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春天再次來到了工地。
在日漸和煦的陽光的普照下,在日漸柔和的惠風的吹拂下,湯山、禹山、杏山的峰頂崖畔,林木綻芽,藤蔓染綠,一條條大大小小溪流湖泊的岸堤水底,荒草返青,野花競開;與此同時畫眉、叫雀、炸梨、百靈、黃瓜鷺、憨斑鳩等各種各樣的鳥兒也紛紛活躍起來,飛起翔落,鳴囀流利。目之所觀,耳之所聞,到處充滿著勃勃的生機。
春節過完,工程復工。在長約十里、寬約三里的工地上,依舊日日紅旗招展,夜夜喧鬧震天;那些曾在寒假期間重返故地的野兔、獾子、獐鹿、土狼、狐狸、黃鼠狼等,再被嚇得逃之夭夭,夾著尾巴不敢露面了。
開春之後,根據工程施工需求,縣指揮部決定加派後援力量,於是原來不足兩萬人的民工隊伍一下擴展到了兩萬兩千餘人;在此之後直至工程結束,縣指揮部在引丹工地投入的力量始終保持在兩萬人以上,甚至一度達到了四萬餘人。
現在,經過兩萬民工將近半年時間的接續奮戰,渠面上層的草木亂石或已刈除淨盡,或已爆破運走,按照規劃設計,工程全面進入渠道的開挖階段。每日自晨至晚,數千輛拉車都在渠底至兩側渠頂的斜坡上往返忙碌,渠底的深度在一天天的加深著,渠頂的高度在一天天的增高著,而渠底至兩側渠頂的斜坡則在一天天的拉長著。
隨著渠底的加深、渠頂的增高以及斜坡的拉長,民工們拉車運土的難度逐漸增大。開始時候,一輛裝滿土方的拉車需要三五人又拉又推,耗費半個小時便可由渠底爬至渠頂;到了後來,一輛裝滿土方的拉車則需要十多人又拉又推,耗費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由渠底爬至渠沿。土方運輸的效率越來越低,渠面開挖的進度越來越慢。
縣指揮部執行的依舊是按照土方量考核評比的規則,二十二個公社的民工全都精神振奮幹勁沖天,在勞動中比學幫超,你追我趕;在這種形勢下,張玉山想盡辦法,用盡招數,也僅勉強兩次拔得頭籌,在營部門口掛上了縣指揮部發放的流動紅旗。
一天午休間隙,張玉山托梁明理把梁棟叫到工地近旁的一堵崖壁後面;兩人之間,展開了這樣一場對話:
「梁棟同志,聽說你高中畢業?」
「對,六六年文革前的最後一屆畢業生!」
「聽說你酷愛鑽研物理學方面的知識?」
「也談不上酷愛,不過是感興趣而已!」
「懂得動滑輪、定滑輪的原理和應用嗎?」
「懂得一些,但不知達不達到你的需求!」
張玉山賣了個關子,問:「我的需求,我的什麼需求?」
「把滑輪原理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勞動效率!」梁棟胸有成竹的答。
正是英雄所見略同。張玉山望著梁棟,滿意的笑了;梁棟望著張玉山,開心的笑了。
在張玉山的主持下,當天下午,以梁棟為主要成員的一個試驗公關小組便宣告成立了。
梁棟和七名工友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經過十餘天反反覆覆的試驗琢磨,又經「長辦」工程技術人員鄒玉婷的悉心批評指點,半個月後,第一代「爬坡器」終於在十林公社的工段上誕生了。
所謂第一代「爬坡器」,是在渠頂和渠底分別固定兩個用拉車軲轆做成的滑輪,兩個滑輪中間安裝一條指頭粗細的鋼索,由八馬力的柴油機驅動鋼索上下運行,民工們只需在拉車把上探出一支爪狀鐵鉤,上坡時將鐵鉤往鋼索上一搭,便可藉助鋼索上行的力量,輕易的將滿載土方的拉車帶上渠頂。
這種土法上馬的「爬坡器」,與最初單純的人力運土相比,效率提高了五倍不止,也使得十林公社連續半月時間都把流動紅旗掛在了營部門口。
其他公社在得知十林公社連連奪冠的絕招後,紛紛組織技術骨幹前來參觀學習。張玉山非但來者不拒,而且派出梁棟等人到處講授技術要點,第一代「爬坡器」很快便在引丹工地上推廣開來。
第一代「爬坡器」在工地上普及使用一個多月後,便因渠底太深、渠頂太高和斜坡太長以及機器馬力不足等原因,效率逐漸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縣指揮部由農機局調來一台四十匹馬力的「東方紅」拖拉機,並經張玉山推薦,決定仍由梁棟牽頭,從各公社抽調十二名技術骨幹,開始琢磨試驗更大馬力更高效率的第二代「爬坡器」。
這天上午,梁棟和十二名工友在一段渠坡上發動拖拉機以作試驗,正弄得滿臉滿手黑油污漬的時候,忽然聽得背後有人喊叫道:「梁棟!」
梁棟回頭看時,原來是范曉荷。范曉荷站在十丈開外的一座崖壁下面,手裡提著一個紅色網兜,笑盈盈的望著梁棟。
「梁棟——梁棟——」幾名工友朝著梁棟擠眉弄眼,同時模仿范曉荷的嗓音喊叫著。
「去!」梁棟低聲呵斥一句,抬袖抿了一把鼻尖上的汗水,然後快步攀上渠頂,走到范曉荷面前問道,「范曉荷,有什麼事情呀?」
「跟我來!」范曉荷沒有回答梁棟的問話,只命令似的說了一句,便轉頭走在了前面。
「注意拖拉機不要熄火,大家接著繼續試驗!」梁棟回頭望了一眼半坡間隆隆轟鳴的拖拉機,喊叫一聲,便在工友們的鬨笑聲和口哨聲中,跟著范曉荷走到了崖壁後面。
崖壁周圍林木蔥綠,野花怒放,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啾啾叫著,聲音極其清脆悅耳。
直到確認拖拉機的轟鳴和民工們的目光全被遠遠的擋在了崖壁後面,范曉荷這才停腳住步,回身指著梁棟咯咯大笑起來。
梁棟不知范曉荷所笑何事,唯有以手撫頭,目光惶惑的望著她。
「臉,瞧你的臉,橫一道豎一道的,弄得跟大花貓一樣!」范曉荷笑畢說道。
梁棟這才明白自己剛才隨手一擦,竟把更多的機油弄到了臉上,便也跟著尷尬的咧嘴而笑。
范曉荷從口袋中取出手絹遞給梁棟:「呶,擦一把吧!」
「不了不了,好好的手絹,別弄髒了!」梁棟汲取上次使用周月紅手絹後的教訓,一面連連推辭,一面拉過眼前的樹枝捋下一把青葉擦了擦手臉。
范曉荷臉上現出很不高興的表情,再次把手絹遞在了梁棟鼻前,說道:「不行,還是不夠乾淨。我不允許你在我的面前這樣湊合應付!」
梁棟忽然想起周月紅的手絹一直裝在自己的口袋裡,這麼長時間竟然忘了擱放起來,心想:反正周月紅說過她不要了,要不乾脆拿出來用一用吧!便將手絹取出狠狠的擦了幾把手臉,然後重新裝回口袋。
在梁棟擦手擦臉的過程中,范曉荷眼睛始終盯著梁棟手中的手絹,臉上顯出疑惑不解的表情,不過並未多問,只淡淡的說:「好吧,現在才算勉強過關!」
說完打開網兜,從裡面取出一件用塑料薄膜包裹著的針織毛衣,說道:「梁棟,這件毛衣是我表哥在供銷社買了毛線央我打的,本來年後就該完工,可我手笨,一直拖到了最近幾天;誰知給我表哥試了,竟說太過肥大很不合身,就不要了。現在我想把它送給你,開春氣溫還低,說不定還有倒春寒桃花雪什麼的,所以你應該還能穿上一段時間!」
梁棟望著溫軟乾淨的毛衣,這才明白范曉荷逼著自己擦手擦臉的目的,急忙說道:「別別,我有棉襖還有夾襖,用不上的,用不上的!」
「瞧你的棉襖髒得跟過了油似的,肩上還有那麼長一道三尖口子。你把毛衣換上,把棉襖脫下收起,趕明兒我抽空幫你拆洗拆洗!」范曉荷說道。
梁棟以手撫頭,嘿嘿笑道:「農民嘛,衣裳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這棉襖外面看著髒,其實裡面還新著哩!」
「給你你就要,婆婆媽媽,哪來那麼多的理由!」范曉荷面帶微笑嗔怪的說,說完一把便把毛衣擩在了梁棟懷裡。
梁棟雙手抱著毛衣為難的說:「我還從來沒有穿過毛衣這種金貴東西呢。多少錢,我給你錢吧!」
「如果拿錢來買,那你就是堆座金山銀山我也不賣哩。」范曉荷道,「知道嗎,我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自己學著動手打毛衣,每夜都要在煤油燈下熬幾個鐘頭。我表哥是沒有這種福氣了,現在送你,你得好好珍惜哩!」
「那……」梁棟仍然有些遲疑不決。
范曉荷道:「那什麼那,先把棉襖脫下來,穿上毛衣讓我看看合身不!」
梁棟只得脫下破爛而又骯髒的棉襖掛在旁邊樹上,然後又依照范曉荷的指點拆開塑料薄膜,將毛衣取出並從頭頂套下。
范曉荷幫著把毛衣的下擺拉好,然後圍繞樑棟轉著,一會兒伸手摸摸脖領道:「雞心領的,開口稍小,估計開始時候可能有些勒脖子,時間長了就會好的!」一會兒又伸手按按後背道:「還行,肩膀腰身腋窩都收得很好,寬窄非常合適,簡直就像比照著你的身材打的一般!」一會兒又後退兩步上下左右打量著道:「我怎麼就打出這麼一件精緻的毛衣呢,連我自己都要嫉妒自己了!」……
在范曉荷一次次挨近梁棟的時候,梁棟從范曉荷身上嗅到了一股非常好聞的淡雅香氣。
梁棟知道那是一種香皂的味道,他曾在陶岔街上的供銷社裡嗅到過。
在日漸和煦的陽光的普照下,在日漸柔和的惠風的吹拂下,湯山、禹山、杏山的峰頂崖畔,林木綻芽,藤蔓染綠,一條條大大小小溪流湖泊的岸堤水底,荒草返青,野花競開;與此同時畫眉、叫雀、炸梨、百靈、黃瓜鷺、憨斑鳩等各種各樣的鳥兒也紛紛活躍起來,飛起翔落,鳴囀流利。目之所觀,耳之所聞,到處充滿著勃勃的生機。
春節過完,工程復工。在長約十里、寬約三里的工地上,依舊日日紅旗招展,夜夜喧鬧震天;那些曾在寒假期間重返故地的野兔、獾子、獐鹿、土狼、狐狸、黃鼠狼等,再被嚇得逃之夭夭,夾著尾巴不敢露面了。
開春之後,根據工程施工需求,縣指揮部決定加派後援力量,於是原來不足兩萬人的民工隊伍一下擴展到了兩萬兩千餘人;在此之後直至工程結束,縣指揮部在引丹工地投入的力量始終保持在兩萬人以上,甚至一度達到了四萬餘人。
現在,經過兩萬民工將近半年時間的接續奮戰,渠面上層的草木亂石或已刈除淨盡,或已爆破運走,按照規劃設計,工程全面進入渠道的開挖階段。每日自晨至晚,數千輛拉車都在渠底至兩側渠頂的斜坡上往返忙碌,渠底的深度在一天天的加深著,渠頂的高度在一天天的增高著,而渠底至兩側渠頂的斜坡則在一天天的拉長著。
隨著渠底的加深、渠頂的增高以及斜坡的拉長,民工們拉車運土的難度逐漸增大。開始時候,一輛裝滿土方的拉車需要三五人又拉又推,耗費半個小時便可由渠底爬至渠頂;到了後來,一輛裝滿土方的拉車則需要十多人又拉又推,耗費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由渠底爬至渠沿。土方運輸的效率越來越低,渠面開挖的進度越來越慢。
縣指揮部執行的依舊是按照土方量考核評比的規則,二十二個公社的民工全都精神振奮幹勁沖天,在勞動中比學幫超,你追我趕;在這種形勢下,張玉山想盡辦法,用盡招數,也僅勉強兩次拔得頭籌,在營部門口掛上了縣指揮部發放的流動紅旗。
一天午休間隙,張玉山托梁明理把梁棟叫到工地近旁的一堵崖壁後面;兩人之間,展開了這樣一場對話:
「梁棟同志,聽說你高中畢業?」
「對,六六年文革前的最後一屆畢業生!」
「聽說你酷愛鑽研物理學方面的知識?」
「也談不上酷愛,不過是感興趣而已!」
「懂得動滑輪、定滑輪的原理和應用嗎?」
「懂得一些,但不知達不達到你的需求!」
張玉山賣了個關子,問:「我的需求,我的什麼需求?」
「把滑輪原理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勞動效率!」梁棟胸有成竹的答。
正是英雄所見略同。張玉山望著梁棟,滿意的笑了;梁棟望著張玉山,開心的笑了。
在張玉山的主持下,當天下午,以梁棟為主要成員的一個試驗公關小組便宣告成立了。
梁棟和七名工友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經過十餘天反反覆覆的試驗琢磨,又經「長辦」工程技術人員鄒玉婷的悉心批評指點,半個月後,第一代「爬坡器」終於在十林公社的工段上誕生了。
所謂第一代「爬坡器」,是在渠頂和渠底分別固定兩個用拉車軲轆做成的滑輪,兩個滑輪中間安裝一條指頭粗細的鋼索,由八馬力的柴油機驅動鋼索上下運行,民工們只需在拉車把上探出一支爪狀鐵鉤,上坡時將鐵鉤往鋼索上一搭,便可藉助鋼索上行的力量,輕易的將滿載土方的拉車帶上渠頂。
這種土法上馬的「爬坡器」,與最初單純的人力運土相比,效率提高了五倍不止,也使得十林公社連續半月時間都把流動紅旗掛在了營部門口。
其他公社在得知十林公社連連奪冠的絕招後,紛紛組織技術骨幹前來參觀學習。張玉山非但來者不拒,而且派出梁棟等人到處講授技術要點,第一代「爬坡器」很快便在引丹工地上推廣開來。
第一代「爬坡器」在工地上普及使用一個多月後,便因渠底太深、渠頂太高和斜坡太長以及機器馬力不足等原因,效率逐漸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縣指揮部由農機局調來一台四十匹馬力的「東方紅」拖拉機,並經張玉山推薦,決定仍由梁棟牽頭,從各公社抽調十二名技術骨幹,開始琢磨試驗更大馬力更高效率的第二代「爬坡器」。
這天上午,梁棟和十二名工友在一段渠坡上發動拖拉機以作試驗,正弄得滿臉滿手黑油污漬的時候,忽然聽得背後有人喊叫道:「梁棟!」
梁棟回頭看時,原來是范曉荷。范曉荷站在十丈開外的一座崖壁下面,手裡提著一個紅色網兜,笑盈盈的望著梁棟。
「梁棟——梁棟——」幾名工友朝著梁棟擠眉弄眼,同時模仿范曉荷的嗓音喊叫著。
「去!」梁棟低聲呵斥一句,抬袖抿了一把鼻尖上的汗水,然後快步攀上渠頂,走到范曉荷面前問道,「范曉荷,有什麼事情呀?」
「跟我來!」范曉荷沒有回答梁棟的問話,只命令似的說了一句,便轉頭走在了前面。
「注意拖拉機不要熄火,大家接著繼續試驗!」梁棟回頭望了一眼半坡間隆隆轟鳴的拖拉機,喊叫一聲,便在工友們的鬨笑聲和口哨聲中,跟著范曉荷走到了崖壁後面。
崖壁周圍林木蔥綠,野花怒放,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啾啾叫著,聲音極其清脆悅耳。
直到確認拖拉機的轟鳴和民工們的目光全被遠遠的擋在了崖壁後面,范曉荷這才停腳住步,回身指著梁棟咯咯大笑起來。
梁棟不知范曉荷所笑何事,唯有以手撫頭,目光惶惑的望著她。
「臉,瞧你的臉,橫一道豎一道的,弄得跟大花貓一樣!」范曉荷笑畢說道。
梁棟這才明白自己剛才隨手一擦,竟把更多的機油弄到了臉上,便也跟著尷尬的咧嘴而笑。
范曉荷從口袋中取出手絹遞給梁棟:「呶,擦一把吧!」
「不了不了,好好的手絹,別弄髒了!」梁棟汲取上次使用周月紅手絹後的教訓,一面連連推辭,一面拉過眼前的樹枝捋下一把青葉擦了擦手臉。
范曉荷臉上現出很不高興的表情,再次把手絹遞在了梁棟鼻前,說道:「不行,還是不夠乾淨。我不允許你在我的面前這樣湊合應付!」
梁棟忽然想起周月紅的手絹一直裝在自己的口袋裡,這麼長時間竟然忘了擱放起來,心想:反正周月紅說過她不要了,要不乾脆拿出來用一用吧!便將手絹取出狠狠的擦了幾把手臉,然後重新裝回口袋。
在梁棟擦手擦臉的過程中,范曉荷眼睛始終盯著梁棟手中的手絹,臉上顯出疑惑不解的表情,不過並未多問,只淡淡的說:「好吧,現在才算勉強過關!」
說完打開網兜,從裡面取出一件用塑料薄膜包裹著的針織毛衣,說道:「梁棟,這件毛衣是我表哥在供銷社買了毛線央我打的,本來年後就該完工,可我手笨,一直拖到了最近幾天;誰知給我表哥試了,竟說太過肥大很不合身,就不要了。現在我想把它送給你,開春氣溫還低,說不定還有倒春寒桃花雪什麼的,所以你應該還能穿上一段時間!」
梁棟望著溫軟乾淨的毛衣,這才明白范曉荷逼著自己擦手擦臉的目的,急忙說道:「別別,我有棉襖還有夾襖,用不上的,用不上的!」
「瞧你的棉襖髒得跟過了油似的,肩上還有那麼長一道三尖口子。你把毛衣換上,把棉襖脫下收起,趕明兒我抽空幫你拆洗拆洗!」范曉荷說道。
梁棟以手撫頭,嘿嘿笑道:「農民嘛,衣裳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這棉襖外面看著髒,其實裡面還新著哩!」
「給你你就要,婆婆媽媽,哪來那麼多的理由!」范曉荷面帶微笑嗔怪的說,說完一把便把毛衣擩在了梁棟懷裡。
梁棟雙手抱著毛衣為難的說:「我還從來沒有穿過毛衣這種金貴東西呢。多少錢,我給你錢吧!」
「如果拿錢來買,那你就是堆座金山銀山我也不賣哩。」范曉荷道,「知道嗎,我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自己學著動手打毛衣,每夜都要在煤油燈下熬幾個鐘頭。我表哥是沒有這種福氣了,現在送你,你得好好珍惜哩!」
「那……」梁棟仍然有些遲疑不決。
范曉荷道:「那什麼那,先把棉襖脫下來,穿上毛衣讓我看看合身不!」
梁棟只得脫下破爛而又骯髒的棉襖掛在旁邊樹上,然後又依照范曉荷的指點拆開塑料薄膜,將毛衣取出並從頭頂套下。
范曉荷幫著把毛衣的下擺拉好,然後圍繞樑棟轉著,一會兒伸手摸摸脖領道:「雞心領的,開口稍小,估計開始時候可能有些勒脖子,時間長了就會好的!」一會兒又伸手按按後背道:「還行,肩膀腰身腋窩都收得很好,寬窄非常合適,簡直就像比照著你的身材打的一般!」一會兒又後退兩步上下左右打量著道:「我怎麼就打出這麼一件精緻的毛衣呢,連我自己都要嫉妒自己了!」……
在范曉荷一次次挨近梁棟的時候,梁棟從范曉荷身上嗅到了一股非常好聞的淡雅香氣。
梁棟知道那是一種香皂的味道,他曾在陶岔街上的供銷社裡嗅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