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瑤病情噩耗傳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語文複習課上,原本緊張的學習氛圍被班主任帶來的一則消息打破。班主任面色凝重地告知大家,蘇瑤又一次感染了新冠病毒。這個消息如同巨石入水,在班級里激起層層波瀾。同學們的臉上紛紛露出擔憂與關切的神情。

  班長率先站了出來,他目光堅定地說:「蘇瑤是我們的同學,現在她遇到困難,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一語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響應。有的同學拿出自己積攢已久的零花錢,有的則表示要把最近獲得的獎學金捐出一部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如何能更好地幫助蘇瑤度過這個難關。

  學習委員認真地記錄著每一位同學的捐款數額和物資捐贈情況,細心地規劃著名如何將這些心意儘快送到蘇瑤手中。平日裡調皮搗蛋的幾個同學也變得格外認真,他們積極地幫忙聯繫蘇瑤的家人,詢問蘇瑤的病情和所需物品。

  而森龍和禧倩更是積極地參與其中。森龍利用自己在抗疫期間積累的一些人脈資源,幫忙打聽有沒有更好的醫療渠道或者輔助治療的方法。禧倩則組織同學們為蘇瑤錄製加油打氣的視頻,希望能給在病痛中的她帶去溫暖與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班級里瀰漫著濃濃的溫情與團結。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一個人推諉,大家都齊心協力,用自己的方式為蘇瑤撐起一把愛的保護傘。儘管疫情的陰影依然籠罩,但同學們的愛心如同明亮的燭光,在黑暗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照亮了蘇瑤前行的道路,也讓每一個人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班級這個大家庭的凝聚力與力量。

  禧倩想起蘇瑤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雖然心裡有點不舒服,但畢竟蘇瑤已經改正。她深知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有改過自新的勇氣和行動。於是,禧倩努力拋開那些曾經的不愉快記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對蘇瑤的幫助中。

  她主動與森龍商量,除了班級集體的資助,他們還可以額外為蘇瑤準備一些有助於康復的物品,比如補充營養的蛋白粉和舒緩喉嚨疼痛的潤喉糖。禧倩還精心挑選了幾本輕鬆幽默的書籍,希望能在蘇瑤隔離治療期間幫她排解煩悶。

  在錄製加油視頻時,禧倩真誠地對著鏡頭說道:「蘇瑤,我們都在牽掛著你,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好好養病,我們盼望著你早日康復歸來,一起在教室里歡笑學習。」她的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期待,話語裡的真心也讓周圍的同學們為之動容。

  森龍則負責與蘇瑤的家人保持密切聯繫,及時了解蘇瑤的病情變化,並將這些情況反饋給班級同學。他看到禧倩如此大度地放下過往芥蒂,心中對她的善良和寬容更加欽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級為蘇瑤籌集的物資和資金很快送到了她的手中,而那充滿愛與鼓勵的加油視頻也在蘇瑤的手機里播放著,給予她精神上極大的慰藉,讓她在與新冠病毒的鬥爭中感受到了來自班級大家庭無盡的溫暖與力量,也為她的康復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森龍坐在書桌前,手中握著筆,思緒有些複雜地開始給蘇瑤寫信。他回憶起曾經與蘇瑤相處的時光,那些青澀懵懂的日子雖已遠去,但仍留存著一絲痕跡。

  「蘇瑤,得知你再次感染新冠,我的心中滿是擔憂。不管過去我們之間經歷過什麼,也不管如今彼此的關係如何變化,我都希望你能堅強地戰勝這次病魔。曾經的我們或許有過歡笑與淚水,有過甜蜜與爭吵,但此刻,那些都已不再重要。」

  森龍的字跡在信紙上緩緩鋪展,他繼續寫道:「在這艱難的時刻,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班級里的同學們都在齊心協力地為你加油助力,大家都盼望著你能快點好起來。我知道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就像以前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一樣。你一定要好好休息,遵循醫囑,按時吃藥,多喝水,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在大家的關懷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你很快就能恢復健康,重新回到我們中間。」

  他將寫好的信仔細疊好,放進信封里,準備和班級捐贈的物資一起寄給蘇瑤。森龍明白,這封信不僅僅是對蘇瑤的關心與鼓勵,更是他對過去那段感情的一種釋懷與尊重,他希望蘇瑤能從這封信中感受到溫暖,從而更有力量去戰勝疾病的侵襲。

  當蘇瑤在隔離病房中,收到森龍的關心信時,內心五味雜陳。最初的瞬間,是驚訝與感動交織。她緩緩展開信紙,看著那熟悉的字跡,往昔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來。

  她想:曾經,我們在青春的懵懂里相伴同行,而後又遺憾地走向不同方向。那些過往的糾葛與分離的傷痛,我以為會永遠橫亘在心中。可如今,他的關心躍然紙上,真誠而純粹,讓我為自己曾經的任性與狹隘感到羞愧。

  在這被病痛折磨的孤獨時光里,這封信宛如一束溫暖的光,直直照進蘇瑤心底最柔軟的角落。森龍的話語,像是有力的雙手,輕輕扶起她在病痛中幾近消沉的意志。蘇瑤意識到,無論過去有多少誤會與傷害,在困難面前,人性的善良與關懷可以如此強大,足以跨越曾經的溝壑。


  蘇瑤深知,她必須振作起來,不只是為了自己,也為了這份珍貴的情誼。她要以最快的速度戰勝新冠,像森龍信中期待的那樣,帶著全新的自己重新回到班級,回到那些關心她的朋友身邊。這封信,將成為她在這場與病毒戰鬥中的特殊動力,讓她堅定地向著康復邁進,去擁抱充滿希望與愛的未來。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因眾人的善意和蘇瑤的決心而輕易放過她。就在收到森龍信後的不久,蘇瑤的病情突然加重。持續的高燒讓她意識模糊,身體也變得極度虛弱,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艱難的戰鬥。

  醫生們忙碌地穿梭在病房內外,各種監測儀器發出的聲響充斥著整個房間,冰冷的數字不斷跳動,仿佛在無情地宣告著她身體狀況的危急。蘇瑤的父母在病房外焦急地踱步,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無助,他們不停地祈禱著女兒能夠度過這一難關。

  班級里的同學們得知消息後,也陷入了深深的憂慮。森龍心急如焚,他試圖聯繫更多的醫療資源,四處打聽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或特效藥物。禧倩則組織同學們錄製更多的鼓勵視頻,希望能在精神上給予蘇瑤支持,儘管大家都知道,此刻這些努力在殘酷的病情面前可能顯得如此渺小,但沒有人願意放棄。

  蘇瑤在病床上痛苦地掙扎著,她感覺自己仿佛陷入了無盡的黑暗深淵。曾經對康復的美好憧憬被身體的劇痛和無力感一點點碾碎,但在意識尚存的片刻,她緊緊握著森龍的信,那上面的字跡成為了她心中最後的一絲溫暖與堅持,她在心底默默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下去,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哪怕希望渺茫,也要向著那一絲曙光奮力前行。

  在那段交織著挑戰與溫情的疫情防控時光里,禧倩宛如一顆被磨礪的璞玉,綻放出熠熠光輝,實現了全方位的蛻變與成長。

  溝通之能,日臻佳境。起初,居民的滿腹牢騷常令她眼眶泛紅、滿心委屈,訥訥無言以對。但漸漸地,她摸索出了門道,練就了一套以柔克剛的話術。面對老人的絮叨、年輕人的急躁,她總能心平氣和,換位思考,用溫婉而篤定的言辭,將防控政策掰開揉碎地講解,如春風化雨般撫平眾人的焦慮,搭建起一座座順暢交流的橋樑。

  意志之鋼,淬火而生。沉重的物資箱似座座小山,累得她腰酸背痛、步履蹣跚,可每一次想放棄的念頭閃過,心底總有個聲音在吶喊助威。歷經無數次的極限挑戰,她甩掉了嬌弱與怯懦,精神脊樑挺得筆直,從一個思念成疾、畏懼困苦的小女子,蝶變為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女戰士,這份對自我潛能的深度挖掘,重塑了她的靈魂。

  於愛情與責任的認知,更是升華至全新高度。往昔,她眼中的愛情多是花前月下、朝夕相伴;投身防控一線後,目睹森龍日夜堅守、汗濕衣衫,她才恍然悟到,愛不僅是耳鬢廝磨,更是困難時刻的惺惺相惜、並肩作戰。這份領悟化作黏合劑,讓二人的情感紐帶無懼風雨,愈發堅韌。而禧倩自己,也在這份理解與擔當中破繭成蝶,成長為獨立果敢、心懷大愛的女子,精神世界繁花似錦,情感疆域遼闊無垠。

  回到校園的禧倩和森龍,懷揣著疫情防控歷練出的成熟與堅毅,一頭扎進了緊張的中考備戰中。

  校園裡的氛圍凝重又熱烈,倒計時牌上的數字每減少一天,壓力便增添一分。禧倩不再是從前那個容易分心、被難題輕易擊退的學生。課堂上,她目光如炬,全神貫注地跟隨老師的思路,筆記做得詳實工整,那些複雜的知識點在她心裡逐漸編織成清晰的知識網。遇到晦澀的數學題,她不再像過去一樣急於求助,而是靜下心來,回憶起搬運物資時咬牙堅持的勁兒,一遍又一遍地鑽研演算,草稿紙用了一張又一張,直至攻克難題,那股子不服輸的韌性讓周圍同學都刮目相看。

  森龍同樣如此,疫情一線的堅守鍛造了他超強的專注力與自律性。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未灑進校園,他便已在操場角落誦讀英語單詞和語文課文,洪亮的聲音穿透薄霧。課間休息時,別的同學嬉笑打鬧,他卻緊攥著複習資料,爭分奪秒查漏補缺,那些防疫時熬過的漫漫長夜,化作此刻挑燈夜讀的無盡動力。模擬考的成績起起伏伏,可他從未氣餒,深知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契機,就如同抗疫時面對突發狀況,冷靜應對、積極調整策略那般,迅速分析試卷錯題原因,制定更精準的學習計劃。

  兩人雖忙於各自學業,可心間那份因共患難而生的默契與支持從未缺席。疲憊時,一個鼓勵的眼神、幾句打氣的話語,便能驅散對方心頭陰霾。他們約定,要把在疫情防控里守護家園的那股拼勁,完完整整投入到中考戰場,用優異成績為這段特殊成長經歷寫下最美註腳,向著夢想中的高中攜手衝刺,無懼前路風雨,篤定奔赴未來。

  教室里原本郎朗的讀書聲戛然而止,班主任沉重的話語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層層驚濤駭浪。同學們面面相覷,臉上儘是震驚與錯愕,仿佛一時間難以消化這突如其來的噩耗。


  空氣仿若都凝固了,死寂般的沉默蔓延開來。有人瞪大了雙眼,滿是不可置信,似乎仍在心底抗拒這個殘酷事實;有人眼眶瞬間泛紅,淚水在打轉,蘇瑤那明媚的笑容、活潑的身影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不停閃現。她曾是課堂上積極發言的靈動少女,是課間與大家歡笑打鬧的開心果,怎麼能,怎麼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呢?

  禧倩緊咬嘴唇,極力遏制住簌簌滾落的淚水,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身旁的森龍亦是滿臉悲戚,攥緊的拳頭微微顫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往昔與蘇瑤同窗共讀的畫面,那些一起討論習題、暢想未來的時刻還近在眼前,可如今卻已物是人非。班主任的聲音還在教室里迴蕩,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眾人心上,悲傷如洶湧潮水,將大家徹底淹沒,這堂課,註定會成為所有人記憶中一道無法磨滅的傷痛裂痕,時刻提醒著這場疫病曾無情奪走身邊鮮活的生命,也讓成長的代價顯得無比沉重。

  當森龍確切得知蘇瑤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離世的消息時,仿若有一瞬間,整個世界都失了聲。他呆立原地,周遭的一切喧囂都成了模糊背景音,耳朵里只剩自己愈發粗重的呼吸聲。

  大腦瞬間陷入空白,緊接著,往昔與蘇瑤相處的畫面如洶湧潮水般一股腦兒襲來。想起課堂上,蘇瑤自信滿滿地舉手回答難題,聰慧光芒在眼眸閃耀;課間休息時,她笑眼彎彎分享趣事,清脆笑聲似還在耳畔縈繞;那些一起為了難題爭得面紅耳赤、又很快和好如初的午後,那些一同憧憬中考後盡情撒歡、規劃未來的黃昏……樁樁件件,都成了鋒利刀片,一下一下割扯著他的心。

  眼眶滾燙,淚水不受控制地奪眶而出,他抬手狠狠一抹,卻怎麼也止不住那簌簌滾落的淚滴。滿心滿肺都是酸澀與脹痛,像被一隻無形巨手攥緊,痛到窒息。曾以為青春就是和夥伴們攜手一路歡歌向前,未料命運會這般殘酷,猝不及防地就將蘇瑤從身旁奪走。這份悲痛沉甸甸地壓在肩頭,卻也讓他心底湧起一股別樣的決絕——定要帶著蘇瑤那份未竟的期許努力前行,連同她的份一起,好好活,在往後日子裡為她銘記每一縷陽光、攻克每一道難關,讓她的身影永遠鮮活在記憶深處,永不褪色。

  那之後的日子,森龍像是變了一個人,又似乎根本沒變。校園裡,他依舊穿梭於教室和圖書館之間,腳步匆匆,可熟悉他的人都能發覺,他眼底藏著化不開的哀傷。清晨時分,他總是最早抵達操場,一個人沿著跑道奮力奔跑,風在耳邊呼嘯,他卻仿佛還能聽見蘇瑤在旁為他加油鼓勁的聲音,每一步落下,都帶著要帶著她那一份希望前行的信念。

  課堂上,森龍愈發專注,以往偶爾會開小差的他,如今如同被上了發條的鐘表,緊緊追隨著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知識點。遇到難題,他不再有絲毫退縮之意,手指攥緊筆桿,額頭上滲出汗珠,一遍又一遍地計算、推導,直至攻克難題。他知道,蘇瑤要是還在,定也是這般不服輸地鑽研。

  禧倩默默陪在他身旁,看著森龍把悲傷都揉進努力里,她也跟著鼓起勁兒來。兩人時常一起坐在校園的長椅上,面前攤開課本,卻也會偶爾默契地停頓,目光飄向遠方,似乎都能看到蘇瑤在那片藍天白雲下,微笑著注視他們。森龍輕聲開口,說起過往三人的趣事,說著說著,聲音哽咽,禧倩輕輕拍著他的肩膀,無需言語,彼此都懂那份懷念與不舍。

  中考一天天臨近,壓力如烏雲籠罩。森龍卻在某個夜晚,獨自來到蘇瑤生前最愛的校園角落——那片盛放著不知名野花的小園子。月光如水灑下,他對著靜謐花叢喃喃:「蘇瑤,我會帶著你的夢往前沖,你就安心看著,這一程,絕不辜負。」而後,他轉身,大步邁回教室,背影挺直,仿若帶著千鈞之力,要在這場青春大考中,為逝去的摯友贏一場漂亮的勝利,讓她的名字,永遠以另一種方式刻在這段熱血拼搏的時光里。

  月色溫柔地灑在校園靜謐的小徑上,森龍從那片承載著回憶的小花圃緩緩踱步歸來,低垂著頭,滿心悲戚尚未散去。禧倩一直在不遠處靜靜等候,見他走近,快步迎了上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