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融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8章 融合

  「三哥,原三隊的240畝水田,晚稻種植的是【農墾58】三代稻種,旱田種了40畝烤菸、30畝油菜。他們沒有油茶林,但有一片柑子樹。」

  鄭虎拿著統計報表來向方唯匯報,說完,他自己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以前大家都是關著門過日子,知道三隊的日子不大好過,卻沒想到會這麼艱難。

  總之一句話,對方的底子太差了,大家身上的擔子很重啊。

  方唯點點頭,然後拉著鄭虎、又讓人把趙金生喊來,一起去了三隊那邊。

  「這個穀倉以後拆了,糧食、種子和其他作物統一存放。牛棚重新修建一座,以後所有的耕牛都放在這邊飼養.....

  ,

  方唯一邊轉悠,一邊提出了計劃安排。

  二隊這兩年新修了穀倉,足夠大,所以原三隊就沒有必要再保留了穀倉了,

  回頭直接拆了。

  另外像生產隊隊部、牛棚、磨坊、碾米坊等設施,全都在三隊這邊重建,兩隊原先的設施一律拆除。

  方唯等人如今依然在木屋辦公,三隊的隊部就別提了,基本上可以劃入「危房」的行列。

  所以,接下來會選擇在兩隊的中間區域新建隊部,以後管理上也方便一些。

  【養豬場】、【堆肥場】、【2號禽舍】還是在二隊這邊,如果需要擴建等明年再說。

  「方隊長、鄭隊長、老趙...

  一路走來,不停的有三隊的社員和方唯、鄭虎打招呼,看得出來,大家對新的隊長都很熱情。

  大家都希望跟著新隊長能過上好日子,這種期盼也是無形中的強大壓力。

  方唯和鄭虎笑著一一回應,有時還會停下來和社員們聊一會。兩個生產隊的合併比預想中要順利得多,這是一個好現象,為下一步的真正融合奠定了基礎。

  中午。

  方唯回到家吃飯,發現盤蓮花有些不開心。

  「妹子,怎麼了?遇到啥事情了嗎?」

  「沒啥事,你別問了。」

  盤蓮花不肯說,低頭吃飯。

  最近村裡有一些閒言碎語傳到了她的耳朵里,總之就是她方唯結婚一年了,

  可肚子還沒有動靜,有些人就懷疑她是不是不能生養。

  這把她氣的,可又不好去找些人理論。

  「有什麼不開心的不要放在心裡,來,和我說說。」

  盤蓮花是外向的性格,喜怒哀樂都在臉上,方唯一眼就能看透。

  在他的追問下,盤蓮花才說了村裡的一些閒言碎語。

  「嗯,這事先不急,要是到了年底還沒有動靜,咱們倆就一起縣醫院看看。

  來,別生氣了,好好吃飯。」

  方唯對於這件事不是很在意,他和蓮花妹子的身體都很好,想要孩子應該問題不大。

  至於一些閒言碎語他讓對方不要管,就當沒聽見。農村的婆娘在一起能聊啥?還不是東家長西家短,總不能把她們的嘴給縫上吧?

  「三哥,你這樣講我就不氣了呢,別人說啥我管不著,就是害怕你怪我。」

  「我怪你做么子?你一個人也生不出孩子,咱倆一起努力吧。」

  「噗!三哥,你哪來的這麼多歪理,吃飯!」

  盤蓮花就這點好,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不是那種心思重的人。

  吃完飯收拾好,她就拉著男人去努力了一回,搞得方唯下午去公社都有點晚了。

  「方隊長,縣裡答應給你的拖拉機到了公社,我這邊人手不夠,所以才喊你自己開回去。合併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有什麼困難嗎?」

  徐廣生喊方唯來公社,就是讓他把這台拖拉機開回去。

  唐澤答應給二隊兩台拖拉機,之前到了一台,這是第二台。

  「沒事,我帶駕駛員一起來的。徐書記,合併的事千頭萬緒,很繁瑣。困難當然有,但我們有信心能克服。」

  「那就好!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大隊、公社匯報,我們會和你一起想辦法的。你帶著拖拉機回去吧,路上要當心。」


  徐廣生最近也很忙,和方唯聊了幾句之後,就把對方打發走了。

  方唯和鄧元恩開著這台大型拖拉機,突突突的返回了村上。

  隊裡現在有兩台手扶拖拉機、兩台東方紅-45大型拖拉機,比一般的生產隊可富裕多了。

  晚上。

  方唯點燈繼續書寫「有關雜交水稻育種的經驗總結」,盤蓮花坐在一旁,認真的翻閱男人以前的手稿。

  她跟著方唯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尤其對育種這方面比較感興趣。

  「要不你去育種小組吧,我看你的理論知識還要強過大哥,乾脆和我一起搞雜交水稻。」

  方唯寫完了一段,然後抬起來衝著盤蓮花說道。

  盤蓮花得意地一笑,她其實很聰明,文化程度也比方平高,對於雜技水稻育種技術的理解也更深刻一些。

  不過,她顯然不願意整天搞實驗、泡在水田裡。

  「去育種小組倒是可以,不過我想去【育林區】,把咱們的經濟林搞起來。」

  盤蓮花對山林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如果可以選擇,她更願意去做育林工作。

  方唯不禁笑了,答應了對方的這個要求。

  「行!回頭你就去那邊吧,那邊的時間自由一些。時間不早了,睡吧。」

  翌日。

  方唯就和鄭虎等人說了讓盤蓮花去【育林區】的事兒。

  鄭虎等人自然沒意見,【育林區】那邊本來就缺人手,多一個人是好事。

  「虎子,接下來咱們該採摘油茶籽了,今年你打算怎麼安排?」

  山上的油茶籽已經成熟,一年一度的採摘季到了。

  方唯和鄭虎等人商量這事兒,主要牽扯到原三隊的社員利益,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山上的油茶樹應該歸入生產資料當中,和庫存的糧食不同,應該算作新二隊的收益,還是統一分配吧。」

  有點出乎方唯的意料,鄭虎居然支持全員分配,也就是把原三隊的人都納入分配範圍。

  趙金生和劉會計也支持鄭虎的想法,她們的理由也很充分,三隊那邊的油菜回頭也可以照此原則進行分配。

  其他的隊幹部沒哎聲,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那就這麼定了,食用油從現在起都統一進行分配。」

  方唯做了決定,二隊的社員知道以後,有部分人嘀咕了幾句,事情也就過了。

  三天後。

  鄭虎集中了二隊的絕大部分勞動力,男女老少齊上陣,去隊裡的油茶林採摘油茶籽,又採摘了油茶籽11283斤。

  等這邊的油茶籽全部採摘完畢,隊裡組織青壯勞力,在方唯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山深處。

  現在隊裡的勞動力增加了至少一倍,方唯也不客氣,將野生枇杷林、野生板栗樹林、野生油茶樹林全部清理了一遍。

  一共採摘了野生枇杷12056斤、野生板栗11735斤、野生油茶籽9166斤。

  【採摘油茶籽,點數+11283】

  【採摘野生枇杷,點數+12056】

  【採摘野生板栗,點數11735】

  【採摘野生油茶籽,點數+9166】

  【總點數:207785點。】

  這一次採摘的東西全部歸入集體收益當中,採摘數量比方唯估計的要多。

  看來將【育林區】和【採摘區】合併之後,屬性的加成效果很不錯,野生林不僅增強了抗病蟲害、抗旱等能力,還提升了樹木的品質以及增加了果實的產量。

  這還是沒有進行人工干預的情況,如果以後採取一些人工干預的措施,產量還會進一步提升。

  「下面我說一下分配的事情,枇杷和板栗每人分10斤,剩下的全部拿到圩上去賣掉。這件事由方文書和劉會計負責。

  兩部分油茶籽加一起有20449斤,全部用來榨油,估計可以榨出來6000多斤茶油。

  每人分20斤茶油,剩下幾百斤茶油算作庫存留著,以後做大鍋飯能用上。」

  方唯做了安排,所有的隊員都行動了起來。


  方文書和劉會計帶人去賣枇杷果和野生板栗,鄭虎帶領大家處理油茶籽,然後榨油。

  忙忙碌碌小半個月,這些事情才處理完畢,隊裡又有了6500元收入。

  這筆錢算是新二隊的第一筆收入,全體社員都可以享受分紅。

  「三哥,今年分的茶油可不多哦,咱們加一起也就分了不到60斤。」

  盤蓮花看著家裡的茶油,稍微有點發愁。

  家裡之前做菜捨得放油,因為前幾年家裡不缺食用油,炒菜的時候就不會太節省。

  現在兩個生產隊合併,人口幾乎增加了一倍,分到手的食用油可就少多了。

  「哈哈,咱們按照一年算,平均一個人一個月2斤半油還少啊?城裡一個人的定量,每個月也才半斤油。」

  方唯不是很在意這事兒,他有辦法搞到食用油,而且家裡的油只能說是不富裕,但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知足者常樂,關鍵還是他的辦法多。

  「也是哦,是我不了解情況。三哥,寨子裡不用交生豬任務,家裡的豬油總會有一些。而且寨里也有油茶林,我對這個沒多少概念。」

  盤蓮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寨子裡的生活水平並不差,她這話到外面說是會挨打的。

  方唯擺了擺手,然後去找方平去了。

  「大哥,你和楊連長他們說了嗎?」

  「我見了楊連長,說我們自家想買一點花生油,他答應了,說回頭給咱們送過來。」

  既然全員分配食用油,方唯自然早就預料到家裡的食用油會大幅度減少。

  這次他沒有讓大哥提前去山裡採摘油茶籽,兩個隊剛剛合併,這種事還是要注意影響的。

  於是,他就讓大哥去聯繫後勤基地的楊連長等人,想從對方那邊購買一些花生油。

  家裡的錢還夠用,買點油回來也花不了太多。

  方平抽空去找了楊連長,楊連長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同時還表示會親自送到家。

  過了兩天。

  楊連長帶來了200斤花生油,按照每斤0.8元的價格收的錢,這個價錢和平價供應的價錢一樣。

  「方隊長,我們明年還需要一些黃豆和花生種子,你可得幫我這個忙啊。」

  黃豆和花生種子同樣存在種子退化的問題,為了追求產量,楊連長他們種植了三季之後,就需要更換種子了。

  高產種子自前只能通過方唯才能搞到。

  「現在縣裡卡的比較緊,等秋收後我幫你想想辦法。」

  如果是稻種,方唯肯定就一口回絕了。

  現在的二隊被各方盯著,優良的稻種他哪敢在私下交易?估計今天交易完明天就有人找他的麻煩。

  但黃豆和花生的種子,關注度不高,隊裡經常都是賣給收購站。

  想辦法給楊連長等人勻出來一部分,還是可以做到的。好在對方是部隊單位,即便是後面查出來也問題不大。

  楊連長說了幾句客氣話,便告辭離去。

  時間匆匆。

  隊裡去修水庫的人又換了一撥,這次是由原三隊的民兵隊長江海波帶隊,

  一群人熱熱鬧鬧的去了。

  工地之前發生的事故,終究還是還是對縣裡產生了一些影響。

  薛宇民突然被調到了專區,而之前有望接班的戴成剛,也被調往了另外一個縣。

  唐澤接替了薛宇民成為了大管家。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求各單位在姚家嶺舉行攻堅大會戰,務必要在年底之後完工。

  各個生產隊又開始抽調人手,二隊補充了20人,先後派了60人參加水庫工程大會戰。

  幾萬人匯聚在姚家嶺水庫施工現場,不出意外的話,年底之前還真能把水庫修好。

  早上。

  方唯去邊邊角角的地方,看了一下之前種的【南光二號】次二級稻種。

  這些零散的稻子可以收割了,但沒有任何的價值。

  經過他的檢查,次二級雜交水稻稻種在生長過程種,會產生很嚴重的性狀分離現象。

  即便是有【種植區】的屬性加成,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方唯判斷,這和雜交水稻的特殊性有關,嚴格說起來雜交水稻並非是一個自然品種,而是人為捏合的品種。

  有了這個試驗數據,他很輕易就得出了結論:【南光二號】稻種只能種植兩代,次一級稻種完全能用,而次二級稻種就完全不能用。

  「好了,慢慢等待吧。秋收之後的這批【南光二號】三代稻種,就是最後的定型產品。」

  方唯有些期待,等他培育的【南光二號】三代稻種徹底定型之後,第一個雜交水稻新品種也就真止成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