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年前雜事
大玄449年臘月二十二日,水曜日。
馬日沖鼠,煞北。
桌上擺放著幾盤醃製的不知名野菜,還有半隻烤雞,在中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陳田、陳地兄弟倆面前擺放著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粟米飯,上面不僅澆著一些羊肉湯,還有幾塊雞肉,讓人看的口水直流。
有羊肉湯,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難得的豐盛一餐了,更別說那半隻燒雞。
可是,陳田看了看自己面前那碗幾無雜質的粟米飯,以及上面的肉塊,再看看自己父親和母親那邊。
兩位老人此時卻是神色平靜的就著醃製的小菜吃著陳糧,似乎讓陳田他們兄弟倆吃的更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陳田偏過頭,看著還在埋頭吃飯的弟弟,沒好氣的肘了他一下,然後站起身來道:
「娘,我們兄弟倆這躺去蜀郡的時候吃的挺好的。還賺了不少錢,這隻燒雞,就是特意帶回來給你們的。還有,以後咱們家的陳糧就別吃了,有的都發霉了,實在不行,拿去餵牛算了。」
說話間,陳田重新取了兩個碗過來,將中間的那半隻燒雞一分為二,分別遞到陳父陳母面前。
陳母任氏很高興,接過去後滿臉笑意的看著陳田說道:
「田兒終歸還是要大一些,懂得心疼為娘了。」
陳父陳不餓則是笑了笑,就著雞肉又咽下去幾口陳糧做的飯食,然後含糊不清的嘀咕道:
「這陳糧又不是不能吃,老子小時候想吃陳糧都……」
看到陳田那嚴肅的目光,陳父才話鋒一轉,語氣惋惜的說道:
「陳糧也是糧啊,餵牛了多可惜。再說了,牛多金貴,吃發霉的糧食吃出個問題可怎麼辦……就是拿去變賣,也能賣好幾十文錢呢。」
陳田忽然想起什麼,對著一旁滿臉笑意的母親說道:
「娘,我記得幾個舅舅他們家就在隔壁的五顯鄉,過兩日閒下來,咱們帶上只羊,再拿上兩匹布,去看一看,咱們家發達了,舅舅家這種實在親戚能拉一把是一把。」
聽完這番話,陳母任氏臉上的喜悅之色更濃,高興的說道:「是有些年沒去看過他們了。」
在陳田未發跡之前,陳家已經夠窮的了。
但幾個舅舅那邊更窮,陳田的姥爺、姥姥一共生養了包括陳田她母親在內的七個孩子。
早年間大玄打了敗仗的時候餓死兩個,剩下五個孩子,陳田他娘是唯一一個女的,當初兩個老人也是因為看到陳田他父親有軍功,分了虛田,不會被餓死,才將陳母嫁給陳父這個外來戶。
但這些年,陳田都沒聽說有哪個舅舅誰立下了軍功,新得虛田。
所以,幾個舅舅的虛田也只是在姥爺當初的基礎上多了幾畝,地里的產出完全不夠幾個舅舅養活自己。
在幾個舅舅家那裡,即使是發霉的陳糧也很重視。
比起幾個舅舅,陳田家現在完全可以算是大地主了,至少不用再把發霉的陳糧當做寶貝了。
陳母任氏已經想像得到,到時候自己回娘家的風光。
在順成縣這地界,一般人家走親訪友,用籃子裝上幾升粟米,上面再加上幾個雞、鴨蛋,再拎著兩尺布,就已經足以引起許多人的羨慕了。
而陳田計劃的這種帶著羊,拎匹布的配置,絕對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陳田兄弟倆一邊吃,一邊和母親談著過幾日去幾個舅舅家要注意的事情,陳父則在一旁聽著。
聽到糧食二字後,陳父嘆道:
「這次咱們大玄打了敗仗,數萬好男兒折在了北線那裡。按照以往的慣例,死了那麼多人,一兩年內,糧米的價格肯定要漲價,到時候,買不起糧食就會餓死人。」
「五顯鄉那地界比不上咱們這裡,就你幾個舅舅的那幾十畝地,地里打出來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咱們家現在有了余錢,過兩日去的時候帶上二十……不,帶上四十兩銀子給你那幾位舅舅,讓他們買點糧食備著。」
陳地那張滿是雀斑的臉上也嚴肅了不少,在旁邊一本正經的說道:
「這次到了蜀郡的時候,我也順道看過了。那裡一斤羊肉要三百多文,一斗粟米要七百文,就連谷糠都要一百文一斗。沒想到,就隔著不到二百里地,比咱們這裡要貴那麼多!」
陳田心中暗嘆,蜀郡雖然是上郡,但上郡又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富饒之地。
此番大玄和百靈國之間大戰,大玄一方的潰敗,讓蜀郡驟然之間失去那麼多青壯,能幹活的青壯死了,短期內,地里的產出肯定會有所減少。
目前這個物價上漲都還算在能接受的範圍內,畢竟蜀郡底蘊在這裡,同時還可以靠大玄其他地方供供血。
按照陳父他的說法,在他小時候,在東南吳郡那地界,水利如此充沛的地方,因為戰亂,物價漲到了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地步。
一斗米漲到了三兩銀子,最後甚至漲到了十幾兩,就這還是有價無市,一般人拿著錢都不知道在哪裡買。一隻雞漲到了一千五百文左右。
作為對比,陳不餓他本人被賣到一戶大戶人家做小廝時,對方只給了陳不餓他父親一千三百文。
半大孩童,還沒一隻雞貴,由此可知亂世人命之賤……
一家人說起糧價的變動,陳母任氏忍不住嘆息,似乎在為當年餓死的兩個弟弟傷心,同時又慶幸的看著桌子上的飯食。
最起碼,自己家是不愁吃喝了。
只要能保證隨時有一口吃的,再有個立腳的地方,大多數的百姓就會感到心滿意足,直夸當年是個好年景。
晚飯後,陳母任氏又去隔壁的房間內織布,織了將近三十年,陳母她已經可以做到光憑感覺就能織出一匹好布。
陳地則被陳田強行打去刷碗,讓他刷完了再來找自己。
至於陳田自己,則是跑去阿豹家,順道將八師兄還有黃連他們幾人叫在一起。
阿豹他家的屋子夠大,能塞下那麼多人。
陳不餓、甘峰山這老哥五個,雖然是底層民夫出身,但像陳父這種在大戶人家做過小廝的,眼界其實並不低。
其他人情況也都差不多,所以他們都知道識字的重要性,老哥幾個在陳田他們小的時候,就曾經手把手的將自己認識的那幾個字教給陳田他們。
只不過,當時的陳田幾人,對那幾個歪七扭八的「字」沒什麼興趣,在勉強學會怎麼畫之後,因為後續沒有真正懂的人教,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此番回來,在得知陳田學會了超過三百字的時候,陳不餓他們老哥幾個就用棍子將黃連他們又打了回來。
讓他們每天晚上都跟著陳田學認字。
至於八師兄也出現在這裡,純粹就是學習的進度問題,在陳田只認識幾個字的時候,他認識將近一百字。
現在,陳田都快認識超過三百字的時候,八師兄他還是只認識一百五六十個字。
之前玄王賞賜了陳田幾本師傅那裡沒有的秘籍,陳田對八師兄也沒有隱瞞,私底下也讓八師兄隨便看。
但認字不夠,八師兄他有許多地方看不懂,只能讓陳田代為解釋。
痛定思痛,想著萬一以後陳田不在自己身邊,自己得到秘籍也看不懂。
所以,八師兄他也每天晚上在這裡跟著陳田學認字。
馬日沖鼠,煞北。
桌上擺放著幾盤醃製的不知名野菜,還有半隻烤雞,在中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陳田、陳地兄弟倆面前擺放著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粟米飯,上面不僅澆著一些羊肉湯,還有幾塊雞肉,讓人看的口水直流。
有羊肉湯,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難得的豐盛一餐了,更別說那半隻燒雞。
可是,陳田看了看自己面前那碗幾無雜質的粟米飯,以及上面的肉塊,再看看自己父親和母親那邊。
兩位老人此時卻是神色平靜的就著醃製的小菜吃著陳糧,似乎讓陳田他們兄弟倆吃的更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陳田偏過頭,看著還在埋頭吃飯的弟弟,沒好氣的肘了他一下,然後站起身來道:
「娘,我們兄弟倆這躺去蜀郡的時候吃的挺好的。還賺了不少錢,這隻燒雞,就是特意帶回來給你們的。還有,以後咱們家的陳糧就別吃了,有的都發霉了,實在不行,拿去餵牛算了。」
說話間,陳田重新取了兩個碗過來,將中間的那半隻燒雞一分為二,分別遞到陳父陳母面前。
陳母任氏很高興,接過去後滿臉笑意的看著陳田說道:
「田兒終歸還是要大一些,懂得心疼為娘了。」
陳父陳不餓則是笑了笑,就著雞肉又咽下去幾口陳糧做的飯食,然後含糊不清的嘀咕道:
「這陳糧又不是不能吃,老子小時候想吃陳糧都……」
看到陳田那嚴肅的目光,陳父才話鋒一轉,語氣惋惜的說道:
「陳糧也是糧啊,餵牛了多可惜。再說了,牛多金貴,吃發霉的糧食吃出個問題可怎麼辦……就是拿去變賣,也能賣好幾十文錢呢。」
陳田忽然想起什麼,對著一旁滿臉笑意的母親說道:
「娘,我記得幾個舅舅他們家就在隔壁的五顯鄉,過兩日閒下來,咱們帶上只羊,再拿上兩匹布,去看一看,咱們家發達了,舅舅家這種實在親戚能拉一把是一把。」
聽完這番話,陳母任氏臉上的喜悅之色更濃,高興的說道:「是有些年沒去看過他們了。」
在陳田未發跡之前,陳家已經夠窮的了。
但幾個舅舅那邊更窮,陳田的姥爺、姥姥一共生養了包括陳田她母親在內的七個孩子。
早年間大玄打了敗仗的時候餓死兩個,剩下五個孩子,陳田他娘是唯一一個女的,當初兩個老人也是因為看到陳田他父親有軍功,分了虛田,不會被餓死,才將陳母嫁給陳父這個外來戶。
但這些年,陳田都沒聽說有哪個舅舅誰立下了軍功,新得虛田。
所以,幾個舅舅的虛田也只是在姥爺當初的基礎上多了幾畝,地里的產出完全不夠幾個舅舅養活自己。
在幾個舅舅家那裡,即使是發霉的陳糧也很重視。
比起幾個舅舅,陳田家現在完全可以算是大地主了,至少不用再把發霉的陳糧當做寶貝了。
陳母任氏已經想像得到,到時候自己回娘家的風光。
在順成縣這地界,一般人家走親訪友,用籃子裝上幾升粟米,上面再加上幾個雞、鴨蛋,再拎著兩尺布,就已經足以引起許多人的羨慕了。
而陳田計劃的這種帶著羊,拎匹布的配置,絕對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陳田兄弟倆一邊吃,一邊和母親談著過幾日去幾個舅舅家要注意的事情,陳父則在一旁聽著。
聽到糧食二字後,陳父嘆道:
「這次咱們大玄打了敗仗,數萬好男兒折在了北線那裡。按照以往的慣例,死了那麼多人,一兩年內,糧米的價格肯定要漲價,到時候,買不起糧食就會餓死人。」
「五顯鄉那地界比不上咱們這裡,就你幾個舅舅的那幾十畝地,地里打出來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咱們家現在有了余錢,過兩日去的時候帶上二十……不,帶上四十兩銀子給你那幾位舅舅,讓他們買點糧食備著。」
陳地那張滿是雀斑的臉上也嚴肅了不少,在旁邊一本正經的說道:
「這次到了蜀郡的時候,我也順道看過了。那裡一斤羊肉要三百多文,一斗粟米要七百文,就連谷糠都要一百文一斗。沒想到,就隔著不到二百里地,比咱們這裡要貴那麼多!」
陳田心中暗嘆,蜀郡雖然是上郡,但上郡又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富饒之地。
此番大玄和百靈國之間大戰,大玄一方的潰敗,讓蜀郡驟然之間失去那麼多青壯,能幹活的青壯死了,短期內,地里的產出肯定會有所減少。
目前這個物價上漲都還算在能接受的範圍內,畢竟蜀郡底蘊在這裡,同時還可以靠大玄其他地方供供血。
按照陳父他的說法,在他小時候,在東南吳郡那地界,水利如此充沛的地方,因為戰亂,物價漲到了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地步。
一斗米漲到了三兩銀子,最後甚至漲到了十幾兩,就這還是有價無市,一般人拿著錢都不知道在哪裡買。一隻雞漲到了一千五百文左右。
作為對比,陳不餓他本人被賣到一戶大戶人家做小廝時,對方只給了陳不餓他父親一千三百文。
半大孩童,還沒一隻雞貴,由此可知亂世人命之賤……
一家人說起糧價的變動,陳母任氏忍不住嘆息,似乎在為當年餓死的兩個弟弟傷心,同時又慶幸的看著桌子上的飯食。
最起碼,自己家是不愁吃喝了。
只要能保證隨時有一口吃的,再有個立腳的地方,大多數的百姓就會感到心滿意足,直夸當年是個好年景。
晚飯後,陳母任氏又去隔壁的房間內織布,織了將近三十年,陳母她已經可以做到光憑感覺就能織出一匹好布。
陳地則被陳田強行打去刷碗,讓他刷完了再來找自己。
至於陳田自己,則是跑去阿豹家,順道將八師兄還有黃連他們幾人叫在一起。
阿豹他家的屋子夠大,能塞下那麼多人。
陳不餓、甘峰山這老哥五個,雖然是底層民夫出身,但像陳父這種在大戶人家做過小廝的,眼界其實並不低。
其他人情況也都差不多,所以他們都知道識字的重要性,老哥幾個在陳田他們小的時候,就曾經手把手的將自己認識的那幾個字教給陳田他們。
只不過,當時的陳田幾人,對那幾個歪七扭八的「字」沒什麼興趣,在勉強學會怎麼畫之後,因為後續沒有真正懂的人教,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此番回來,在得知陳田學會了超過三百字的時候,陳不餓他們老哥幾個就用棍子將黃連他們又打了回來。
讓他們每天晚上都跟著陳田學認字。
至於八師兄也出現在這裡,純粹就是學習的進度問題,在陳田只認識幾個字的時候,他認識將近一百字。
現在,陳田都快認識超過三百字的時候,八師兄他還是只認識一百五六十個字。
之前玄王賞賜了陳田幾本師傅那裡沒有的秘籍,陳田對八師兄也沒有隱瞞,私底下也讓八師兄隨便看。
但認字不夠,八師兄他有許多地方看不懂,只能讓陳田代為解釋。
痛定思痛,想著萬一以後陳田不在自己身邊,自己得到秘籍也看不懂。
所以,八師兄他也每天晚上在這裡跟著陳田學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