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搶婚(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0章 搶婚(2)

  嚴冬過境,春寒從指縫中的風中溜出來,灌入他的袖口。

  李賢從西殿出來,一路就走到了這裡,如若無人之境。

  窗台低矮,無花枝遮擋,他一眼看到她案台上所置的機械弩機。和他料想一樣,他自笑,她是真的對自己的婚嫁之事毫不上心?

  事到如今,她還和當初決定嫁到楚國一樣能分出心思,去做別的事?

  他最後再看了一眼芷蘭宮,一團黑影突兀出現,他定睛一看,龍影在梅林中具化。

  龍影忽然張開了,支張利爪,聚攏在半空。

  早在上一世,他就看到過庚辰。一開始,這道影很淺,秦帝國建成之後,影的顏色才逐漸加深。

  作為法家一派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始終不相信這些虛妄之說。

  直到他復生。

  只見他面前,庚辰化作龍的影子,它的身體蜿蜒盤繞在正殿樑柱之上,宛若巨大的靈蛇。縱然它再龐大,但它只是影子,也只有李賢能看到。

  李賢視作無物,邁步就要離開。

  咻一下,兩翼撲風而來,勢要攔住他的去路。

  李賢從來也沒聽過庚辰說話,只將庚辰當做神獸,獸類,即動物是也。

  「何意?」他蹙眉。

  它聳立在空中,那些象徵著龍的鱗片在冬日暗沉的陽光下掠過一道刺眼的光。李賢感到一種無形的壓迫感,他又說了幾遍,可龍的影子還是沒有消散,有且比從前任何一次都要具象化,他認為這一定是自己精神又出了問題,一定是被囚這幾日箭步過去,揮劍打亂。

  『竟敢造次!』

  他一震,這聲音竟是來自他內心!

  他抬眼,凝視那雙深淵一樣黑的獸眼,然而它目光空洞,他從中看到的只有自己,若非他親眼所見,那幾乎就像是個虛幻的影子。

  「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沒有聲音回應他。

  他深吸一口氣,許梔沒有和她說過她來到秦國的原因,以他所見,這條龍,還有嬴政下令尋的於是,勢必與之有十分的牽連。

  他這人有一點與常人不同,不怕死。

  既然他看了變幻莫測的事態,經歷常人所不能忍的痛苦,屢歷挫敗,拱手相讓,嚴寒已經深入骨髓,他剩下的,空餘的,只有一顆比堅冰更加堅韌的心臟。

  李賢出劍速度極快,劍法行雲流水,將整片梅園籠罩在了一片寒光之中,亂梅殘雪,斑駁在瑩白的雪地上,沆瀣了一層霧氣。轟!一聲巨響,一股強大的反震之力從劍上傳來,他側身一晃,但仍然穩穩站定。

  他看出它是在阻止他。

  沒有人可以阻擋。

  心底的女音忽爾升起,『人真有意思。』庚辰笑,『既所求非一,又為何共執,求此一程?』

  共執二字,他沒能從中聽出更多的含義。

  無非是他困於前世今生,她執念改寫結局。

  他不能再多想,想得越多,他就該勸解自己放棄。

  往後漫長餘生也好,剩下十五年也罷,即便她會恨他,但在她身側之人,只能是他。

  龍的影子在他的注視中消失。

  日頭高掛,天空湛藍得沒有一絲雲。

  李賢來到興樂宮,那是秦昭王時代以來藏放秦與六國之間婚盟之書的地方。在不久前改建成了皇室宗正之所。

  而他不是唯一一個朝著興樂宮來的人……

  -

  興樂宮外不遠的章台宮中,正進行著一場重量級別的密談。烏黑樑柱,鎏金大殿,梧桐木搭起華麗的燈座。

  嬴政盯著跪在龍座之下的女兒,聽她言辭冷靜,有理有據的解釋著她在詔書上寫上所寫。

  嬴政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怒,他篤定自己絕對給了她自由的選擇!

  在他將詔書交給王綰保管,允許女兒親手打開詔書之前,他就想好了萬全之策。

  沒人猜到,無人知道,他原本給她的詔書上根本沒寫任何名字!

  那是一張蓋了玉璽大印的空白詔書!!

  嬴政早將櫟陽乃至雍城的一切都收入眼中,所謂知女莫如父,在很多年前,女兒坦白她喜歡誰的時候,他就知道那絕非她隨意笑語。


  那人能在出使於魏的縫隙之中讓張家從潁川舊事的漩渦抽離,張良此人,亦絕非一般。

  但張良畢竟姓張,韓國丞相張平的張。

  這就註定猜忌從未消退。

  最後這封提前書寫的詔書,既是他作為父親的仁慈,也是作為皇帝選擇的妥帖辦法。

  嬴政不會知道,就在這樣重重複雜的網絡之中,女兒親手殺死的不止是過去的張良,還有過去的自己。

  嬴政一時間都不知道自己是該生氣,還是該欣慰,讚許他女兒如此識得大體!

  與許梔一同入殿的,還有宗正,這個擔任宗正的官員不是別人,就是嬴騰。他發覺四周的空氣在永安公主說完話之後瞬間冷了下來。

  嬴政不說話,實在相當可怕。

  可這一回,永安公主居然沒有先一步將態度軟下來。

  嬴騰把話聽了個大概,也算清楚,他不知道皇帝和公主在想什麼,他只知道,引發兩人氣氛不對勁的是擱在他面前的這個鎏金詔書。

  嬴荷華已經從案上起身,跪伏在了階下。

  三人之間只聽得見前殿銅鐘里的水聲,滴答、滴答,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嬴騰與嬴政同輩,但年長個二十歲,子女都已成家,這個情況,他天然當成了永安不滿出嫁,他不知道這個詔書就是嬴荷華自己寫的,她正準備打圓場,頷首表示要將詔書拿給永安公主。

  他看了一半,就僵住了,震驚地看了一眼嬴荷華。

  就在這一刻,嬴政開口問話。

  他從主座上立起來,看了嬴騰,「宗正可也覺得荒唐?」他轉又盯著嬴荷華,「事關重大,王綰不曾同你講過,朕不需要你這樣做?」嬴政明顯已經有了怒意,然而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讓他的聲音依舊沒起伏,叫人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

  許梔一頓。

  大概這件事有兩種可能。

  嬴政欲圖要她下嫁蒙毅的說法是被王綰曲解,又或許是王綰有意隱瞞,為的是在死前平衡朝局、打擊李斯,從而給她加以心理暗示。

  只是大概王綰沒想到的是從前跋扈的嬴荷華從楚國回來之後變得不一樣了,她與他所想居然是一樣的。

  「王丞相病逝之前不知女兒之意。」她說著,伏下了身。

  嬴政拂袖,「王綰若行事無差,你如今便不會將這封拿給朕!」

  她心裡一頓,垂首,試圖辯解,「丞相不敢違背父皇。」

  不敢。

  這短短几個字,比淳于越那些人齊刷刷說他改制專斷,還要有殺傷力。

  這時候,她又說了些話。

  嬴政盯著她,從某個程度來說,忽然覺得熟悉,就像很多年他也曾這樣看過的一個人。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韓非。

  仔細一想,韓非的學生教過她六年。難不成將他可愛聰慧的女兒教得也這般冥頑不靈。

  「父皇給你機會,荷華。」他極力讓自己保持溫和,「如今詔書未發,你自己可再寫一次。」

  聽到嬴政的強調,許梔頓了一下,這是種很虛妄的感覺。

  當一個人已經是全天下權力濃縮的錨點,他又怎麼可能在這種構架之下期許自己身邊的人獲得自由?

  這不是種『何不食肉糜』的荒誕?

  燭火的光影從嬴政黑色的龍袍上傾下來,落在案上織就的金絲線毯,像是瀉下了一地的金粉。

  她望向嬴政,重重琉璃珠簾比從前遮蔽性更強了,故而看不到他的眼睛。

  「父皇。那就是我的意願。」

  嬴政每掃一眼詔書都氣得不行,揚手想將詔書砸在她面前,最終還是忍了下來。「再寫!」

  「父皇。」

  許梔被頭一次被嬴政用這種神色這樣看著,縱然已經是極力克制,可裡面一眼就能看到那雙黑瞳里的威懾。

  她終於知道秦舞陽為何會嚇成那樣。

  而嬴政的眼睛,無外乎繼承也在了他女兒的身上。

  於是她並不算反抗,只是沒有下跪,只是直視了她的父皇而已。


  「父皇。我落筆就沒想過回撤的餘地,何況媛嫚皇姐就要從雍城回到咸陽了。」

  嬴政不喜歡過於執拗,不懂變通的人。

  現在這個人變成了他的女兒。

  而且她還學會了一個他最不喜歡的習慣——『先斬後奏』。

  嬴騰搶先一步開口,「皇帝陛下息怒!」

  說罷,他又直身道,「公主殿下年輕,不知婚嫁的重要。」「老臣逾矩而言,公主殿下此書,實在不妥,望公主殿下萬事三思而行啊。」他說得花白的胡茬在唇上上下抖動。

  嬴騰翻來覆去在這父女二人的對話空隙都沒想通,嬴荷華怎麼會這樣落筆!?

  而嬴荷華順勢將頭埋得很低,將額頭貼在手背上,「女兒不敢。」

  嬴騰在場,她沒有說太多的話。

  「天子一言九鼎。我是父皇的女兒,也應該落筆無悔。」

  ——

  與此同時,殿外的氣氛沒有一點鬆弛,從尉繚到馮去疾,包括姚賈,秦朝這一批肱骨大臣們都屏住呼吸。

  他們來這裡是為了泰山封禪,但更有眼下關於嬴荷華的婚事。

  公子公主的婚事不再是秦國之事,而是關乎天下之事,更不乏與他們做臣子的息息相關。

  嬴荷華是其中最特殊的那個。她曾在覆秋宮參與小議多年,在列國相繼被滅的事件中活動平凡,她從楚國回來後,藉由博浪沙遇刺,她有了自己的護衛,手握可調動雍城親軍的私印,不乏有她的幕僚出任朝官。

  再看李斯任丞相一事,她的手已經伸到了內政,再這麼下去,她將不亞於長公子在朝廷中的分量。

  章台宮前,無人敢說話,看到同僚之間的眼神交流,李斯坦然而待,全然不以為意,任由風鼓動他的袖袍,在他看來,他自己,他兒子都遠離此事。楚地巫族至少能絆他近一個月,他斷然不可能出現在咸陽城中。

  這時候,殿門打開,趙高通傳陛下身體有恙,泰山封禪之事改日再議。

  接著從殿內出來的人,沒有嬴荷華,只有任宗正官職的嬴騰。

  蒙毅到來的時候,章台宮前的硝煙已經散去。

  天光從藍色之中破開。

  長樂宮內肅穆一片,偌大的九枝燈影照在牆面,殿頭懸一秦國圖騰,漆紅大案上都是些規整的卷紋。

  嬴騰手持玉簡,高聲宣讀:「今日納吉,問名合八字。」

  接著,卜卦卜官手持龜甲,置於香爐之上,口中念念有詞。片刻後,他將龜甲翻轉,仔細查看卦象,隨後高聲宣布:「天作之合,子孫昌盛……」

  卜官念到一半,一個聲音突然打斷了他。

  「何謂天作之合?」

  感謝大家的等待。提前祝賀大家新春快樂,假期愉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