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AY市——比西安還早三百年的都城
安陽在河南的北部緊挨著HEB省,實打實的北方地區,可是這裡的方言,和同是HEN省的洛陽鄭州竟然明顯不同。作為一個北方人,我竟然都聽不太懂。和計程車司機聊天,至少有一半我得猜,好在還能猜出一點。聽口音感覺和北邊的邯鄲好像有點像,還似乎有一點點南方話的味道。我有位邯鄲朋友不會普通話,我們交流就有點困難。雖然見面不多,但每次我都很不好意思,好像聽不懂他的話是我的罪過。
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呢,為了探個究竟,我查了查資料。原來整個HEN省都屬於中原官話語系,只有黃河以南、西北部靠近山西這一帶的安陽、新鄉、焦作屬於晉語的一個小片區,這個片區也包含了北邊HEB省的邯鄲市。在整個北方語系中,晉語是唯一保留有入聲的。入聲在北方其他地區都沒有了,只存在南方的語言中,難怪我聽不太懂這裡的北方話了。
安陽地處比較偏僻,似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但是1900年代在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刻在龜板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用確鑿的實物證據證明了商王朝的存在。後來進一步發現了3300多年前商代的宮殿、商王墓的遺址,現在叫做殷墟遺址。這個遺址從1930年代一直到現在,還在不斷的發掘中。安陽也由此占據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一席,殷墟遺址就成為了AY市最亮眼的名片。
陝西和河南論炒菜,在國內省份排名大概是靠後的,也就是麵食還可以提一下。安陽也不是有很多名小吃的地方,當地有名的一道菜叫扁粉菜,就是把寬粉條、豬血、豆腐、青菜燉一鍋。還有一種是用綠豆做完粉條以後的豆汁豆渣做的,叫粉漿飯。聽起來就和BJ的豆汁差不多,但是他們這兒的做法還要放小米、黃豆、花生米、香油、香菜。用他們本地人的話說:比BJ的豆汁還是要好吃一點的。
安陽南邊五六十公里外的滑縣道口鎮,以道口燒雞出名,這道口燒雞我打小就聽說過,在國內美食中都是能排的上號的。我並不熟悉哪家是最好的,碰到一家連鎖店就買了兩個雞翅嘗一嘗。也確實不錯,很入味,肉比較爛但是又有點嚼頭,在科技橫行的今天,算是能保持一些傳統味道了。
我還見到一種叫做皮渣的小吃,放在酸湯里的叫酸湯皮渣,也可以切成菱形塊油炸叫生煎皮渣。猛一看很像是用皮凍做的,但問題是如果是真皮凍的話,放在熱湯里很快就化掉了。後來一打聽不是用皮凍做的,是用粉條和澱粉做的,所以在酸湯里煮一煮的也沒問題。對於我這個無肉不歡的人來說口味應該趕不上真的皮凍。
其他的小吃像羊肉燴麵、豆沫、胡辣湯這些,算是河南小吃吧。在安陽的大街上還看到不少的北京烤鴨店,這裡離BJ的距離也不算近,不知道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安陽可能是一個對擺攤兒很友好的城市,我在好幾個地方看到修得很寬闊的馬路,大白天那些賣菜賣水果的就在非機動車道上擺著,有的地方甚至連機動車道都能占一條,對擺攤這樣的寬容我在其他地方都是沒見過的。
安陽老城區的城牆城門都沒有了,基本拆完了。坐計程車時,司機如數家珍般告訴我哪條大街就是過去的哪邊城牆。老城區中心區域改造成了步行街,標誌性的鐘樓也是重建的。但是有一座五代時期的文峰塔還保留了下來,距離現在一千多年了。這座磚塔的外形和常見的塔檐越往上越小不同,這座塔的塔檐往上是逐漸變大的。最頂部也不是常見的塔剎,而是一座小一點的喇嘛塔。下部的塔身布滿精美磚雕。這座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元璋有個兒子封在這裡,現在王府還剩一座宮殿叫高閣寺,我找了找也沒有發現參觀入口。還有一座明清時代的城隍廟也是國保單位。這幾處景點都在老城區,相距不遠。周邊的一些街道門面也是民國風格的建築,開著各種店鋪,經營一些地方特色的餐飲紀念品之類。
安陽的公交車很少見過人滿的,用安陽公交app還可以打8折,實在是很優惠。而且車次不少,很少長時間等待的。很多車高峰時期人也不多,體驗很好。以安陽只有2500多億的GPD,只有西安的五分之一左右,這樣的公交真是很好了。和其他城市差不多的是車上老年人多,幾乎每次都能占到一半以上;還有就是學生多,碰到學生放學,車裡才有種以前只有公交出行時的樣子。
這裡好像也沒有太重點的工業,以前有個安陽鋼鐵廠在鋼鐵行業還有點名氣,後來搬走了。安陽紡織廠倒閉了以後,倒是在安陽北邊一個叫柏莊鎮的地方出現了很多做保暖內衣之類的小廠,也算是有了傳承吧。聽當地人說,勞力主要還是外出打工,本地的工業規模還是小,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
安陽的旅遊資源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新建的殷墟博物館是最重磅的。本來像博物館這種場館,按文物局的指導思想應該是免費的,只有那些遺址類的才可以收費。殷墟博物館並沒有包含遺址類景觀,殷墟遺址的王陵區和宮殿區都是另外收費的。博物館票價也並不便宜,要80元,不知道這是不是要給安陽經濟注入點活力。門票確實貴了點,但是安陽博物館有個很好的政策就是每天晚上5:30~8:30開設晚場,有兩千張免費門票供外地遊客預定。想想很多博物館4:00就不會再賣票了,5:00差不多就開始往外攆人了,這個殷墟博物館的政策對遊客真的是非常友好了。
在安陽的南邊二十多公里外是湯陰縣,這裡是岳飛的故鄉,有座岳飛廟,是明清建築。還有周文王被商紂王軟禁的地方,叫羑里(yóu),傳說周文王在被軟禁的時候完善了八卦。岳飛廟和羑里城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一條旅遊公交專線可以到這裡。
在安陽的北邊緊挨著的是HEB省臨漳縣,民國以前,臨漳縣還是屬於AY市的。這裡是三國時期曹操的都城鄴城故都,有銅雀台遺址。鄴城也是東魏和北齊這兩個地方政權的都城。還有三座博物館比較有名,叫鄴城博物館、鄴城考古博物館和北朝考古博物館,但是從安陽過去的公共運輸似乎並不方便。
安陽東邊十五六公里外有座宋代的永和橋,在一個村子裡,規模不大,是座三孔石橋。最近維修後能看到全貌,拱券上有石刻的動物圖案。這是個比較小眾的景點,交通也不便,可能適合打卡國保單位的愛好者吧。
袁世凱對安陽的風景或者是風水特別感興趣,他在這裡隱居也最後葬在這裡。他的墓葬是民國時期建築設計的一個經典。但是可能他這個名聲也確實不怎麼好吧,或者是淡季,或者是天有點冷,我去的時候遊客並不多。
十多年前在市區西北二十多公里外發現的曹操高陵,也曾經轟動一時。現在在他的墓址上建立了曹操高陵博物館,也是安陽的著名景點了。曹操墓可以隔著玻璃看到墓道,有復建的墓室。曹操提倡薄葬,博物館裡隨葬品都很簡陋,主要是陶器。喜歡打卡鎮館之寶的可能會失望,這裡只適合歷史愛好者。
從曹操墓再往西北大概三四十公里,就是著名的響堂山石窟。石窟開鑿於北齊,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雲岡石窟、長城、莫高窟、故宮都是一批的,最近幾年也比較火爆。北齊後面幾個皇帝大都或荒淫或殘暴或兼而有之,年齡也不大,但是對佛教卻都是很支持,大概這只不過是當時的一種潮流吧。
如果是夏天來安陽的話,在安陽西邊五十多公里的林州市——太行山腳下的一座小城,也是避暑勝地,是安陽人夏天的後花園,太行山峽谷的風光也是獨樹一幟的。
在安陽的西北三四十公里遠的小山村里,有一座重修於唐代的寺院——修定寺。當時的寺院建築已經沒有了,現在的是後來重修的,但是當年的唐塔卻被保留了下來。這座塔和平時常見的高聳的木塔或磚塔不一樣,只有一座四方的房子和一個寶頂,就好像把高塔的最上一層切下來放在地上一樣。更精妙的是四周布滿的各種雕刻的人物花卉。因為獨特的外形和悠久了歷史,這座塔在中國建築史的著作中都是會提到的。
我在安陽停留了五天,這個小城雖然沒有特別出名的美食,但是生活氣息很濃,公交出行舒適方便。可能我比較喜歡節奏慢、生活方便的小城市吧。旅行的話總體來說還是很滿意的,甚至對安陽還挺有好感。想一想周邊有那麼多的古蹟還沒有去,我已經在規劃者下一次什麼時候再去一次了。
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呢,為了探個究竟,我查了查資料。原來整個HEN省都屬於中原官話語系,只有黃河以南、西北部靠近山西這一帶的安陽、新鄉、焦作屬於晉語的一個小片區,這個片區也包含了北邊HEB省的邯鄲市。在整個北方語系中,晉語是唯一保留有入聲的。入聲在北方其他地區都沒有了,只存在南方的語言中,難怪我聽不太懂這裡的北方話了。
安陽地處比較偏僻,似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但是1900年代在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刻在龜板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用確鑿的實物證據證明了商王朝的存在。後來進一步發現了3300多年前商代的宮殿、商王墓的遺址,現在叫做殷墟遺址。這個遺址從1930年代一直到現在,還在不斷的發掘中。安陽也由此占據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一席,殷墟遺址就成為了AY市最亮眼的名片。
陝西和河南論炒菜,在國內省份排名大概是靠後的,也就是麵食還可以提一下。安陽也不是有很多名小吃的地方,當地有名的一道菜叫扁粉菜,就是把寬粉條、豬血、豆腐、青菜燉一鍋。還有一種是用綠豆做完粉條以後的豆汁豆渣做的,叫粉漿飯。聽起來就和BJ的豆汁差不多,但是他們這兒的做法還要放小米、黃豆、花生米、香油、香菜。用他們本地人的話說:比BJ的豆汁還是要好吃一點的。
安陽南邊五六十公里外的滑縣道口鎮,以道口燒雞出名,這道口燒雞我打小就聽說過,在國內美食中都是能排的上號的。我並不熟悉哪家是最好的,碰到一家連鎖店就買了兩個雞翅嘗一嘗。也確實不錯,很入味,肉比較爛但是又有點嚼頭,在科技橫行的今天,算是能保持一些傳統味道了。
我還見到一種叫做皮渣的小吃,放在酸湯里的叫酸湯皮渣,也可以切成菱形塊油炸叫生煎皮渣。猛一看很像是用皮凍做的,但問題是如果是真皮凍的話,放在熱湯里很快就化掉了。後來一打聽不是用皮凍做的,是用粉條和澱粉做的,所以在酸湯里煮一煮的也沒問題。對於我這個無肉不歡的人來說口味應該趕不上真的皮凍。
其他的小吃像羊肉燴麵、豆沫、胡辣湯這些,算是河南小吃吧。在安陽的大街上還看到不少的北京烤鴨店,這裡離BJ的距離也不算近,不知道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安陽可能是一個對擺攤兒很友好的城市,我在好幾個地方看到修得很寬闊的馬路,大白天那些賣菜賣水果的就在非機動車道上擺著,有的地方甚至連機動車道都能占一條,對擺攤這樣的寬容我在其他地方都是沒見過的。
安陽老城區的城牆城門都沒有了,基本拆完了。坐計程車時,司機如數家珍般告訴我哪條大街就是過去的哪邊城牆。老城區中心區域改造成了步行街,標誌性的鐘樓也是重建的。但是有一座五代時期的文峰塔還保留了下來,距離現在一千多年了。這座磚塔的外形和常見的塔檐越往上越小不同,這座塔的塔檐往上是逐漸變大的。最頂部也不是常見的塔剎,而是一座小一點的喇嘛塔。下部的塔身布滿精美磚雕。這座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元璋有個兒子封在這裡,現在王府還剩一座宮殿叫高閣寺,我找了找也沒有發現參觀入口。還有一座明清時代的城隍廟也是國保單位。這幾處景點都在老城區,相距不遠。周邊的一些街道門面也是民國風格的建築,開著各種店鋪,經營一些地方特色的餐飲紀念品之類。
安陽的公交車很少見過人滿的,用安陽公交app還可以打8折,實在是很優惠。而且車次不少,很少長時間等待的。很多車高峰時期人也不多,體驗很好。以安陽只有2500多億的GPD,只有西安的五分之一左右,這樣的公交真是很好了。和其他城市差不多的是車上老年人多,幾乎每次都能占到一半以上;還有就是學生多,碰到學生放學,車裡才有種以前只有公交出行時的樣子。
這裡好像也沒有太重點的工業,以前有個安陽鋼鐵廠在鋼鐵行業還有點名氣,後來搬走了。安陽紡織廠倒閉了以後,倒是在安陽北邊一個叫柏莊鎮的地方出現了很多做保暖內衣之類的小廠,也算是有了傳承吧。聽當地人說,勞力主要還是外出打工,本地的工業規模還是小,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
安陽的旅遊資源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新建的殷墟博物館是最重磅的。本來像博物館這種場館,按文物局的指導思想應該是免費的,只有那些遺址類的才可以收費。殷墟博物館並沒有包含遺址類景觀,殷墟遺址的王陵區和宮殿區都是另外收費的。博物館票價也並不便宜,要80元,不知道這是不是要給安陽經濟注入點活力。門票確實貴了點,但是安陽博物館有個很好的政策就是每天晚上5:30~8:30開設晚場,有兩千張免費門票供外地遊客預定。想想很多博物館4:00就不會再賣票了,5:00差不多就開始往外攆人了,這個殷墟博物館的政策對遊客真的是非常友好了。
在安陽的南邊二十多公里外是湯陰縣,這裡是岳飛的故鄉,有座岳飛廟,是明清建築。還有周文王被商紂王軟禁的地方,叫羑里(yóu),傳說周文王在被軟禁的時候完善了八卦。岳飛廟和羑里城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一條旅遊公交專線可以到這裡。
在安陽的北邊緊挨著的是HEB省臨漳縣,民國以前,臨漳縣還是屬於AY市的。這裡是三國時期曹操的都城鄴城故都,有銅雀台遺址。鄴城也是東魏和北齊這兩個地方政權的都城。還有三座博物館比較有名,叫鄴城博物館、鄴城考古博物館和北朝考古博物館,但是從安陽過去的公共運輸似乎並不方便。
安陽東邊十五六公里外有座宋代的永和橋,在一個村子裡,規模不大,是座三孔石橋。最近維修後能看到全貌,拱券上有石刻的動物圖案。這是個比較小眾的景點,交通也不便,可能適合打卡國保單位的愛好者吧。
袁世凱對安陽的風景或者是風水特別感興趣,他在這裡隱居也最後葬在這裡。他的墓葬是民國時期建築設計的一個經典。但是可能他這個名聲也確實不怎麼好吧,或者是淡季,或者是天有點冷,我去的時候遊客並不多。
十多年前在市區西北二十多公里外發現的曹操高陵,也曾經轟動一時。現在在他的墓址上建立了曹操高陵博物館,也是安陽的著名景點了。曹操墓可以隔著玻璃看到墓道,有復建的墓室。曹操提倡薄葬,博物館裡隨葬品都很簡陋,主要是陶器。喜歡打卡鎮館之寶的可能會失望,這裡只適合歷史愛好者。
從曹操墓再往西北大概三四十公里,就是著名的響堂山石窟。石窟開鑿於北齊,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雲岡石窟、長城、莫高窟、故宮都是一批的,最近幾年也比較火爆。北齊後面幾個皇帝大都或荒淫或殘暴或兼而有之,年齡也不大,但是對佛教卻都是很支持,大概這只不過是當時的一種潮流吧。
如果是夏天來安陽的話,在安陽西邊五十多公里的林州市——太行山腳下的一座小城,也是避暑勝地,是安陽人夏天的後花園,太行山峽谷的風光也是獨樹一幟的。
在安陽的西北三四十公里遠的小山村里,有一座重修於唐代的寺院——修定寺。當時的寺院建築已經沒有了,現在的是後來重修的,但是當年的唐塔卻被保留了下來。這座塔和平時常見的高聳的木塔或磚塔不一樣,只有一座四方的房子和一個寶頂,就好像把高塔的最上一層切下來放在地上一樣。更精妙的是四周布滿的各種雕刻的人物花卉。因為獨特的外形和悠久了歷史,這座塔在中國建築史的著作中都是會提到的。
我在安陽停留了五天,這個小城雖然沒有特別出名的美食,但是生活氣息很濃,公交出行舒適方便。可能我比較喜歡節奏慢、生活方便的小城市吧。旅行的話總體來說還是很滿意的,甚至對安陽還挺有好感。想一想周邊有那麼多的古蹟還沒有去,我已經在規劃者下一次什麼時候再去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