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宗縣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5章 宗縣丞

  慕容復道:「世伯既然確信那封信真是蔡使相所書。如此看來蔡使相對自己的不測早有預料。而刺客背後的人在看到蔡使相的書信後又安排了針對世伯的刺殺行動。看來是要趕盡殺絕啊。」

  章惇緩緩閉上眼睛,語氣中說不出的疲乏:「本朝立鼎以來,朝堂之上互相傾軋由來已久,左右不過是貶官,再不濟也就是個流放,從未聽說過有害人性命之說。現如今,這幫無恥老匹夫,卻是連最後一點臉面都不要了!」

  章惇猛地睜開眼睛,眼中精光一閃:「他日若我復相,我定要將司馬老賊開棺戮屍,以謝天下!」

  慕容復緩緩地打了個寒戰:這幫文人狠起來也是真的狠啊。

  第二天一早,兩人乘一艘畫舫,北上汴梁。

  此時的黃河還沒有改道淮河,天下漕運以汴梁為中心,先從江南河段北上,經淮南東路再進入汴水是這個時代赴京的最佳路線。

  同行的除了章惇與慕容復二人,就只有七八個服侍的下人。

  一路無話,直到進入楚州地界的時候,畫舫不得不停了下來。

  阿朱道:「公子,前面的路我們怕是只能改走陸路了。」

  慕容復微感詫異:「這卻是為何?」

  「前方來報,今年淮河發大水,沿岸的十幾個州縣都被水淹了。現如今運河上只允許運送漕糧的官船通行,其餘民間船隻一律不得通行。」

  慕容復道:「這就更加說不通了,就算是要運送漕糧,這江南河段又不比汴河,運力有限。平素也沒見說限制民船通行啊。」

  阿朱道:「這個,婢子實在不知道了。」

  慕容復嘆道:「算了,許是朝廷另有安排吧。」說著,轉向一旁的章惇:「章使相久在宮觀清修,如今得了機會,何不趁此時機體察一番民情?」

  章惇道:「老夫淡出官場不過短短數年,不想天下已經糜爛到了這般田地。生民實苦啊,也好,就乘此機會看一看民情,也好他日進京之後向聖上匯報。」

  於是一行人棄舟登岸,往楚州城進發。

  一場大水之後,淮河沿岸的州縣哀鴻遍野。大水過後,倖存的災民紛紛湧向州城,尋求生路。

  官府設置了粥棚,身強力壯之人運氣好的話可以僥倖搶到一碗薄粥果腹,更多的老弱婦孺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巨大的火堆在熊熊燃燒,為災民取暖的同時,也是在焚化因為疫病而亡的災民,以免疫病擴散。

  沿途所見都是瑟瑟發抖的災民,因為大水來得急,許多人逃生的時候,並未帶上多少家中的財物,現如今許多原先薄有家資的家庭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有的人為了活下去,在頭頂插上了草標,賭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阿碧面色微微發白,纖細的素手緊緊地攥著慕容復的衣角:她雖說是服侍慕容復的婢女,可是從來過的也都是讓他人服侍的養尊處優的日子,何曾見過這種悲慘的景象。倒是阿朱比較鎮靜,仿佛這種場景已經見過不少了。

  章惇幾步走到了一個正在施粥的粥棚前,正在排隊的饑民見了章惇一行那與周圍人迥異的華貴衣衫,登時生出幾分畏懼,自覺地讓開一條道。

  章惇一把搶過施粥小吏打粥的勺子,在大鍋里狠狠地攪了幾下,猛地一把將勺子丟回鍋里。幾滴粥水濺了起來,清澈的粥水乾淨得能夠清晰地照出章惇憤怒的面容:「混帳!這是粥嗎?啊,這是粥嗎?誰讓你們這樣施粥的?你們管事的是誰?叫他過來!」

  可不是嘛,如此粥水,就是大戶人家的淘米水也比它要來得濃稠。

  那負責施粥的小吏見章惇氣得鬚髮俱張,咬牙切齒,又見了這一行人的派頭,當時就被震懾住了,結結巴巴地說道:「上頭規定,每個灶一天三斤米,我們這些辦事的也只是聽命行事啊。咱雖然是二等戶,可是這場大水下來,家裡的田土也被淹了大半,還要應差,這,小人也苦啊。」

  章惇一怔,隨即反應過來:自從元佑以來,新法盡廢,以往由王荊公設計的那套「代役法」早已蕩然無存。眼前這人說到底也是當地被拉過來到衙門承差的平頭老百姓,自己和他發什麼火?

  章惇雖然心中略有歉意,面色卻是不改,一拂衣袖,冷哼一聲道:「叫你們管事的過來!我問他!」

  小吏巴不得一聲,就見他叫來旁邊一人代替自己,接著便馬上去叫人了。

  不消一盞茶的工夫,先前的那名小吏領著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小官過來了。


  來到章惇面前,那小官主動行了一禮,不卑不亢:「在下宗汝霖,現為楚州縣丞,此地施粥的相關事宜就是由在下負責的。未知老丈從何而來,有何見教?」

  章惇年近六旬,在這個時代算得上絕對的老人了,因此那宗縣丞稱一聲「老丈」倒也沒有問題。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章惇見來人舉止得體,一肚子火氣倒是不好發作,壓著火氣問道:「你是本地縣丞?為什麼所施之粥如此稀薄?這等粥水如何能夠果腹?你身為朝廷命官,職責雖小,卻也要對得起你身上穿的這身官服。」

  慕容復心中暗暗納罕,倒不是驚訝於章惇的氣度,而是讚嘆於這姓宗的縣丞的眼力與態度。

  要是換了個不開眼的,最好的結果老章也是要被罵一句:「多管閒事」,哪裡會像這樣被客客氣氣地對待?想到這裡慕容復不禁多看了宗縣丞兩眼。

  宗縣丞道:「老丈說的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上官的吩咐,我等下官也只能這般辦了。唉。」

  先前的小吏看不下去了,插了一嘴道:「老丈,我們縣丞大人這半個月來一直都在工地上盡心盡力,還捐出了自己大半的官俸來賑濟災民。大人,您」

  顯然,這小吏從章惇的氣度舉止判斷出來,對方十有八九是個微服私訪的官吏,是以忙著為自己的上司辯解。

  章惇嘆了一口氣:「你們知州大人現在在哪裡?出了這麼大的災情,怎麼不見他親臨災情現場坐鎮?」

  小吏道:「知州大人三日前動身去轉運使司衙門了,說是有緊急公務。」

  章惇強忍怒氣,罵道:「簡直就是亂彈琴,眼下能有什麼緊急公務比賑災更加重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