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元旦】燕丹番外(朋友們2025新年快樂)
第468章 【元旦】燕丹番外(朋友們2025新年快樂)
【時間線是原世界,下一個番外是墨柒的民國時期】
——
我的名字叫丹。
這個詞是朱紅色的意思,本意是硃砂。
丹也還有另一種意思,視為赤誠,丹心是也。
太子丹,荊軻刺秦的篇目已綁定了我的一生,綁定了兩千年。
熊熊烈火。
我不喜歡與人結交。我也不喜歡和誰做朋友。
我厭惡的東西蠻多。
我喜歡的東西也多。
一個風雪交加的白天,我坐在不大的馬車裡面,馬車車輪子不斷往前邊滾,車轍一直沿著西北方向往前。
「太子殿下,已出薊城五百里遠。」
「五百里很遠嗎?」
「遠。」我的太傅鞠武說。
我看了看他,「我不覺得遠,對我來說,凡是沒去過的地方都遠。」
鞠武看著我,欲言又止。
王宮外五十里的地方我都沒去過,何況是千里之遙的邯鄲?
我對距離沒概念。從我太傅的眼裡我感覺,那神情和我母妃哭著對我叮囑過來叮囑過去的神情一樣。
「沒事。太傅,我看過史書,理論上被質的太子不出幾年就能回去。你看,之前齊國趙國」
我伸出頭張望著被我落在身後的薊城,蒼茫朦朧,灰白色的景物在我身後流逝。
當質子意味著什麼?
我想真好,我的父王封我為太子,而我終於能離開燕國,去別的國家遊歷了。
這條路很長,要從薊城我還記得冬天晚上的火,烤得讓我的臉都發熱,火星濺到我的皮膚上,把我燙破了皮!
「真煩人!」我叫著跳起來,睨著侍人,「你們是怎麼生火的!」
我的太子太傅鞠武蹙著:
「太子啊,在邯鄲時萬萬不要如此說話。」
「啊?」
鞠武瘋了。
可他繼續說:「我帶殿下到這裡來,便是想要殿下學會怎麼生火。」
「為什麼?」這還用得著我親自動手??
「趙國冬日寒冷乾燥,殿下不能像在薊城等著人來服侍。」
「我雖為質,卻也是燕國的太子!像是我的先祖燕昭王,還有楚頃襄王,包括秦昭襄王都曾是人質後又為人君啊!」
我從來不覺得我這一生都不會安全回到衍水,回到北地故土。
鞠武沉默片刻,望著遠處的河水,上頭浮動著亮晶晶的波浪。後來他會想,時局他不該教給太子丹這樣多,人一旦學的知識太多,就會有很多的期待與想法。
他的眼睛閃閃發光,以為他能改變這個世界,改變燕國在這個世界的格局。
燕丹這樣的富有朝氣,滿懷壯志。鞠武鬥轉又非常自豪,他是一個合格的太傅。
鞠武蹲下身,伸手攪動整理火把,吹了口氣,火星變得更加紅亮。
「太子有此願很好。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瑣事,你當學會親力親為。」他說。
我不喜歡他看我的眼神,那不是往常的遷就和放棄,而是要求我必須學會。
這簡直聞所未聞,侍奉在一旁的侍人趕緊去撲了那堆燙到我的胡柴。
那是隨著我從小到大的侍從阿徐,看到他也差點燙到手,我有些於心不忍。
然而,要說一輩子,其實也沒多久。
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機遇還是和變故,等著我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我摸著手背上一塊被燙紅了的皮膚。
我無比憎惡火。因為我喜歡薊城的冬天。
來到邯鄲的第一年,我住進了一個叫子年巷的地方。
聽說那裡住的孩子們都是來自各個國家的質子。
我也不例外。
不過,我和他們有一點不同。這個巷子裡只有我是燕國人,也只有我是以一個太子的身份來到的邯鄲。
這和趙政不一樣。趙政是一個奇蹟。即便是後來,我憎恨他,我卻無法否認這是一個事實。
在這條巷子裡多的是王公貴族,而在這些王公貴族裡面也分三六九等。
能在子年巷自由通行的人並不住在這裡。比方說趙遷和趙嘉。
我雖然外在表現得彬彬有禮,可實際上很是厭惡強壓我一頭的人,尤其是小胖子趙遷。
趙遷喜歡帶著許多人,大搖大擺地從子年巷的這頭一直穿梭到子年巷那頭,將整片一個風字形街道都走遍,他才罷休。這比他那個有著太子頭銜的哥哥趙嘉還要耀武揚威。
趙遷喜歡玩一些很變態的遊戲。他找來一車囚犯,宣言「你們誰當中,要是有人帶著枷鎖還能打得過我,我便賜你一頓好飯。」
和我一樣討厭趙遷的還有兩個人。
那個時候我一點都不在意,他叫什麼。
我們一起住在子年巷,他雖然也是質子之一,但卻和我這種遠道而來的人質不一樣。
我是被燕國主動送到趙國。而他不是。和我情況相似的是他的父親嬴異人。於是,他的境況就要比我慘得多。不久後,趙國與秦國發動了長平之戰,正在打仗的兩國,談何邦交?
如果秦國輸了,他沒有好下場,如果秦國贏了,他的情況也更是雪上加霜。
「真沒辦法。」我仰躺著感嘆,「不管戰爭結果怎麼樣,都沒有好日子過。這就像是日出和日落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嘛。能活一天是一天咯。」
趙政抿唇,落日餘暉落在他臉上,由於逆著光,輪廓太黑,我看不清他的表情。
一旁的、他的朋友,韓國來的小公主鄭璃將手邊的蒲公英吹散,她不滿我這般消極的態度。
「你這個人怎麼一點朝氣沒有,都不爭一下?」
我鮮少向他人透露我真實想法,於是本著君子之態,輕輕搖頭,「有何好爭?子年巷住著也挺好。」
趙政盯著我,「不好。」
「後面的事說不準。萬一趙國再度稱霸……子年巷我們也待不下去。」
「不!」他忽然激動起來,「你該回你的燕國,而我該回我的秦國。」
我沒說話,大概在趙國待了這些年之後已經感覺渺茫。
我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撫與贊同。
「丹,」他說,「這本來就不是我們該待的地方。總有一天,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都能回去。」
隨後,他從小山丘上看到了趙嘉。我原以為趙嘉聽到這話,會立刻跑回去添油加醋的告訴給他父王。趙嘉沒有。他還文質彬彬的說明『小偷』一樣的來意,『他羨慕我們能玩到一起』『又單純是想多和鄭璃說兩句話。』
幼時友誼的建立其實很簡單。他們暢快的讓小胖子鎩羽而歸。而在子年巷,很少有人管束他們。無非是將鬥草,騎牛這些全部不該貴族做的事情都做一遍。
我真覺得他們兩人有時候非常無聊,而且幼稚。
何至於為了個女孩子,爭論不休。
趙政真沒腦子,白痴也知道,韓國送來鄭璃就是為了討好趙國。
紅日如輪,映照著四下的一切,仿佛一張巨口,能吞噬掉所有人。
邯鄲城中可有可無的質子,又怎麼能談論未來?未來又到底在哪裡?
這其實,你們知道,未來是個悖論。
因為二十年後,我拿著之前同樣的話遞給嬴政,「咸陽非我故土,懇請大王放我回燕。」
嬴政決絕地否決了我。
我還是看不清他的表情,只是這一次擋住我的是他的珠簾。
趙政永遠成為了嬴政的一部分。
我震怒得渾身發抖,發瘋般想起了我的太傅鞠武。
我在趙國消極掉的鬥志,在秦國全部燃起了。
我策劃了一場曠世謀殺。
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緊接著,我此後的人生成了大爭之世的一語成讖。
硃砂似血。
我身在燕國,望著流亡的篷頂,不見日色。
我沒有再看到鄭璃手上吹散的蒲公英,它也沒能將我帶回我想要回去的薊城。
但願趙政回到了。
【時間線是原世界,下一個番外是墨柒的民國時期】
——
我的名字叫丹。
這個詞是朱紅色的意思,本意是硃砂。
丹也還有另一種意思,視為赤誠,丹心是也。
太子丹,荊軻刺秦的篇目已綁定了我的一生,綁定了兩千年。
熊熊烈火。
我不喜歡與人結交。我也不喜歡和誰做朋友。
我厭惡的東西蠻多。
我喜歡的東西也多。
一個風雪交加的白天,我坐在不大的馬車裡面,馬車車輪子不斷往前邊滾,車轍一直沿著西北方向往前。
「太子殿下,已出薊城五百里遠。」
「五百里很遠嗎?」
「遠。」我的太傅鞠武說。
我看了看他,「我不覺得遠,對我來說,凡是沒去過的地方都遠。」
鞠武看著我,欲言又止。
王宮外五十里的地方我都沒去過,何況是千里之遙的邯鄲?
我對距離沒概念。從我太傅的眼裡我感覺,那神情和我母妃哭著對我叮囑過來叮囑過去的神情一樣。
「沒事。太傅,我看過史書,理論上被質的太子不出幾年就能回去。你看,之前齊國趙國」
我伸出頭張望著被我落在身後的薊城,蒼茫朦朧,灰白色的景物在我身後流逝。
當質子意味著什麼?
我想真好,我的父王封我為太子,而我終於能離開燕國,去別的國家遊歷了。
這條路很長,要從薊城我還記得冬天晚上的火,烤得讓我的臉都發熱,火星濺到我的皮膚上,把我燙破了皮!
「真煩人!」我叫著跳起來,睨著侍人,「你們是怎麼生火的!」
我的太子太傅鞠武蹙著:
「太子啊,在邯鄲時萬萬不要如此說話。」
「啊?」
鞠武瘋了。
可他繼續說:「我帶殿下到這裡來,便是想要殿下學會怎麼生火。」
「為什麼?」這還用得著我親自動手??
「趙國冬日寒冷乾燥,殿下不能像在薊城等著人來服侍。」
「我雖為質,卻也是燕國的太子!像是我的先祖燕昭王,還有楚頃襄王,包括秦昭襄王都曾是人質後又為人君啊!」
我從來不覺得我這一生都不會安全回到衍水,回到北地故土。
鞠武沉默片刻,望著遠處的河水,上頭浮動著亮晶晶的波浪。後來他會想,時局他不該教給太子丹這樣多,人一旦學的知識太多,就會有很多的期待與想法。
他的眼睛閃閃發光,以為他能改變這個世界,改變燕國在這個世界的格局。
燕丹這樣的富有朝氣,滿懷壯志。鞠武鬥轉又非常自豪,他是一個合格的太傅。
鞠武蹲下身,伸手攪動整理火把,吹了口氣,火星變得更加紅亮。
「太子有此願很好。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瑣事,你當學會親力親為。」他說。
我不喜歡他看我的眼神,那不是往常的遷就和放棄,而是要求我必須學會。
這簡直聞所未聞,侍奉在一旁的侍人趕緊去撲了那堆燙到我的胡柴。
那是隨著我從小到大的侍從阿徐,看到他也差點燙到手,我有些於心不忍。
然而,要說一輩子,其實也沒多久。
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機遇還是和變故,等著我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我摸著手背上一塊被燙紅了的皮膚。
我無比憎惡火。因為我喜歡薊城的冬天。
來到邯鄲的第一年,我住進了一個叫子年巷的地方。
聽說那裡住的孩子們都是來自各個國家的質子。
我也不例外。
不過,我和他們有一點不同。這個巷子裡只有我是燕國人,也只有我是以一個太子的身份來到的邯鄲。
這和趙政不一樣。趙政是一個奇蹟。即便是後來,我憎恨他,我卻無法否認這是一個事實。
在這條巷子裡多的是王公貴族,而在這些王公貴族裡面也分三六九等。
能在子年巷自由通行的人並不住在這裡。比方說趙遷和趙嘉。
我雖然外在表現得彬彬有禮,可實際上很是厭惡強壓我一頭的人,尤其是小胖子趙遷。
趙遷喜歡帶著許多人,大搖大擺地從子年巷的這頭一直穿梭到子年巷那頭,將整片一個風字形街道都走遍,他才罷休。這比他那個有著太子頭銜的哥哥趙嘉還要耀武揚威。
趙遷喜歡玩一些很變態的遊戲。他找來一車囚犯,宣言「你們誰當中,要是有人帶著枷鎖還能打得過我,我便賜你一頓好飯。」
和我一樣討厭趙遷的還有兩個人。
那個時候我一點都不在意,他叫什麼。
我們一起住在子年巷,他雖然也是質子之一,但卻和我這種遠道而來的人質不一樣。
我是被燕國主動送到趙國。而他不是。和我情況相似的是他的父親嬴異人。於是,他的境況就要比我慘得多。不久後,趙國與秦國發動了長平之戰,正在打仗的兩國,談何邦交?
如果秦國輸了,他沒有好下場,如果秦國贏了,他的情況也更是雪上加霜。
「真沒辦法。」我仰躺著感嘆,「不管戰爭結果怎麼樣,都沒有好日子過。這就像是日出和日落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嘛。能活一天是一天咯。」
趙政抿唇,落日餘暉落在他臉上,由於逆著光,輪廓太黑,我看不清他的表情。
一旁的、他的朋友,韓國來的小公主鄭璃將手邊的蒲公英吹散,她不滿我這般消極的態度。
「你這個人怎麼一點朝氣沒有,都不爭一下?」
我鮮少向他人透露我真實想法,於是本著君子之態,輕輕搖頭,「有何好爭?子年巷住著也挺好。」
趙政盯著我,「不好。」
「後面的事說不準。萬一趙國再度稱霸……子年巷我們也待不下去。」
「不!」他忽然激動起來,「你該回你的燕國,而我該回我的秦國。」
我沒說話,大概在趙國待了這些年之後已經感覺渺茫。
我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撫與贊同。
「丹,」他說,「這本來就不是我們該待的地方。總有一天,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都能回去。」
隨後,他從小山丘上看到了趙嘉。我原以為趙嘉聽到這話,會立刻跑回去添油加醋的告訴給他父王。趙嘉沒有。他還文質彬彬的說明『小偷』一樣的來意,『他羨慕我們能玩到一起』『又單純是想多和鄭璃說兩句話。』
幼時友誼的建立其實很簡單。他們暢快的讓小胖子鎩羽而歸。而在子年巷,很少有人管束他們。無非是將鬥草,騎牛這些全部不該貴族做的事情都做一遍。
我真覺得他們兩人有時候非常無聊,而且幼稚。
何至於為了個女孩子,爭論不休。
趙政真沒腦子,白痴也知道,韓國送來鄭璃就是為了討好趙國。
紅日如輪,映照著四下的一切,仿佛一張巨口,能吞噬掉所有人。
邯鄲城中可有可無的質子,又怎麼能談論未來?未來又到底在哪裡?
這其實,你們知道,未來是個悖論。
因為二十年後,我拿著之前同樣的話遞給嬴政,「咸陽非我故土,懇請大王放我回燕。」
嬴政決絕地否決了我。
我還是看不清他的表情,只是這一次擋住我的是他的珠簾。
趙政永遠成為了嬴政的一部分。
我震怒得渾身發抖,發瘋般想起了我的太傅鞠武。
我在趙國消極掉的鬥志,在秦國全部燃起了。
我策劃了一場曠世謀殺。
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緊接著,我此後的人生成了大爭之世的一語成讖。
硃砂似血。
我身在燕國,望著流亡的篷頂,不見日色。
我沒有再看到鄭璃手上吹散的蒲公英,它也沒能將我帶回我想要回去的薊城。
但願趙政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