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擴軍(上)
第212章 擴軍(上)
七月十五日,舟山。
昨日還是狂風暴雨,今日已然晴空萬里,除了地面上偶有水窪,似乎暴雨並沒有留下其他的痕跡。
東南沿海如此變化急劇的天氣讓西北眾人都感到了極大的反差,但本地人不以為意。
「雨那麼大,風也那麼大。」孔壯站在馬峙島的新兵營外,看著亂鬨鬨的剛剛應募而來的新兵,一手還遮著陽光,「日頭也這麼大。」
一旁的朱珏笑嘻嘻的問:「營長,感情你們西北都小啊!」
「滾!」孔壯瞪了眼,虛虛端了腳過去,「要不要待會兒去茅廁比比!」
站在一旁的孫鈺有點聽不下去了,這些殺才——他雖然是武人,但卻是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出身。
「咳咳。」金福用力咳嗽兩聲,「這次應募的新兵有點多啊。」
「那是。」樓楠笑道:「不然大哥也不會從每個營抽調老卒充作教官。」
孫鈺看著那些新兵一個個的登記造冊,心想今年朝中既加夏錢,又催繳積欠,可能還會加秋糧—-蘇松、兩浙很多平民都難以支撐,所以應募的新兵才會這麼多。
具體數據現在還沒統計出來,不過肯定超過四千人,前一批的新兵剛剛完成演練入軍,就不得不立即遷入營地,將新兵營地騰出來。
一直沒聲的金福開口說:「除了咱們金華府之外,台州、處州都有不少,聽鄧寶那廝說,台州那邊有幾個大哥的老相識也來了。」
「嗯。」劉西點頭說:「太平縣的毛家三兄弟都來了。」
樓楠眼睛一亮,「說說看。」
劉西遲疑了會兒沒開口,樓楠忍不住罵道:「新兵入軍,還沒開始擴軍呢,你小子八成還在我魔下,現在就起了心思了?」
一旁眾人都是鬨笑,就連孫鈺也忍不住低笑,剛剛入軍的新兵目前還沒有劃歸建制,但考核成績已經出爐了,全軍上下都盯看呢。
誰不想搶幾個好苗子?
「他們至少還要兩個月才能入軍,我起什麼心思了?」劉西覺得有些委屈。
孔壯冷笑道:、「是啊,那時候說不得你已經是營長了,還未必在老樓魔下,正好下手啊。」
劉西笑罵了幾句才說:》「咱們都輪不到,毛家三兄弟當年常年往返太平、雙嶼島,有次海船被劫,正好大哥遇上了,殺散了海盜。」
「他們都是海商出身啊。」樓楠反應過來了,,「鄧寶那廝肯定盯著。」
提起鄧寶,大家都是牙根痒痒,新兵一共也就三千出頭,被鄧寶先行挑走了四百人組建水師第一營。
「回頭找個機會收拾他一頓!」樓楠罵了幾句,拍拍手說:「山東戰事不遠,全軍奮然,咱們的時間不多,所以要趁著接下來一個月儘量將新兵練出個模樣。」
「都加把勁兒!」
大榭島的新兵營登記處,等了好久的丁邦彥等到了吳唯忠。
「縣人日子都不好過。」吳唯忠嘆了口氣,「加夏錢,追繳積欠,後面還有秋糧,再加上義烏、永康兩地多礦,好幾個村落的村民被逼著入礦山,
死傷不少。」
丁邦彥聽了會兒,拉著吳唯忠走到一邊,低聲說:「朝中可能會下令坐派餉銀。」
「除卻山東、徐州、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之外,各省各府州都會坐派餉銀。」
吳唯忠眼睛都瞪大了,「這不是要逼死人嗎?」
朝中一道簡單的命令,但各個府州各個縣衙的官吏怎麼可能不會上下其手,坐派十兩,說不定到了基層就是十五兩、二十兩甚至是三四十兩。
而且吳唯忠非常清楚,這筆銀子最終十有八九還是得扣在平民頭上,總不能讓各地大戶出這筆錢吧?
「目前還不清楚具體情況。」丁邦彥嘆道:「西南戰事頻頻,這兩年一直在用兵,所以很可能會集中在江西、南直隸、浙江、福建幾地。」
吳唯忠呆了會兒,「浙江———」
「嗯。」丁邦彥臉色也不太好看,浙江很可能是排在前面的—-畢竟天下論富庶,州府當以揚州為首,省份當以浙江為首。
丁邦彥低聲道:「如今普通民眾已經不許遷居舟山了,但士卒家眷還是可以的,你考慮一下。」
丁邦彥本人倒是不怕,因為他不僅僅是武舉人,還是生員,在義烏名望也高,那些破事影響不到丁家。
但吳唯忠就不同了,他沒有功名,一個不好就是破家。
「你先想想吧,或者等消息確鑿再說。」丁邦彥笑著拍了拍吳唯忠的肩膀,「但有一點是確鑿的,此地乃建功立業之所。
吳唯忠點點頭,「杭州一戰我仔細打聽過了,陳千戶既有軍略,又有仁心,方才決意應募。」
丁邦彥正要再說什麼,不遠處一個士卒小跑著過來,看了眼吳唯忠才說:「適才沈家門傳令,讓排長過去參加軍議。」
丁邦彥點點頭,吩咐士卒去準備船隻,才對吳唯忠解釋道:「前一批新兵剛剛入軍,應該就是今日選將。」
「恭喜丁公。」吳唯忠笑著拱拱手。
雖然是個新兵,但畢竟是義烏人,吳唯忠消息還算靈通,杭州一戰,丁邦彥立下大功,此次肯定會越級提拔。
等丁邦彥趕到沈家門議事堂的時候,裡面已經是人滿為患,各個營的營長、連長以及幾個身上帶著功的排長都到了。
「宗美兄。」
「文鼎兄。」丁邦彥與孫鈺打了個招呼,心裡有些奇怪。
丁邦彥還能說是因為杭州一戰立下大功被招來參加軍議,孫鈺只是副排長,也沒撈到什麼戰功,來做什麼?
照例沒有什麼寒暄,陳銳先看向鄧寶,「你挑走四百人,訓練至今也半個月了,如何?」
「還算不錯,大都是台州人,對海戰並不陌生。」鄧寶詳細解說道:「目前一營戰兵四百人,水手一百二十人,草撇船四艘,海滄船六艘,
開浪船兩艘,蒼山船四艘,車輪船兩艘。」
「盾牌、長矛、標槍、弩弓等軍械都已經置辦齊全,但缺少鐵炮、火器。」
頓了頓,鄧寶繼續說:「難以與徐唯學之輩抗衡,但小股倭寇不在話下,登陸、護航都有過操練。」
七月十五日,舟山。
昨日還是狂風暴雨,今日已然晴空萬里,除了地面上偶有水窪,似乎暴雨並沒有留下其他的痕跡。
東南沿海如此變化急劇的天氣讓西北眾人都感到了極大的反差,但本地人不以為意。
「雨那麼大,風也那麼大。」孔壯站在馬峙島的新兵營外,看著亂鬨鬨的剛剛應募而來的新兵,一手還遮著陽光,「日頭也這麼大。」
一旁的朱珏笑嘻嘻的問:「營長,感情你們西北都小啊!」
「滾!」孔壯瞪了眼,虛虛端了腳過去,「要不要待會兒去茅廁比比!」
站在一旁的孫鈺有點聽不下去了,這些殺才——他雖然是武人,但卻是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出身。
「咳咳。」金福用力咳嗽兩聲,「這次應募的新兵有點多啊。」
「那是。」樓楠笑道:「不然大哥也不會從每個營抽調老卒充作教官。」
孫鈺看著那些新兵一個個的登記造冊,心想今年朝中既加夏錢,又催繳積欠,可能還會加秋糧—-蘇松、兩浙很多平民都難以支撐,所以應募的新兵才會這麼多。
具體數據現在還沒統計出來,不過肯定超過四千人,前一批的新兵剛剛完成演練入軍,就不得不立即遷入營地,將新兵營地騰出來。
一直沒聲的金福開口說:「除了咱們金華府之外,台州、處州都有不少,聽鄧寶那廝說,台州那邊有幾個大哥的老相識也來了。」
「嗯。」劉西點頭說:「太平縣的毛家三兄弟都來了。」
樓楠眼睛一亮,「說說看。」
劉西遲疑了會兒沒開口,樓楠忍不住罵道:「新兵入軍,還沒開始擴軍呢,你小子八成還在我魔下,現在就起了心思了?」
一旁眾人都是鬨笑,就連孫鈺也忍不住低笑,剛剛入軍的新兵目前還沒有劃歸建制,但考核成績已經出爐了,全軍上下都盯看呢。
誰不想搶幾個好苗子?
「他們至少還要兩個月才能入軍,我起什麼心思了?」劉西覺得有些委屈。
孔壯冷笑道:、「是啊,那時候說不得你已經是營長了,還未必在老樓魔下,正好下手啊。」
劉西笑罵了幾句才說:》「咱們都輪不到,毛家三兄弟當年常年往返太平、雙嶼島,有次海船被劫,正好大哥遇上了,殺散了海盜。」
「他們都是海商出身啊。」樓楠反應過來了,,「鄧寶那廝肯定盯著。」
提起鄧寶,大家都是牙根痒痒,新兵一共也就三千出頭,被鄧寶先行挑走了四百人組建水師第一營。
「回頭找個機會收拾他一頓!」樓楠罵了幾句,拍拍手說:「山東戰事不遠,全軍奮然,咱們的時間不多,所以要趁著接下來一個月儘量將新兵練出個模樣。」
「都加把勁兒!」
大榭島的新兵營登記處,等了好久的丁邦彥等到了吳唯忠。
「縣人日子都不好過。」吳唯忠嘆了口氣,「加夏錢,追繳積欠,後面還有秋糧,再加上義烏、永康兩地多礦,好幾個村落的村民被逼著入礦山,
死傷不少。」
丁邦彥聽了會兒,拉著吳唯忠走到一邊,低聲說:「朝中可能會下令坐派餉銀。」
「除卻山東、徐州、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之外,各省各府州都會坐派餉銀。」
吳唯忠眼睛都瞪大了,「這不是要逼死人嗎?」
朝中一道簡單的命令,但各個府州各個縣衙的官吏怎麼可能不會上下其手,坐派十兩,說不定到了基層就是十五兩、二十兩甚至是三四十兩。
而且吳唯忠非常清楚,這筆銀子最終十有八九還是得扣在平民頭上,總不能讓各地大戶出這筆錢吧?
「目前還不清楚具體情況。」丁邦彥嘆道:「西南戰事頻頻,這兩年一直在用兵,所以很可能會集中在江西、南直隸、浙江、福建幾地。」
吳唯忠呆了會兒,「浙江———」
「嗯。」丁邦彥臉色也不太好看,浙江很可能是排在前面的—-畢竟天下論富庶,州府當以揚州為首,省份當以浙江為首。
丁邦彥低聲道:「如今普通民眾已經不許遷居舟山了,但士卒家眷還是可以的,你考慮一下。」
丁邦彥本人倒是不怕,因為他不僅僅是武舉人,還是生員,在義烏名望也高,那些破事影響不到丁家。
但吳唯忠就不同了,他沒有功名,一個不好就是破家。
「你先想想吧,或者等消息確鑿再說。」丁邦彥笑著拍了拍吳唯忠的肩膀,「但有一點是確鑿的,此地乃建功立業之所。
吳唯忠點點頭,「杭州一戰我仔細打聽過了,陳千戶既有軍略,又有仁心,方才決意應募。」
丁邦彥正要再說什麼,不遠處一個士卒小跑著過來,看了眼吳唯忠才說:「適才沈家門傳令,讓排長過去參加軍議。」
丁邦彥點點頭,吩咐士卒去準備船隻,才對吳唯忠解釋道:「前一批新兵剛剛入軍,應該就是今日選將。」
「恭喜丁公。」吳唯忠笑著拱拱手。
雖然是個新兵,但畢竟是義烏人,吳唯忠消息還算靈通,杭州一戰,丁邦彥立下大功,此次肯定會越級提拔。
等丁邦彥趕到沈家門議事堂的時候,裡面已經是人滿為患,各個營的營長、連長以及幾個身上帶著功的排長都到了。
「宗美兄。」
「文鼎兄。」丁邦彥與孫鈺打了個招呼,心裡有些奇怪。
丁邦彥還能說是因為杭州一戰立下大功被招來參加軍議,孫鈺只是副排長,也沒撈到什麼戰功,來做什麼?
照例沒有什麼寒暄,陳銳先看向鄧寶,「你挑走四百人,訓練至今也半個月了,如何?」
「還算不錯,大都是台州人,對海戰並不陌生。」鄧寶詳細解說道:「目前一營戰兵四百人,水手一百二十人,草撇船四艘,海滄船六艘,
開浪船兩艘,蒼山船四艘,車輪船兩艘。」
「盾牌、長矛、標槍、弩弓等軍械都已經置辦齊全,但缺少鐵炮、火器。」
頓了頓,鄧寶繼續說:「難以與徐唯學之輩抗衡,但小股倭寇不在話下,登陸、護航都有過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