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棟手執鐵筆,伏身宣傳組、編輯部和廣播站三合一辦公室最東房間靠牆的書桌前,一筆一划在蠟紙的網格內刻字;鐵筆尖利的筆尖划過蠟紙及襯在下面的鋼板,在紙上顯出白色文字的同時,發出著咯吱咯吱的細微聲響。

  最高指示: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

  在《引丹工程簡報》報頭右方的報眼位置刻完上述文字後,梁棟又用黑體二號大字在報頭下方的頭題位置刻下本期報紙的重頭文章:《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引丹工程簡介》。

  《引丹工程簡報》先期試刊是一張十六開的小報,對開四版,由雙道林紙油印而成,初步商定為每周一期,每月四期,特殊情況下可以出版增刊;登載內容主要是范曉荷、小建和二木、老拽幾個「記者」的作品,偶爾也有各營連文筆較好的「通訊員」送來的作品,大都是中央、省、地委的會議精神和領導指示,縣指揮部最新的工作決策和工作動態,各營連的工程進展情況以及在火熱的戰鬥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先進人物,等等。

  為了保證《簡報》的版面內容,范曉荷和小建、二木、老拽等「記者」每天都要深入各營連進行採訪,回來後再動筆趕稿;稿件完工交由邵碧青把關簽批後,方能進入編輯畫版程序;為了達到記錄時代、圖文並茂的效果,指揮部還專門為編輯部配備了一部上海產的「海鷗」牌照相機。

  編輯畫版程序一般由范曉荷完成,也即在將稿件編輯後,根據其性質、類別、質量和字數,來決定其該在一版還是二版、該在頭題還是倒頭題、該在重要還是非重要的位置;編輯畫版之後方能進入刻板、油印程序,由梁棟完成;油印完畢後再由各營通信員領回,下發至普通民工手中。

  《簡報》雖小,但卻五臟俱全,社論、消息、評論、插圖、照片甚至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類作品樣樣不缺;《簡報》雖在試刊階段,但其地位仍舊居高不下,被稱為「指揮部的喉舌」,受到指揮部領導層的高度重視,每期稿件把關簽批後,還要由宮德枚副指揮長親自審定,油印出版後還要專人呈送縣革委會。同樣,《簡報》也受到各營連幹部的高度重視和普通民工的熱烈歡迎。

  上午十點左右,范曉荷悄步走進房門,放下挎包站至梁棟身後,用一種極其特殊的目光注視著梁棟;梁棟全身心的投入在蠟板刻寫上,一點也未注意到范曉荷的歸來。

  咯吱咯吱——靜寂的房間內,鐵筆筆尖划過蠟紙的聲音似乎更響了。

  范曉荷抿嘴一笑,回頭提起坐於火爐上的水壺,倒了一杯開水放在桌角,然後悄步站到梁棟身後,視線越過梁棟肩膀,凝視著蠟紙上面剛剛刻下的一行行文字。

  因為太過投入,全身所有的力氣似都傾注在了右手腕上,梁棟的額頭、鬢角滿是浸出的粒粒汗珠。

  「梁棟,你歇會吧!」范曉荷心疼的說。

  梁棟這才注意到范曉荷的歸來,不過頭也沒抬,只嘬嘴吹去蠟紙被鐵筆筆尖犁出的一行細微白色顆粒,答:「不累。這點小活算得了什麼,我們在工地上每天背石頭的活路只怕比這還要重上幾百倍哩……」

  「那你……左手的傷沒事吧?」范曉荷又問。

  梁棟依舊頭也不抬的答:「沒事。就是傷口處稍微有點發癢,估計是在長新肉哩!」

  咯吱咯吱——靜寂的房間內,鐵筆筆尖划過蠟紙的聲音似在奏響一曲美妙的音樂。

  范曉荷走回自己辦公桌前,翻翻近兩日來采寫的幾篇新聞稿件,復又隨意扔下,於百無聊賴中再次走到了梁棟背後。

  梁棟傾注全力,仍在專心致志的刻著蠟板。

  范曉荷呆立半分來鍾,說道:「哎梁棟,你這樣看一眼刻幾個字,是不是有些效率太低了?要不我拿著稿件在旁邊讀,你只管一邊聽一邊刻好了!」

  「不不,就這樣好了。」梁棟依舊頭也不抬,「你知道在學校時候,我的聽寫能力就是全年級最差的……」

  范曉荷無計可施,在梁棟身後轉悠兩周,雖然腳步稍稍有些加重,但梁棟卻似根本沒有聽見一般;范曉荷只好第三次站在了梁棟身後,皺眉片刻,忽然抿嘴一笑道:「梁棟,大冷的天兒,瞧你這汗出的!」

  說完便從口袋掏出手絹,伸手去擦梁棟額頭和兩鬢上的汗粒。

  梁棟急忙把頭歪向一側道:「別別,等把這一版刻寫完了,我自己擦!」


  「這有個啥。你來刻蠟板完全是幫我的忙哩,我能不知恩圖報?」范曉荷強行幫梁棟擦去了額頭和兩鬢上的汗粒,然後收起手絹,右胳膊肘支於桌角,又把下巴托在右手掌間,雙目注視著梁棟刻下的一行行文字,「你們男人家手腕就是有勁,瞧這刻下的字痕有多深;我手腕沒勁,刻了幾次都印不出字來,白白浪費了好幾張蠟紙!」

  終於,梁棟將一版蠟紙刻寫完畢,范曉荷立刻把茶捧到他的跟前,說道:「歇歇,喝口水歇歇!」

  「刻蠟板雖不十分費力,卻很把做人:既得把全身的力氣都貫注到手腕上,又得保持一個姿勢半天不敢動彈;因為稍一動彈,就有可能把蠟紙弄皺,或者把字行刻歪!」梁棟接過茶杯猛喝一口,重重的舒了口氣。

  范曉荷恢復平靜臉色,用一種極其官方的語氣說:「梁棟,謝謝你,我代表編輯部全體人員謝謝你!」

  「不用客氣,范曉荷同學。」梁棟凝視著范曉荷的眼睛,忽然笑了,「其實我很為能有這樣的鍛鍊機會而感激你!」

  范曉荷微微一笑,說:「是嗎,那我今後一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多為你提供這樣的鍛鍊機會!」

  梁棟和范曉荷正在喁喁低語,外間卻有重重的腳步聲音響起;兩人轉頭伸頸看時,原來是邵碧青走了進門,邵碧青的懷裡抱著呼呼酣睡的嬰孩,身後跟著丈夫駱思秋和小建、二木及老拽。

  「青姐你回來了?」范曉荷立刻起身沖邵碧青打著招呼,同時伸手取下邵碧青肩上的皮包掛到牆上。

  梁棟見狀,也趕緊起身沖邵碧青點頭微笑說道:「邵主任好!」

  邵碧青並不答話,只黑著孤拐臉揚起三角眼,用極其蔑視的眼光上下打量著梁棟;半天方兩腳叉開坐於火爐面前的椅內,道:「老駱,沖奶粉;小建,洗尿布;二木,倒開水;老拽,把我的棉拖鞋拿過來!」

  駱思秋和小建、二木、老拽畢恭畢敬的答應一聲,各自忙碌開來;邵碧青則將懷中嬰孩換為平抱姿勢,然後敞開衣襟旁若無人的餵起奶來。

  范曉荷臉色微紅,轉過頭去重新翻看辦公桌上的新聞稿件,道:「梁棟,你看我這篇消息寫得怎樣?」

  「對於新聞寫作我完全是門外漢,不過咱們上學時候不是學過毛主席的《百萬雄師過大江》一文嘛,」梁棟道,「想來只要按照其格式和語氣仿寫,就應該沒大問題!」

  范曉荷低聲笑說:「梁棟你倒聰明。我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實踐和琢磨,覺得現在的新聞報導都是三段論的格式:開頭講大好形勢,中間列典型事實,最後再上升到政治高度……」

  「我說過了,機房重地,縣引丹工程指揮部的喉舌,怎能隨便帶人進來呢?」兩人正在喁喁探討間隙,邵碧青忽然繃著臉走來,質問范曉荷道。

  范曉荷放下手中稿件,轉身望著邵碧青解釋說道:「青姐,前面幾期試刊,都沒收到期待中的效果。你進城之前囑咐我說,無論採取什麼辦法,都要在三天之內把正刊的首期報紙趕印出來;我刻不好蠟板,又害怕耽擱時間,就只有請人過來幫忙了。這是我的同學,上次你見過面的!」

  「我見過面的就一定政治可靠嗎?我見過面的就一定要請來幫忙刻板嗎?」邵碧青忽然間大發雷霆,臉上顆顆麻子攢聚到了一處,「他萬一在這裡廣播反動口號呢?萬一在蠟板上刻寫反動標語呢?」

  「不會的,他不會的!」范曉荷弱聲辯解。

  邵碧青撇著薄嘴唇冷笑一聲,把問題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什麼他不會?你拿什麼保證他不會?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你敢把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語錄忘在腦後嗎?」

  「我沒,青姐!」范曉荷的聲音越發低弱。

  邵碧青的聲音忽然抬高八度:「這裡是單位,不是你家,只管青姐青姐的叫那麼親熱幹嘛。是我沒有職務,還是你根本沒把我這個領導放在眼裡?」

  小建、二木,還有老拽躲在西牆根下,各把腦袋伸出盯著邵碧青的背影,六隻眼睛裡閃射著複雜光色。

  梁棟這才明白自己到編輯部來刻寫蠟板不是領導意見,而是范曉荷的自行決定;他感到因此使得范曉荷受了委屈,便一言不發,放下茶杯轉身朝向門口走去;剛剛走出兩步,就被范曉荷拉住了手臂。

  范曉荷望著梁棟,眼睛裡閃出堅定光色:「梁棟你別走。我既然請你過來幫忙,我就可以為此擔負一切責任!」

  「范曉荷,你……」邵碧青陡然竄前幾步,伸手指著范曉荷高聲喝道,五根尖利指甲在陰暗的房間裡閃閃發光。

  范曉荷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大踏步走到辦公桌前,掀開放在桌上的《毛主席語錄》大聲朗誦道:「同志們,要過細的工作,要過細,粗枝大葉不行,粗枝大葉往往搞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