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論勢
放在往常,於康定然會馬上說兩句軟話。
但今日不同,柳媚兒的話,讓他意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警惕。
隊伍思想出現問題,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柳媚兒很委屈,帶著一絲哭腔。
「我就是說說而已,你幹嘛發這麼大的火?」
「只是說說?」
於康見她依然沒有意識到,這種妄自尊大的想法,究竟會有多危險。
言語上的規勸,或許蒼白。
於康咬咬牙,從懷中取出興安交給他的,那封素白封皮的太皇太后手書。
將其中一張信箋取出,遞給還在執拗中的柳媚兒。
「看看上面寫了什麼?」
柳媚兒將臻首偏到一邊。
「接著!」於康的嗓音提高了幾分。
柳媚兒身體一抖,眼淚終於連成一條線,從臉頰上劃落。
滿是委屈的接過信箋。
於康仍是冷漠肅穆:
「我和這位老人家,前前後後不過只說了幾句話,她就能猜出我的心思。人人都說她身體衰弱,日薄西山。我見她時,她氣色也確實很不好。甚至多說幾句話,都要喘好一會兒。但是你再看看,這上面寫的是什麼?」
柳媚兒終於從於康的憤怒中,讀出一些東西。
於是,抽著鼻子,展開信箋,只見上面短短三兩行而已。
字跡娟秀,卻筆力遒勁。
「徐良替你瞞我,他定然在今日之前,不知你和于謙關係。徐良心地善良,以後不可再利用他。還有,怎麼進的錦衣衛,我不管,做好善後。」
見柳媚兒看完。
於康這才苦口婆心道:
「你真當這世上聰明人少?其實只是你見識少而已。」
於康口似抹了劇毒,句句直戳柳媚兒的痛處。
「我一直謹小慎微,儘量藏在幕後,生怕被人注意到。但你竟然說出那樣妄自尊大的話,你是當真以為我們無所不能麼?」
「柳媚兒,我今日和你說的再明白些,咱們只要被人注意到,以後什麼秘密就都藏不住了。」
「內廷的爪牙遍布天下,我們羽翼未豐,自保尚且不足。你竟然自大到,以為我們這點能量,就可以左右朝政?」
「滿朝文武,多少人匍匐在內廷腳下,那王振將滿朝文武,壓的喘不過氣。內閣輔臣,都得暫避其鋒芒。」
「再說九邊,各總兵官,哪個不對派出的鎮守太監畢恭畢敬?他們手握重兵,何以怕這些閹人,你覺得他們比我們手下的人少?」
「媚兒姐,這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天下。我就是心裡再不願意,也不得不承認,那些什麼『君為輕,社稷次之』的鬼話,只能聽聽而已。這世上,將這句話奉做金科玉律的,有幾個能得善終的?」
「在別人制定的規矩下生活,我們唯有小心翼翼,每一步踏出,都慎之又慎。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變成制定規矩的人,但前提是,我們能活到那個時候。」
「從今天起,你記住了。咱們只是一團火,風吹的大些,立馬就會熄滅。在不能藉助風勢,助長我們的火勢之前,都得夾著尾巴活。」
「連同我前面那十二個,咱們各有分工,只要將手中的事做好,其他的不要去管,也不要胡亂臆想。」
「咱們只有將步子踏穩了,才會有希望。否則,一個個都會倒在血泊中。這些,我不願看見。」
「一言以蔽之——莫要小瞧了天下人。」
於康一番長論,柳媚兒終於臉色緩和下來。
她靜靜地盯著於康看,仿佛他臉上有什麼東西,將她的目光牢牢地拴在那裡。
霎時間,紅暈盈面。
她低下頭,聲音如蚊蟲般細不可聞:「我都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於康長嘆口氣。
他最怕親近的人眼高於頂,目中無人,妄自尊大。
柳媚兒向來心細如髮,又處事果斷幹練。
當她都說出那些話,於康就知道,隊伍肯定出問題了。
近年來,雖還極力隱在暗中,但事事順遂,也確實助長了他們激進之風,以為天下大事,不過爾爾。
想到這些,於康心思有些沉重。
「或許,該給他們一些教訓了,這次的事,恰恰可以讓他們看到,在別人的規矩里,自己究竟有多渺小。」
柳媚兒一番小女兒般姿態,扭扭捏捏。
於康也不知她究竟聽進去多少,只能看著她,將自己心中所想說出。
「這次,我們看似挖出幾件大案,又有閣老他們支應。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王振的勢力,並不是那麼容易瓦解的。」
「他連年經營,又借皇帝陛下的威勢,凌虐各部。朝中大員,多數早已心生畏懼,唯求自保。」
「如今,閹宦一黨在做什麼,我們幾無所知。閣老他們,看似占據有利之地,又手握各種證據,但我從來都不對他們這次的動作,抱有任何幻想。」
柳媚兒瞪圓了眼睛:「真的如此麼?那於侍郎……」
「我的目的,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讓父親留京。」
「其餘諸事,我從不抱任何希望。唯願這次之後,閣老和父親他們,可以看清大勢。」
「閹宦能量,早已不是朝初之時。連年的經營,陛下的支持默許,閹宦大勢已成,實難撼動。」
「唯有朝中諸公,重新振奮精神,徐徐圖之。或可逆勢而生,向陽改命。」
柳媚兒默然,她內心之中,波瀾驟起。想起自己之前所說,實在羞愧難當。
但她心中也有些茫然。
京師之中,九邊重鎮,各地方大省。經年以來,雖有些災患,但世道承平,也是所有人的共識。
怎麼在於康口中,竟如此嚴重。
她不知道,於康因為是後來者,先知者。
閹宦之勢已成,禍及天下,其實是早晚的事。
而那位自小長在禁宮的陛下,也早已被王振引導,走歪了路。
他沒了先祖之風,卻誓要成為開疆拓土的雄主,以至於變成後來一切禍端的根源所在。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眼下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媚兒姐,咱們的人沒將喜勝跟丟吧?」
柳媚兒連忙道:
「喜寧將他這個弟弟,藏的很是隱秘,要不是咱們的人一直暗中監視,還真不一定能尋到。」
但今日不同,柳媚兒的話,讓他意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警惕。
隊伍思想出現問題,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柳媚兒很委屈,帶著一絲哭腔。
「我就是說說而已,你幹嘛發這麼大的火?」
「只是說說?」
於康見她依然沒有意識到,這種妄自尊大的想法,究竟會有多危險。
言語上的規勸,或許蒼白。
於康咬咬牙,從懷中取出興安交給他的,那封素白封皮的太皇太后手書。
將其中一張信箋取出,遞給還在執拗中的柳媚兒。
「看看上面寫了什麼?」
柳媚兒將臻首偏到一邊。
「接著!」於康的嗓音提高了幾分。
柳媚兒身體一抖,眼淚終於連成一條線,從臉頰上劃落。
滿是委屈的接過信箋。
於康仍是冷漠肅穆:
「我和這位老人家,前前後後不過只說了幾句話,她就能猜出我的心思。人人都說她身體衰弱,日薄西山。我見她時,她氣色也確實很不好。甚至多說幾句話,都要喘好一會兒。但是你再看看,這上面寫的是什麼?」
柳媚兒終於從於康的憤怒中,讀出一些東西。
於是,抽著鼻子,展開信箋,只見上面短短三兩行而已。
字跡娟秀,卻筆力遒勁。
「徐良替你瞞我,他定然在今日之前,不知你和于謙關係。徐良心地善良,以後不可再利用他。還有,怎麼進的錦衣衛,我不管,做好善後。」
見柳媚兒看完。
於康這才苦口婆心道:
「你真當這世上聰明人少?其實只是你見識少而已。」
於康口似抹了劇毒,句句直戳柳媚兒的痛處。
「我一直謹小慎微,儘量藏在幕後,生怕被人注意到。但你竟然說出那樣妄自尊大的話,你是當真以為我們無所不能麼?」
「柳媚兒,我今日和你說的再明白些,咱們只要被人注意到,以後什麼秘密就都藏不住了。」
「內廷的爪牙遍布天下,我們羽翼未豐,自保尚且不足。你竟然自大到,以為我們這點能量,就可以左右朝政?」
「滿朝文武,多少人匍匐在內廷腳下,那王振將滿朝文武,壓的喘不過氣。內閣輔臣,都得暫避其鋒芒。」
「再說九邊,各總兵官,哪個不對派出的鎮守太監畢恭畢敬?他們手握重兵,何以怕這些閹人,你覺得他們比我們手下的人少?」
「媚兒姐,這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天下。我就是心裡再不願意,也不得不承認,那些什麼『君為輕,社稷次之』的鬼話,只能聽聽而已。這世上,將這句話奉做金科玉律的,有幾個能得善終的?」
「在別人制定的規矩下生活,我們唯有小心翼翼,每一步踏出,都慎之又慎。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變成制定規矩的人,但前提是,我們能活到那個時候。」
「從今天起,你記住了。咱們只是一團火,風吹的大些,立馬就會熄滅。在不能藉助風勢,助長我們的火勢之前,都得夾著尾巴活。」
「連同我前面那十二個,咱們各有分工,只要將手中的事做好,其他的不要去管,也不要胡亂臆想。」
「咱們只有將步子踏穩了,才會有希望。否則,一個個都會倒在血泊中。這些,我不願看見。」
「一言以蔽之——莫要小瞧了天下人。」
於康一番長論,柳媚兒終於臉色緩和下來。
她靜靜地盯著於康看,仿佛他臉上有什麼東西,將她的目光牢牢地拴在那裡。
霎時間,紅暈盈面。
她低下頭,聲音如蚊蟲般細不可聞:「我都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於康長嘆口氣。
他最怕親近的人眼高於頂,目中無人,妄自尊大。
柳媚兒向來心細如髮,又處事果斷幹練。
當她都說出那些話,於康就知道,隊伍肯定出問題了。
近年來,雖還極力隱在暗中,但事事順遂,也確實助長了他們激進之風,以為天下大事,不過爾爾。
想到這些,於康心思有些沉重。
「或許,該給他們一些教訓了,這次的事,恰恰可以讓他們看到,在別人的規矩里,自己究竟有多渺小。」
柳媚兒一番小女兒般姿態,扭扭捏捏。
於康也不知她究竟聽進去多少,只能看著她,將自己心中所想說出。
「這次,我們看似挖出幾件大案,又有閣老他們支應。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王振的勢力,並不是那麼容易瓦解的。」
「他連年經營,又借皇帝陛下的威勢,凌虐各部。朝中大員,多數早已心生畏懼,唯求自保。」
「如今,閹宦一黨在做什麼,我們幾無所知。閣老他們,看似占據有利之地,又手握各種證據,但我從來都不對他們這次的動作,抱有任何幻想。」
柳媚兒瞪圓了眼睛:「真的如此麼?那於侍郎……」
「我的目的,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讓父親留京。」
「其餘諸事,我從不抱任何希望。唯願這次之後,閣老和父親他們,可以看清大勢。」
「閹宦能量,早已不是朝初之時。連年的經營,陛下的支持默許,閹宦大勢已成,實難撼動。」
「唯有朝中諸公,重新振奮精神,徐徐圖之。或可逆勢而生,向陽改命。」
柳媚兒默然,她內心之中,波瀾驟起。想起自己之前所說,實在羞愧難當。
但她心中也有些茫然。
京師之中,九邊重鎮,各地方大省。經年以來,雖有些災患,但世道承平,也是所有人的共識。
怎麼在於康口中,竟如此嚴重。
她不知道,於康因為是後來者,先知者。
閹宦之勢已成,禍及天下,其實是早晚的事。
而那位自小長在禁宮的陛下,也早已被王振引導,走歪了路。
他沒了先祖之風,卻誓要成為開疆拓土的雄主,以至於變成後來一切禍端的根源所在。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眼下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媚兒姐,咱們的人沒將喜勝跟丟吧?」
柳媚兒連忙道:
「喜寧將他這個弟弟,藏的很是隱秘,要不是咱們的人一直暗中監視,還真不一定能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