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尋馬
天台縣和永寧縣的驛道交界處。
從空中俯瞰,道路兩旁的農田和山坡各處零散著分布著一些人影。
看似雜亂,卻又暗含規律的一同由天台縣往永寧縣方向搜去。
正是何凱帶著一眾人手在找尋著自己丟失的馬匹。
最為舒坦的驛道自然是讓何凱負責,只見他坐在馬車上由車夫拉著,緩緩的隨著眾人的推進向著永寧縣方向前行。
兩個親衛也不曾下到路旁去搜尋,只是騎著馬跟在後面,幫著把隨行的兩輛驢車牽上。
秋才和文生,則各自帶著些青壯下了路的一側,散開尋找。
這搜尋起農田來倒是還好,雖有草木,卻只是田埂上的零散,並不遮擋視線,一眼望去便大概了解情況。
而平時農戶們耕種踩出來的阡陌小道,也方便行進。
可要是分來負責的方向有山頭就不好辦了,不但山石嶙峋、少有通路,更是雜木橫生、荊棘遍地。
稍有不注意就會有尖刺扎的人生疼,劃拉破衣裳,而且林木遮蓋之下的陰影處,幽幽靜靜,蟲聲鳥鳴甚是嚇人。
也好在這些帶來的青壯都是平時習慣了辛苦的莊稼漢,加之事先說了報酬,令這眾青壯幹勁十足,一番翻山穿林也不覺得累。
一眾人從晌午前出來,一直找到日落西山的時候才結束。
散在驛道兩側的眾人,見天色將晚,便按著之前的約定,紛紛向著永寧縣境內的一處驛站合攏而來。
給自己安排了驛道旁農田的秋才和文生率先到了驛站,何凱和兩護衛早已拿著縣裡的文書與驛站的驛卒對接上了。
見眾人拿著縣衙的文書,驛站的驛卒也是很客氣,一番寒暄之後,應著眾人的要求去準備吃食。
安排完後,秋才、文生、何凱等先到的眾人便再驛站口閒聊起來,順便等著未來的青壯。
一直過了兩柱炷香的時辰,最後一人才從驛站旁黑乎乎的山林鑽了出來。
張德彪清點了一下,查了查人數見都齊了,便跟何凱匯報。
接著,一眾人便在何凱的帶領下,一起進了驛站用飯。
晌午出門帶的那點乾糧早就在巡山時吃完了,一眾青壯上了桌都是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
何凱幾人自是另外一桌,一邊吃著,一邊談論著今日的收穫。
類似什麼「哪裡的路難走,回來的青壯說差點摔了;哪裡收穫的林子黑,尋了半天才確定沒有」,這等閒話倒不必多說。
最終的意思是大家都沒找到,如此結果,令桌上眾人不由喪氣幾分。
正當幾人有點意氣消沉時,一旁卻忽然傳來了一個含糊的聲音。
「幾位大人,小的倒是有所發現。」
扭頭一看,卻是那位來的最晚的青壯,只見他一手握著一個啃了一半的饅頭,一手用筷子夾著個紅燒肉,嘴裡還咀嚼著,含糊不清的跟何凱幾人報告。
「嗯?來!來!你坐過來說!」何凱聞言一喜,連忙招呼這青壯過來。
那青壯看了一眼何凱等人桌上明顯更為豐盛的飯菜,忙不迭的點頭移了過來。
原來,這青壯在尋過一個山林時,發現了一些明顯剛這幾天的馬糞,他覺得自己應該是撞上了,便看看那山林間的痕跡。
依稀的辨別加聯想,在腦海里想定了那馬匹的去向,尋了過去。
可惜直到了傍晚,將要返回之時,他也沒見到馬匹。
只不過已經找到了一處山腳下,隱隱有聽到山上的馬嘶聲,卻也不得不先返回來。
如此這般便是他的遭遇,桌上的眾人聽完,七嘴八舌的研究了起來,都覺得應該八成是在那裡了。
那講完的青壯見眾人都不再注意他,便是自顧自的吃起來,這等酒菜,平時可是過年都吃不盡興,現在自然要多吃點,好好吃個夠本。
另一邊,何凱等人亦是討論完定了決心,明日再去這地方看看,搜一搜、找一找,若是實在沒有,那便回縣裡,如實與師傅稟報,反正也是沒辦法,已經盡力嘗試了。
言及至此,也算是有了規劃,幾人心中像是落下了一塊大石頭,舒暢了許多,紛紛加入用飯的隊伍。
待一眾人用過飯,便由何凱來宣布了這個消息。
他先是感謝了一番村民的照顧,村長的幫忙,客套完後,又說了明日再去那山上看看,不管有沒有都結束了。
酒足飯飽的一眾村民聽著何凱的客套只覺得飄飄然,紛紛表示不在話下。
「凱兄弟說這話,本來就是往回走,順路的事!」
「就是!大夥啥也沒找著,還拿你銀子,多不好意思,跑一趟心裡還好受些。」
在幾個大大咧咧的村民的喧鬧下,這躺行程算是定了下來。
何凱幾人又跟驛卒要了兩間廂房,給眾人安頓一晚上。
————————————————————————————
一夜無話。
轉眼就到了次日清早。
昨日勞累了一天的眾人都是有點乏了,昨夜上了鋪子倒頭就睡,很是安生,連個起夜的都沒有。
早上,驛站後面的養的雞鳴了兩遍後,眾人就都起來了。
驛站的驛卒備好了早飯,眾人用後,收拾東西準備返程。
於驛站門口告別了驛卒後,由那昨日最後回來的青壯領路,眾人沿著小路,向著山中走去。
除了那些有著特殊意義,或者貼近百姓生活,為了方便記憶的山峰,人們會給它取名字。
像何凱一行今日去尋的山頭,便是這世間數不清的無名山頭之一。
剛出發時,眾人還是興致滿滿,潛意識的想著馬到成功的景象。
走了快大半個時辰之後,隊伍的氣氛慢慢就不似原來的活躍了。
由於要進山,為了安全起見,兩個護衛這次也跟來了,驢車和馬車及馬匹都留在了驛道下小路的口子那。
留著車夫和兩個幸運的青壯看守。
雖然沒有人說出來,不過看出來已經有隨隊的青壯,覺得那兩人過得更舒服了。
領路的那村民也有點分不清方向了,這等偏遠之地,來人甚少,沒有什麼路。昨日也是披荊斬棘下來的,現在他正努力的辨識著昨日的痕跡。
好在眾人耐心被耗盡前,前方傳來消息,發現了馬糞。
只見前方林間的空地上,一坨表面乾涸的差不多的馬糞正靜靜地躺著。
都是養畜生的老手,眾村民青壯自然看出來應是這兩天剛出來的。
隊伍頓時士氣大漲,想來那馬蹄傷了,肯定離不了多遠。
領頭的村民也是信心大增,領著眾人向著印象中的方向尋去。
「嘶~嘶~。」
似乎是聽到了人聲和動靜。
在一行人即將穿過身前的林子時,遠遠的傳來了馬嘶聲,像是在呼喚眾人。
「找到了!找到了!」
「有聲音,有馬在叫,那邊!就在前面!」
聽到聲音眾青壯頓時興奮的叫起來,加快了腳步。
秋才和文生亦是丟下了還拄著棍子的何凱,一路小跑出了林子。
等何凱出來一看,就見林子外不遠的亂石堆里,一匹馬兒正嘶叫著在踱步,正是自家的馬匹。
似乎是因為在石堆里吃草繞了幾圈的緣故,那馬兒的韁繩纏在了一處石柱上,離開不得,難怪在那踱步嘶叫。
從空中俯瞰,道路兩旁的農田和山坡各處零散著分布著一些人影。
看似雜亂,卻又暗含規律的一同由天台縣往永寧縣方向搜去。
正是何凱帶著一眾人手在找尋著自己丟失的馬匹。
最為舒坦的驛道自然是讓何凱負責,只見他坐在馬車上由車夫拉著,緩緩的隨著眾人的推進向著永寧縣方向前行。
兩個親衛也不曾下到路旁去搜尋,只是騎著馬跟在後面,幫著把隨行的兩輛驢車牽上。
秋才和文生,則各自帶著些青壯下了路的一側,散開尋找。
這搜尋起農田來倒是還好,雖有草木,卻只是田埂上的零散,並不遮擋視線,一眼望去便大概了解情況。
而平時農戶們耕種踩出來的阡陌小道,也方便行進。
可要是分來負責的方向有山頭就不好辦了,不但山石嶙峋、少有通路,更是雜木橫生、荊棘遍地。
稍有不注意就會有尖刺扎的人生疼,劃拉破衣裳,而且林木遮蓋之下的陰影處,幽幽靜靜,蟲聲鳥鳴甚是嚇人。
也好在這些帶來的青壯都是平時習慣了辛苦的莊稼漢,加之事先說了報酬,令這眾青壯幹勁十足,一番翻山穿林也不覺得累。
一眾人從晌午前出來,一直找到日落西山的時候才結束。
散在驛道兩側的眾人,見天色將晚,便按著之前的約定,紛紛向著永寧縣境內的一處驛站合攏而來。
給自己安排了驛道旁農田的秋才和文生率先到了驛站,何凱和兩護衛早已拿著縣裡的文書與驛站的驛卒對接上了。
見眾人拿著縣衙的文書,驛站的驛卒也是很客氣,一番寒暄之後,應著眾人的要求去準備吃食。
安排完後,秋才、文生、何凱等先到的眾人便再驛站口閒聊起來,順便等著未來的青壯。
一直過了兩柱炷香的時辰,最後一人才從驛站旁黑乎乎的山林鑽了出來。
張德彪清點了一下,查了查人數見都齊了,便跟何凱匯報。
接著,一眾人便在何凱的帶領下,一起進了驛站用飯。
晌午出門帶的那點乾糧早就在巡山時吃完了,一眾青壯上了桌都是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
何凱幾人自是另外一桌,一邊吃著,一邊談論著今日的收穫。
類似什麼「哪裡的路難走,回來的青壯說差點摔了;哪裡收穫的林子黑,尋了半天才確定沒有」,這等閒話倒不必多說。
最終的意思是大家都沒找到,如此結果,令桌上眾人不由喪氣幾分。
正當幾人有點意氣消沉時,一旁卻忽然傳來了一個含糊的聲音。
「幾位大人,小的倒是有所發現。」
扭頭一看,卻是那位來的最晚的青壯,只見他一手握著一個啃了一半的饅頭,一手用筷子夾著個紅燒肉,嘴裡還咀嚼著,含糊不清的跟何凱幾人報告。
「嗯?來!來!你坐過來說!」何凱聞言一喜,連忙招呼這青壯過來。
那青壯看了一眼何凱等人桌上明顯更為豐盛的飯菜,忙不迭的點頭移了過來。
原來,這青壯在尋過一個山林時,發現了一些明顯剛這幾天的馬糞,他覺得自己應該是撞上了,便看看那山林間的痕跡。
依稀的辨別加聯想,在腦海里想定了那馬匹的去向,尋了過去。
可惜直到了傍晚,將要返回之時,他也沒見到馬匹。
只不過已經找到了一處山腳下,隱隱有聽到山上的馬嘶聲,卻也不得不先返回來。
如此這般便是他的遭遇,桌上的眾人聽完,七嘴八舌的研究了起來,都覺得應該八成是在那裡了。
那講完的青壯見眾人都不再注意他,便是自顧自的吃起來,這等酒菜,平時可是過年都吃不盡興,現在自然要多吃點,好好吃個夠本。
另一邊,何凱等人亦是討論完定了決心,明日再去這地方看看,搜一搜、找一找,若是實在沒有,那便回縣裡,如實與師傅稟報,反正也是沒辦法,已經盡力嘗試了。
言及至此,也算是有了規劃,幾人心中像是落下了一塊大石頭,舒暢了許多,紛紛加入用飯的隊伍。
待一眾人用過飯,便由何凱來宣布了這個消息。
他先是感謝了一番村民的照顧,村長的幫忙,客套完後,又說了明日再去那山上看看,不管有沒有都結束了。
酒足飯飽的一眾村民聽著何凱的客套只覺得飄飄然,紛紛表示不在話下。
「凱兄弟說這話,本來就是往回走,順路的事!」
「就是!大夥啥也沒找著,還拿你銀子,多不好意思,跑一趟心裡還好受些。」
在幾個大大咧咧的村民的喧鬧下,這躺行程算是定了下來。
何凱幾人又跟驛卒要了兩間廂房,給眾人安頓一晚上。
————————————————————————————
一夜無話。
轉眼就到了次日清早。
昨日勞累了一天的眾人都是有點乏了,昨夜上了鋪子倒頭就睡,很是安生,連個起夜的都沒有。
早上,驛站後面的養的雞鳴了兩遍後,眾人就都起來了。
驛站的驛卒備好了早飯,眾人用後,收拾東西準備返程。
於驛站門口告別了驛卒後,由那昨日最後回來的青壯領路,眾人沿著小路,向著山中走去。
除了那些有著特殊意義,或者貼近百姓生活,為了方便記憶的山峰,人們會給它取名字。
像何凱一行今日去尋的山頭,便是這世間數不清的無名山頭之一。
剛出發時,眾人還是興致滿滿,潛意識的想著馬到成功的景象。
走了快大半個時辰之後,隊伍的氣氛慢慢就不似原來的活躍了。
由於要進山,為了安全起見,兩個護衛這次也跟來了,驢車和馬車及馬匹都留在了驛道下小路的口子那。
留著車夫和兩個幸運的青壯看守。
雖然沒有人說出來,不過看出來已經有隨隊的青壯,覺得那兩人過得更舒服了。
領路的那村民也有點分不清方向了,這等偏遠之地,來人甚少,沒有什麼路。昨日也是披荊斬棘下來的,現在他正努力的辨識著昨日的痕跡。
好在眾人耐心被耗盡前,前方傳來消息,發現了馬糞。
只見前方林間的空地上,一坨表面乾涸的差不多的馬糞正靜靜地躺著。
都是養畜生的老手,眾村民青壯自然看出來應是這兩天剛出來的。
隊伍頓時士氣大漲,想來那馬蹄傷了,肯定離不了多遠。
領頭的村民也是信心大增,領著眾人向著印象中的方向尋去。
「嘶~嘶~。」
似乎是聽到了人聲和動靜。
在一行人即將穿過身前的林子時,遠遠的傳來了馬嘶聲,像是在呼喚眾人。
「找到了!找到了!」
「有聲音,有馬在叫,那邊!就在前面!」
聽到聲音眾青壯頓時興奮的叫起來,加快了腳步。
秋才和文生亦是丟下了還拄著棍子的何凱,一路小跑出了林子。
等何凱出來一看,就見林子外不遠的亂石堆里,一匹馬兒正嘶叫著在踱步,正是自家的馬匹。
似乎是因為在石堆里吃草繞了幾圈的緣故,那馬兒的韁繩纏在了一處石柱上,離開不得,難怪在那踱步嘶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