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那咋辦?忽悠唄
蘇明聞言眼睛一亮,把當前的話說完,頓了下說道:
「郭嘉郭奉孝乃世之奇才,我得親自迎接!」
蘇明起身出門,其餘四人見其如此重視,對視一眼也跟了上去。
他們也很想看看蘇明口中所說的世之奇才有多驚艷。
郭嘉身穿華服,與兩個衣著素衣的奴僕站在門外。
面白身瘦,眼神有些萎靡。
見到蘇明攜諸將走來,郭嘉眼睛一亮,人也精神了起來。
先別管人出身才能如何,就這個重視程度就能讓郭嘉深表感動。
畢竟是他主動前來拜訪,何況自己隱姓埋名,世俗之人鮮少有知道他名聲者,那麼只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郡守陳樹知天時命數,還未見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才能。
第二種,郡守陳樹禮賢下士,不管是有名無名都是如此對待。
而這兩種可能都表明能其才能過人,為人
「奉孝啊!」
蘇明一眼便看出了誰才是號稱世之奇才的郭嘉,故作感激流涕的樣子。
郭嘉有些懵了,聽到蘇明對自己的稱呼再加上痛哭流涕的表現,難道...難道是自己好友曾推薦過自己?
荀彧,崔琰?
郭嘉猜不出來,但蘇明已經到了眼前,只得拱手握拳,口稱陳郡守。
安平郡郡守為陳樹,郭嘉自然將領頭的當做了陳樹。
卻見其身後左側一人站了出來,面色尷尬的說:
「在下乃是陳郡守,這位是我們的蘇將軍。」
郭嘉見蘇明臉龐帥氣堅毅,劍眉星目卻又暗藏狠厲,心中暗暗將其與袁紹相比,卻感覺四世三公也略輸一籌。
「在下蘇明,見過郭先生。」
「先生可聽聞過我的故事?」
郭奉孝不解道,蘇明握著郭嘉的手,感慨道:
「天下若有不識奉孝之名者定非明主,請奉孝入座。」
蘇明一邊吹捧,一邊右手比出請的手勢。
剛及弱冠的郭嘉本就意氣風發準備大展宏圖,蘇明此時的稱讚讓他極為受用,再看蘇明就好像是一見如故一般。
身後四人見蘇明如此禮遇,自然也不敢怠慢,同時也想看看郭嘉到底有何才能。
【郭嘉:SSS級】
【武力:8】
【謀略:95】
【精神:92】
看到郭嘉個位數的武力,蘇明差點沒忍住笑了出來。
但下一刻看到他高達95的謀略臉色一變,不嘻嘻。
這是他除了張角以外看到最高的了。
坐在府邸,郭嘉才好生觀察了一下蘇明身旁的四人。
最接近蘇明的是位女子,容貌姣好,眉眼如黛,想來與蘇明關係匪淺。
而陳樹坐在最邊,身體健碩面相老實,顯然安平郡的發展雖離不開他,但也並不完全在於他。
內側的兩位身形相似,但一位透露著少年英氣,另一位則是有著征戰沙場的氣質,顯然是行伍之人。
有趣,這個組合著實有趣。
張寧端了碗茶水遞給郭嘉,郭嘉客套的感謝,移至鼻尖飄來清香,提神醒腦,他不由得有些驚訝。
「這是我夫人種植的蘭花茉莉,算是祖傳秘方,有提神醒腦之效。」
「安平郡不適宜種植茶葉,吾等且尚未有錢財購置名貴的普洱,招待不周,還望諒解。」
這幾年盛行普洱,普洱入口香甜,回甘立起,但是從荊州南部某郡傳來,運輸不便,價格昂貴。
郭嘉擺了擺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吾途徑安平郡,見城內百姓富庶,商業繁榮,奉孝有一事不解,還望將軍賜教。」
郭嘉正色道,他能看出城內施行的仁政有利於百姓,可城內的建築商業竟比潁川郡還要繁華。
而進了酒館住宿之後,他發現街邊城巷裡有農不去種田謀生而在城內晃悠,說是城內招工,已修城築樓。
「奉孝請講!」
蘇明比了個請的姿勢,郭嘉直言而出:
「我先前觀城中有人不去種田而到府邸尋求糧食,這是為何?」
「哈哈哈哈~」
蘇明淡淡笑道,這樣的問題一開始張郃也問過,卻得其形而不得要領。
「張郃張將軍,請你為奉孝解答!」
張郃聽聞蘇明讓自己來講,心中有些突然,但既然主公發話了,為了不給主公丟面兒,他只得硬著頭皮說道:
「以工代賑乃是主公下令用糧食或錢財驅使農民建設城鎮,既能給百姓一條活路,又能讓安平郡更為發達。」
張郃努力的用自己的話語將主公先前給自己講解的話複製下來,而郭嘉則繼續問道:
「那本是無水之源,豈會因此而無中生有的多出錢糧?」
郭嘉當然知道以工代賑的邏輯,不過以工代賑這個詞還是他第一次聽說。
但是大部分城鎮都窮,都沒錢,為什麼就安平郡能富裕起來?
「城中勞務皆為民政,繕城牆,修車路,開墾荒地,久積餘糧,商人來投,自然城堅民富。」
蘇明笑著說道,這才是為什麼安平郡能持續發展的原因。
郭嘉聞言先是皺了皺眉頭,隨後恍然大悟,拱手:「受教了。」
「奉孝可還有其他疑問?」
「郭嘉還有一事不解!」
「何事?」
「嘉隱姓埋名暗交奇才豪傑,不知是何人向將軍舉薦了我?」
郭嘉倒不是興師問罪,而是蘇明對他的表現有些過於重視了。
蘇明智謀過人,眼光長遠,非一城一郡而止。
而張郃還有旁邊一人氣息平緩,雖未見其鋒芒但卻有不世之勇。
作為安平郡的陳樹,任居高位卻能無條件信任眼前這位蘇將軍,可謂是禮賢下士知人善用。
雖沒有什麼名氣,可當初漢高祖起兵時身旁也未有什麼名震天下的人。
「哈哈哈~」
蘇明大笑,下一刻又豪氣萬丈的說:
「並未有他人舉薦,但,」
「天下若有不識奉孝之名者定非明主!」
夸,使勁夸!
蘇明來到這裡這麼多年也算是知道了這些智謀之士愛聽什麼,武將就往當事之勇,霸王之象來夸,謀士就文人雅士,奇策百出。
這樣的話讓郭嘉心中一驚,若是說第一句吹噓誇耀可能是客套,那麼第二句顯然就很有可能是他的真心話了。
難道他真的能見嗎,面相識人?
不對啊,小時候也沒人誇我有人臣之象啊!
郭嘉聞言頓感榮幸,於是拜身回禮。
「奉孝此行所行何處?」
蘇明饒有興致的問道,郭嘉有些遲疑。
他剛從袁紹那邊回來,正欲受到荀彧的舉薦前往曹操所部。
曹操乃少年英雄,曾官至騎都尉,斬殺過黃巾,又為漢室刺殺過董卓,膽識過人。
有名聲,有出身,有錢糧還有兵,這樣的條件放在天下能勝過曹操的人不出兩位數。
但蘇明顯然有招攬之意,他直說去曹操營下未免有些令人尷尬
「奉孝正欲遊歷天下,所到安平郡心生好奇,便來拜訪一番。」
「先生可是去曹操曹孟德帳下?」
蘇明品茶淡淡而言,郭嘉聞之一愣。
「曹操並非明主,雖其少年盛名,略有膽識,但為人生性多疑,奉孝可要好生考慮。」
「將軍可曾見過曹操?」
郭嘉不明,他還沒見過曹操,若是一來就被蘇明塑造了一個先入為主的認知,恐怕對他投奔曹操並無好處。
「未曾。」
蘇明大言不慚,但面上並未有愧色。
「那將軍何出此言?」
蘇明站起身,雙手負於背後,在眾人面前走動道:
「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在座之人聞言皆為之一愣,這話聽起來與他們先前接受的儒家思想毫不相關,但卻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事不成不罷休的感覺。
「此乃曹孟德之言,此人逃出洛陽後,曾遇一相識名為呂公。」
「當夜,呂公正欲殺豬厚待曹操,卻被曹操聽錯,殺盡呂公全家及其奴僕七人。」
「發現殺錯人後,這便是曹操所言。」
狠厲,果斷,令人心寒。
這是在座的人對蘇明說的這個故事最大的感受。
雖然曹操是因為刺殺董卓未成而逃,但這番行為可謂是驚弓之鳥也不失為過。
趙雲瞳孔一縮,他趙子龍下山就是奉老師之命以武救世,而曹操的行為顯然讓趙雲這一生都難以投靠。
「奉孝有何感想?」
蘇明轉身看向郭嘉,這個有不世之才的少年正皺著眉頭沉思不語。
若此話為真,曹操之名難掩其暇。
若此話為假,那麼蘇明的人品就完全不需要考慮了。
不過,這種事情為什麼會被蘇明知道?
「嘉未敢言。」
郭嘉打算保留意見,蘇明站在郭嘉面前,朝著郭嘉拱手道:
「將軍蘇明欲圖天下,還望奉孝相助!」
蘇明敞開天窗說亮話,身為主公自然要拿出誠意來。
主動投奔和受到邀請再答應對於東漢的謀士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郭嘉這次到沒有猶豫,而是站起來反問道:
「將軍將如何欲圖天下?」
其實只要主公知人善用,主公其實只需要有一個大致的認知便可。
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蘇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而反問道:
「奉孝所謂的天下,又可只何為天下?」
聽到蘇明的話郭嘉一愣,這個問題想起來很簡單,但說起來又很複雜。
什麼是天下?
大漢十三州,從涼州的最西邊,最北邊,到東邊的夷洲,南邊的朱崖洲,範圍之內皆為天下。
除大漢外,周圍儘是蠻夷之地。
但蘇明顯然問的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
在這個大漢朝廷尚在,正統尚在,天下名士皆為漢臣的時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曹操誤殺友人不過是背信棄義之徒,而蘇明所言欲圖天下可是謀反之罪,當誅九族。
蘇明知道這樣的問題讓一個飽受儒學的文人智謀難以接受,但沒辦法。
大戰在即,又恰好郭嘉來訪,不把郭嘉留住他不甘心啊!
那咋辦?
接著忽悠唄!
三綱五常固然根深蒂固,但在更久遠的歷史上,還有其他更震聾發聵的思想。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
「王朝興衰,莫在於民!」
「藏富於民則興,與民爭利則衰。」
「奉孝從潁川而來,所過數郡,應該能看到這天下百姓所過的生活。汝願隨我共圖大業,謀天下蒼生之太平?」
蘇明擲地有聲,所言如鐘敲在人心上。
在這片土地上,最早的歷史,最出名的言論雖是儒學,卻不失現在的儒學。
先秦的思想迸發,門派眾多,思想交織,沒有一個讀書人能夠忘卻。
趙雲張郃陳樹則聽得滿心激盪,恨不得當場揭竿而起。
郭嘉沉默著皺眉,武將只需要戰鬥就好了,可文臣謀士就需要考慮很多了。
大漢雖是當今正統,可董卓把持朝政,少帝劉辯被廢,中央軟弱無能,地方諸侯崛起。
這個時候若沒有尋得明主,很有可能就在這亂世之中任其滅亡了。
雖說有一謀臣治世便可偏安一隅,可這天下能人輩出,如果沒有足夠的平台根本施展不出自己的才能。
而蘇明值得自己跟隨嗎?
「蘇將軍,嘉只有一個問題,若將軍能告之,吾便答應跟隨將軍共圖天下」
郭嘉深吸了口氣,讓他從曹操公孫瓚陶謙等眾多選擇中決定跟隨蘇明屬實是需要一定的魄力。
「奉孝請講!」
蘇明鄭重其事地說道,他知道這一關過了,自己就真的從曹操那裡搶了個奇才回來。
張郃雖按照後世來講也是曹操的部下,但蘇明這是在韓馥手下搶的,倒算不上背刺曹操。
「以蘇將軍所見,汝等應當如何掃平天下,再造乾坤?」
「收青州,並徐州,吞豫州,破袁紹,西納并州,北定中原,蓄勢待發,鯨吞天下!」
蘇明看著郭嘉的眼睛緩緩地說,見到郭嘉逐漸露出笑容便知道穩了。
「郭嘉郭奉孝見過主公!」
蘇明扶起行禮的郭嘉,嘴中還不斷念叨:
「有奉孝相助,如高祖得子房也!」
……
翌日,蘇明一大早便起床鍛鍊,長達五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讓他的武力也從63漲到了75。
這個速度對於黃巾起義時來說慢了許多,但相較於其他60-70武力的人來說,蘇明的進步速度依舊可以用神速來形容。
郭嘉見蘇明早起後雙手撐地,腰腹發力,不由得一愣:
「主公,你這是在…?」
「咳咳,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鍛鍊方式。」
郭嘉恍然,儘管心中仍有疑惑,但對早上起來日大地這種行為表示尊重。
「奉孝啊,你沒事也跟我鍛鍊鍛鍊,很簡單的。」
看到郭嘉那個位數的武力值,真怕趙雲只是飆氣勢都能傷到他。
「不了不了,嘉自幼體弱。」
郭嘉有些尷尬的說,他這幅身子經常容易被人認為縱慾過度,搞得他很是尷尬。
「太難的你可以推辭,但我們老家還有一招簡單的招式。」
蘇明玩心大起,起身站在一顆樹前,橫著馬步,穩住腰腹,肩部發力,右肩抖動朝著樹上撞去,留下郭嘉在原地滿頭黑線。
「郭嘉郭奉孝乃世之奇才,我得親自迎接!」
蘇明起身出門,其餘四人見其如此重視,對視一眼也跟了上去。
他們也很想看看蘇明口中所說的世之奇才有多驚艷。
郭嘉身穿華服,與兩個衣著素衣的奴僕站在門外。
面白身瘦,眼神有些萎靡。
見到蘇明攜諸將走來,郭嘉眼睛一亮,人也精神了起來。
先別管人出身才能如何,就這個重視程度就能讓郭嘉深表感動。
畢竟是他主動前來拜訪,何況自己隱姓埋名,世俗之人鮮少有知道他名聲者,那麼只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郡守陳樹知天時命數,還未見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才能。
第二種,郡守陳樹禮賢下士,不管是有名無名都是如此對待。
而這兩種可能都表明能其才能過人,為人
「奉孝啊!」
蘇明一眼便看出了誰才是號稱世之奇才的郭嘉,故作感激流涕的樣子。
郭嘉有些懵了,聽到蘇明對自己的稱呼再加上痛哭流涕的表現,難道...難道是自己好友曾推薦過自己?
荀彧,崔琰?
郭嘉猜不出來,但蘇明已經到了眼前,只得拱手握拳,口稱陳郡守。
安平郡郡守為陳樹,郭嘉自然將領頭的當做了陳樹。
卻見其身後左側一人站了出來,面色尷尬的說:
「在下乃是陳郡守,這位是我們的蘇將軍。」
郭嘉見蘇明臉龐帥氣堅毅,劍眉星目卻又暗藏狠厲,心中暗暗將其與袁紹相比,卻感覺四世三公也略輸一籌。
「在下蘇明,見過郭先生。」
「先生可聽聞過我的故事?」
郭奉孝不解道,蘇明握著郭嘉的手,感慨道:
「天下若有不識奉孝之名者定非明主,請奉孝入座。」
蘇明一邊吹捧,一邊右手比出請的手勢。
剛及弱冠的郭嘉本就意氣風發準備大展宏圖,蘇明此時的稱讚讓他極為受用,再看蘇明就好像是一見如故一般。
身後四人見蘇明如此禮遇,自然也不敢怠慢,同時也想看看郭嘉到底有何才能。
【郭嘉:SSS級】
【武力:8】
【謀略:95】
【精神:92】
看到郭嘉個位數的武力,蘇明差點沒忍住笑了出來。
但下一刻看到他高達95的謀略臉色一變,不嘻嘻。
這是他除了張角以外看到最高的了。
坐在府邸,郭嘉才好生觀察了一下蘇明身旁的四人。
最接近蘇明的是位女子,容貌姣好,眉眼如黛,想來與蘇明關係匪淺。
而陳樹坐在最邊,身體健碩面相老實,顯然安平郡的發展雖離不開他,但也並不完全在於他。
內側的兩位身形相似,但一位透露著少年英氣,另一位則是有著征戰沙場的氣質,顯然是行伍之人。
有趣,這個組合著實有趣。
張寧端了碗茶水遞給郭嘉,郭嘉客套的感謝,移至鼻尖飄來清香,提神醒腦,他不由得有些驚訝。
「這是我夫人種植的蘭花茉莉,算是祖傳秘方,有提神醒腦之效。」
「安平郡不適宜種植茶葉,吾等且尚未有錢財購置名貴的普洱,招待不周,還望諒解。」
這幾年盛行普洱,普洱入口香甜,回甘立起,但是從荊州南部某郡傳來,運輸不便,價格昂貴。
郭嘉擺了擺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吾途徑安平郡,見城內百姓富庶,商業繁榮,奉孝有一事不解,還望將軍賜教。」
郭嘉正色道,他能看出城內施行的仁政有利於百姓,可城內的建築商業竟比潁川郡還要繁華。
而進了酒館住宿之後,他發現街邊城巷裡有農不去種田謀生而在城內晃悠,說是城內招工,已修城築樓。
「奉孝請講!」
蘇明比了個請的姿勢,郭嘉直言而出:
「我先前觀城中有人不去種田而到府邸尋求糧食,這是為何?」
「哈哈哈哈~」
蘇明淡淡笑道,這樣的問題一開始張郃也問過,卻得其形而不得要領。
「張郃張將軍,請你為奉孝解答!」
張郃聽聞蘇明讓自己來講,心中有些突然,但既然主公發話了,為了不給主公丟面兒,他只得硬著頭皮說道:
「以工代賑乃是主公下令用糧食或錢財驅使農民建設城鎮,既能給百姓一條活路,又能讓安平郡更為發達。」
張郃努力的用自己的話語將主公先前給自己講解的話複製下來,而郭嘉則繼續問道:
「那本是無水之源,豈會因此而無中生有的多出錢糧?」
郭嘉當然知道以工代賑的邏輯,不過以工代賑這個詞還是他第一次聽說。
但是大部分城鎮都窮,都沒錢,為什麼就安平郡能富裕起來?
「城中勞務皆為民政,繕城牆,修車路,開墾荒地,久積餘糧,商人來投,自然城堅民富。」
蘇明笑著說道,這才是為什麼安平郡能持續發展的原因。
郭嘉聞言先是皺了皺眉頭,隨後恍然大悟,拱手:「受教了。」
「奉孝可還有其他疑問?」
「郭嘉還有一事不解!」
「何事?」
「嘉隱姓埋名暗交奇才豪傑,不知是何人向將軍舉薦了我?」
郭嘉倒不是興師問罪,而是蘇明對他的表現有些過於重視了。
蘇明智謀過人,眼光長遠,非一城一郡而止。
而張郃還有旁邊一人氣息平緩,雖未見其鋒芒但卻有不世之勇。
作為安平郡的陳樹,任居高位卻能無條件信任眼前這位蘇將軍,可謂是禮賢下士知人善用。
雖沒有什麼名氣,可當初漢高祖起兵時身旁也未有什麼名震天下的人。
「哈哈哈~」
蘇明大笑,下一刻又豪氣萬丈的說:
「並未有他人舉薦,但,」
「天下若有不識奉孝之名者定非明主!」
夸,使勁夸!
蘇明來到這裡這麼多年也算是知道了這些智謀之士愛聽什麼,武將就往當事之勇,霸王之象來夸,謀士就文人雅士,奇策百出。
這樣的話讓郭嘉心中一驚,若是說第一句吹噓誇耀可能是客套,那麼第二句顯然就很有可能是他的真心話了。
難道他真的能見嗎,面相識人?
不對啊,小時候也沒人誇我有人臣之象啊!
郭嘉聞言頓感榮幸,於是拜身回禮。
「奉孝此行所行何處?」
蘇明饒有興致的問道,郭嘉有些遲疑。
他剛從袁紹那邊回來,正欲受到荀彧的舉薦前往曹操所部。
曹操乃少年英雄,曾官至騎都尉,斬殺過黃巾,又為漢室刺殺過董卓,膽識過人。
有名聲,有出身,有錢糧還有兵,這樣的條件放在天下能勝過曹操的人不出兩位數。
但蘇明顯然有招攬之意,他直說去曹操營下未免有些令人尷尬
「奉孝正欲遊歷天下,所到安平郡心生好奇,便來拜訪一番。」
「先生可是去曹操曹孟德帳下?」
蘇明品茶淡淡而言,郭嘉聞之一愣。
「曹操並非明主,雖其少年盛名,略有膽識,但為人生性多疑,奉孝可要好生考慮。」
「將軍可曾見過曹操?」
郭嘉不明,他還沒見過曹操,若是一來就被蘇明塑造了一個先入為主的認知,恐怕對他投奔曹操並無好處。
「未曾。」
蘇明大言不慚,但面上並未有愧色。
「那將軍何出此言?」
蘇明站起身,雙手負於背後,在眾人面前走動道:
「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在座之人聞言皆為之一愣,這話聽起來與他們先前接受的儒家思想毫不相關,但卻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事不成不罷休的感覺。
「此乃曹孟德之言,此人逃出洛陽後,曾遇一相識名為呂公。」
「當夜,呂公正欲殺豬厚待曹操,卻被曹操聽錯,殺盡呂公全家及其奴僕七人。」
「發現殺錯人後,這便是曹操所言。」
狠厲,果斷,令人心寒。
這是在座的人對蘇明說的這個故事最大的感受。
雖然曹操是因為刺殺董卓未成而逃,但這番行為可謂是驚弓之鳥也不失為過。
趙雲瞳孔一縮,他趙子龍下山就是奉老師之命以武救世,而曹操的行為顯然讓趙雲這一生都難以投靠。
「奉孝有何感想?」
蘇明轉身看向郭嘉,這個有不世之才的少年正皺著眉頭沉思不語。
若此話為真,曹操之名難掩其暇。
若此話為假,那麼蘇明的人品就完全不需要考慮了。
不過,這種事情為什麼會被蘇明知道?
「嘉未敢言。」
郭嘉打算保留意見,蘇明站在郭嘉面前,朝著郭嘉拱手道:
「將軍蘇明欲圖天下,還望奉孝相助!」
蘇明敞開天窗說亮話,身為主公自然要拿出誠意來。
主動投奔和受到邀請再答應對於東漢的謀士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郭嘉這次到沒有猶豫,而是站起來反問道:
「將軍將如何欲圖天下?」
其實只要主公知人善用,主公其實只需要有一個大致的認知便可。
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蘇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而反問道:
「奉孝所謂的天下,又可只何為天下?」
聽到蘇明的話郭嘉一愣,這個問題想起來很簡單,但說起來又很複雜。
什麼是天下?
大漢十三州,從涼州的最西邊,最北邊,到東邊的夷洲,南邊的朱崖洲,範圍之內皆為天下。
除大漢外,周圍儘是蠻夷之地。
但蘇明顯然問的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
在這個大漢朝廷尚在,正統尚在,天下名士皆為漢臣的時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曹操誤殺友人不過是背信棄義之徒,而蘇明所言欲圖天下可是謀反之罪,當誅九族。
蘇明知道這樣的問題讓一個飽受儒學的文人智謀難以接受,但沒辦法。
大戰在即,又恰好郭嘉來訪,不把郭嘉留住他不甘心啊!
那咋辦?
接著忽悠唄!
三綱五常固然根深蒂固,但在更久遠的歷史上,還有其他更震聾發聵的思想。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
「王朝興衰,莫在於民!」
「藏富於民則興,與民爭利則衰。」
「奉孝從潁川而來,所過數郡,應該能看到這天下百姓所過的生活。汝願隨我共圖大業,謀天下蒼生之太平?」
蘇明擲地有聲,所言如鐘敲在人心上。
在這片土地上,最早的歷史,最出名的言論雖是儒學,卻不失現在的儒學。
先秦的思想迸發,門派眾多,思想交織,沒有一個讀書人能夠忘卻。
趙雲張郃陳樹則聽得滿心激盪,恨不得當場揭竿而起。
郭嘉沉默著皺眉,武將只需要戰鬥就好了,可文臣謀士就需要考慮很多了。
大漢雖是當今正統,可董卓把持朝政,少帝劉辯被廢,中央軟弱無能,地方諸侯崛起。
這個時候若沒有尋得明主,很有可能就在這亂世之中任其滅亡了。
雖說有一謀臣治世便可偏安一隅,可這天下能人輩出,如果沒有足夠的平台根本施展不出自己的才能。
而蘇明值得自己跟隨嗎?
「蘇將軍,嘉只有一個問題,若將軍能告之,吾便答應跟隨將軍共圖天下」
郭嘉深吸了口氣,讓他從曹操公孫瓚陶謙等眾多選擇中決定跟隨蘇明屬實是需要一定的魄力。
「奉孝請講!」
蘇明鄭重其事地說道,他知道這一關過了,自己就真的從曹操那裡搶了個奇才回來。
張郃雖按照後世來講也是曹操的部下,但蘇明這是在韓馥手下搶的,倒算不上背刺曹操。
「以蘇將軍所見,汝等應當如何掃平天下,再造乾坤?」
「收青州,並徐州,吞豫州,破袁紹,西納并州,北定中原,蓄勢待發,鯨吞天下!」
蘇明看著郭嘉的眼睛緩緩地說,見到郭嘉逐漸露出笑容便知道穩了。
「郭嘉郭奉孝見過主公!」
蘇明扶起行禮的郭嘉,嘴中還不斷念叨:
「有奉孝相助,如高祖得子房也!」
……
翌日,蘇明一大早便起床鍛鍊,長達五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讓他的武力也從63漲到了75。
這個速度對於黃巾起義時來說慢了許多,但相較於其他60-70武力的人來說,蘇明的進步速度依舊可以用神速來形容。
郭嘉見蘇明早起後雙手撐地,腰腹發力,不由得一愣:
「主公,你這是在…?」
「咳咳,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鍛鍊方式。」
郭嘉恍然,儘管心中仍有疑惑,但對早上起來日大地這種行為表示尊重。
「奉孝啊,你沒事也跟我鍛鍊鍛鍊,很簡單的。」
看到郭嘉那個位數的武力值,真怕趙雲只是飆氣勢都能傷到他。
「不了不了,嘉自幼體弱。」
郭嘉有些尷尬的說,他這幅身子經常容易被人認為縱慾過度,搞得他很是尷尬。
「太難的你可以推辭,但我們老家還有一招簡單的招式。」
蘇明玩心大起,起身站在一顆樹前,橫著馬步,穩住腰腹,肩部發力,右肩抖動朝著樹上撞去,留下郭嘉在原地滿頭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