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幽州戰事已平!
「將軍,時候不早了,要是沒什麼事,你可以離開了。」
貂蟬面沉似水,沒好氣道。
劉備也不自討沒趣,剛剛親衛來報,說貂蟬去見王允,劉備只是想知道貂蟬是不是還心向王家。
如今看貂蟬這態度,也知道她問心無愧,便也不多說了。
「你休息吧。」
劉備起身道。
走到門口,貂蟬忽然看向劉備,急問道:「你這就走了?」
「還有事?」劉備回身問道。
貂蟬起身解開頭上巾幘,散開秀髮,一時間媚眼如絲。
「將軍,我換身衣服,給你煮杯茶可好?」
「你不是困了嗎?」劉備笑著問道。
貂蟬有些著急了。
「都說你好美人,假的吧?看著我,你就一點不動心?」
這世上,但凡美貌女子,總會得到特殊對待,貂蟬也不例外,自幼便很能吸引周圍目光,男人見了愛,女人見了妒。
只是在劉備的眼神里,貂蟬始終看不到男子該有的愛慕,這一點貂蟬十分奇怪。
貂蟬自然不知,劉備也是吃過見過的,上一世的甘夫人、孫夫人都是國色,倒也不比貂蟬差多少。
此時的貂蟬並未長開,雖然已經有了幾分魅惑之感,也遠不到能讓劉備動心的地步。
此時,劉備還是把貂蟬視為幕僚,參雜男女情誼,反而多餘。
「我請你來是做事的,你不要想其他的,一會兒我讓吳班給你送十箱金子,你好好收買細作。」
昔日,楚漢相爭,陳平負責細作之事,向高帝要兩萬金,高帝直接撥付四萬。
孫子兵法中說,間者出生入死,需許以重金,才能讓他們甘願效力。
劉備此時手中有錢,便也不吝嗇了。
貂蟬急道:「送九箱就行了,我不留資財,手裡這一箱金子,全部用於將軍之事。」
「也好。」
劉備笑了笑,轉身離去。
貂蟬氣得跺腳,心忖從未見過這麼不知情識趣之人。
劉備走出貂蟬住處。
忽然聽到後邊有腳步聲,一回頭只見一道人影閃過,卻還有一人站在路上,正是鄒瑤。
「鄒瑤,你在這裡幹什麼?」
鄒瑤聞言,便囁嚅道:「今晚月色挺好,我出來走走。」
劉備問道:「你身旁那人,見我回頭,為何躲閃。」
聞言,張婕自暗處走了出來。
「將軍……」
劉備上前道:「說說吧,為何跟蹤我?」
張婕擺手道:「我沒想跟蹤,只是聽說……」
張婕看向鄒瑤,鄒瑤趕緊看天,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我告訴了你將軍來見貂蟬不假,但執意要跟蹤將軍的是你,跟我沒有關係。
張婕頓感促狹,羞紅著臉急道:「我困了,回去休息了。」
鄒瑤小聲道:「將軍,我也回去睡了,你如果想要我,可隨時說。」
「好了,回去休息吧。」劉備不耐煩道。
鄒瑤點頭,退身離去,簡直欲哭無淚。
走了一會兒,鄒瑤被張婕攔住。
「妹子,貂蟬讓咱們去議事。」
「議什麼事?」鄒瑤問道。
「終身大事。」
……
廣陽郡,曠野。
天剛蒙蒙亮,便能看見一支疲憊的騎兵緩緩前行。
騎兵們頭裹黃巾,衣甲殘破,面容憔悴。
此時,一個游騎出現在遠方的土丘上,那身影如同惡鬼一般。
黃巾騎兵大驚,急忙調轉方向行軍。
但為時已晚。
只聽一聲嘹亮的號角聲響起,周圍便傳來號角聲回應。
緊接著,無數游騎包圍而來。
黃巾騎兵如驚慌的鹿群,倉皇逃竄,卻從一個包圍圈,被驅趕到另一個更大的包圍圈。
緊接著,箭矢鋪天蓋地襲來。
游騎如同捲動的旋風,不斷壓縮包圍,直到把這股黃巾騎兵全部射殺。
隨後,游騎斬下首級,監軍記錄軍功。
游騎們到就進的營地獲取補給,稍事休息後,便開始繼續狩獵。
這般攻擊持續數日。
張燕被官軍連日追擊,早已人困馬乏,沒想到這一次,官軍的進攻如此猛烈。
原本以為幽州不堪一擊,沒想到自己始終都是別人手中的刀。
幽州豪族想用自己時,便利用自己攻殺郡縣長官,不想用自己時,反手便合力圍剿。
正當張燕被追得窮途末路時,卻見一支游騎攔住道路。
只見游騎們張弓搭箭,卻沒有放箭的意思。
知道無路可走,張燕騎馬上前道:「我乃張燕,願歸降朝廷。」
張燕並非固執之人,能活下來最重要。
只見對面陣中閃出一將,騎馬緩緩上前道:「張燕,我可以放你走,你走吧。」
張燕心中一喜,急問道:「你是何人?」
對面那將道:「吾乃漁陽人張舉,一直同情太平教眾,你們不過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是朝廷愧對你們,讓你們走上造反之路,我不願沾你們的血。」
張舉曾官至泰山郡守,因兗州世族排擠,辭官回鄉,專心在漁陽郡經營莊園,訓練部曲。
此人胸懷大志,認為自己當為天子,便私下裡結交反對朝廷的黃巾軍、胡人,以圖有朝一日推翻漢室。
如今正是結交張燕之時,張舉便樂得送個人情。
「大恩不言謝!」
張燕拱手,領殘兵穿過張舉的戰陣。
穿過戰陣時,張燕心中狂跳,直到走出十里,見張舉沒有追來,張燕這才放心。
「將軍,我們往哪裡去?」身後騎兵問道。
張燕沉聲道:「我們喬裝商旅,先去真定,招募同鄉,以求東山再起。」
張燕回想起,自己的謀士前去真定招募趙雲,沒想到謀士還未回來,自己卻要跟著去真定。
所謂兵敗如山倒,張燕切實感受到了。
出征時騎兵數千,浩浩蕩蕩,如今只有幾十騎相隨,實在無顏再回廣宗。
劉備!
張燕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報仇。
……
「多謝諸位傾力相助,此一戰終於平定了張燕。」
涿郡,校尉部。
各部兵馬歸來,上報斬獲,此一戰共斬俘黃巾軍騎兵數千人,張燕的兵力估計已經所剩無幾。
劉備和眾將慶功。
「只是可惜,沒能斬殺張燕。」公孫瓚愁眉道。
劉備掃視眾將,見一人低頭迴避自己的目光,這人正是張舉。
上一世,張舉自稱天子,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叛亂,這次張舉參與圍剿張燕,劉備便懷疑其縱敵。
但這次作戰,實際指揮者是公孫瓚,劉備不可能告訴公孫瓚,自己重生歸來,讓他不用張舉。
劉備作為校尉,雖有統領地方軍之權,卻也不能隨意調查地方軍將領,畢竟幽州將領自行其是慣了,調查一個容易引起他們的共同反對。
張燕不死或許是命不該絕,劉備便也不再追究。
卻說張燕被驅逐,幽州戰事平息,劉備上報大捷。
朝廷回復。
皇甫嵩已經到達曲梁,準備和黃巾軍決戰,命劉備前往相助,待戰事結束,一併封賞。
王允聽了貂蟬的建議,便沒有將人脈用於保下郭勛,而是讓說得上話的官員對自己的功勞大書特書。
不久朝廷傳來調令,王允協助平定幽州有功,任豫州刺史,即刻上任。
王允其實歪打正著。
皇帝知道郭勛統領幽州不力,便想到了郭閎當年如何把涼州弄得一塌糊塗。
拿下郭勛的事情,皇帝早就定下,花再多錢也保不住他。
皇帝下詔,郭勛應對黃巾軍不力,致使園廣陽太守戰死,當罷官削爵,回京領罪,任劉虞為幽州刺史,接替郭勛。
貂蟬面沉似水,沒好氣道。
劉備也不自討沒趣,剛剛親衛來報,說貂蟬去見王允,劉備只是想知道貂蟬是不是還心向王家。
如今看貂蟬這態度,也知道她問心無愧,便也不多說了。
「你休息吧。」
劉備起身道。
走到門口,貂蟬忽然看向劉備,急問道:「你這就走了?」
「還有事?」劉備回身問道。
貂蟬起身解開頭上巾幘,散開秀髮,一時間媚眼如絲。
「將軍,我換身衣服,給你煮杯茶可好?」
「你不是困了嗎?」劉備笑著問道。
貂蟬有些著急了。
「都說你好美人,假的吧?看著我,你就一點不動心?」
這世上,但凡美貌女子,總會得到特殊對待,貂蟬也不例外,自幼便很能吸引周圍目光,男人見了愛,女人見了妒。
只是在劉備的眼神里,貂蟬始終看不到男子該有的愛慕,這一點貂蟬十分奇怪。
貂蟬自然不知,劉備也是吃過見過的,上一世的甘夫人、孫夫人都是國色,倒也不比貂蟬差多少。
此時的貂蟬並未長開,雖然已經有了幾分魅惑之感,也遠不到能讓劉備動心的地步。
此時,劉備還是把貂蟬視為幕僚,參雜男女情誼,反而多餘。
「我請你來是做事的,你不要想其他的,一會兒我讓吳班給你送十箱金子,你好好收買細作。」
昔日,楚漢相爭,陳平負責細作之事,向高帝要兩萬金,高帝直接撥付四萬。
孫子兵法中說,間者出生入死,需許以重金,才能讓他們甘願效力。
劉備此時手中有錢,便也不吝嗇了。
貂蟬急道:「送九箱就行了,我不留資財,手裡這一箱金子,全部用於將軍之事。」
「也好。」
劉備笑了笑,轉身離去。
貂蟬氣得跺腳,心忖從未見過這麼不知情識趣之人。
劉備走出貂蟬住處。
忽然聽到後邊有腳步聲,一回頭只見一道人影閃過,卻還有一人站在路上,正是鄒瑤。
「鄒瑤,你在這裡幹什麼?」
鄒瑤聞言,便囁嚅道:「今晚月色挺好,我出來走走。」
劉備問道:「你身旁那人,見我回頭,為何躲閃。」
聞言,張婕自暗處走了出來。
「將軍……」
劉備上前道:「說說吧,為何跟蹤我?」
張婕擺手道:「我沒想跟蹤,只是聽說……」
張婕看向鄒瑤,鄒瑤趕緊看天,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我告訴了你將軍來見貂蟬不假,但執意要跟蹤將軍的是你,跟我沒有關係。
張婕頓感促狹,羞紅著臉急道:「我困了,回去休息了。」
鄒瑤小聲道:「將軍,我也回去睡了,你如果想要我,可隨時說。」
「好了,回去休息吧。」劉備不耐煩道。
鄒瑤點頭,退身離去,簡直欲哭無淚。
走了一會兒,鄒瑤被張婕攔住。
「妹子,貂蟬讓咱們去議事。」
「議什麼事?」鄒瑤問道。
「終身大事。」
……
廣陽郡,曠野。
天剛蒙蒙亮,便能看見一支疲憊的騎兵緩緩前行。
騎兵們頭裹黃巾,衣甲殘破,面容憔悴。
此時,一個游騎出現在遠方的土丘上,那身影如同惡鬼一般。
黃巾騎兵大驚,急忙調轉方向行軍。
但為時已晚。
只聽一聲嘹亮的號角聲響起,周圍便傳來號角聲回應。
緊接著,無數游騎包圍而來。
黃巾騎兵如驚慌的鹿群,倉皇逃竄,卻從一個包圍圈,被驅趕到另一個更大的包圍圈。
緊接著,箭矢鋪天蓋地襲來。
游騎如同捲動的旋風,不斷壓縮包圍,直到把這股黃巾騎兵全部射殺。
隨後,游騎斬下首級,監軍記錄軍功。
游騎們到就進的營地獲取補給,稍事休息後,便開始繼續狩獵。
這般攻擊持續數日。
張燕被官軍連日追擊,早已人困馬乏,沒想到這一次,官軍的進攻如此猛烈。
原本以為幽州不堪一擊,沒想到自己始終都是別人手中的刀。
幽州豪族想用自己時,便利用自己攻殺郡縣長官,不想用自己時,反手便合力圍剿。
正當張燕被追得窮途末路時,卻見一支游騎攔住道路。
只見游騎們張弓搭箭,卻沒有放箭的意思。
知道無路可走,張燕騎馬上前道:「我乃張燕,願歸降朝廷。」
張燕並非固執之人,能活下來最重要。
只見對面陣中閃出一將,騎馬緩緩上前道:「張燕,我可以放你走,你走吧。」
張燕心中一喜,急問道:「你是何人?」
對面那將道:「吾乃漁陽人張舉,一直同情太平教眾,你們不過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是朝廷愧對你們,讓你們走上造反之路,我不願沾你們的血。」
張舉曾官至泰山郡守,因兗州世族排擠,辭官回鄉,專心在漁陽郡經營莊園,訓練部曲。
此人胸懷大志,認為自己當為天子,便私下裡結交反對朝廷的黃巾軍、胡人,以圖有朝一日推翻漢室。
如今正是結交張燕之時,張舉便樂得送個人情。
「大恩不言謝!」
張燕拱手,領殘兵穿過張舉的戰陣。
穿過戰陣時,張燕心中狂跳,直到走出十里,見張舉沒有追來,張燕這才放心。
「將軍,我們往哪裡去?」身後騎兵問道。
張燕沉聲道:「我們喬裝商旅,先去真定,招募同鄉,以求東山再起。」
張燕回想起,自己的謀士前去真定招募趙雲,沒想到謀士還未回來,自己卻要跟著去真定。
所謂兵敗如山倒,張燕切實感受到了。
出征時騎兵數千,浩浩蕩蕩,如今只有幾十騎相隨,實在無顏再回廣宗。
劉備!
張燕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報仇。
……
「多謝諸位傾力相助,此一戰終於平定了張燕。」
涿郡,校尉部。
各部兵馬歸來,上報斬獲,此一戰共斬俘黃巾軍騎兵數千人,張燕的兵力估計已經所剩無幾。
劉備和眾將慶功。
「只是可惜,沒能斬殺張燕。」公孫瓚愁眉道。
劉備掃視眾將,見一人低頭迴避自己的目光,這人正是張舉。
上一世,張舉自稱天子,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叛亂,這次張舉參與圍剿張燕,劉備便懷疑其縱敵。
但這次作戰,實際指揮者是公孫瓚,劉備不可能告訴公孫瓚,自己重生歸來,讓他不用張舉。
劉備作為校尉,雖有統領地方軍之權,卻也不能隨意調查地方軍將領,畢竟幽州將領自行其是慣了,調查一個容易引起他們的共同反對。
張燕不死或許是命不該絕,劉備便也不再追究。
卻說張燕被驅逐,幽州戰事平息,劉備上報大捷。
朝廷回復。
皇甫嵩已經到達曲梁,準備和黃巾軍決戰,命劉備前往相助,待戰事結束,一併封賞。
王允聽了貂蟬的建議,便沒有將人脈用於保下郭勛,而是讓說得上話的官員對自己的功勞大書特書。
不久朝廷傳來調令,王允協助平定幽州有功,任豫州刺史,即刻上任。
王允其實歪打正著。
皇帝知道郭勛統領幽州不力,便想到了郭閎當年如何把涼州弄得一塌糊塗。
拿下郭勛的事情,皇帝早就定下,花再多錢也保不住他。
皇帝下詔,郭勛應對黃巾軍不力,致使園廣陽太守戰死,當罷官削爵,回京領罪,任劉虞為幽州刺史,接替郭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