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保境安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保境安民!」

  最後賈雨村確定用這個口號,來穩定江南,他的目標不是應天府,是整個江南,當然要步步為營,飯要一口一口吃,第一部怎麼做?第一部不是進攻白蓮教!

  不是賈雨村不想消滅白蓮教,他就消滅不了,江南白蓮教分成幾個大的集團,其中江東節度使面對的就是長興和寧波附近的白蓮教。

  長興的白蓮教基本已經暗地投降了賈雨村,猛將有條件,他們不接受應天府的管理,只接受江南沈家的指揮。

  至於寧波的白蓮教在包圍附近的縣城,本地的軍隊已經譁變,一部分成了土匪,還有一部分為了地主給的錢做了僱傭軍。

  浙江白蓮教實力很強,他們並不想和應天府有矛盾,在長興白蓮教的溝通下,呂四娘和浙江白蓮教的聖女在長興外見面,進行和平談判。

  呂四娘有賈雨村的全權委託,她要長江南岸,包括蘇州和松江,其他的可以給白蓮教的。

  浙江白蓮教有點不理解,不過她們也同意了,還希望賈雨村賣糧給她們,因為白蓮教沒有後勤。

  白蓮教的口號很好,和闖王差不多,就是給老百姓自由,要求平分土地。這可是老百姓嚮往的,尤其是老農民,土地就是大家的命根,不分土地誰給你拼命?

  老百姓求的是活下來,他們才不管朝廷還是白蓮教,那是當官的考慮的,他們只想活下去。賈雨村給大家發糧食,他們就願意跟著應天府。

  當然有些人不會,比如《紅樓夢》中,那些個性鮮明的丫鬟們,她們就不會種地,也不缺吃的,雖然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她們或機靈善良如襲人,或潑辣豪爽如晴雯,或心思縝密如鴛鴦,或溫柔賢淑如紫鵑。

  她們在賈府,根本不關心白蓮教,為啥她們不願意反,其實很簡單,有了自由然後尼,她們要吃飯,吃飯就要幹活,去哪能找到在賈府這樣的好工作,只需要掃地就能吃的和貴族一樣。

  當然她們也想要自由,不過經過比較,她們不傻,發現自由以後還不如在賈府做個下人,做個女僕。

  如果不做奴才,她們能做啥,給白蓮教徒幹活,不但累,還有生命威脅。

  在那個身份低微的年代,她們似乎都心甘情願地在賈府做著「奴才「,這不禁讓賈雨村生出疑問,她們為何如此眷戀這個囚籠般的大觀園?

  如果是現代人,可能不理解,大家信奉的就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都可拋棄。

  作為穿越者,賈雨村表面上也不能理解。在印象中,丫鬟不過是主子們的附屬品,她們沒有自由,沒有尊嚴,每天不是被鞭子抽就是被辣椒水折磨。

  後來賈雨村和林妹妹聊,說到榮國府的生活,這才知道賈府的丫鬟們不錯,過著與想像大相逕庭的生活。

  原來,在賈府,丫鬟們享有不菲的待遇。

  鴛鴦、琥珀等大丫鬟每月可拿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的高級白領。二等丫鬟如紫鵑、晴雯每月也有千把文錢的收入。就連最低等的丫鬟,月錢也有五百文。

  更不用說,她們除了這些基本工資,還有其他的額外收入。據林妹妹和史湘雲所述,晴雯在賈府工作六年,竟然攢下了三四百金。除了這些直接的經濟收入,賈府還提供吃穿住行各方面的保障。

  丫鬟們住的是青瓦小軒,吃的是精緻菜餚,看病有御醫診治,就連胭脂水粉這些,也有專門的供給。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樣的待遇可謂是天堂般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賈府對下人還算寬厚。

  賈雨村回憶紅樓這本書,好像金釧兒慘死後,王夫人還體恤她的妹妹,提拔了她的職位,加了她的工資。為的就是表示歉意,免得外人說她對下人刻薄。

  當然賈府是貴族,做事還算靠譜,反觀其他人家,像那個逼死媳婦的「中山狼「,誰會在乎下人的死活?活在他家的下人,估計恨不得殺了他全家。

  在動盪的年代,在賈府之外,人們隨時都有可能面臨叛亂、饑荒的威脅。而賈府,就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為這些女孩子們提供了一方安穩的天地。

  在這樣一個庇護所里,她們不願離開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賈府對下人的管理,也並非盡善盡美。

  他們往往太過散漫,太講人情,積重難返,最後鬧到眾叛親離。

  周瑞家的偷梁換柱,晴雯和寶玉的撕扇吵架,鳳姐病重時司棋對廚房的胡作非為,無一不體現出主子們的縱容與溺愛。


  就連賈寶玉,也常常陷入感情的漩渦,對丫鬟們關愛有加,卻忽視了她們的身份和地位。

  這種看似仁慈的管理,最終卻釀成了大錯。但即便如此,對於那個年代的女子來說,賈府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前段時間,網上熱議的那則「穿高跟鞋跪著迎接女主人「的保姆招聘啟事,雖然條件苛刻,但開出的七萬月薪還是吸引了無數人慕名而來。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金錢至上,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待遇優厚,什麼樣的屈辱都可以忍受。

  表面上,白蓮教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但實際上,很多人依然在不經意間做著「奴才「。

  為了生存,為了金錢,大家沒辦法,不得不諂媚討好,任勞任怨,壓抑自我,出賣靈魂。

  這個時代,白蓮教內部,雖然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要追求自由,內心卻又眷戀著那個能給安穩的「賈府「。這種矛盾心理,反映了內心深處的焦慮。

  一方面,大傢伙渴望自由與尊嚴,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安穩,害怕在競爭中被淘汰。很多人不得不戴上面具,扮演著乖順的角色,成為職場和社會的「奴才「。

  白蓮教起義,朝廷管不了大傢伙,久而久之,很多人不想種地了,甚至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迷失在追名逐利的迷宮中。

  這也是為什麼教主和軍師死了,沒有人想著為他們報仇雪恨,大家都在為自己忙活,江北的白蓮教也在忙活,忙著拉幫結派。

  也許,對於賈雨村來說,白蓮教這個想法也可以接受,《紅樓夢》中那些丫鬟的想法,才是正常的,她們不想太多,知足常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