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章觀使
第462章 章觀使
三天後,慕容復一葉孤舟,再次踏上了北上的旅途,不過,目的地倒不是汴梁,雖然汴梁之後一定要去一趟,然而在此之前,還有一個人需要拜訪,而這個人的重要性,某種意義上甚至超過了即將迎來親政的小皇帝趙煦。
杭州,幾日前他便來過一趟,埋葬了一段不該再被翻出來的記憶,如今,為了自己未來的野望,他將以此為起點,再翻開新的一章。
到了地方之後,慕容復先在當地的一處慕容家的宅邸住下,然後命僕役去投名帖,僅僅一頓飯的工夫,僕役回報,那家主人邀請慕容復明日登門。
阿朱阿碧被慕容復帶在身邊,聽了僕役的回話不禁好奇道:「這人好大的架子,居然讓公子等著他,難不成是某位皇親國戚,朝廷大員?」
慕容復輕笑一聲:「皇親國戚和朝廷大員可不值得我大老遠跑一趟來專門拜訪。普天之下能讓本公子等著的人恐怕也就獨此一家了,不過這人倒也值得我等上一等。」
第二日,一乘小轎載了慕容復,就往目的地而去。
到了地方,慕容復掀開轎簾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這老頭子,玩這一出做給誰看呢?
原來此處並非府邸,而是建在半山腰的一處宮觀,觀前匾額大書「洞霄宮」三字。此處遠離鬧市,十分幽靜,深山藏古觀,初日照高林。清風徐來,鐘聲悠揚,時有道士誦經之聲遠遠傳來,真有幾分遺世獨立的感覺。
有宋一朝,道門一直都是國教,同後世某個自稱先祖是朱熹的乞丐天子一樣,趙宋的官家們為了證明自己得國是祖上有德,天命所歸,給自己虛構了一個很牛批的先祖:趙玄朗,身份是道教的雷部天尊,也就是後來《封神演義》中趙公明的原型。
既然祖上是道門的神仙,那么子孫當然也得遵奉道門了。所以有宋一朝,儘管朝廷開支年年入不敷出,建宮觀是從來都沒有停過,這其中尤以真宗朝的玉清宮為最,建成房屋三千間,據說耗資兩千萬貫,國庫為之一空,後來仁宗嘉佑年間一把大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澶淵之盟,蕭太后帶著帶著兒子還有二十萬遼軍一路南下,千里奔襲,費了老鼻子勁才要來了每年三十萬貫的歲幣,後來李元昊崛起,遼國方面趁火打劫,又是費了老鼻子勁將每年的歲幣加到了五十萬貫。要慕容復講,遼國這麼大費周章地動刀動槍,還不如讓那幾十萬遼軍精銳集體轉業干土木,掙得不比這多多了。
建了如此多的宮觀,當然也得將價值發揮出來,有宋一朝,官場鬥爭激烈,但又礙於所謂的「祖宗家法」不殺文官那一套,往往一個官員政壇失意就會被授予「提舉宮觀」的差使,這樣一來耗資巨大,勞民傷財尖起來的宮觀就成了大宋特色的少年宮。
「你們回去吧,我自己上山。」
慕容復吩咐幾個轎夫。
「是,公子。」
「檀越從何而來?來此是為上香還是為了打醮?」
宮觀之前,一名小道童迎了上來攔住了慕容復。
那道童十二三歲年紀,生得眉清目秀,口齒倒是伶俐,見慕容復衣著華貴氣質不俗倒也不像尋常的草廟一般趨炎附勢,多騙幾個香火錢,不愧是安置大佬的皇家道觀,氣派確實不一樣。
慕容復並不因對方年紀幼小而輕視對方,客客氣氣地道:「煩請告知章觀使,就說昨日下過拜帖的姑蘇慕容氏世侄前來拜見。」
道童聽得慕容復自報家門,微微驚了一下:「南慕容?」
「正是區區在下。」
慕容復含笑道。
道童欠身道:「原來是河南郡王的同宗,失禮了。家師昨日吩咐若是慕容公子前來,就帶他到後山玉清洞去找他,家師這幾日在那裡閉關,且隨小道前來。」
「有勞了。」
被小道童領著,慕容復一路奇怪八繞地上了後山,沿途但見古柏森森,蒼松迭翠,潺潺流水飛湍其間,倒是個極其適合修身養性的清幽去處。
慕容復道:「章觀使倒是會挑地方,這等神仙福地,叫人好不羨慕。」
那小道童道:「師父他老人家自八年前主掌本觀之後大多數時間都在後山隱居,一年下山的時間最多也不超過兩回,平日裡外客拜見皆是一律回絕,唯有今日慕容公子算是破了例。」
慕容復笑道:「哦,這麼說來,我今天倒是承了天大的面子。」
不多時,到了一處亂石堆前,小道童道:「家師就在此亂石陣中,公子請自行前往。」
慕容復看了一眼,不禁愕然:眼前怪石林立,樹蔭掩映,哪裡有什麼路徑?
慕容復剛想問那小道童,那小道童運起輕功身法,早已化作了遠處的一個黑點,若非慕容複目力極佳,根本看不到。
「倒是沒看出來,這小道童的輕功身法竟是頗為不俗。」
「看這亂石堆的分布,倒是按照奇門八卦的順序在進行排列。這要是不知道訣竅,陷到裡面去了,怕是三天三夜都出不來。這老頭子存心在考驗我呢。」
慕容復微微一笑-按照一般的思路,那就是運用奇門遁甲的原則找出這其中的規律,運氣好的話一兩天就能找出路徑來,不過,誰說我要按照一般的思路來了?
慕容復足尖一點,袖袍翻飛間,身子如一隻紙鳶般飄到了半空中,真氣激盪間,身子逐漸地飛到了亂石堆之上,遠遠看來,倒真有幾分浩浩乎如憑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覺。
「找到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慕容復短暫滯空,身形快要落下之前,慕容復終於發現亂石堆的一角,八卦中的『離』位一名白衣華發老人正坐在一個石台前苦苦思索著什麼,就連眼前這憑虛御風宛若神跡的一幕都未曾察覺。
慕容復足尖朝虛空虛點一記,吉光片羽間,輕飄飄地如一片枯葉般降落到了老人面前。
「世侄參見世叔。」
老人依舊沒有動彈,只是死死地盯著眼前的棋盤,一動不動。
慕容複眼神微微一凝:這棋局他可太熟悉了,不正是無崖子生前擺在無量山的珍瓏棋局嗎?
慕容復微一凝神,屈指輕彈,一道凌空指力打出。
「噗」地一聲悶響,石頭刻畫出來的棋盤上瞬間出現了一個小洞。
「你!」
那老人手執一枚黑子,半晌未曾落下,慕容復突然以指力在棋盤上打出一個小洞,一下子就代替黑子下了一步。
「你這簡直就是亂彈琴,這樣一下子自塞一眼,黑子直接被殺卻十六子,哪有這樣下的?」
老人氣急敗壞,要不是顧忌體面,幾乎要破口大罵。
慕容復微笑道:「若是不下這一子,章世伯只怕到明早上都是沉湎其中,未免太過勞神。如今天下雖安,四海昇平,朝堂之上卻是波雲詭譎,暗流涌動,世伯身為國之大器,社稷安危所系之棟樑,當時刻以聖上為念,時刻以天下蒼生為念。難道傷情於此縱橫十九道之雕蟲小藝,是世伯這等大才該做的事情嗎?」
眼前老人,正是曾經名動天下,後世毀譽參半的曠世大才,章惇,章子厚。
三天後,慕容復一葉孤舟,再次踏上了北上的旅途,不過,目的地倒不是汴梁,雖然汴梁之後一定要去一趟,然而在此之前,還有一個人需要拜訪,而這個人的重要性,某種意義上甚至超過了即將迎來親政的小皇帝趙煦。
杭州,幾日前他便來過一趟,埋葬了一段不該再被翻出來的記憶,如今,為了自己未來的野望,他將以此為起點,再翻開新的一章。
到了地方之後,慕容復先在當地的一處慕容家的宅邸住下,然後命僕役去投名帖,僅僅一頓飯的工夫,僕役回報,那家主人邀請慕容復明日登門。
阿朱阿碧被慕容復帶在身邊,聽了僕役的回話不禁好奇道:「這人好大的架子,居然讓公子等著他,難不成是某位皇親國戚,朝廷大員?」
慕容復輕笑一聲:「皇親國戚和朝廷大員可不值得我大老遠跑一趟來專門拜訪。普天之下能讓本公子等著的人恐怕也就獨此一家了,不過這人倒也值得我等上一等。」
第二日,一乘小轎載了慕容復,就往目的地而去。
到了地方,慕容復掀開轎簾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這老頭子,玩這一出做給誰看呢?
原來此處並非府邸,而是建在半山腰的一處宮觀,觀前匾額大書「洞霄宮」三字。此處遠離鬧市,十分幽靜,深山藏古觀,初日照高林。清風徐來,鐘聲悠揚,時有道士誦經之聲遠遠傳來,真有幾分遺世獨立的感覺。
有宋一朝,道門一直都是國教,同後世某個自稱先祖是朱熹的乞丐天子一樣,趙宋的官家們為了證明自己得國是祖上有德,天命所歸,給自己虛構了一個很牛批的先祖:趙玄朗,身份是道教的雷部天尊,也就是後來《封神演義》中趙公明的原型。
既然祖上是道門的神仙,那么子孫當然也得遵奉道門了。所以有宋一朝,儘管朝廷開支年年入不敷出,建宮觀是從來都沒有停過,這其中尤以真宗朝的玉清宮為最,建成房屋三千間,據說耗資兩千萬貫,國庫為之一空,後來仁宗嘉佑年間一把大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澶淵之盟,蕭太后帶著帶著兒子還有二十萬遼軍一路南下,千里奔襲,費了老鼻子勁才要來了每年三十萬貫的歲幣,後來李元昊崛起,遼國方面趁火打劫,又是費了老鼻子勁將每年的歲幣加到了五十萬貫。要慕容復講,遼國這麼大費周章地動刀動槍,還不如讓那幾十萬遼軍精銳集體轉業干土木,掙得不比這多多了。
建了如此多的宮觀,當然也得將價值發揮出來,有宋一朝,官場鬥爭激烈,但又礙於所謂的「祖宗家法」不殺文官那一套,往往一個官員政壇失意就會被授予「提舉宮觀」的差使,這樣一來耗資巨大,勞民傷財尖起來的宮觀就成了大宋特色的少年宮。
「你們回去吧,我自己上山。」
慕容復吩咐幾個轎夫。
「是,公子。」
「檀越從何而來?來此是為上香還是為了打醮?」
宮觀之前,一名小道童迎了上來攔住了慕容復。
那道童十二三歲年紀,生得眉清目秀,口齒倒是伶俐,見慕容復衣著華貴氣質不俗倒也不像尋常的草廟一般趨炎附勢,多騙幾個香火錢,不愧是安置大佬的皇家道觀,氣派確實不一樣。
慕容復並不因對方年紀幼小而輕視對方,客客氣氣地道:「煩請告知章觀使,就說昨日下過拜帖的姑蘇慕容氏世侄前來拜見。」
道童聽得慕容復自報家門,微微驚了一下:「南慕容?」
「正是區區在下。」
慕容復含笑道。
道童欠身道:「原來是河南郡王的同宗,失禮了。家師昨日吩咐若是慕容公子前來,就帶他到後山玉清洞去找他,家師這幾日在那裡閉關,且隨小道前來。」
「有勞了。」
被小道童領著,慕容復一路奇怪八繞地上了後山,沿途但見古柏森森,蒼松迭翠,潺潺流水飛湍其間,倒是個極其適合修身養性的清幽去處。
慕容復道:「章觀使倒是會挑地方,這等神仙福地,叫人好不羨慕。」
那小道童道:「師父他老人家自八年前主掌本觀之後大多數時間都在後山隱居,一年下山的時間最多也不超過兩回,平日裡外客拜見皆是一律回絕,唯有今日慕容公子算是破了例。」
慕容復笑道:「哦,這麼說來,我今天倒是承了天大的面子。」
不多時,到了一處亂石堆前,小道童道:「家師就在此亂石陣中,公子請自行前往。」
慕容復看了一眼,不禁愕然:眼前怪石林立,樹蔭掩映,哪裡有什麼路徑?
慕容復剛想問那小道童,那小道童運起輕功身法,早已化作了遠處的一個黑點,若非慕容複目力極佳,根本看不到。
「倒是沒看出來,這小道童的輕功身法竟是頗為不俗。」
「看這亂石堆的分布,倒是按照奇門八卦的順序在進行排列。這要是不知道訣竅,陷到裡面去了,怕是三天三夜都出不來。這老頭子存心在考驗我呢。」
慕容復微微一笑-按照一般的思路,那就是運用奇門遁甲的原則找出這其中的規律,運氣好的話一兩天就能找出路徑來,不過,誰說我要按照一般的思路來了?
慕容復足尖一點,袖袍翻飛間,身子如一隻紙鳶般飄到了半空中,真氣激盪間,身子逐漸地飛到了亂石堆之上,遠遠看來,倒真有幾分浩浩乎如憑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覺。
「找到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慕容復短暫滯空,身形快要落下之前,慕容復終於發現亂石堆的一角,八卦中的『離』位一名白衣華發老人正坐在一個石台前苦苦思索著什麼,就連眼前這憑虛御風宛若神跡的一幕都未曾察覺。
慕容復足尖朝虛空虛點一記,吉光片羽間,輕飄飄地如一片枯葉般降落到了老人面前。
「世侄參見世叔。」
老人依舊沒有動彈,只是死死地盯著眼前的棋盤,一動不動。
慕容複眼神微微一凝:這棋局他可太熟悉了,不正是無崖子生前擺在無量山的珍瓏棋局嗎?
慕容復微一凝神,屈指輕彈,一道凌空指力打出。
「噗」地一聲悶響,石頭刻畫出來的棋盤上瞬間出現了一個小洞。
「你!」
那老人手執一枚黑子,半晌未曾落下,慕容復突然以指力在棋盤上打出一個小洞,一下子就代替黑子下了一步。
「你這簡直就是亂彈琴,這樣一下子自塞一眼,黑子直接被殺卻十六子,哪有這樣下的?」
老人氣急敗壞,要不是顧忌體面,幾乎要破口大罵。
慕容復微笑道:「若是不下這一子,章世伯只怕到明早上都是沉湎其中,未免太過勞神。如今天下雖安,四海昇平,朝堂之上卻是波雲詭譎,暗流涌動,世伯身為國之大器,社稷安危所系之棟樑,當時刻以聖上為念,時刻以天下蒼生為念。難道傷情於此縱橫十九道之雕蟲小藝,是世伯這等大才該做的事情嗎?」
眼前老人,正是曾經名動天下,後世毀譽參半的曠世大才,章惇,章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