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天下母親都是一樣
京師。
文武百官俱震。
誰也沒想到,孫太后派系的徐有貞,不但沒有下詔獄,甚至還得了皇上的重任。
總督河北,河南,山東黃河的河務。
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肥差啊。
每年不但可以獲得戶部大批的撥款,還能壓榨沿岸州郡的官府。
可以說,歷任的黃河總督,都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前幾任的總督黃河的官員,已經被新皇抄家問斬。
所有貪墨的財物,又重新回到了國庫。
但這依舊擋不住諸多官員對徐有貞的羨慕和嫉妒。
他們實在是好奇,徐有貞到底何德何能?
不但消除了皇上對他的恩怨,還能得到如此的重任?
可以說,滿朝文武公卿,僅僅只有幾個人知道皇上的心思。
徐有貞,確實也是個奇才。
若整個大明真要挑選一個對治理黃河最在行的,那麼他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連鐵骨錚錚的於太保,面見朱祁鈺的時候,都露出了罕見的笑容。
「臣還以為陛下不會放過徐有貞呢。臣為他求情的奏摺,都寫好了。」
「看來是白忙一晚了。」
朱祁鈺沒想到于謙竟也能說出這詼諧的話語。
看的出,他也是十分讚賞自己的做法。
「哈哈,於太保,朕可不僅僅會殺人,還會寬恕人。」
「更何況徐有貞是一個專業型的奇才,朕焉能會一己之怨,殺害於他?」
朱祁鈺朗笑一聲,而後鄭重道。
「於太保,朕不但要學識淵博之士來為朝廷效那些能工巧匠的技藝人才,亦可以得到重用。」
皇上如此大膽的想法,嚇了于謙一大跳。
他以為自己就夠另類的了,沒想到皇上竟比自己還要異想天開。
對那些擅長奇技淫巧之人,竟也推崇備至起來了。
若是讓其他文武得知皇上這個想法,絕對引起朝堂的地震。
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早已深入人心。
現在皇上,竟動了這個心思,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朱祁鈺見于謙一副震驚的樣子,連忙解釋道。
「這次親征你也看到了,神機營大放異彩,戰功赫赫,幾乎沒有傷亡。」
「這給了朕極大的觸動,這說明就算奇技淫巧之術,同樣能為大明發揮極大的作用。」
「我聽工部的人說,現在開山鋪路,採礦挖井也是用到了火藥,大幅度提升了效率,節省了人力。」
「這無不說明,我們確實應該給這些技術人才足夠的重視了。」
于謙不得不感嘆,皇上的思想真的很異類。
這話,若是被那些保守固執的大臣聽到,定會不惜一切,與皇上爭辯。
但他于謙不同,他的的思想也很另類。
很多時候,他與那些文武格格不入。
比如,他十分推崇墨家的非攻、兼愛,尚賢的思想。
他希望朝廷能重視工商業的發展,更是提倡工商皆本。
當然,于謙很清楚,他雖然是這樣想,但不會傻到到處與人爭辯。
兩千年的保守思想,絕不是一朝就能改變的。
所以,他希望能用具體的作為,潛移默化地去改變眾人的思想。
比如他做兵部尚書的這月余的時間,就大力扶持火器作坊。
不但提高這些匠師的待遇,而且,還賞賜了他們了從九品的官職。
像這些做法,無疑會提高這些匠師的動力,以及潛移默化改變人的思想。
奇技淫巧,亦能擺脫賤籍,晉升官身。
想到這裡,于謙把自己的意見,向朱祁鈺闡述了一下。
朱祁鈺一聽,連連點頭。
于謙的做法,就很不錯。
用潛移默化的手段。
想到這裡,朱祁鈺立即下令。
「於太保,這次除了要大力獎賞兵部的火器工坊之外,還要獎勵其他匠師,比如官窯瓷器匠師,工部的建築匠師。」
于謙沒想到皇上的動作這麼大。
「是,陛下,臣這就去辦。」
待于謙離開後,朱祁鈺的眼中,露出炙熱的光芒。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大明科技要領先世界,就先從鼓勵匠人開始吧。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技術型的匠師地位,就會大幅的提升。
同時,朝廷也會大力扶持各種技術的發明。
用不了幾年,大明各種技術,將會得到一個質的變化。
隨後,朱祁鈺又接待了幾個朝中重臣。
好不容易處理完這些事,終於能稍微歇息一下。
這時小太監王誠,一步小跑趕來。
「陛下,太后娘娘懿旨,說您處理完朝政,請您去念慈官用膳。」
朱祁鈺點了點頭,笑道:「走吧,正好朕也餓了。」
念慈宮。
吳太后早已準備好了一桌子珍羞美味的膳食。
「母后,今天是什麼日子,這麼豐盛?」
朱祁鈺看著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不由笑著問道。
「哼,看來這兩天你真的太忙了,竟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了?」
吳太后嗔笑道:「今天是中秋之夜,團圓之日。」
朱祁鈺這才恍然大悟,笑道:「我說今天來朝見的文武,怎麼那麼少呢。」
吳太后心疼地看著朱祁鈺道:「朝政要緊,家庭、身體也要緊啊。」
「你總不能讓滿朝文武都像你一樣,從五更忙到夜裡三更。」
「母后教訓的是。」
朱祁鈺笑了笑,毫不客氣的大快朵頤起來。
吳太后看著兒子還像小時候一樣愛吃她做的膳食,不由欣喜笑了起來。
用過了晚膳後,朱祁鈺便陪吳太后去花園賞月。
「皇上啊,六年了,咱們母子六年都沒有在一起過中秋節了。」
吳太后心中滿是感慨萬千。
「母后,過去的傷心事就不要想了,以後,每年中秋咱們都能一起過了。」
朱祁鈺安慰道。
「對,對,你馬上就要大婚了,說不定明年中秋,就能給哀家生一個大胖孫子了。」
「這樣的話,哀家也不至於在這中秋只等你一個人了。」
「到那時,就算你不來,哀家也能和小孫子一起過中秋。」
吳太后說起這,不由興奮了起來。
隨後,她又說起那汪家小姐,如何知書達理,如何漂亮。
而且,看她身材,應該是能生兒子的。
看來,無論是貴為一國之母的皇太后,還是普通貧民的老婦人,天下的母親都是一個心思。
那就是自家兒子,能早日成親,而後多生子。
朱祁鈺不得不感嘆,無論在哪個世界,都少不了被催婚。
哪怕成為了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一樣會被母親追在後面催婚。
「皇上啊,母后準備過幾日,就為你選秀。」
「這宮中實在是太過冷清了,人氣人氣,有了人,才有氣。」
朱祁鈺微微一想,母后說的也真是。
穿越到大明,成為了皇帝後,自己這段時間,似乎就是苦心僧一樣的生活。
每日就是忙於朝政,接見文武大臣。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我這個大明皇帝,過的還不如一個京師的小紈絝。
朱祁鈺感嘆後,便道:「那母后你就看著辦吧。」
吳太后一聽,頓時大喜:「好、好,那哀家這幾日就傳令各文武,令他們推選年齡合適的女兒。」
朱祁鈺想了想,而後道。
「母后,其實也不用局限京師,蘇杭也是可以挑選一下的。」
吳太后一怔,而後點了一下朱祁鈺的額頭,笑道:「好,好,母后今晚就去辦,多給你找些妃嬪。」
文武百官俱震。
誰也沒想到,孫太后派系的徐有貞,不但沒有下詔獄,甚至還得了皇上的重任。
總督河北,河南,山東黃河的河務。
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肥差啊。
每年不但可以獲得戶部大批的撥款,還能壓榨沿岸州郡的官府。
可以說,歷任的黃河總督,都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前幾任的總督黃河的官員,已經被新皇抄家問斬。
所有貪墨的財物,又重新回到了國庫。
但這依舊擋不住諸多官員對徐有貞的羨慕和嫉妒。
他們實在是好奇,徐有貞到底何德何能?
不但消除了皇上對他的恩怨,還能得到如此的重任?
可以說,滿朝文武公卿,僅僅只有幾個人知道皇上的心思。
徐有貞,確實也是個奇才。
若整個大明真要挑選一個對治理黃河最在行的,那麼他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連鐵骨錚錚的於太保,面見朱祁鈺的時候,都露出了罕見的笑容。
「臣還以為陛下不會放過徐有貞呢。臣為他求情的奏摺,都寫好了。」
「看來是白忙一晚了。」
朱祁鈺沒想到于謙竟也能說出這詼諧的話語。
看的出,他也是十分讚賞自己的做法。
「哈哈,於太保,朕可不僅僅會殺人,還會寬恕人。」
「更何況徐有貞是一個專業型的奇才,朕焉能會一己之怨,殺害於他?」
朱祁鈺朗笑一聲,而後鄭重道。
「於太保,朕不但要學識淵博之士來為朝廷效那些能工巧匠的技藝人才,亦可以得到重用。」
皇上如此大膽的想法,嚇了于謙一大跳。
他以為自己就夠另類的了,沒想到皇上竟比自己還要異想天開。
對那些擅長奇技淫巧之人,竟也推崇備至起來了。
若是讓其他文武得知皇上這個想法,絕對引起朝堂的地震。
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早已深入人心。
現在皇上,竟動了這個心思,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朱祁鈺見于謙一副震驚的樣子,連忙解釋道。
「這次親征你也看到了,神機營大放異彩,戰功赫赫,幾乎沒有傷亡。」
「這給了朕極大的觸動,這說明就算奇技淫巧之術,同樣能為大明發揮極大的作用。」
「我聽工部的人說,現在開山鋪路,採礦挖井也是用到了火藥,大幅度提升了效率,節省了人力。」
「這無不說明,我們確實應該給這些技術人才足夠的重視了。」
于謙不得不感嘆,皇上的思想真的很異類。
這話,若是被那些保守固執的大臣聽到,定會不惜一切,與皇上爭辯。
但他于謙不同,他的的思想也很另類。
很多時候,他與那些文武格格不入。
比如,他十分推崇墨家的非攻、兼愛,尚賢的思想。
他希望朝廷能重視工商業的發展,更是提倡工商皆本。
當然,于謙很清楚,他雖然是這樣想,但不會傻到到處與人爭辯。
兩千年的保守思想,絕不是一朝就能改變的。
所以,他希望能用具體的作為,潛移默化地去改變眾人的思想。
比如他做兵部尚書的這月余的時間,就大力扶持火器作坊。
不但提高這些匠師的待遇,而且,還賞賜了他們了從九品的官職。
像這些做法,無疑會提高這些匠師的動力,以及潛移默化改變人的思想。
奇技淫巧,亦能擺脫賤籍,晉升官身。
想到這裡,于謙把自己的意見,向朱祁鈺闡述了一下。
朱祁鈺一聽,連連點頭。
于謙的做法,就很不錯。
用潛移默化的手段。
想到這裡,朱祁鈺立即下令。
「於太保,這次除了要大力獎賞兵部的火器工坊之外,還要獎勵其他匠師,比如官窯瓷器匠師,工部的建築匠師。」
于謙沒想到皇上的動作這麼大。
「是,陛下,臣這就去辦。」
待于謙離開後,朱祁鈺的眼中,露出炙熱的光芒。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大明科技要領先世界,就先從鼓勵匠人開始吧。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技術型的匠師地位,就會大幅的提升。
同時,朝廷也會大力扶持各種技術的發明。
用不了幾年,大明各種技術,將會得到一個質的變化。
隨後,朱祁鈺又接待了幾個朝中重臣。
好不容易處理完這些事,終於能稍微歇息一下。
這時小太監王誠,一步小跑趕來。
「陛下,太后娘娘懿旨,說您處理完朝政,請您去念慈官用膳。」
朱祁鈺點了點頭,笑道:「走吧,正好朕也餓了。」
念慈宮。
吳太后早已準備好了一桌子珍羞美味的膳食。
「母后,今天是什麼日子,這麼豐盛?」
朱祁鈺看著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不由笑著問道。
「哼,看來這兩天你真的太忙了,竟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了?」
吳太后嗔笑道:「今天是中秋之夜,團圓之日。」
朱祁鈺這才恍然大悟,笑道:「我說今天來朝見的文武,怎麼那麼少呢。」
吳太后心疼地看著朱祁鈺道:「朝政要緊,家庭、身體也要緊啊。」
「你總不能讓滿朝文武都像你一樣,從五更忙到夜裡三更。」
「母后教訓的是。」
朱祁鈺笑了笑,毫不客氣的大快朵頤起來。
吳太后看著兒子還像小時候一樣愛吃她做的膳食,不由欣喜笑了起來。
用過了晚膳後,朱祁鈺便陪吳太后去花園賞月。
「皇上啊,六年了,咱們母子六年都沒有在一起過中秋節了。」
吳太后心中滿是感慨萬千。
「母后,過去的傷心事就不要想了,以後,每年中秋咱們都能一起過了。」
朱祁鈺安慰道。
「對,對,你馬上就要大婚了,說不定明年中秋,就能給哀家生一個大胖孫子了。」
「這樣的話,哀家也不至於在這中秋只等你一個人了。」
「到那時,就算你不來,哀家也能和小孫子一起過中秋。」
吳太后說起這,不由興奮了起來。
隨後,她又說起那汪家小姐,如何知書達理,如何漂亮。
而且,看她身材,應該是能生兒子的。
看來,無論是貴為一國之母的皇太后,還是普通貧民的老婦人,天下的母親都是一個心思。
那就是自家兒子,能早日成親,而後多生子。
朱祁鈺不得不感嘆,無論在哪個世界,都少不了被催婚。
哪怕成為了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一樣會被母親追在後面催婚。
「皇上啊,母后準備過幾日,就為你選秀。」
「這宮中實在是太過冷清了,人氣人氣,有了人,才有氣。」
朱祁鈺微微一想,母后說的也真是。
穿越到大明,成為了皇帝後,自己這段時間,似乎就是苦心僧一樣的生活。
每日就是忙於朝政,接見文武大臣。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我這個大明皇帝,過的還不如一個京師的小紈絝。
朱祁鈺感嘆後,便道:「那母后你就看著辦吧。」
吳太后一聽,頓時大喜:「好、好,那哀家這幾日就傳令各文武,令他們推選年齡合適的女兒。」
朱祁鈺想了想,而後道。
「母后,其實也不用局限京師,蘇杭也是可以挑選一下的。」
吳太后一怔,而後點了一下朱祁鈺的額頭,笑道:「好,好,母后今晚就去辦,多給你找些妃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