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臣請郕王繼承大位
于謙撿起地上的軍報,細細地撣落書上塵土,繼而緩緩起身,昂首且挺胸,脖子一梗。
大明第一硬骨頭上線。
懷必死之心,諫忠良之言。
目露悲愴之色,痛心疾首道:「殿下……您還要自欺欺人到什麼時候?叫門者,非吾等口中的偽帝,便是聖上,是我大明君父正統帝。」
「於廷益,你T……」朱祁鈺橫眉一指,便覺得身後一陣搖動,下意識回首望去。
只見孫太后兩指捏著他袞龍袍小小的一角,輕輕搖晃。
面對朱祁鈺回首的目光,孫太后可憐巴巴地昂起了頭,剛哭過的一雙眸子,覆了層水霧,柔若吹皺一池春水。姣姣華顏,夭桃之色,艷似春深紅杏花蕾。
就這麼楚楚可憐地抬眸望著他,拎著他衣袍的一角輕輕晃動著,紅唇一張一翕,以只有他才能聽清的聲音求道:「殿下……」
言只兩字,然話外之音,卻不言而喻。
別跟于謙這種直臣一般計較,他們永遠都占著一個理字哩。殿下你要跟他們置氣,反會污了自己名聲。
朱祁鈺一時失了神魂,如同心中住進了一隻香香軟軟才巴掌大小的小奶貓,尖爪兒往死里撓他心肝。
前有大明第一硬骨頭,後有大明第一玉軟香。
夾在中間的孤,也太難了。
再回首,看向面前雙鬢微白的于謙於石灰,語氣也柔了三分,勸道:「大司馬,謹言慎行。」
我不!臣今天拼著一死也要諫殿下一個愚孝愚悌之罪。
于謙愈演愈烈,錚錚直言道:「殿下,非臣有不臣之心,實乃聖上所為太過。殿下可知軍報之上,正統帝所行何事?」
不過叫門嘛!又不是第一次叫了。
于謙目眥欲裂,痛心道:「陛下叫關,都督郭登不從,陛下竟曰:朕與登有姻連,何外朕若此!賊虜豈知陛下與郭登姻親之事?便是陛下是真心想為賊虜叫開城門,才行此言。妄圖以姻親之親,引郭登愧疚之情,從而賺開邊關,供賊虜長驅直入,肆虐關內。如此逆天悖地行徑,臣翻遍史書二十三策,亘古未聞,世所僅……僅……唔……唔!」
高谷、陳循兩人齊齊捂住于謙口鼻,拼命阻止他的暴論。
咱們今日是來行從龍之功的,不是來領死的,大司馬您少說兩句。
正統帝有一萬個不是,那也是殿下的親哥,太后的親子。
「放開我!」于謙怒喝出聲,任憑高谷陳循拉拽,一步不肯退。性烈至於,唯大明海剛峰能與之並論。
「高谷,陳循,你們退下。」朱祁鈺抬手輕輕一揮,斥退二人,沒有眾人預想中的暴跳如雷,反倒是語氣平和道:「說,繼續說,於廷益,孤今日便好好聽聽你的肺腑之言。」
暗流藏於淵而蓄勢,驚雷隱於雲而待發。
誰都知道郕王已在爆發的邊緣。
于謙知,卻不懼。
挖肉剜瘡雖痛,乃治本之法。
粉飾太平之言,留待你們說去。捨身取死之道,我于謙一人獨行。
于謙板直腰杆,目光如龍,陳言道:「武進伯朱冕、西寧侯宋瑛,二人陽和之戰,以身報國。亦在六十六位忠烈之列。
二人屍骨未寒之時,正統帝竟取二人衣袍器皿賞賜賊虜。
賊虜手上沾的正是二位忠烈之血,如今還以忠烈遺物討好賊虜。下一步是否還要將忠烈之妻女供賊虜褻玩焉?
郭登陳書,字字見血,臣不忍卒讀。
待臣行過此事,臣便親去大同,與賊虜一決生死。縱死而無憾!」
朱祁鈺慢悠悠問道:「汝欲行何事?」
臣欲行之事便是……
于謙摘下頭頂那頂烏紗帽,夾於左側臂膊之間,右手一挽官袍,面色之莊穆如大義赴死。
硜的一聲。
雙腿直直砸落在地,而腰身不改松柏之直。
慷慨陳言道:「臣有一言,說予聖母皇太后。」
躲在朱祁鈺背後,享受著極致安全感的孫太后,心中一聲訝異,眉頭一鎖,有些不願。
哀家只想當個躲在殿下身後亦步亦趨,唯命是從的婦人,也是不行嗎?
群臣逼之太甚!
小手輕撥郕王衣袍,如五指輕拂琴弦,從郕王的山嶽身子側,露出一顆小腦袋,全無剛才的雍容華貴之感,儘是小女人怯懦畏縮,小聲道:「大司命請稟。」
于謙大義凜然道:「而今邊關遇襲,賊虜肆虐,朝堂震盪,百姓惶惶。此誠風雨飄搖之際,危若累卵之秋,非大魄力大手段者無以定乾坤。然天子北狩,皇子年幼。家尚不可一日無主,國豈可一日無君?臣冒死一諫,請郕王……」
「于謙,你給孤住口。」朱祁鈺暴喝出聲,差點沒當場跳起來。
然而于謙已抱必死之心,對於郕王的暴怒,置若罔聞,而且……謙挨殿下責罵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哪次殿下動了手了?
自顧自陳述道:「請郕王繼承大位,登頂乾坤。一安民心,二穩社稷,三振朝綱,四守祖法。臣叩請太后懿旨。」
說完,烏紗帽放置於身前,雙手撐地,俯身一叩。
太后不允,臣便不起。
太后若要斬殺謙這個大逆不道的佞臣,謙亦死而無悔。
「於廷益,你踏馬!」
朱祁鈺直接從台上跳了下來,圍著叩頭不起的于謙,活像只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咬牙,皺眉,怒目,張嘴,揮掌,幾次三番,想要打殺了這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而後幾次壓了下了火。
惡狠狠環視一圈,如同猛虎出柙,擇人而噬。
最後暴怒的目光落在高谷身上。
大喝一聲:「高谷,你給孤跪下。」
高谷都沒有給自己反應時間,先一步跪倒在地,而後才茫然抬頭,目光滿是疑惑。
殿下,臣怎麼了?
朱祁鈺怒斥道:「高谷,你何以發此禽獸不如之言?」
「啊?」高谷一整個人都是懵逼的,茫然無措回道:「臣?臣沒說話啊!」
朱祁鈺抬腳便往高谷肩頭一踹,惡狠狠罵道:「你心中便沒有這般豬狗不如的想法?」
殿下這一腳,來的凶,但落到肩頭時就好像霏霏淫雨撲面般軟弱無力。
嘿!踹不倒。
高谷只搖晃了下身子,如實回道:「臣心裡自然是這般想的。殿下之明,比肩三代。殿下之賢,文景之風。殿下之能,太祖太宗之本色。若立新君,唯有殿下。」
「你還有臉說?你心裡想了,也是死罪。」朱祁鈺抬起一腳,將高谷踹翻在地。
步不停留,奪門而出,獨留一眾肱股棟樑在本仁殿中茫然。
被踹翻在地的高谷,心中悲苦,在殿下心中,終是谷不如謙?
但轉念一想,恍然大悟,能挨殿下一腳之人有誰?乃奉天殿中為殿下抱龍椅者——盧忠盧千戶。
得此一腳,高谷已是殿下近臣也!
大明第一硬骨頭上線。
懷必死之心,諫忠良之言。
目露悲愴之色,痛心疾首道:「殿下……您還要自欺欺人到什麼時候?叫門者,非吾等口中的偽帝,便是聖上,是我大明君父正統帝。」
「於廷益,你T……」朱祁鈺橫眉一指,便覺得身後一陣搖動,下意識回首望去。
只見孫太后兩指捏著他袞龍袍小小的一角,輕輕搖晃。
面對朱祁鈺回首的目光,孫太后可憐巴巴地昂起了頭,剛哭過的一雙眸子,覆了層水霧,柔若吹皺一池春水。姣姣華顏,夭桃之色,艷似春深紅杏花蕾。
就這麼楚楚可憐地抬眸望著他,拎著他衣袍的一角輕輕晃動著,紅唇一張一翕,以只有他才能聽清的聲音求道:「殿下……」
言只兩字,然話外之音,卻不言而喻。
別跟于謙這種直臣一般計較,他們永遠都占著一個理字哩。殿下你要跟他們置氣,反會污了自己名聲。
朱祁鈺一時失了神魂,如同心中住進了一隻香香軟軟才巴掌大小的小奶貓,尖爪兒往死里撓他心肝。
前有大明第一硬骨頭,後有大明第一玉軟香。
夾在中間的孤,也太難了。
再回首,看向面前雙鬢微白的于謙於石灰,語氣也柔了三分,勸道:「大司馬,謹言慎行。」
我不!臣今天拼著一死也要諫殿下一個愚孝愚悌之罪。
于謙愈演愈烈,錚錚直言道:「殿下,非臣有不臣之心,實乃聖上所為太過。殿下可知軍報之上,正統帝所行何事?」
不過叫門嘛!又不是第一次叫了。
于謙目眥欲裂,痛心道:「陛下叫關,都督郭登不從,陛下竟曰:朕與登有姻連,何外朕若此!賊虜豈知陛下與郭登姻親之事?便是陛下是真心想為賊虜叫開城門,才行此言。妄圖以姻親之親,引郭登愧疚之情,從而賺開邊關,供賊虜長驅直入,肆虐關內。如此逆天悖地行徑,臣翻遍史書二十三策,亘古未聞,世所僅……僅……唔……唔!」
高谷、陳循兩人齊齊捂住于謙口鼻,拼命阻止他的暴論。
咱們今日是來行從龍之功的,不是來領死的,大司馬您少說兩句。
正統帝有一萬個不是,那也是殿下的親哥,太后的親子。
「放開我!」于謙怒喝出聲,任憑高谷陳循拉拽,一步不肯退。性烈至於,唯大明海剛峰能與之並論。
「高谷,陳循,你們退下。」朱祁鈺抬手輕輕一揮,斥退二人,沒有眾人預想中的暴跳如雷,反倒是語氣平和道:「說,繼續說,於廷益,孤今日便好好聽聽你的肺腑之言。」
暗流藏於淵而蓄勢,驚雷隱於雲而待發。
誰都知道郕王已在爆發的邊緣。
于謙知,卻不懼。
挖肉剜瘡雖痛,乃治本之法。
粉飾太平之言,留待你們說去。捨身取死之道,我于謙一人獨行。
于謙板直腰杆,目光如龍,陳言道:「武進伯朱冕、西寧侯宋瑛,二人陽和之戰,以身報國。亦在六十六位忠烈之列。
二人屍骨未寒之時,正統帝竟取二人衣袍器皿賞賜賊虜。
賊虜手上沾的正是二位忠烈之血,如今還以忠烈遺物討好賊虜。下一步是否還要將忠烈之妻女供賊虜褻玩焉?
郭登陳書,字字見血,臣不忍卒讀。
待臣行過此事,臣便親去大同,與賊虜一決生死。縱死而無憾!」
朱祁鈺慢悠悠問道:「汝欲行何事?」
臣欲行之事便是……
于謙摘下頭頂那頂烏紗帽,夾於左側臂膊之間,右手一挽官袍,面色之莊穆如大義赴死。
硜的一聲。
雙腿直直砸落在地,而腰身不改松柏之直。
慷慨陳言道:「臣有一言,說予聖母皇太后。」
躲在朱祁鈺背後,享受著極致安全感的孫太后,心中一聲訝異,眉頭一鎖,有些不願。
哀家只想當個躲在殿下身後亦步亦趨,唯命是從的婦人,也是不行嗎?
群臣逼之太甚!
小手輕撥郕王衣袍,如五指輕拂琴弦,從郕王的山嶽身子側,露出一顆小腦袋,全無剛才的雍容華貴之感,儘是小女人怯懦畏縮,小聲道:「大司命請稟。」
于謙大義凜然道:「而今邊關遇襲,賊虜肆虐,朝堂震盪,百姓惶惶。此誠風雨飄搖之際,危若累卵之秋,非大魄力大手段者無以定乾坤。然天子北狩,皇子年幼。家尚不可一日無主,國豈可一日無君?臣冒死一諫,請郕王……」
「于謙,你給孤住口。」朱祁鈺暴喝出聲,差點沒當場跳起來。
然而于謙已抱必死之心,對於郕王的暴怒,置若罔聞,而且……謙挨殿下責罵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哪次殿下動了手了?
自顧自陳述道:「請郕王繼承大位,登頂乾坤。一安民心,二穩社稷,三振朝綱,四守祖法。臣叩請太后懿旨。」
說完,烏紗帽放置於身前,雙手撐地,俯身一叩。
太后不允,臣便不起。
太后若要斬殺謙這個大逆不道的佞臣,謙亦死而無悔。
「於廷益,你踏馬!」
朱祁鈺直接從台上跳了下來,圍著叩頭不起的于謙,活像只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咬牙,皺眉,怒目,張嘴,揮掌,幾次三番,想要打殺了這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而後幾次壓了下了火。
惡狠狠環視一圈,如同猛虎出柙,擇人而噬。
最後暴怒的目光落在高谷身上。
大喝一聲:「高谷,你給孤跪下。」
高谷都沒有給自己反應時間,先一步跪倒在地,而後才茫然抬頭,目光滿是疑惑。
殿下,臣怎麼了?
朱祁鈺怒斥道:「高谷,你何以發此禽獸不如之言?」
「啊?」高谷一整個人都是懵逼的,茫然無措回道:「臣?臣沒說話啊!」
朱祁鈺抬腳便往高谷肩頭一踹,惡狠狠罵道:「你心中便沒有這般豬狗不如的想法?」
殿下這一腳,來的凶,但落到肩頭時就好像霏霏淫雨撲面般軟弱無力。
嘿!踹不倒。
高谷只搖晃了下身子,如實回道:「臣心裡自然是這般想的。殿下之明,比肩三代。殿下之賢,文景之風。殿下之能,太祖太宗之本色。若立新君,唯有殿下。」
「你還有臉說?你心裡想了,也是死罪。」朱祁鈺抬起一腳,將高谷踹翻在地。
步不停留,奪門而出,獨留一眾肱股棟樑在本仁殿中茫然。
被踹翻在地的高谷,心中悲苦,在殿下心中,終是谷不如謙?
但轉念一想,恍然大悟,能挨殿下一腳之人有誰?乃奉天殿中為殿下抱龍椅者——盧忠盧千戶。
得此一腳,高谷已是殿下近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