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不慕海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79章 不慕海外

  遼東,襄平。

  自去年時,遼東、幽州往來就不再依賴遼隧通道,選擇了海路航行。

  就連朝廷往來的公文,也開始乘船。

  勃海以內,冬春無大風時往來頻繁。

  遼東還未解凍,劉備如往常一樣睡了個懶覺。

  等甘氏服侍他起身,劉備捏了捏自己大腿內側的軟肉,不由長嘆:「髀肉復生,功業如此,可惜雲長、翼德已無用武之地。」

  甘氏只是溫和陪笑,蹲在地上給劉備穿鞋襪。

  稍後劉備來前廳書房,這裡徐庶、劉琰正整理需要處理的公文。

  見劉備進來,兩人施禮,徐庶說:「主公,朝廷邸報昨夜才送到,臣已抄送列郡。」

  頓了頓,徐庶又說:「此番邸報涉及臣下,臣未做抄錄。」

  「哦?」

  劉備拿起邸報,就見老熟人大司馬幕府長史伊籍拜為廷尉,不由一笑:「九卿日益完整,三公不遠矣。」

  幕府司馬黃權拜為京兆尹,意味著三輔終於結束都尉治政的時代。

  與黃權一起入幕府的司直段煨拜鎮北將軍,不日將前往代郡上任。

  三司空缺,徵辟征夷大將軍幕府軍師徐庶為大司馬幕府長史;遷拜漢壽亭侯、玄菟郡守平夷將軍關羽為上黨郡守、蕩寇將軍。

  又徵辟荊州治中從事許汜為大司馬幕府司直,征河西都督張繡為幕府司馬。

  還有一系列的幕府諸曹外派、補充信息,但公卿沒有任何的調動,維持穩定。

  劉備握著邸報紙張,沉吟說:「雲長恐怕不願赴任,公佑何時能回來?」

  長史劉琰回答:「回稟主公,公佑最遲兩日能返回襄平。」

  「嗯,代我書信一封,半路交給公佑,請公佑去勸說雲長服從朝廷節度。」

  劉備說著繼續看邸報,不見安排關羽的繼任者,就知道黑熊不想干預遼東內部的治理。

  就問:「元直,子龍可否暫代雲長坐鎮玄菟?」

  「子龍沉穩不失寬和,可撫定高句麗部族。」

  徐庶給出回應,他也覺得關羽治理地方過於嚴苛。

  曹操的商船隊伍已經出現在玄菟郡東面的海岸,與當地高句麗、東夷部族交易買賣。

  關羽反應激烈,強硬驅逐,已惹的高句麗部族不滿,遣使來襄平表達不滿。

  征夷幕府也只能安撫這些人,安排船隊繞行過去進行貿易。

  玄菟郡的高句麗部族,在商業活動中屬於被壓榨的一方,他們原產的貨物被其他東夷部族封鎖,很難向南邊港口運輸,由沿途東夷部族充當中間人。

  雙方之間的矛盾,比官府與高句麗部族之間的矛盾還要大。

  曹操商隊出現在外東海,高句麗自然喜悅,但也影響到了征夷幕府在港口、沿途稅關的收入。

  徐庶回答後,靜靜等候自己的命運安排。

  至於去大司馬幕府當長史,他懷疑大司馬拜前長史伊籍為廷尉,就有引誘他的用意。

  大司馬與伊籍是舊識,伊籍擔任南鄉郡守時,堪稱大司馬最穩固的後方。

  別說廷尉,就是未來拜為三公,封縣侯,也不會有人質疑。

  大概率自己去當長史,未來也會留在朝廷,在公卿職位中來迴轉遷。

  大司馬執政最大的優點就是穩定,就任後職務穩定,哪怕日食這樣影響巨大的天象,也不曾免除一位公卿。

  哪怕做做樣子,大司馬都不肯。

  大司馬唯一的讓步,就是回歸劉氏,下半年八月時進位魏公。

  至於未來國號變化,只要不是秦,那就不存在什麼問題,是魏是梁,又或者陳,都是可以接受的。

  到時候劉備也得前往關中參與典禮以示慶賀,徵辟一些劉備部屬去朝廷任職,也能理解為示好,表示誠意。

  進位魏公,封國自然是魏郡,魏郡就在袁尚手裡。

  留給袁尚的時間不多了。

  進位魏公後,大概率就會在天氣轉涼時用兵河北,全取冀州。

  徐庶思索之際,劉備又說:「大司馬器重元直,這是好事。」


  徐庶不舍:「主公……」

  劉備笑著安慰:「遼東非我所愛,瀛洲亦非我所愛。我等中土之士,遠走海外,是何道理?」

  說話間,劉備看著室內火牆附近,那裡生著一片新綠。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是麥芽,澆水保溫,不需要曬什麼陽光,冬日也能給室內提供一些綠意。

  長的差不多了,就能拿去餵馬。

  這是關中這個冬季開始流行的室內綠植,馬匹冬季本來就要吃麥子。

  萌發後,觀賞之餘再餵馬,似乎效果很不錯。

  劉備是真的厭煩遼東漫長的冬季,先遣船隊已經在瀛洲西島建立港津據點,動不動就地震,讓他們懷疑瀛洲列島可能建立在幾座巨形大龜的背上。

  雖然瀛洲西島南部冬季溫潤,可劉備就是不喜歡那裡。

  兩個女兒嫁給黑熊,很快就能抱外孫了,他若帶著部屬遷徙海外,豈不是與曹操成了一類人物?

  所以他不想走了,還要積極融入新朝。

  至於在海外稱王做霸……難道留在中土,他就能受委屈?

  還有海外縹緲的神仙傳說,曹操或許很喜歡追尋此類傳說,曹操怕死,可他沒什麼怕的。

  待徐庶整理情緒後,劉備就說:「這幾日元直與諸人道別,待雲長與子龍交割完畢返回後,再舉辦宴席,送元直、雲長啟程。去了關中,竭力侍奉朝廷,不可辜負大司馬這番信賴。」

  「是,臣謹記,不敢遺忘。」

  徐庶鄭重長拜,忍不住垂淚,汝穎士人註定要凋零兩代人,被無形的黨錮壓制終身。

  黑熊能徵辟他,何嘗不是給汝穎之士的機會?

  以徐庶現在的年歲,多少能給家鄉子弟留一點點門路,不至於被連續壓制。

  稍稍資歷足夠的人,都想當大司馬幕府長史。

  黑熊把機會讓給他這樣一個『外人』,再辜負的話,於情於理說不過去。

  劉備不喜歡這種氣氛,又囑咐說:「代我向大司馬討要一處居所,要熱鬧一些。等以後老了,就與諸位作伴,以娛晚年。」

  不忍心看垂淚的徐庶,他就看著室內綠植,笑了笑:「打了一輩子仗,安定東夷後,是該享受了。」

  華服美食,蒸汽車,飛天熱氣球,鬥雞鬥狗,天下安樂,百姓富足,這才是他的夢想啊。

  以黑熊的慷慨,肯定會送他一台蒸汽車。

  若是去了海外,怎麼可能享受這些?

  關中太平道醫術水平越來越高,看看那群老傢伙,都活的好好的。

  能留在關中享受太平盛世,子女齊全膝下承歡,再活個九十多歲,何苦去海外?

  那海船沉沒,能活下來幾個人?

  曹操、袁尚沒得選,若能選,你看他們走不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