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趙勝利開始做工
趙勝利帶著一肚子氣回到家。
周秀娥已經做好飯,都在鍋里熱著,在等趙勝利回來。
「你去哪了?全家都等你吃飯,餓死我了。」說這話的是趙智菲,就是趙勝利的妹妹。
「怎麼跟你哥說話呢?」趙銀柱訓了一句。
「媽,以後不用等我,給我剩點就行。」趙勝利一邊說,一邊開始盛飯。
白菜燉豆腐,玉米面粥,窩頭饅頭都有。
「裝什麼可憐,你就不應該回來。在你城裡當你的工人唄。」趙智菲雖然只有十三四歲,個子已經長開,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有自己的是非觀,對趙勝利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
「吃飯也占不住你的嘴。」趙銀柱又訓了一句。
「爹,小菲說的對。我今天去了趟葉大慶家,我想買點木料,你在家做點小家具,我去趕集賣。你覺得能行麼?」趙勝利說起自己的打算。
「勝利。你想賺錢,這是好事。你跟著爹去做木匠活,一天最少給一塊五,咱倆人就是三塊。這多保險,你自己賣家具,別再讓人家當投機倒把的給抓了。」
趙銀柱一向膽小謹慎,他一輩子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吃苦耐勞。
「爹,這都放開多少年了?再說咱們也不買賣什麼稀缺物資。做個案板,擀麵杖這沒人管吧?」
「勝利。你還小,不懂這世上的事。這政策都是天天變,到時候找你算帳。」
趙勝利苦笑一下,自己看著年輕,可是有五十多年的社會閱歷加成。
「爹。沒事,這次是國家新政策,鼓勵老百姓經商呢。」
他從兜里掏出準備好的報紙。
1981年7月7日發布的《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干政策性規定》。
主要內容有:1,鼓勵待業青年從事個體經營。
2,部分服務業和商業包租給個人。
3,允許個體工商戶請幫手,帶徒弟。
「勝利,你還真沒白在城裡待,比我知道的要多。不過,這人工加上材料,不一定比咱們出去做工掙得多。有活的時候咱去做工,沒活在家做這個。你看咋樣?」
「行,爹。還是你想的周到。」
第二天上午,趙勝利來到村供銷社。
葉大慶在裡面忙碌,他帶著套袖,身上衣服乾乾淨淨。
「哥,忙著呢。」趙勝利打招呼。
「勝利,來了。寫好單子了?」
「嗯,現在先少買點,除了杜梨木,再買點乳膠,油漆,釘子。」
「行行行,油漆,釘子現在都有。」
「那個,再給我拿一雙布鞋。」趙勝利看著貨架。
「多大號的?」
「中號的。女式鞋。」
「哦,女式的,給小菲穿啊?」葉大慶去櫃檯下面找鞋。
「不是,給曉娟買的。」
葉大慶拿著那雙中號的平絨坡跟女式單布鞋,直接扔到櫃檯上。
「趙勝利。你小子還真行,你這是賊不走空,外面的指望不上了,又來打曉娟的主意。3塊4毛7。」
葉大慶和葉曉娟屬於一個家族,是葉曉娟的遠房堂哥。
趙勝利笑了笑,沒跟他解釋。
趙勝利找出四張一塊錢的紙幣,遞給葉大慶。
然後把布鞋夾到腋下,拿起找回的零錢向葉曉娟家走去。
趙勝利每次都打著看孩子的旗號。
不然進門都費勁。
葉曉娟這兩天心情挺好,趙勝利每天來給送吃的,有時候是烙餅,有時候是肉包子,還有雞蛋,豬肉。
不但來送東西,還幫忙洗孩子的衣服,尿布。
幹完活就抱著女兒,教趙燕子說話,叫爸爸。
畢竟是親爸爸,兩個人幾天就親密的不得了。
看不到趙勝利,趙燕子就跟媽媽嘟囔,爸爸呢,爸爸怎麼還不來?
趙勝利夾著鞋,直接進到屋內。
看到燕子正在炕上玩。
「曉娟,這天快暖和了。我給你買了雙單鞋。」趙勝利把布鞋放到葉曉娟面前。
葉曉娟用手撩了下頭髮,眼神里的笑意止不住溢出來。
「買這幹啥?我又不是沒鞋穿。你,你沒了工資,後面錢要省著點花。也別再天天買肉買雞蛋了。」
「曉娟,你放心吃,放心穿。我趙勝利有手有腳,還能餓著你們娘倆?我跟我爹說好了,跟他出去干木匠活,干好了不比當工人賺的少。」
葉曉娟聽完這句話,感覺自己像有了靠山一般,心裡從未有過的踏實。
她脫下笨重的棉鞋,換上趙勝利買的布鞋。
怎麼看怎麼好看。
在地上墊了張報紙踩上去。
「大小怎麼樣?我記得你是穿這個號。」
「嗯,挺好。不擠腳。」
葉曉娟比趙勝利還小几個月,也就21周歲多一點。
放到幾十年後,那正是青春女大學生。
這幾天的營養充足,再加上心情好。
葉曉娟的臉色比前幾天看著好多了,還帶點紅潤。
「現在縣城裡都有賣成衣的,等天暖和了,我帶你去縣城買一身,你穿上肯定好看。」
「趙勝利。你給我說實話,你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回的農村?」葉曉娟鼓起勇氣問起這句話。
「我做了個夢。夢到燕子丟了,你急的病了。我媽也氣的起不來床。這個夢太真實了,我在夢裡後悔死了。不該跟你離婚。曉娟,你信我的話嗎?」
「我不知道,人家都說你在外面,犯錯誤了。廠里把你開除了。還有那個女人……」葉曉娟實在說不出這句話。
「我不在乎別人說什麼,只要你一個信我就行。」
趙勝利轉身抱過女兒:「燕子,叫爸爸。」
第三天,趙銀柱接到一個活,是在於家溝村。
這家要蓋新房,讓趙銀柱去打門窗。
一大早趙銀柱就把趙勝利叫醒。
「勝利,走,到他們家再吃飯。」
趙勝利穿了一身舊衣服,洗把臉。
趙銀柱家有一輛7成新的飛鴿二八大槓自行車,這是買的別人的舊車,花了七十五塊錢。
「爹。我帶你吧。」
「好。」趙銀柱背著一個帆布工具袋,裡面是鋸,鑿子,錘子,推刨,墨斗等等。
於家溝一多半人都姓於,僱主這家也姓於,叫於海柱。
於海柱是於家溝數得上的富戶,家裡養了不少牲口,有豬,牛羊,騾子。
為了讓幹活的人積極點,他們家不但管飯,每人每天還給一包煙。
雖然煙是一毛多一包的低檔煙,但是在農村也算拿得出手。
中午是烙餅加燴菜。
香噴噴的燴菜,裡面有豬肉,海帶絲,白菜,豆腐,丸子。
這時候的菜里,沒有一點狠活,全是天然材料。
就是那豬肉,都有一種久違的香味。
趙勝利放開飯量,吃了一張大餅加三大碗燴菜。
周秀娥已經做好飯,都在鍋里熱著,在等趙勝利回來。
「你去哪了?全家都等你吃飯,餓死我了。」說這話的是趙智菲,就是趙勝利的妹妹。
「怎麼跟你哥說話呢?」趙銀柱訓了一句。
「媽,以後不用等我,給我剩點就行。」趙勝利一邊說,一邊開始盛飯。
白菜燉豆腐,玉米面粥,窩頭饅頭都有。
「裝什麼可憐,你就不應該回來。在你城裡當你的工人唄。」趙智菲雖然只有十三四歲,個子已經長開,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有自己的是非觀,對趙勝利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
「吃飯也占不住你的嘴。」趙銀柱又訓了一句。
「爹,小菲說的對。我今天去了趟葉大慶家,我想買點木料,你在家做點小家具,我去趕集賣。你覺得能行麼?」趙勝利說起自己的打算。
「勝利。你想賺錢,這是好事。你跟著爹去做木匠活,一天最少給一塊五,咱倆人就是三塊。這多保險,你自己賣家具,別再讓人家當投機倒把的給抓了。」
趙銀柱一向膽小謹慎,他一輩子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吃苦耐勞。
「爹,這都放開多少年了?再說咱們也不買賣什麼稀缺物資。做個案板,擀麵杖這沒人管吧?」
「勝利。你還小,不懂這世上的事。這政策都是天天變,到時候找你算帳。」
趙勝利苦笑一下,自己看著年輕,可是有五十多年的社會閱歷加成。
「爹。沒事,這次是國家新政策,鼓勵老百姓經商呢。」
他從兜里掏出準備好的報紙。
1981年7月7日發布的《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干政策性規定》。
主要內容有:1,鼓勵待業青年從事個體經營。
2,部分服務業和商業包租給個人。
3,允許個體工商戶請幫手,帶徒弟。
「勝利,你還真沒白在城裡待,比我知道的要多。不過,這人工加上材料,不一定比咱們出去做工掙得多。有活的時候咱去做工,沒活在家做這個。你看咋樣?」
「行,爹。還是你想的周到。」
第二天上午,趙勝利來到村供銷社。
葉大慶在裡面忙碌,他帶著套袖,身上衣服乾乾淨淨。
「哥,忙著呢。」趙勝利打招呼。
「勝利,來了。寫好單子了?」
「嗯,現在先少買點,除了杜梨木,再買點乳膠,油漆,釘子。」
「行行行,油漆,釘子現在都有。」
「那個,再給我拿一雙布鞋。」趙勝利看著貨架。
「多大號的?」
「中號的。女式鞋。」
「哦,女式的,給小菲穿啊?」葉大慶去櫃檯下面找鞋。
「不是,給曉娟買的。」
葉大慶拿著那雙中號的平絨坡跟女式單布鞋,直接扔到櫃檯上。
「趙勝利。你小子還真行,你這是賊不走空,外面的指望不上了,又來打曉娟的主意。3塊4毛7。」
葉大慶和葉曉娟屬於一個家族,是葉曉娟的遠房堂哥。
趙勝利笑了笑,沒跟他解釋。
趙勝利找出四張一塊錢的紙幣,遞給葉大慶。
然後把布鞋夾到腋下,拿起找回的零錢向葉曉娟家走去。
趙勝利每次都打著看孩子的旗號。
不然進門都費勁。
葉曉娟這兩天心情挺好,趙勝利每天來給送吃的,有時候是烙餅,有時候是肉包子,還有雞蛋,豬肉。
不但來送東西,還幫忙洗孩子的衣服,尿布。
幹完活就抱著女兒,教趙燕子說話,叫爸爸。
畢竟是親爸爸,兩個人幾天就親密的不得了。
看不到趙勝利,趙燕子就跟媽媽嘟囔,爸爸呢,爸爸怎麼還不來?
趙勝利夾著鞋,直接進到屋內。
看到燕子正在炕上玩。
「曉娟,這天快暖和了。我給你買了雙單鞋。」趙勝利把布鞋放到葉曉娟面前。
葉曉娟用手撩了下頭髮,眼神里的笑意止不住溢出來。
「買這幹啥?我又不是沒鞋穿。你,你沒了工資,後面錢要省著點花。也別再天天買肉買雞蛋了。」
「曉娟,你放心吃,放心穿。我趙勝利有手有腳,還能餓著你們娘倆?我跟我爹說好了,跟他出去干木匠活,干好了不比當工人賺的少。」
葉曉娟聽完這句話,感覺自己像有了靠山一般,心裡從未有過的踏實。
她脫下笨重的棉鞋,換上趙勝利買的布鞋。
怎麼看怎麼好看。
在地上墊了張報紙踩上去。
「大小怎麼樣?我記得你是穿這個號。」
「嗯,挺好。不擠腳。」
葉曉娟比趙勝利還小几個月,也就21周歲多一點。
放到幾十年後,那正是青春女大學生。
這幾天的營養充足,再加上心情好。
葉曉娟的臉色比前幾天看著好多了,還帶點紅潤。
「現在縣城裡都有賣成衣的,等天暖和了,我帶你去縣城買一身,你穿上肯定好看。」
「趙勝利。你給我說實話,你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回的農村?」葉曉娟鼓起勇氣問起這句話。
「我做了個夢。夢到燕子丟了,你急的病了。我媽也氣的起不來床。這個夢太真實了,我在夢裡後悔死了。不該跟你離婚。曉娟,你信我的話嗎?」
「我不知道,人家都說你在外面,犯錯誤了。廠里把你開除了。還有那個女人……」葉曉娟實在說不出這句話。
「我不在乎別人說什麼,只要你一個信我就行。」
趙勝利轉身抱過女兒:「燕子,叫爸爸。」
第三天,趙銀柱接到一個活,是在於家溝村。
這家要蓋新房,讓趙銀柱去打門窗。
一大早趙銀柱就把趙勝利叫醒。
「勝利,走,到他們家再吃飯。」
趙勝利穿了一身舊衣服,洗把臉。
趙銀柱家有一輛7成新的飛鴿二八大槓自行車,這是買的別人的舊車,花了七十五塊錢。
「爹。我帶你吧。」
「好。」趙銀柱背著一個帆布工具袋,裡面是鋸,鑿子,錘子,推刨,墨斗等等。
於家溝一多半人都姓於,僱主這家也姓於,叫於海柱。
於海柱是於家溝數得上的富戶,家裡養了不少牲口,有豬,牛羊,騾子。
為了讓幹活的人積極點,他們家不但管飯,每人每天還給一包煙。
雖然煙是一毛多一包的低檔煙,但是在農村也算拿得出手。
中午是烙餅加燴菜。
香噴噴的燴菜,裡面有豬肉,海帶絲,白菜,豆腐,丸子。
這時候的菜里,沒有一點狠活,全是天然材料。
就是那豬肉,都有一種久違的香味。
趙勝利放開飯量,吃了一張大餅加三大碗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