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怒火立威
李成意循聲,見身後走來三個人。
同樣的士兵裝扮,但不同的是,領頭那個明顯級別要高一些。而他的神態,也遠比其他兩人囂張。
更多視線盯注而來,這裡似乎已成了他們戰後的娛樂調劑場。
領頭那人神情倨傲,面帶挑釁,他走向李成意,惡意滿滿。
李成意反感這樣的眼神和態度,他瞥去一眼,默默站定,沒有出聲。倒是身邊的圓臉士兵站出來,立於二人之間,擋住李成意。
「監軍命我看管此人,」他依舊面無表情,「無關人等退去。」
「張吉,你裝什麼!」領頭人不滿,推搡張吉肩膀,見之仍絲毫不退,叫嚷道,「別以為你被監軍提拔,就能耀武揚威,我告訴你,老子拿十三個人頭的時候,你他娘的還纏著你媽喝奶呢!」
張吉惱他粗魯言辭,但監軍命令,必要遵從,無論如何。他揮開那人不住戳點著自己胸口的手,冷聲道:「孫大山,我任務在身,沒空與你聒噪,你本就因目無法紀、不從指令被罰,還不長記性麼?難道是監軍給你的懲處太過簡單,毫無震懾否?」
孫大山聞言,當即揪住張吉衣領,黑鍋倒扣:「我還道是哪個孫子告我黑狀,讓我去後勤修牆,原來是你小子!」
張吉到底年輕,不如兵營老油子滑頭,當下紅臉,氣道:「你明知監軍下令,投降者不殺,卻依舊我行我素,大肆屠殺,若非念你參軍日久,軍功數項,不然做出如此惡劣行徑,又怎會只被罰去修築城牆?」
孫大山理虧,但向來霸道慣了,不能忍受有人在這大庭廣眾之下駁斥,當下熱血上涌,就要與張吉拉扯起來。
李成意本對張吉印象不好,畢竟這人先前叫他起床的手段太過兇殘,但此時見他因維護自己而被人找茬,正義感驟然飆升,並在看到孫大山將手放於劍柄之上,蠢蠢欲抽時,迅速爆表。
「不是,你幹嘛?」他一把拉開張吉,與孫大山對峙。
許是壓根沒人想到這個逃兵竟敢替人出頭,在場眾人皆是一愣,但驟時,場內氣壓低迷,原先束手在一旁看熱鬧的都緩緩圍將上來。
這似乎給了孫大山底氣,他的氣焰愈發囂張,更加大聲地與李成意叫嚷起來。
「好啊,一個明義軍的逃兵,還敢在渦城撒野!」他大手一揮,情緒更是激揚,「兄弟們,明義軍與我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他們占城池,殺百姓,搶房糧,推兵造反,國所難容!還有我們的兄弟,五湖四海而來,多少死於敵手,又多少屍首異處,難以回鄉!你們說,他們該不該死!」
「該死!」「該死!」
群情激憤,喊聲震天,惹來更多不明所以的士兵圍聚,又有更多的士兵參與這場激昂演講之中。
李成意沒成想,自己還啥也沒說,他們就激動成這模樣,這要是真說點兒啥,那還不立馬給他撕了!
《烏合之眾》曾經講過,群體只會做兩件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另外還有,個體一到群體之中,智商嚴重下降。
現在這種情況,就是如此。打仗時是好的,只需要聽領導的話,一門心思沖就完了,可一旦用在挑事上,那可就撓頭了。
張吉早就知道孫大山是個怎麼樣的人,本就不該理會於他,如今這種情況,已非他所能應對,只護著李成意慢慢向牆邊去,不致腹背受敵。
李成意緊盯孫大山,同時還不忘環顧四周,神情戒備,周身緊繃。
他的身份本就敏感,外加有人惡意挑撥,沖,那就等著讓人亂拳打死,不沖,這也太過窩囊。
腎上腺素飆升下,他只覺身上痛覺都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種說不出的力量在體內翻湧,燒得心都難受。
張吉聽到那逃兵粗重的喘息,心下有疑,警戒間隙去瞧了他一眼,竟被發紅的眼眸駭到。
四下的叫嚷聲,怒罵聲,絡繹不絕,忽有一人伸手越過張吉,向李成意拽來,出手迅猛,張吉忙去阻擋,不料已有另一雙手將他制住,他心急大吼:「監軍有令,務必將此人好生看管,爾等如此鬧事,不怕監軍事後怪罪?!」
孫大山藏於人後,見前面士兵已有遲疑之像,揚聲道:「兄弟們!我們跟隨監軍,五湖四海而來,輕鬆便將明義軍趕出城外,不日前那一戰,我軍傷百,殺敵一千,而今面對區區一個異軍逃兵,監軍怎可能存維護之心,想來看管二字,並非原意!張吉假傳監軍命令,維護逃兵,其心有異,還不將之拿下!」
群情本就激憤,短暫被張吉撲滅後,又遭孫大山怒添猛火。
一時之間,場面大亂,有人攔住想要維護的張吉,有人去扯李成意的衣領,有人去踹李成意的瘸腿,還有人去捶李成意的腫臉。
突然,只聽一聲嘶吼,震耳欲聾,緊接著,前方圍堵人群,驟然哀嚎,驚叫四起,後方不知為何,仍奮力擁擠,集聚的隊形被徹底打亂,喧鬧不停,但見黑壓壓人群之中,忽現一狹窄通道,從裡面生生打出一人,雙眸赤紅,面目猙獰,宛如修羅,目光死盯挑起事由的孫大山,徑直向他掠去,對周遭一切攔路事物,均隨手扔至一邊,胳膊攔路卸胳膊,人攔路捶人,他每每經過之地,痛呼聲遍起。
孫大山於人群之後,望著那雙猩紅的雙眼,腿發抖,腳發軟,冷汗瞬濕衣衫,只覺此人比他戰場之上砍殺的敵人還過猙獰兇悍,心道:「這還是剛才那個,只敢縮在張吉身後當縮頭烏龜的慫貨嗎?」頓時想逃,可雙腿不給面子,似被鐵釘狠釘於此,不動分毫。
李成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擒賊先擒王,此人挑起由頭,卻縮於人後,不敢上前,猥瑣至極,但見所動員人數頗多,想來有些威望,只要將此人制服,不愁場面失控。至於戰鬥力為何突然爆表,不在他當下的考慮範圍內。
他照著孫大山沖將過去,一拳揮出,直擊頭面,孫大山躲之不及,生生受下,唇角霎時流出鮮血來。
受流血刺激,孫大山重重啐出口血唾沫,同樣怒吼一聲,向李成意揮出拳頭。
二人扭打一處,時不時傳來悶哼和拳拳到肉之聲,眾人見之,不敢插手,甚至自發給他二人圈出一塊空地。
孫大山不愧為戰場老人,短暫愣神過後,受鮮血和疼痛的刺激,情緒激昂,一拳一腳,虎虎生風。而李成意,眾人見之,心頭髮寒,他招式無序,似不畏疼痛,不躲不避,發狠似與孫大山對抗,拳能打就拳打,腳能踢就腳踢,腿瘸了就上手,手摺了就用嘴,全然無理智,全然似野獸,全然不畏死。
常言道,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孫大山是橫,眾所周知,但李成意不要命,眾人也都看出來了。
孫大山也看出來了,他只是想出出氣罵罵人,也沒成想這個逃兵,原來是個不要命的。
「格老子,連一小丫頭都能制住他,我不行?」他心中暗道,頓生挫敗。
心思就這麼一轉,氣勢便弱下,李成意抓住機會,立時將人撲倒,手揪住他的衣領,拳擊著他的臉,肆意發泄著自己的怒氣。
「讓你招我!讓你招我!」李成意一拳跟著一拳,直打得孫大山口鼻噴血,卻還不停手,仍不住罵著,「本來就煩!你他媽還來招我!媽的!媽的!」
見形勢倒轉,眾人都被駭到,竟無一人敢上前,張吉環視一圈,雖他也不喜孫大山,覺他囂張跋扈,不講道理,可畢竟是渦城駐軍中之一員,放任一個曾參與造反的異軍逃兵如此欺辱於他,於理不合,於是將劍一拔,指向李成意,喝令他住手。
見張吉如此,眾人紛紛拔劍助威,一時劍鳴四起,李成意倏然停手,一雙血目環顧四周冷劍,森然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絕不留情!你們要打,我就陪你們打!橫豎都是一死,多拉幾個墊背,老子不虧!來啊!」
他霍然起身,穩然居於劍叢中心,憤憤嘶吼:「來啊!」
忽腦後驟響破空之聲,李成意熱血上頭,倏然轉身,揚手一握,一支箭矢突現掌心,摹地一看,竟還有些眼熟。
他抬眼望向箭矢襲來之處,眾人見他回頭,竟自發騰出一條通道,通道盡頭,一高一矮兩道人影映入眼帘。
矮的那個頭頂只到另一人下頦,長發束起,背對火光,看不清面容,但李成意還是一眼看出,此人正是將自己拖出大山的那丫頭。
而高的那個,身形魁梧,氣宇軒昂,即便看不清臉,也絲毫不影響他的威嚴。
有人喊道:「總兵大人。」
然後有更多的人喊:「總兵大人!」
被稱之「總兵大人」的男子巍然不動,只朗聲沖李成意喊道:「就是你,亂我軍紀?」
同樣的士兵裝扮,但不同的是,領頭那個明顯級別要高一些。而他的神態,也遠比其他兩人囂張。
更多視線盯注而來,這裡似乎已成了他們戰後的娛樂調劑場。
領頭那人神情倨傲,面帶挑釁,他走向李成意,惡意滿滿。
李成意反感這樣的眼神和態度,他瞥去一眼,默默站定,沒有出聲。倒是身邊的圓臉士兵站出來,立於二人之間,擋住李成意。
「監軍命我看管此人,」他依舊面無表情,「無關人等退去。」
「張吉,你裝什麼!」領頭人不滿,推搡張吉肩膀,見之仍絲毫不退,叫嚷道,「別以為你被監軍提拔,就能耀武揚威,我告訴你,老子拿十三個人頭的時候,你他娘的還纏著你媽喝奶呢!」
張吉惱他粗魯言辭,但監軍命令,必要遵從,無論如何。他揮開那人不住戳點著自己胸口的手,冷聲道:「孫大山,我任務在身,沒空與你聒噪,你本就因目無法紀、不從指令被罰,還不長記性麼?難道是監軍給你的懲處太過簡單,毫無震懾否?」
孫大山聞言,當即揪住張吉衣領,黑鍋倒扣:「我還道是哪個孫子告我黑狀,讓我去後勤修牆,原來是你小子!」
張吉到底年輕,不如兵營老油子滑頭,當下紅臉,氣道:「你明知監軍下令,投降者不殺,卻依舊我行我素,大肆屠殺,若非念你參軍日久,軍功數項,不然做出如此惡劣行徑,又怎會只被罰去修築城牆?」
孫大山理虧,但向來霸道慣了,不能忍受有人在這大庭廣眾之下駁斥,當下熱血上涌,就要與張吉拉扯起來。
李成意本對張吉印象不好,畢竟這人先前叫他起床的手段太過兇殘,但此時見他因維護自己而被人找茬,正義感驟然飆升,並在看到孫大山將手放於劍柄之上,蠢蠢欲抽時,迅速爆表。
「不是,你幹嘛?」他一把拉開張吉,與孫大山對峙。
許是壓根沒人想到這個逃兵竟敢替人出頭,在場眾人皆是一愣,但驟時,場內氣壓低迷,原先束手在一旁看熱鬧的都緩緩圍將上來。
這似乎給了孫大山底氣,他的氣焰愈發囂張,更加大聲地與李成意叫嚷起來。
「好啊,一個明義軍的逃兵,還敢在渦城撒野!」他大手一揮,情緒更是激揚,「兄弟們,明義軍與我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他們占城池,殺百姓,搶房糧,推兵造反,國所難容!還有我們的兄弟,五湖四海而來,多少死於敵手,又多少屍首異處,難以回鄉!你們說,他們該不該死!」
「該死!」「該死!」
群情激憤,喊聲震天,惹來更多不明所以的士兵圍聚,又有更多的士兵參與這場激昂演講之中。
李成意沒成想,自己還啥也沒說,他們就激動成這模樣,這要是真說點兒啥,那還不立馬給他撕了!
《烏合之眾》曾經講過,群體只會做兩件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另外還有,個體一到群體之中,智商嚴重下降。
現在這種情況,就是如此。打仗時是好的,只需要聽領導的話,一門心思沖就完了,可一旦用在挑事上,那可就撓頭了。
張吉早就知道孫大山是個怎麼樣的人,本就不該理會於他,如今這種情況,已非他所能應對,只護著李成意慢慢向牆邊去,不致腹背受敵。
李成意緊盯孫大山,同時還不忘環顧四周,神情戒備,周身緊繃。
他的身份本就敏感,外加有人惡意挑撥,沖,那就等著讓人亂拳打死,不沖,這也太過窩囊。
腎上腺素飆升下,他只覺身上痛覺都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種說不出的力量在體內翻湧,燒得心都難受。
張吉聽到那逃兵粗重的喘息,心下有疑,警戒間隙去瞧了他一眼,竟被發紅的眼眸駭到。
四下的叫嚷聲,怒罵聲,絡繹不絕,忽有一人伸手越過張吉,向李成意拽來,出手迅猛,張吉忙去阻擋,不料已有另一雙手將他制住,他心急大吼:「監軍有令,務必將此人好生看管,爾等如此鬧事,不怕監軍事後怪罪?!」
孫大山藏於人後,見前面士兵已有遲疑之像,揚聲道:「兄弟們!我們跟隨監軍,五湖四海而來,輕鬆便將明義軍趕出城外,不日前那一戰,我軍傷百,殺敵一千,而今面對區區一個異軍逃兵,監軍怎可能存維護之心,想來看管二字,並非原意!張吉假傳監軍命令,維護逃兵,其心有異,還不將之拿下!」
群情本就激憤,短暫被張吉撲滅後,又遭孫大山怒添猛火。
一時之間,場面大亂,有人攔住想要維護的張吉,有人去扯李成意的衣領,有人去踹李成意的瘸腿,還有人去捶李成意的腫臉。
突然,只聽一聲嘶吼,震耳欲聾,緊接著,前方圍堵人群,驟然哀嚎,驚叫四起,後方不知為何,仍奮力擁擠,集聚的隊形被徹底打亂,喧鬧不停,但見黑壓壓人群之中,忽現一狹窄通道,從裡面生生打出一人,雙眸赤紅,面目猙獰,宛如修羅,目光死盯挑起事由的孫大山,徑直向他掠去,對周遭一切攔路事物,均隨手扔至一邊,胳膊攔路卸胳膊,人攔路捶人,他每每經過之地,痛呼聲遍起。
孫大山於人群之後,望著那雙猩紅的雙眼,腿發抖,腳發軟,冷汗瞬濕衣衫,只覺此人比他戰場之上砍殺的敵人還過猙獰兇悍,心道:「這還是剛才那個,只敢縮在張吉身後當縮頭烏龜的慫貨嗎?」頓時想逃,可雙腿不給面子,似被鐵釘狠釘於此,不動分毫。
李成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擒賊先擒王,此人挑起由頭,卻縮於人後,不敢上前,猥瑣至極,但見所動員人數頗多,想來有些威望,只要將此人制服,不愁場面失控。至於戰鬥力為何突然爆表,不在他當下的考慮範圍內。
他照著孫大山沖將過去,一拳揮出,直擊頭面,孫大山躲之不及,生生受下,唇角霎時流出鮮血來。
受流血刺激,孫大山重重啐出口血唾沫,同樣怒吼一聲,向李成意揮出拳頭。
二人扭打一處,時不時傳來悶哼和拳拳到肉之聲,眾人見之,不敢插手,甚至自發給他二人圈出一塊空地。
孫大山不愧為戰場老人,短暫愣神過後,受鮮血和疼痛的刺激,情緒激昂,一拳一腳,虎虎生風。而李成意,眾人見之,心頭髮寒,他招式無序,似不畏疼痛,不躲不避,發狠似與孫大山對抗,拳能打就拳打,腳能踢就腳踢,腿瘸了就上手,手摺了就用嘴,全然無理智,全然似野獸,全然不畏死。
常言道,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孫大山是橫,眾所周知,但李成意不要命,眾人也都看出來了。
孫大山也看出來了,他只是想出出氣罵罵人,也沒成想這個逃兵,原來是個不要命的。
「格老子,連一小丫頭都能制住他,我不行?」他心中暗道,頓生挫敗。
心思就這麼一轉,氣勢便弱下,李成意抓住機會,立時將人撲倒,手揪住他的衣領,拳擊著他的臉,肆意發泄著自己的怒氣。
「讓你招我!讓你招我!」李成意一拳跟著一拳,直打得孫大山口鼻噴血,卻還不停手,仍不住罵著,「本來就煩!你他媽還來招我!媽的!媽的!」
見形勢倒轉,眾人都被駭到,竟無一人敢上前,張吉環視一圈,雖他也不喜孫大山,覺他囂張跋扈,不講道理,可畢竟是渦城駐軍中之一員,放任一個曾參與造反的異軍逃兵如此欺辱於他,於理不合,於是將劍一拔,指向李成意,喝令他住手。
見張吉如此,眾人紛紛拔劍助威,一時劍鳴四起,李成意倏然停手,一雙血目環顧四周冷劍,森然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絕不留情!你們要打,我就陪你們打!橫豎都是一死,多拉幾個墊背,老子不虧!來啊!」
他霍然起身,穩然居於劍叢中心,憤憤嘶吼:「來啊!」
忽腦後驟響破空之聲,李成意熱血上頭,倏然轉身,揚手一握,一支箭矢突現掌心,摹地一看,竟還有些眼熟。
他抬眼望向箭矢襲來之處,眾人見他回頭,竟自發騰出一條通道,通道盡頭,一高一矮兩道人影映入眼帘。
矮的那個頭頂只到另一人下頦,長發束起,背對火光,看不清面容,但李成意還是一眼看出,此人正是將自己拖出大山的那丫頭。
而高的那個,身形魁梧,氣宇軒昂,即便看不清臉,也絲毫不影響他的威嚴。
有人喊道:「總兵大人。」
然後有更多的人喊:「總兵大人!」
被稱之「總兵大人」的男子巍然不動,只朗聲沖李成意喊道:「就是你,亂我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