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決定
今天一起議事的除了蔡瑁等人外,還有不少沒和他們密謀的荊州官員。只不過,這些人在蔡瑁等人開口時大多秉承著事不關己的態度。
畢竟劉備才剛到荊州沒多久,這些人又和劉備沒有太深的交情,唯一一個伊籍還只是劉表的賓客,根本沒有議事的資格。
然而此時開口的人卻並不是蔡瑁的同黨,而是荊州治中從事龐季,此人是荊州大族龐氏出身,素來與蔡瑁等人相善。
不過他卻不是投降派,而是主張荊州獨立,聯結南方諸侯自保。
所以當蔡瑁等人攻擊劉備圖謀不軌,試圖驅走劉備時,龐季既沒有支持,也不反對。但是當劉表提出如何抵禦北方曹操時,他卻開口了:「主公,我有一策,或可一試。」
「哦,元安但講無妨。」
龐季答道:「主公既然想遣劉備出荊州,還要助其一支軍馬。那何不以此為條件,讓劉備留下關羽駐守新野。如此一來,荊州北方有了虎將坐鎮,劉備也被遣出,可謂是一舉兩得。」
還不等劉表說話,別駕劉先就急忙出言阻止道:「萬萬不可,我看還不如直接把劉備軍全部驅離。至於北面,曹操勢大,我等不如早日歸附。」
蔡瑁等人此時有些面面相覷,本以為自己幾人是荊州的親曹派,沒想到這裡還有一個更加親曹的,現在就敢明目張胆的勸說劉表投降曹操。
劉表自然是勃然大怒,之前韓嵩受命出使許都回來替曹操說了幾句好話,就差點掉了腦袋,現在劉先又開始鼓吹投降,劉表自然是怒火中燒。
他立馬喚來衛士把劉先拿下,接著就要命人將他推出去梟首示眾。
經過堂上的眾人的一番苦勸,劉先這才保住了腦袋,不過他還是被盛怒的劉表剝奪官職關進了大牢。
這下沒有人敢再提依附曹操之事,大家都開始贊同龐季提出的建議。
蔡瑁等人雖然對留下關羽一事還有幾分不虞,但是目前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而且只要趕走了劉備,關羽一介武夫,應該也鬧不出什麼大事。
所以幾人互相對視了幾眼後,都悄悄點了點頭。
有了幾人的加入,最後龐季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
劉表也覺得龐季的建議不錯,劉備遣出去後可以替自己擋住一面的敵人,留下關羽在新野又能抵擋住北方的曹操,而且關羽明顯要比劉備容易掌控。
接下來就該商量一下到底把劉備派遣到哪邊才好,荊州雖然處於四戰之地,四面皆是敵人。不過北面已經決定留下關羽抵禦曹操,南面也已經派了賴恭和吳巨。
目前看來,賴恭和吳巨在南邊乾的不錯,而且交州本來就是荒僻之地,人口稀少,對荊州的威脅很小。
所以適合派遣劉備的就只有東西兩面,東邊的江東孫氏和劉表有殺父之仇,屢次進攻荊州。
江東襲擾荊州主要有兩個方向,一路是豫章的太史慈,他負責帶領一支偏師進攻荊南的長沙和桂陽兩郡。另一路也是孫氏的主力,一直在攻打江夏郡。
荊南有劉表的從子劉磐駐守,面對太史慈的進攻一直都是遊刃有餘。不過江夏太守黃祖面對孫氏主力的進攻,一直都是左支右絀,若不是劉表屢次派人救援,黃祖早就抵擋不住了。
至於西面的益州,反而是荊州軍在屢次主動襲擾,不過因為蜀道艱險難行,所以劉表的荊州軍一直沒有太大的收穫。
分析了一遍周遭的局勢後,劉表覺得將劉備派往江夏協助黃祖抵禦江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他向眾人詢問道:「諸位覺得,將劉玄德派往江夏如何?」
龐季等人沒有意見,紛紛開口表示贊同,不過蔡瑁等人卻覺得這樣做不妥。
首先表示反對的是劉表的外甥張允,他向劉表進言,江夏和襄陽還有新野的距離都很近,所以劉備很容易和這兩地保持聯繫。那麼將他遣出去的主要目的就不能達到了,反而會加強劉備的實力,引起更大的禍患。
接著蒯越則提醒劉表,黃祖在江夏根深蒂固,但是劉備卻是左將軍,到時候打起仗來兩個人到底誰聽誰的。無論是任命誰當主將,另一個人肯定不服,所以派遣劉備援助黃祖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此話一出,立刻就引來在場眾人的附和,就連之前贊同派遣劉備去江夏的幾位官員也都轉頭支持起了蒯越。
劉表一想覺得蒯越言之有理,黃祖在劉表麾下應該算是一個半獨立的小勢力,他就是當地的地頭蛇。現在要是把劉備這條過江龍放過去,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算來算去,最後也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劉表沉吟了許久後才向眾人說道:「看來只有讓玄德入蜀了,只是入蜀的通道崎嶇難行,不知道玄德會不會同意。」
一直沉默到現在的王粲一開口就是主動請纓:「主公勿憂,我願前往新野說服左將軍。」
王粲的族兄王凱是劉表的女婿,再加上王粲此人才學出眾,還有過目不忘之能,劉表一直都很喜歡他。
不過劉表也知道此人才學雖佳,但是辦事能力卻是平平,所以一直沒有重用王粲。
現在王粲雖然主動請纓,但是劉表並不打算派他去說服劉備,只是點頭對他的行為表示了讚許。
這也是蔡瑁等人商量後的結果,畢竟遣出劉備是在他們推波助瀾下劉表才做出的決定。後面的事他們絕不能再插手了,不然劉表定然會起疑。
所以他們最後決定讓王粲來主動請命,反正劉表肯定不會同意,蔡瑁他們一派只是做個姿態而已。
最後,劉表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和劉備說這件事,這樣顯得自己尊重劉備。
於是他派遣伊籍作為自己的使者前往新野,邀請劉備來襄陽商量軍機大事。
接下來的幾天,蔡瑁等人不再繼續向劉表進言,而是暗地裡搞起了各種小動作。
他們買通了劉表身邊的侍從,讓他們向劉表報告襄陽的庶民都在讚頌左將軍的仁德。
同時張允也屢次報告,劉備使者陳璋多次進出劉琦的府邸。
當然,這也是陳璋在配合蔡瑁他們的行動,不過陳璋拜訪劉琦還有其他的目的,他這是在為之後滲透荊州埋下暗子。
就這樣,劉表更加堅定了派遣劉備入川的心意。
畢竟劉備才剛到荊州沒多久,這些人又和劉備沒有太深的交情,唯一一個伊籍還只是劉表的賓客,根本沒有議事的資格。
然而此時開口的人卻並不是蔡瑁的同黨,而是荊州治中從事龐季,此人是荊州大族龐氏出身,素來與蔡瑁等人相善。
不過他卻不是投降派,而是主張荊州獨立,聯結南方諸侯自保。
所以當蔡瑁等人攻擊劉備圖謀不軌,試圖驅走劉備時,龐季既沒有支持,也不反對。但是當劉表提出如何抵禦北方曹操時,他卻開口了:「主公,我有一策,或可一試。」
「哦,元安但講無妨。」
龐季答道:「主公既然想遣劉備出荊州,還要助其一支軍馬。那何不以此為條件,讓劉備留下關羽駐守新野。如此一來,荊州北方有了虎將坐鎮,劉備也被遣出,可謂是一舉兩得。」
還不等劉表說話,別駕劉先就急忙出言阻止道:「萬萬不可,我看還不如直接把劉備軍全部驅離。至於北面,曹操勢大,我等不如早日歸附。」
蔡瑁等人此時有些面面相覷,本以為自己幾人是荊州的親曹派,沒想到這裡還有一個更加親曹的,現在就敢明目張胆的勸說劉表投降曹操。
劉表自然是勃然大怒,之前韓嵩受命出使許都回來替曹操說了幾句好話,就差點掉了腦袋,現在劉先又開始鼓吹投降,劉表自然是怒火中燒。
他立馬喚來衛士把劉先拿下,接著就要命人將他推出去梟首示眾。
經過堂上的眾人的一番苦勸,劉先這才保住了腦袋,不過他還是被盛怒的劉表剝奪官職關進了大牢。
這下沒有人敢再提依附曹操之事,大家都開始贊同龐季提出的建議。
蔡瑁等人雖然對留下關羽一事還有幾分不虞,但是目前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而且只要趕走了劉備,關羽一介武夫,應該也鬧不出什麼大事。
所以幾人互相對視了幾眼後,都悄悄點了點頭。
有了幾人的加入,最後龐季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
劉表也覺得龐季的建議不錯,劉備遣出去後可以替自己擋住一面的敵人,留下關羽在新野又能抵擋住北方的曹操,而且關羽明顯要比劉備容易掌控。
接下來就該商量一下到底把劉備派遣到哪邊才好,荊州雖然處於四戰之地,四面皆是敵人。不過北面已經決定留下關羽抵禦曹操,南面也已經派了賴恭和吳巨。
目前看來,賴恭和吳巨在南邊乾的不錯,而且交州本來就是荒僻之地,人口稀少,對荊州的威脅很小。
所以適合派遣劉備的就只有東西兩面,東邊的江東孫氏和劉表有殺父之仇,屢次進攻荊州。
江東襲擾荊州主要有兩個方向,一路是豫章的太史慈,他負責帶領一支偏師進攻荊南的長沙和桂陽兩郡。另一路也是孫氏的主力,一直在攻打江夏郡。
荊南有劉表的從子劉磐駐守,面對太史慈的進攻一直都是遊刃有餘。不過江夏太守黃祖面對孫氏主力的進攻,一直都是左支右絀,若不是劉表屢次派人救援,黃祖早就抵擋不住了。
至於西面的益州,反而是荊州軍在屢次主動襲擾,不過因為蜀道艱險難行,所以劉表的荊州軍一直沒有太大的收穫。
分析了一遍周遭的局勢後,劉表覺得將劉備派往江夏協助黃祖抵禦江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他向眾人詢問道:「諸位覺得,將劉玄德派往江夏如何?」
龐季等人沒有意見,紛紛開口表示贊同,不過蔡瑁等人卻覺得這樣做不妥。
首先表示反對的是劉表的外甥張允,他向劉表進言,江夏和襄陽還有新野的距離都很近,所以劉備很容易和這兩地保持聯繫。那麼將他遣出去的主要目的就不能達到了,反而會加強劉備的實力,引起更大的禍患。
接著蒯越則提醒劉表,黃祖在江夏根深蒂固,但是劉備卻是左將軍,到時候打起仗來兩個人到底誰聽誰的。無論是任命誰當主將,另一個人肯定不服,所以派遣劉備援助黃祖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此話一出,立刻就引來在場眾人的附和,就連之前贊同派遣劉備去江夏的幾位官員也都轉頭支持起了蒯越。
劉表一想覺得蒯越言之有理,黃祖在劉表麾下應該算是一個半獨立的小勢力,他就是當地的地頭蛇。現在要是把劉備這條過江龍放過去,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算來算去,最後也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劉表沉吟了許久後才向眾人說道:「看來只有讓玄德入蜀了,只是入蜀的通道崎嶇難行,不知道玄德會不會同意。」
一直沉默到現在的王粲一開口就是主動請纓:「主公勿憂,我願前往新野說服左將軍。」
王粲的族兄王凱是劉表的女婿,再加上王粲此人才學出眾,還有過目不忘之能,劉表一直都很喜歡他。
不過劉表也知道此人才學雖佳,但是辦事能力卻是平平,所以一直沒有重用王粲。
現在王粲雖然主動請纓,但是劉表並不打算派他去說服劉備,只是點頭對他的行為表示了讚許。
這也是蔡瑁等人商量後的結果,畢竟遣出劉備是在他們推波助瀾下劉表才做出的決定。後面的事他們絕不能再插手了,不然劉表定然會起疑。
所以他們最後決定讓王粲來主動請命,反正劉表肯定不會同意,蔡瑁他們一派只是做個姿態而已。
最後,劉表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和劉備說這件事,這樣顯得自己尊重劉備。
於是他派遣伊籍作為自己的使者前往新野,邀請劉備來襄陽商量軍機大事。
接下來的幾天,蔡瑁等人不再繼續向劉表進言,而是暗地裡搞起了各種小動作。
他們買通了劉表身邊的侍從,讓他們向劉表報告襄陽的庶民都在讚頌左將軍的仁德。
同時張允也屢次報告,劉備使者陳璋多次進出劉琦的府邸。
當然,這也是陳璋在配合蔡瑁他們的行動,不過陳璋拜訪劉琦還有其他的目的,他這是在為之後滲透荊州埋下暗子。
就這樣,劉表更加堅定了派遣劉備入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