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孫太后
見於康不語,柳媚兒繼續說道。
「需不需要讓咱們的人,將他偷出來?」
於康搖頭道:「暫時不用,讓咱們的人盯緊他就好,現在喜寧把他藏的越隱秘,反而會讓之後的事越順利。只是,要是真有需要他出現的那天,務必確保立刻就能讓他出現。」
柳媚兒臻首輕點。
她此刻淚痕猶未乾,又一副低眉順耳,萬事順遂的可憐樣。直像個受了委屈,卻只能忍著,聽話的小媳婦兒。
於康心裡沒來由的一痛,有些不忍。
「媚兒姐,不要怪我剛剛那樣對你。我……」
柳媚兒卻瞪著水汪汪的眼眸,打斷了他。
「我心裡都知道的,你也是為我們著想。之前是覺得有些委屈,但現在,我心裡可高興了。」
「高興?」
這個說法,柳媚兒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在於康的印象中,這樣奇怪(明事理)的女子,他的經驗榜上,從來也無。
柳媚兒似乎不想再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突然說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差點忘了告訴你,黑老大有消息送來。」
於康眼睛一亮,變得興奮起來,忙問:「是不是木德公?」
柳媚兒笑著點點頭:
「黑老大說,下午的時候,王振去了北鎮撫獄,見了最隱密的牢房中,關著的那名犯人。他恰好被馬順點名,充當看守第二道門的牢卒。」
「據他送來的消息,那道門背後,一共有三間牢房。但只有一間關了人,應該就是你說的木德公無疑。」
「另外還有一件奇怪的事。黑老大讓告訴你一聲,早一些的時候,喜寧也去了北鎮撫獄。他不敢湊得太近,只斷斷續續聽見喜寧和馬順聊一些事情。」
於康皺眉。
「聊什麼事?這個時候,喜寧應該才是最著急上火的那個,他跑去北鎮撫獄找馬順,不可能只是閒聊。」
柳媚兒繼續說道:
「好像是關於一個采生折枝的犯人。至於後面他們說了什麼,因為相距有些遠,他們又刻意壓低了聲音,黑老大隻聽見幾個詞:李代桃僵,替什麼人去死。」
「不過,奇怪的是,喜寧離開後,馬順特意讓人給那采生折枝的犯人,裝扮了一番。」
「更奇怪的是,王振離開北鎮撫獄後,馬順又下令將那名犯人殺了。至於後續,黑老大還沒有再送來新的消息。」
於康皺著眉頭,在房中來回踱步。
柳媚兒不敢打擾他,只是靜靜地站著陪他。一雙美目,流彩熠熠,一刻也不曾離開過於康。
許久之後,於康突然停住腳步,問:「木德公的家人呢,咱們在周邊的布置可還在?」
柳媚兒如實回道:
「自從你下了命令,我們就安排了人一直在那邊。除了我們的人,錦衣衛的暗探,也一直都在監視那家人。而且,每隔三到四個月,都會帶一封那家人的手書回去。」
於康臉上掠過一絲譏諷:
「木德公應該就是因為有這些家書,所以才一直心甘情願,被關在牢房,為王振出謀劃策。這次王振和他聊的,應該和最近發生的這些事有關,只是依著黑老五傳來的消息,我猜,王振有可能動了殺心。」
柳媚兒一愣:「動了殺心?這是為何?難道不是一直關著,繼續為他出謀劃策更划算麼?」
於康搖了搖頭:
「具體情況不知,王振沒去見木德公之前,還吩咐馬順準備犯人做替身,可能那時,還有放木德公離開之心。只是二人談過之後,王振似乎又反悔了。」
「那木德公此時豈不是很危險?」
於康重新坐回椅子上,明眸如電光。接著,倏地又突然起身。
「媚兒姐,讓咱們的人伺機而動。若是能救,就搭救他。若是太困難,也別枉送性命。」
「還有就是,讓咱們的人,務必將木德公的家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依著王振的性子,這家人肯定活不了。」
「我的一位長輩,數年前曾受木德公一卦之恩。他的家人,還是要保一保的,權當報恩吧!」
柳媚兒連忙應聲道:
「好,我一會兒就給老四消息,讓他親自跑一趟。」
「讓五哥陪著四哥一起吧,四哥身手雖好,但嘴太笨,是個悶葫蘆,五哥陪著保險一些。」
「好,都聽你的。」
……
慈慶宮。
孫太后摒退左右,就連身邊貼身伺候的女官和侍女,也都讓在暖閣外候著。
「老奴拜見太后娘娘!」
王振行了跪拜大禮。
陛下面前,免去了他的跪拜禮。
但孫太后駕前,王振卻不敢有絲毫馬虎,不得不謹慎。
不僅開口閉口自稱為奴,還大禮參拜。
「起來吧!」
孫太后眉眼細長,樣貌絕美,今年剛攀上四十壽誕。
但她依舊體態婀娜似酥,氣質嬌媚的如同二八女子,臉上肌膚嬌嫩如嬰兒,慵懶又如貓兒一般。仿佛歲月從沒在她身上留下過痕跡。
王振即便已經和孫太后見過無數次,但每一次再見,心中都不由得暗贊一句:「後宮佳麗無數,先帝唯寵孫太后一人,實不怨他。」
「王振!」聲音一出,王振身子先酥了半邊。
連忙暗罵自己一聲,將雜亂的思緒甩出去。
「奴才在。」
「陛下最近在忙什麼?」
這句話,本就不應該問出,太祖高皇帝的定下規矩:「後宮不得干政。」
孫太后毫無顧忌,問出這句話,其實就是干政。但在王振看來,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次試探。
加上木德公起的卦相,和判的卦辭,王振早就心中有了盤算。
只是,這次,他也要看看孫太后,究竟有多大決心。
於是故意裝起了糊塗。
「啟稟太后娘娘,陛下每日忙於國事,批閱通政司轉上來的摺子。閒暇之餘,也都在精研治國和兵陣之術。」
孫太后美眸輕抬,看了眼王振,見他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眉頭微蹙。
「就這些?」反問一句後,又若無其事的,似順帶著提了一句:「聽說太皇太后今日特意召陛下去慈寧宮了?」
王真眉毛微不可查的抖了抖,知道太后想聽什麼。
可他決定,保險起見,還要再抻一抻。
「太皇太后今日是召陛下去了慈寧宮,安公公來傳信時,陛下正打算擺駕內閣。安公公來的湊巧,陛下沒去的成內閣,倒先去了慈寧宮。」
孫太后慵懶的身軀稍正了正,繼續追問:「陛下回來後可說了什麼?」
王振心裡一哂。
暗忖:「太后只將所有心思放在慈寧宮,我提的那句內閣,她倒是想都不想,就略過去了。」
不過,這倒讓他愈加看清一件事。
若是太皇太后想對付他,孫太后確實如木德公卦辭上說的那樣,是他唯一的救星。
心裡拿定了主意,於是決定不再隱瞞。
他要利用慈慶宮和慈寧宮,兩位主人天然的不對付,來讓自己避過這次險境。
「需不需要讓咱們的人,將他偷出來?」
於康搖頭道:「暫時不用,讓咱們的人盯緊他就好,現在喜寧把他藏的越隱秘,反而會讓之後的事越順利。只是,要是真有需要他出現的那天,務必確保立刻就能讓他出現。」
柳媚兒臻首輕點。
她此刻淚痕猶未乾,又一副低眉順耳,萬事順遂的可憐樣。直像個受了委屈,卻只能忍著,聽話的小媳婦兒。
於康心裡沒來由的一痛,有些不忍。
「媚兒姐,不要怪我剛剛那樣對你。我……」
柳媚兒卻瞪著水汪汪的眼眸,打斷了他。
「我心裡都知道的,你也是為我們著想。之前是覺得有些委屈,但現在,我心裡可高興了。」
「高興?」
這個說法,柳媚兒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在於康的印象中,這樣奇怪(明事理)的女子,他的經驗榜上,從來也無。
柳媚兒似乎不想再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突然說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差點忘了告訴你,黑老大有消息送來。」
於康眼睛一亮,變得興奮起來,忙問:「是不是木德公?」
柳媚兒笑著點點頭:
「黑老大說,下午的時候,王振去了北鎮撫獄,見了最隱密的牢房中,關著的那名犯人。他恰好被馬順點名,充當看守第二道門的牢卒。」
「據他送來的消息,那道門背後,一共有三間牢房。但只有一間關了人,應該就是你說的木德公無疑。」
「另外還有一件奇怪的事。黑老大讓告訴你一聲,早一些的時候,喜寧也去了北鎮撫獄。他不敢湊得太近,只斷斷續續聽見喜寧和馬順聊一些事情。」
於康皺眉。
「聊什麼事?這個時候,喜寧應該才是最著急上火的那個,他跑去北鎮撫獄找馬順,不可能只是閒聊。」
柳媚兒繼續說道:
「好像是關於一個采生折枝的犯人。至於後面他們說了什麼,因為相距有些遠,他們又刻意壓低了聲音,黑老大隻聽見幾個詞:李代桃僵,替什麼人去死。」
「不過,奇怪的是,喜寧離開後,馬順特意讓人給那采生折枝的犯人,裝扮了一番。」
「更奇怪的是,王振離開北鎮撫獄後,馬順又下令將那名犯人殺了。至於後續,黑老大還沒有再送來新的消息。」
於康皺著眉頭,在房中來回踱步。
柳媚兒不敢打擾他,只是靜靜地站著陪他。一雙美目,流彩熠熠,一刻也不曾離開過於康。
許久之後,於康突然停住腳步,問:「木德公的家人呢,咱們在周邊的布置可還在?」
柳媚兒如實回道:
「自從你下了命令,我們就安排了人一直在那邊。除了我們的人,錦衣衛的暗探,也一直都在監視那家人。而且,每隔三到四個月,都會帶一封那家人的手書回去。」
於康臉上掠過一絲譏諷:
「木德公應該就是因為有這些家書,所以才一直心甘情願,被關在牢房,為王振出謀劃策。這次王振和他聊的,應該和最近發生的這些事有關,只是依著黑老五傳來的消息,我猜,王振有可能動了殺心。」
柳媚兒一愣:「動了殺心?這是為何?難道不是一直關著,繼續為他出謀劃策更划算麼?」
於康搖了搖頭:
「具體情況不知,王振沒去見木德公之前,還吩咐馬順準備犯人做替身,可能那時,還有放木德公離開之心。只是二人談過之後,王振似乎又反悔了。」
「那木德公此時豈不是很危險?」
於康重新坐回椅子上,明眸如電光。接著,倏地又突然起身。
「媚兒姐,讓咱們的人伺機而動。若是能救,就搭救他。若是太困難,也別枉送性命。」
「還有就是,讓咱們的人,務必將木德公的家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依著王振的性子,這家人肯定活不了。」
「我的一位長輩,數年前曾受木德公一卦之恩。他的家人,還是要保一保的,權當報恩吧!」
柳媚兒連忙應聲道:
「好,我一會兒就給老四消息,讓他親自跑一趟。」
「讓五哥陪著四哥一起吧,四哥身手雖好,但嘴太笨,是個悶葫蘆,五哥陪著保險一些。」
「好,都聽你的。」
……
慈慶宮。
孫太后摒退左右,就連身邊貼身伺候的女官和侍女,也都讓在暖閣外候著。
「老奴拜見太后娘娘!」
王振行了跪拜大禮。
陛下面前,免去了他的跪拜禮。
但孫太后駕前,王振卻不敢有絲毫馬虎,不得不謹慎。
不僅開口閉口自稱為奴,還大禮參拜。
「起來吧!」
孫太后眉眼細長,樣貌絕美,今年剛攀上四十壽誕。
但她依舊體態婀娜似酥,氣質嬌媚的如同二八女子,臉上肌膚嬌嫩如嬰兒,慵懶又如貓兒一般。仿佛歲月從沒在她身上留下過痕跡。
王振即便已經和孫太后見過無數次,但每一次再見,心中都不由得暗贊一句:「後宮佳麗無數,先帝唯寵孫太后一人,實不怨他。」
「王振!」聲音一出,王振身子先酥了半邊。
連忙暗罵自己一聲,將雜亂的思緒甩出去。
「奴才在。」
「陛下最近在忙什麼?」
這句話,本就不應該問出,太祖高皇帝的定下規矩:「後宮不得干政。」
孫太后毫無顧忌,問出這句話,其實就是干政。但在王振看來,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次試探。
加上木德公起的卦相,和判的卦辭,王振早就心中有了盤算。
只是,這次,他也要看看孫太后,究竟有多大決心。
於是故意裝起了糊塗。
「啟稟太后娘娘,陛下每日忙於國事,批閱通政司轉上來的摺子。閒暇之餘,也都在精研治國和兵陣之術。」
孫太后美眸輕抬,看了眼王振,見他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眉頭微蹙。
「就這些?」反問一句後,又若無其事的,似順帶著提了一句:「聽說太皇太后今日特意召陛下去慈寧宮了?」
王真眉毛微不可查的抖了抖,知道太后想聽什麼。
可他決定,保險起見,還要再抻一抻。
「太皇太后今日是召陛下去了慈寧宮,安公公來傳信時,陛下正打算擺駕內閣。安公公來的湊巧,陛下沒去的成內閣,倒先去了慈寧宮。」
孫太后慵懶的身軀稍正了正,繼續追問:「陛下回來後可說了什麼?」
王振心裡一哂。
暗忖:「太后只將所有心思放在慈寧宮,我提的那句內閣,她倒是想都不想,就略過去了。」
不過,這倒讓他愈加看清一件事。
若是太皇太后想對付他,孫太后確實如木德公卦辭上說的那樣,是他唯一的救星。
心裡拿定了主意,於是決定不再隱瞞。
他要利用慈慶宮和慈寧宮,兩位主人天然的不對付,來讓自己避過這次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