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劉備逃亡長沙,反骨仔魏延來了
對於曹操來說,這一仗打的不容易。
江東在三江口鐵索橫江,阻斷曹軍的進攻。
但江東軍也可以打開鐵索橫江反擊曹軍。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分出一路兵馬留守。
江夏若是不平,赤壁無功。
因此,江夏必須平。
而且,江夏水路縱橫,很大程度上依賴水軍。
一旦奪下江夏,日後對戰江東才會占據優勢。
同樣,也不能輕視劉備。
一旦他到了荊南立足,早晚奪下四郡之地。
劉備的本事,曹操最清楚不過了。
有了錢糧,便有了兵馬。
絕不能給劉備可乘之機。
沉吟許久,曹操最終還是做出了兵分三路的部署。
派曹仁領十五萬兵馬前往江夏,同張允攻取江夏城。
命文聘領水師先行趕往長沙。
曹操率張遼、徐晃領三萬騎兵於陸路追擊劉備。
曹洪、程昱領十萬兵馬隨後趕往長沙助戰。
「依令行事,不可延誤!」曹操道。
「遵命!」眾文武紛紛抱拳。
當天晚上,曹軍兵分三路而行。
曹仁率軍繼續前往江夏。
曹操命曹純率虎豹騎打先鋒,曹操同張遼、徐晃率其餘騎兵緊隨其後。
程昱、曹洪領十萬兵馬緊隨其後。
而張青就在程昱、曹洪的隊伍中。
而且是在後軍的輜重隊伍中。
一輛馬車緩緩前行。
趕車的是書童薛歡,坐在車內的則是張青和蔣干。
「三舅姥爺,這一路顛簸辛苦您了!」
「辛苦個屁啊!」張青道:「丞相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誰說不是啊!」蔣干搖頭:「那劉備跑的確實快啊!」
張青搖頭感慨:「敗仗打多了,逃跑的經驗也多了,劉跑跑不虛此名啊!」
「嘿嘿!」蔣乾笑了:「劉跑跑,這名字好啊!」
「哎!」張青嘆息:「丞相雖然兵分三路,只怕劉備先於我軍抵達長沙啊!」
蔣幹道:「長沙太守韓玄對朝廷還算忠心,這個時候沒有理由向劉備倒戈啊!」
張青搖頭:「怕是那反骨仔要搞事情啊!」
「反骨仔是誰啊?」蔣干問道。
張青忽然說道:「你馬上給丞相寫一封信!」
「嗯!」蔣干點點頭:「好,現在就寫!」
張青和蔣干忙著給曹操寫信。
而另一邊,曹純已經率虎豹騎追上了江夏百姓。
大概是攜民渡江為劉備增長了經驗。
官道上,到處都是攜家帶口的百姓。
大軍一到,百姓紛紛逃散。
殺這些人無用,可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劉軍士兵的蹤影。
當天夜裡,虎豹騎就遭到了張飛的伏擊。
雙方開啟了一場小規模混戰。
但虎豹騎畢竟是曹軍的精銳,開戰不過半個時辰,占據先機的張飛就落了下風。
張飛很聰明,打不過就跑。
曹純沒有繼續追擊張飛,而是順官道繼續趕往長沙。
幾日後,又遭到了趙雲的伏擊。
甚至,有些劉軍士兵扮做百姓,偷襲了曹操的部隊。
這一路上,曹操追劉備追的艱辛無比。
建安十四年,二月中旬。
劉軍抵達長沙郡外,來到了文聘部隊駐防地。
諸葛亮採取了聲東擊西之策。
明面上進攻文聘的部隊,實則趁夜偷渡長江,進入了長沙郡內。
三日後,劉備率領一萬人馬在長沙城外安營紮寨。
當夜,便召集文武商議對策。
眼下,劉軍的形勢十分危急。
文聘就在屁股後面,兩三日內必到。
曹操的騎兵也會在五六日內趕到。
而後續,還有曹洪所率領的十萬大軍。
最關鍵的是,趙雲和張飛還沒有趕到長沙,後續兩萬兵馬不知生死。
文臣武將,焦頭爛額。
唯有諸葛亮,淡定從容。
糜竺搖頭:「主公,短短三日內,我軍如何攻下長沙城啊?」
「就算攻下了長沙城,恐怕也守不住啊!」糜芳嘆息。
劉備沒說話,將目光望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道:「一日一夜,足以攻破長沙城!」
「哦?」劉備大驚:「軍師早有良策?」
諸葛亮點點頭,隨即道:「主公可還記得當年在襄陽城外,有一無名小將斬殺城門守衛,要引主公入襄陽城?」
「魏延!」劉備脫口而出。
當年,劉備出逃樊城,路過襄陽城,劉琮不願打開城門。
小將魏延斬殺城門守軍,放下吊橋迎劉備入城。
隨後,文聘率部趕到,與魏延所部相互攻殺。
劉備未能進入襄陽城,轉往江陵城。
那魏延,也不知去向了。
諸葛亮道:「眼下,此人就在長沙城中!」
「哎!」劉備嘆息:「先前魏延為我打開城門,我不入襄陽城,已是害了他,如今豈能助我?」
諸葛亮沒說話,扭頭望向了伊籍。
伊籍是劉表的同鄉,早年入荊州投奔劉表。
劉備入荊州時便時常拜訪。
劉表死後伊籍便轉投劉備。
放眼整個荊州文官,也只有尹籍對劉備是真心的。
伊籍拱手道:「主公,我與魏延有舊,其痛恨國賊曹操,雖依附於韓玄,卻屢遭打壓,定能相助主公!」
諸葛亮道:「明日,主公只需派雲長攻取長沙城,那魏延自會設法策應!」
「嗯!」劉備點頭:「就依軍師之策行事!」
當晚,伊籍便扮做商客,潛入了長沙城。
尋到了魏延府上。
魏延聽說伊籍前來,立刻迎入後堂相見。
「自襄陽一別,我和機伯兄一載不曾相見了!」
「是啊!」伊籍道:「文長可知我來此,所為何事?」
魏延笑了:「莫不是,皇叔派機伯兄前來?」
「正是!」伊籍道:「赤壁一敗,周瑜死守三江口,劉琦公子不願離開江夏,我主不得已敗逃至長沙!」
「嗯!」魏延點頭:「皇叔乃大漢忠良,先前未能助皇叔入襄陽城,心中有愧啊!」
「何愧之有?」伊籍道:「我家主公棄文長於襄陽,至今愧疚不已!」
「倒也怪不得皇叔,其自顧不暇,自然無暇助我!」魏延搖頭。
伊籍道:「今,我主就在城外安營紮寨,文長何不再助?」
魏延笑了:「若皇叔要取長沙,魏延定當效死力!」
伊籍道:「明日,我主便會派大將來戰,三日內務必攻破長沙城,還請文長擇機相助!」
「嗯!」魏延點頭:「機伯兄安心,三日內我定助皇叔破長沙城!」
「我代我家主公謝過文長!」伊籍當即跪地行禮。
「言重了!」魏延立刻攙扶起伊籍。
江東在三江口鐵索橫江,阻斷曹軍的進攻。
但江東軍也可以打開鐵索橫江反擊曹軍。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分出一路兵馬留守。
江夏若是不平,赤壁無功。
因此,江夏必須平。
而且,江夏水路縱橫,很大程度上依賴水軍。
一旦奪下江夏,日後對戰江東才會占據優勢。
同樣,也不能輕視劉備。
一旦他到了荊南立足,早晚奪下四郡之地。
劉備的本事,曹操最清楚不過了。
有了錢糧,便有了兵馬。
絕不能給劉備可乘之機。
沉吟許久,曹操最終還是做出了兵分三路的部署。
派曹仁領十五萬兵馬前往江夏,同張允攻取江夏城。
命文聘領水師先行趕往長沙。
曹操率張遼、徐晃領三萬騎兵於陸路追擊劉備。
曹洪、程昱領十萬兵馬隨後趕往長沙助戰。
「依令行事,不可延誤!」曹操道。
「遵命!」眾文武紛紛抱拳。
當天晚上,曹軍兵分三路而行。
曹仁率軍繼續前往江夏。
曹操命曹純率虎豹騎打先鋒,曹操同張遼、徐晃率其餘騎兵緊隨其後。
程昱、曹洪領十萬兵馬緊隨其後。
而張青就在程昱、曹洪的隊伍中。
而且是在後軍的輜重隊伍中。
一輛馬車緩緩前行。
趕車的是書童薛歡,坐在車內的則是張青和蔣干。
「三舅姥爺,這一路顛簸辛苦您了!」
「辛苦個屁啊!」張青道:「丞相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誰說不是啊!」蔣干搖頭:「那劉備跑的確實快啊!」
張青搖頭感慨:「敗仗打多了,逃跑的經驗也多了,劉跑跑不虛此名啊!」
「嘿嘿!」蔣乾笑了:「劉跑跑,這名字好啊!」
「哎!」張青嘆息:「丞相雖然兵分三路,只怕劉備先於我軍抵達長沙啊!」
蔣幹道:「長沙太守韓玄對朝廷還算忠心,這個時候沒有理由向劉備倒戈啊!」
張青搖頭:「怕是那反骨仔要搞事情啊!」
「反骨仔是誰啊?」蔣干問道。
張青忽然說道:「你馬上給丞相寫一封信!」
「嗯!」蔣干點點頭:「好,現在就寫!」
張青和蔣干忙著給曹操寫信。
而另一邊,曹純已經率虎豹騎追上了江夏百姓。
大概是攜民渡江為劉備增長了經驗。
官道上,到處都是攜家帶口的百姓。
大軍一到,百姓紛紛逃散。
殺這些人無用,可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劉軍士兵的蹤影。
當天夜裡,虎豹騎就遭到了張飛的伏擊。
雙方開啟了一場小規模混戰。
但虎豹騎畢竟是曹軍的精銳,開戰不過半個時辰,占據先機的張飛就落了下風。
張飛很聰明,打不過就跑。
曹純沒有繼續追擊張飛,而是順官道繼續趕往長沙。
幾日後,又遭到了趙雲的伏擊。
甚至,有些劉軍士兵扮做百姓,偷襲了曹操的部隊。
這一路上,曹操追劉備追的艱辛無比。
建安十四年,二月中旬。
劉軍抵達長沙郡外,來到了文聘部隊駐防地。
諸葛亮採取了聲東擊西之策。
明面上進攻文聘的部隊,實則趁夜偷渡長江,進入了長沙郡內。
三日後,劉備率領一萬人馬在長沙城外安營紮寨。
當夜,便召集文武商議對策。
眼下,劉軍的形勢十分危急。
文聘就在屁股後面,兩三日內必到。
曹操的騎兵也會在五六日內趕到。
而後續,還有曹洪所率領的十萬大軍。
最關鍵的是,趙雲和張飛還沒有趕到長沙,後續兩萬兵馬不知生死。
文臣武將,焦頭爛額。
唯有諸葛亮,淡定從容。
糜竺搖頭:「主公,短短三日內,我軍如何攻下長沙城啊?」
「就算攻下了長沙城,恐怕也守不住啊!」糜芳嘆息。
劉備沒說話,將目光望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道:「一日一夜,足以攻破長沙城!」
「哦?」劉備大驚:「軍師早有良策?」
諸葛亮點點頭,隨即道:「主公可還記得當年在襄陽城外,有一無名小將斬殺城門守衛,要引主公入襄陽城?」
「魏延!」劉備脫口而出。
當年,劉備出逃樊城,路過襄陽城,劉琮不願打開城門。
小將魏延斬殺城門守軍,放下吊橋迎劉備入城。
隨後,文聘率部趕到,與魏延所部相互攻殺。
劉備未能進入襄陽城,轉往江陵城。
那魏延,也不知去向了。
諸葛亮道:「眼下,此人就在長沙城中!」
「哎!」劉備嘆息:「先前魏延為我打開城門,我不入襄陽城,已是害了他,如今豈能助我?」
諸葛亮沒說話,扭頭望向了伊籍。
伊籍是劉表的同鄉,早年入荊州投奔劉表。
劉備入荊州時便時常拜訪。
劉表死後伊籍便轉投劉備。
放眼整個荊州文官,也只有尹籍對劉備是真心的。
伊籍拱手道:「主公,我與魏延有舊,其痛恨國賊曹操,雖依附於韓玄,卻屢遭打壓,定能相助主公!」
諸葛亮道:「明日,主公只需派雲長攻取長沙城,那魏延自會設法策應!」
「嗯!」劉備點頭:「就依軍師之策行事!」
當晚,伊籍便扮做商客,潛入了長沙城。
尋到了魏延府上。
魏延聽說伊籍前來,立刻迎入後堂相見。
「自襄陽一別,我和機伯兄一載不曾相見了!」
「是啊!」伊籍道:「文長可知我來此,所為何事?」
魏延笑了:「莫不是,皇叔派機伯兄前來?」
「正是!」伊籍道:「赤壁一敗,周瑜死守三江口,劉琦公子不願離開江夏,我主不得已敗逃至長沙!」
「嗯!」魏延點頭:「皇叔乃大漢忠良,先前未能助皇叔入襄陽城,心中有愧啊!」
「何愧之有?」伊籍道:「我家主公棄文長於襄陽,至今愧疚不已!」
「倒也怪不得皇叔,其自顧不暇,自然無暇助我!」魏延搖頭。
伊籍道:「今,我主就在城外安營紮寨,文長何不再助?」
魏延笑了:「若皇叔要取長沙,魏延定當效死力!」
伊籍道:「明日,我主便會派大將來戰,三日內務必攻破長沙城,還請文長擇機相助!」
「嗯!」魏延點頭:「機伯兄安心,三日內我定助皇叔破長沙城!」
「我代我家主公謝過文長!」伊籍當即跪地行禮。
「言重了!」魏延立刻攙扶起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