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你在看落葉嗎?秋天也快到了,樹葉也慢慢黃了。南方的落葉更讓人喜歡,看著落葉,不管是在飄落的過程,還是靜躺地面時,都給人種靜謐的感覺。踩上去沙沙作響像是和自然的互動。南方不會因為落葉而使人感到蕭條,心情惆悵,因為南方的樹落葉不會一脫而光。這是我喜歡它的地方。」窗戶對出去就有兩顆大樹,夏天遮陽,秋掃落葉。窗口望去是一番不錯的景象。我平常只看到來來往往的人。
「沒有,我是真的累了。我倒沒什麼感覺,不管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落葉,都是隨時間而去。它又會作何留念呢,你為何睹物生情呢。隨它去吧,就像我隨這社會大眾一樣。誰知道我是誰呢,在意我呢。」
「你是大男人了,還說這種騷話的。萬物皆有靈嘛。不光是人的關係,也與自然的關係。跟自然關係,也能讓人心情舒暢的,往高級里說能讓人幸福的。」我們都沒力再提起關於感情的糾紛了,下班後我也草草的走了。
有事沒事我就往他那跑,我也不是喜歡去探討這些東西,更多的是習慣了跟他在一起的感覺,會更自在。在他辦公室里也更自由,為所欲為。那段時間也算是快樂的時光了。自己內心也沒有那麼多紛紛擾擾。
跟他聊的話題,五花八門。對愛情談得最多,也最不清晰。現在回想起來,像是沒說了一樣。那實質上自己完全有了改變,在待人處物上,有些道理,邏輯不是一學就會,按部就班的,生搬硬套往往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像人不斷成長一樣,小孩子怎麼做的了大人的事呢,就算他是神童也不行。只能做到樣子,學不到精髓。
在他那學到了很多,我們談論了多數的關係,朋友的友情,親人的親情。雖然都是個人愚見,他卻能啟發人。要是自己真的不去思考這些,永遠都是麻木不仁。很難做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做不到換位思考。在多數情況下,只單單考慮自己的好處利益,當然是指在感受上。但物品,事件都會影響到個人心情,情緒。情緒又會影響個人行為,又會作用於物品及事件上。必定會造成各方面的反應。所以我們搞好個人關係自關重要,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他人。
人的幸福怎樣能產生,要基於人與人之間的愛嗎?脫離了社會,人還會幸福嗎?沒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還有快樂悲傷的追求嗎?小貓小狗,沒了食物他們會有什麼心情嗎?會快樂悲傷的感情嗎?當我們只有一個生存目標的時候,感情是否會消失,遠離塵世就能清淨是這樣麼?
但既然我們只有少數人能做那樣的清高,脫離凡事。我們就應當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與人的關係,要處理得更好一些。讓人們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有更長久的幸福。在很多時候,幸福來得不難,從小到大,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別人都能給予你幸福的感覺。你也是快樂的給予者。
這是對烏托邦的嚮往,並不完全。當你去思索我該怎麼去和人相處時,思考得越深越明了,會像是全是一切的答案。不會再發問生活的意義是啥,我們從哪裡來,該到哪裡去的問題。
從他的到來已經過了一年多,我在這待了兩年多。進入到社會後,對於時間的觀念完全變了。再不會計算時日了,過一天是一天,不會有臨近目標的時候。中國有好處,有春節幫我們計時。過完春節就預示著我們又失去了一年的時光,要長了一歲。在一兩年中,我們都彼此沒有什麼收穫,比起在學校中,工作上的時間,只是換取了少數的金錢。接觸的人也很少,只有熟悉的幾個。在社會中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在運轉,對社會,對自己好像沒有多大的影響。有時候找不到自己,不像是迷失,而是還沒有自己的概念。
在和他探討的時候,自己才會有一種真實的感覺。這不是他給予的,而是自己能察覺到自己的存在。想必他也是這樣,在這樣的思索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看他置身世外,無所追求的樣子,好像過得很輕鬆。但在同類的歸屬感,人也還感到寂寞吧。有些情緒也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孤單的感覺就是一種。
在社會中,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確定和別人的關係,才不致使自己被遺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你不在的時候,別人也能讓你存在。要有要好的關係,要有堅固牢不可破的關係,捆綁你和別人。生活迷失,迷茫的時候,總還會有一個方向,像順著蔓藤過懸崖的彼岸。建立更多關係,維護要好的關係,是我們要付之努力的事。對於工作而言,為自己而做嗎?有多少是單單為自己的情況的,只有自私的物質追求吧,物質給人快樂的感受,來的快,去的也快。讓自己堅持不懈的是對別人承諾和要為別人的責任吧。
在烏托邦中,是人按部就班,每人都能完成既定的設定角色進行著。像單機開放性遊戲一樣,主線任務永遠都是一樣的,因為主線的NPC必定是按照設定就行的,不管怎麼開放,永遠都得按此進行。烏托邦也一樣,主要的進行動力必定也是人員不出差錯才會形成真的烏托邦。這是我們限制所在,像我們都要心地善良,與人友善,現實中欲望,人體中根本的差別,會讓人更多的差別。對於善的理解也會本質的差別,也沒有絕對的定義值。讓人人做到和諧相處,創造和諧的社會,我們到底該如此進行還是得每人去思索。
我們能做的事是極其有限的,你不能寫個檄文昭告天下說人們該如何做。從法律到道德再到個人崇高的覺悟,到一一限制了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鑑於其複雜性,我們只能縫縫補補。更是自己更好的要求自己,無法去限制要求別人。有時候是單方面的努力,有時候也是不解其意的衝突矛盾。
「沒有,我是真的累了。我倒沒什麼感覺,不管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落葉,都是隨時間而去。它又會作何留念呢,你為何睹物生情呢。隨它去吧,就像我隨這社會大眾一樣。誰知道我是誰呢,在意我呢。」
「你是大男人了,還說這種騷話的。萬物皆有靈嘛。不光是人的關係,也與自然的關係。跟自然關係,也能讓人心情舒暢的,往高級里說能讓人幸福的。」我們都沒力再提起關於感情的糾紛了,下班後我也草草的走了。
有事沒事我就往他那跑,我也不是喜歡去探討這些東西,更多的是習慣了跟他在一起的感覺,會更自在。在他辦公室里也更自由,為所欲為。那段時間也算是快樂的時光了。自己內心也沒有那麼多紛紛擾擾。
跟他聊的話題,五花八門。對愛情談得最多,也最不清晰。現在回想起來,像是沒說了一樣。那實質上自己完全有了改變,在待人處物上,有些道理,邏輯不是一學就會,按部就班的,生搬硬套往往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像人不斷成長一樣,小孩子怎麼做的了大人的事呢,就算他是神童也不行。只能做到樣子,學不到精髓。
在他那學到了很多,我們談論了多數的關係,朋友的友情,親人的親情。雖然都是個人愚見,他卻能啟發人。要是自己真的不去思考這些,永遠都是麻木不仁。很難做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做不到換位思考。在多數情況下,只單單考慮自己的好處利益,當然是指在感受上。但物品,事件都會影響到個人心情,情緒。情緒又會影響個人行為,又會作用於物品及事件上。必定會造成各方面的反應。所以我們搞好個人關係自關重要,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他人。
人的幸福怎樣能產生,要基於人與人之間的愛嗎?脫離了社會,人還會幸福嗎?沒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還有快樂悲傷的追求嗎?小貓小狗,沒了食物他們會有什麼心情嗎?會快樂悲傷的感情嗎?當我們只有一個生存目標的時候,感情是否會消失,遠離塵世就能清淨是這樣麼?
但既然我們只有少數人能做那樣的清高,脫離凡事。我們就應當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與人的關係,要處理得更好一些。讓人們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有更長久的幸福。在很多時候,幸福來得不難,從小到大,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別人都能給予你幸福的感覺。你也是快樂的給予者。
這是對烏托邦的嚮往,並不完全。當你去思索我該怎麼去和人相處時,思考得越深越明了,會像是全是一切的答案。不會再發問生活的意義是啥,我們從哪裡來,該到哪裡去的問題。
從他的到來已經過了一年多,我在這待了兩年多。進入到社會後,對於時間的觀念完全變了。再不會計算時日了,過一天是一天,不會有臨近目標的時候。中國有好處,有春節幫我們計時。過完春節就預示著我們又失去了一年的時光,要長了一歲。在一兩年中,我們都彼此沒有什麼收穫,比起在學校中,工作上的時間,只是換取了少數的金錢。接觸的人也很少,只有熟悉的幾個。在社會中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在運轉,對社會,對自己好像沒有多大的影響。有時候找不到自己,不像是迷失,而是還沒有自己的概念。
在和他探討的時候,自己才會有一種真實的感覺。這不是他給予的,而是自己能察覺到自己的存在。想必他也是這樣,在這樣的思索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看他置身世外,無所追求的樣子,好像過得很輕鬆。但在同類的歸屬感,人也還感到寂寞吧。有些情緒也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孤單的感覺就是一種。
在社會中,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確定和別人的關係,才不致使自己被遺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你不在的時候,別人也能讓你存在。要有要好的關係,要有堅固牢不可破的關係,捆綁你和別人。生活迷失,迷茫的時候,總還會有一個方向,像順著蔓藤過懸崖的彼岸。建立更多關係,維護要好的關係,是我們要付之努力的事。對於工作而言,為自己而做嗎?有多少是單單為自己的情況的,只有自私的物質追求吧,物質給人快樂的感受,來的快,去的也快。讓自己堅持不懈的是對別人承諾和要為別人的責任吧。
在烏托邦中,是人按部就班,每人都能完成既定的設定角色進行著。像單機開放性遊戲一樣,主線任務永遠都是一樣的,因為主線的NPC必定是按照設定就行的,不管怎麼開放,永遠都得按此進行。烏托邦也一樣,主要的進行動力必定也是人員不出差錯才會形成真的烏托邦。這是我們限制所在,像我們都要心地善良,與人友善,現實中欲望,人體中根本的差別,會讓人更多的差別。對於善的理解也會本質的差別,也沒有絕對的定義值。讓人人做到和諧相處,創造和諧的社會,我們到底該如此進行還是得每人去思索。
我們能做的事是極其有限的,你不能寫個檄文昭告天下說人們該如何做。從法律到道德再到個人崇高的覺悟,到一一限制了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鑑於其複雜性,我們只能縫縫補補。更是自己更好的要求自己,無法去限制要求別人。有時候是單方面的努力,有時候也是不解其意的衝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