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河內之戰,群雄討董(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河陽津,

  地處黃河渡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眼下,韓浩正率數千兵馬駐紮於此,在得知董卓大軍來襲之後,其心中雖焦急萬分,但亦知不可慌亂。

  其深知,眼下河陽津的安危,關乎整個河內的安危,稍有不慎,便會危及聯軍的未來。

  只見身為主將的韓浩身披鎧甲,立於城頭,遠眺黃河對岸,不由思緒萬千。

  而面前這波濤洶湧的黃河,似乎也在訴說著亂世的悲涼。

  「也不知我派出的斥候,是否將消息傳回到袁公和王使君那裡,若是援軍不能及時趕上,只怕……」

  其緊握腰間的佩劍,心中暗自擔憂。

  ……

  而此時,韓浩心心念念的援軍,卻還在路上,隨著王匡火速趕往河陽津。

  一路上,王匡心急如焚,不斷催促士兵加速行軍,若非王匡平日裡對麾下兵士多有獎賞,只怕不到半路,麾下兵士必會撂挑子不干。

  王匡雖然也知道,如此行軍必會引起麾下將士不滿,但眼下,情況危急,河陽津一旦失守,河內將無險可守,到時,董卓大軍必將長驅直入,故而,也只能暫時辛苦一下麾下的兵將。

  所幸經過連夜數個時辰的急行軍,王匡終於在董卓發動進攻之前,抵達了河陽津!

  韓浩聞訊,大喜過望,連忙親自出城迎接。

  二人相見,看著韓浩隱隱有些疲倦的面容,王匡連忙問道:

  「公嗣,眼下董卓那邊情況如何,可有發起進攻,我奉袁公之命,率五千兵馬前來支援,依你之見,我等是否能夠守住這河陽津?」

  韓浩拱手還禮,道:「使君來得正好!董卓大軍已在對岸安營紮寨,若是吾所料不差,待浮橋打造完成之後,其定會迅速發動攻勢,我軍需儘快做好準備,只是使君麾下兵馬奔波許久,只怕短時間內,尚還沒有辦法參戰,故而……」

  王匡見狀,連忙打斷了韓浩的話頭,道:

  「公嗣放心,我麾下泰山軍本就擅長山地行軍,此行雖有些疲憊,但並不影響戰鬥力,且眼下麾下將士,士氣正旺,趁著董卓大軍尚未發現我方援軍到來,我願率軍渡河偷襲董卓大營,以挫其銳氣!」

  韓浩見狀,連忙攔住王匡勸道:「使君且慢,董卓出身邊地,所歷戰事不知凡幾,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想來必會有所防備。

  且其軍中多為西涼悍卒,勇猛異常,為保險起見,我等還是先憑藉河陽津之險要,堅守不出,待董卓軍疲憊,再尋機出擊不遲!」

  王匡聞言,沉思片刻,雖有些可惜無法抓住這個機會,但韓浩所言不無道理,遂點頭道:

  「公嗣所言有理,不過我軍初來乍到,對城中情況尚不清楚,為免耽誤時間,我意由公嗣全權指揮這場戰鬥,還望公嗣,能不負我望,將董卓大軍,攔於對岸!」

  「使君放心,加上使君麾下兵馬,眼下我軍於城中兵力已有近萬兵馬,憑藉河陽津的地利,我有信心擋住董卓大軍的進攻!」

  韓浩聞言也不推辭,直接拱手應諾道。

  「善!如此,一切就都交給公嗣了!」

  王匡聞言,上前扶起韓浩,隨後,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滿意道。

  ……

  與此同時,河陽津對岸,董卓大軍營帳連綿不絕,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黑色的旗幟上繡著大大的「董」字,隱隱透著一股令人膽寒的壓迫感。

  董卓站在營帳前,望著對面人潮湧動的河陽津,不由眉頭緊鎖。

  其深知,河陽津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乃是通往河內腹地的關鍵所在,若不能迅速拿下,必將影響董卓接下來的計劃。

  「哼!」

  想到這裡,董卓當即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給我傳令下去,大軍日夜趕造浮橋,準備強渡黃河,我倒要看看,對面的聯軍能有多大能耐!」

  隨著董卓一聲令下,手下兵士及民夫日夜勞作,一座浮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橫跨黃河,連接起了兩岸。

  董卓親自披掛上陣,身著厚重的黑色鎧甲,手持長刀,威風凜凜地站在大軍前列。

  「兒郎們,今日,便是踏破河陽津之時!殺!」

  「殺!」

  「殺!」


  「殺!」

  ……

  隨著董卓一聲怒吼,大軍如潮水般湧向浮橋,向著河陽津進發。

  河陽津城頭,韓浩與王匡並肩而立,望著對岸黑壓壓湧來的董卓大軍,心中皆是緊張萬分。

  王匡的手更是不自覺地握緊了劍柄,指節泛白,額頭上也隱隱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公嗣,此番董卓來勢洶洶,你說,我們能擋住嗎?」

  看著洶湧而來的董卓大軍,從未經歷過戰事的王匡心中不由有些沒底,遂轉頭看向韓浩,緊張道。

  韓浩見狀微微皺眉,似乎對王匡這種臨戰怯懦的表現有些不滿,但考慮到王匡是第一次參與作戰,有些緊張,在所難免,遂點了點頭,神色凝重道:

  「使君放心,河陽津地勢險要,只要防守得當,定不會讓董卓輕易突破!」

  看著韓浩一臉鎮定的模樣,王匡心底這才稍稍安下心來,重新將目光投向城下,洶湧而來的大軍。

  隨著董卓大軍越來越近,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

  「放箭!」

  韓浩大喝一聲,聲音響徹城頭。

  隨著韓浩一聲令下早就嚴陣以待的泰山軍與韓浩所部,頓時萬箭齊發,箭如雨下,向著董卓大軍激射而去。

  「咻咻咻~」

  箭矢划過長空,帶著尖銳的呼嘯聲,瞬間穿透了前排董卓士兵的盔甲,將他們釘在了黃河的波濤中,河水瞬間便被鮮血染紅。

  一時間,董卓軍中慘叫連連,士兵們紛紛倒下,鮮血染紅了黃河水,但董卓大軍訓練有素,即便死傷無數,仍前赴後繼,毫不退縮。

  隨著時間的推移,前排的兵士用長鉤勾住城牆的石縫,紛紛開始攀爬城牆,試圖登上城頭。

  然而,城頭的士兵卻是毫不留情,紛紛用長矛刺向攀爬的敵人,將他們一一挑落。

  慘叫聲,廝殺聲不絕於耳,鮮血順著城牆的石縫流淌下來,在清晨的陽光下顯得分外刺眼。

  王匡見狀,亦是鼓起勇氣,手持佩劍,親自沖向攀爬城牆的董卓士兵。

  「將士們,隨我殺!」

  眼看自家太守都出現在城頭,一眾兵士頓時士氣大增,在城上與攀登上來的敵軍奮力拼殺。

  韓浩則時刻觀察著城上戰局的變化,哪裡出現缺口,便指揮著預備部隊過去填補空缺,戰局逐漸開始陷入焦灼。

  雙方在河陽津城下展開殊死搏鬥,刀光劍影閃爍,鮮血四濺,很快,城下便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戰鬥持續了許久,董卓望著久攻不下的河陽津,心中滿是惱怒,其心知再繼續下去,只不過是徒增傷亡,根本無法突破聯軍的防線,當即咬著牙,下達了命令:「鳴金收兵!」

  在留下一支部隊斷後之後,大軍緩緩退回對岸。

  待董卓軍完全退回對岸之後,韓浩這才率軍出城。

  士兵們手持火把,沖向浮橋,隨著熊熊大火燃起,浮橋在火光中漸漸坍塌,落入黃河,激起一片水花。

  韓浩站在河邊,望著對岸的董卓大軍,心中滿是感慨:

  「董卓麾下大軍的戰力,果然不凡,但經過今日之戰,想來其接下來多少應該會謹慎一些,不會再如此輕易來犯,只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這一戰是否有些太過簡單了一些?」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