩家舟船往來通暢,也方便玄德公開發西瀛島。」
黑熊說著端起酒杯示意,仰頭飲盡:「若是思念故土,多遷徙家鄉民眾即可。即便是雲長公這裡,我也能釋放一千戶從叛豪族,以開解雲長公思鄉愁緒。」
「大司馬說笑了。」
關羽端酒飲一口,他不認為自己能價值一千戶人口。
這是實打實的一千戶精華人口,哪怕他們是奴隸,可依舊是精華人口。
這跟帳面上的千戶食邑不同,有這千戶貶為奴隸的豪強,可以創造出不亞萬戶縣邑的財富。
一杯酒下肚,可能是千戶人口的提議讓關羽感動,就說:「關某見飛艇雄偉,不知飛天后若墜毀,其中人員如何自救?」
「雲長公多慮了,乘坐飛艇之人,非富即貴,又豈會生火自焚?」
黑熊笑著反問,目光中笑意濃濃,很是自信的樣子。
關羽見此也不再規勸,自行斟酒,舉杯:「是關某多慮了。」
算是自罰一杯,黑熊也只是笑笑。
他扭頭看飛艇,自己的飛艇自然不會墜毀,別人的可就不好說了。
(本章完)
河東,聞喜。
關羽入朝途徑時,在這裡祭祖,重修祖墳。
駐留十餘日,才開始順馳道到蒲坂津。
一行三十餘騎,擠在蒸汽運輸艦上朝陳倉進發。
這兩年大司馬一直待在陳倉,有效震懾了涼州、益州,生怕引來第二次攻伐。
雖然人在陳倉,可戰略層次上與巡視涼州、益州差不多。
即便偶爾有施政過程中豪強作亂,也能迅速被本郡撲滅。
郡內豪強、大姓也怕叛亂持續,引來幕府大軍深耕,到時候誰都難逃。
這兩年裡,益州郡縣秩序大好,郡縣權威得以樹立。
徵稅、清查資產這兩項工作有序推進,每年都能徵集一批家資千萬的大姓、豪強、富豪遷往關中,充實三輔。
再來幾次,這種遷徙就會放緩,司州之地雖然競爭大,可出仕便利,自有優渥的待遇在。
即便這樣,一些野慣了的土皇帝也不喜歡三輔富庶,也看不上出仕的機會。
動不動就殺縣吏示威,這種行為一律視為叛亂。
從去年殺縣吏,再到今年拖延遷徙不服令文,都被歸類於叛亂。
郡兵調動後,那就不是帶多少資產、僕僮去陌生關中重新奮鬥的事情了,而是流放朔方、河西。
就這樣,關羽一路聽著船上官員講述各地見聞,趕在五月下旬來到了陳倉。
船停下,關羽就迫不及待下船,腳踩在大地上他才感覺到安全感。
他不是不適應舟船,而是適應不了夜間逆流高速行船。
休息之際,隨從將馬匹牽引到碼頭,順著碼頭官吏指引,先去洗馬。
不止馬匹要用草木灰水清洗,關羽這些遠道而來的人也要沐浴更衣後,才能去見大司馬。
比起這些庶務,最引關羽的是那建造了兩年的飛艇,太過於巨大。
相隔七八里,他都能看到陳倉造船廠外圍那巨大如似城牆、山丘一樣的竹木腳手架。
這麼大的飛艇,萬一造好後滿載公卿意外摔下來……
何止是關羽憂慮,任何一個不想再經歷亂世的人都有這種顧慮。
現在大司馬待在陳倉快有兩年時間,這種長期安居於一處的反應,才是反常,也能看出大司馬對飛艇的執著與喜愛。
真當飛艇造好,誰又能勸得住大司馬?
帶著這點憂慮,關羽正常沐浴,次日一早來造船廠。
等到午間時,黑熊才擠出時間接見關羽。
對於這次會面,關羽有些牴觸,上次合作還是在許都近郊,砍掉了曹洪,斷了曹操一臂。
關羽解救了杜氏,現在回頭再看,杜氏也就那麼一回事。
最為遺憾的是沒有攻破許都,將天子解救出來。
對於這件事情,黑熊這裡淡化處理,不怎麼宣揚當年襲擾許都之事;劉備那裡也沒人會談論。
不然黑熊、關羽身上都是有責任的,沒人深究大司馬,難道還不敢指責關羽?
今日招待關羽,所以午餐相對豐盛一些,足有四菜一湯。
關羽端坐下首,感慨:「與大司馬數年未見,不曾想大司馬富有海內,簡樸如舊。」
「我平日只有兩菜一湯,今日因雲長公,才多了兩道菜。」
黑熊握筷子夾菜,就問:「我聽說玄德公收留田豫等人,將之安排出海,已去了西瀛島?」
「是,已逐其於海外。」
關羽又說:「關某領玄菟郡時,也曾乘船出海。西瀛島北邊荒蕪不毛之地,遠不如三韓、東夷。隨行吏士無不感慨,樂生於中國,而非海外。」
「我知道雲長公的心意,我不明白,在海外建設家園,開疆拓土,稱王稱霸何等痛快,玄德公又怎麼會心生厭倦?」
黑熊疑惑,劉備給他的感覺就是孜孜不倦追求創業,不肯為人下,有一種謀求、渴望出人頭地,站在最高處的壯志。
關羽則耐心解釋:「我等當年追隨玄德公是為掃除群賊,還天下太平清淨。今大司馬治下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實乃太平樂土。我等又何必捨近求遠?願留中土,助大司馬開創太平,總好過於海外漂泊,做無根之浮木。」
黑熊聞言,搖頭:「我更喜歡與玄德公做盟好,處於我如今的地位,已很難聽到刺耳的真心話。即便是刺耳的真心話,往往也另有目的。玄德公立國海外,為國家藩籬屏障,在我看來有許多好處。」
頓了頓,黑熊又說:「不論獨尊儒術,還是如今黃老獨大,在我看來都不如百家爭鳴之時。玄德公立藩海外,以及曹操之流得以延續,都是為了諸國林立,利於民智開啟。此事暫時不議,待玄德公來關中後,我再與他當面交談。」
關羽多少猜到一些,他始終對黑熊的血統也抱有疑慮。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聞言,就問:「大司馬是要開啟民智?難道要人人治經為博士乎?」
「也不盡然,我百年之內,國家男子能讀完中學,女子也當能讀完小學。即便是奴隸,也要識字三百。」
黑熊做著預期估算,反正天降隕鐵大招儘量不用,免得被排擠出去。
再活七十年,怎麼也能將小學、中學貫徹下去。
海外藩國是重中之重,只有海外之利,才能刺激海洋捕撈。
蒸汽船、蒸汽車能讓海產食品反哺北方,將自然災害的人口減損降到最低。
聽了黑熊文化方面的規劃,關羽不再質疑什麼。
就問:「那大司馬征關某、徐元直入朝所為的,可是河北?」
「嗯,袁尚還是束手束腳行動太慢,我再給他三年時間,他不肯走,我與玄德公合力將他驅逐,盡取河北。勃海之上,自此兩家舟船往來通暢,也方便玄德公開發西瀛島。」
黑熊說著端起酒杯示意,仰頭飲盡:「若是思念故土,多遷徙家鄉民眾即可。即便是雲長公這裡,我也能釋放一千戶從叛豪族,以開解雲長公思鄉愁緒。」
「大司馬說笑了。」
關羽端酒飲一口,他不認為自己能價值一千戶人口。
這是實打實的一千戶精華人口,哪怕他們是奴隸,可依舊是精華人口。
這跟帳面上的千戶食邑不同,有這千戶貶為奴隸的豪強,可以創造出不亞萬戶縣邑的財富。
一杯酒下肚,可能是千戶人口的提議讓關羽感動,就說:「關某見飛艇雄偉,不知飛天后若墜毀,其中人員如何自救?」
「雲長公多慮了,乘坐飛艇之人,非富即貴,又豈會生火自焚?」
黑熊笑著反問,目光中笑意濃濃,很是自信的樣子。
關羽見此也不再規勸,自行斟酒,舉杯:「是關某多慮了。」
算是自罰一杯,黑熊也只是笑笑。
他扭頭看飛艇,自己的飛艇自然不會墜毀,別人的可就不好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