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寄生蟲》首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開幕式到《寄生蟲》首映儀式,這幾天陳鋒忙的昏天暗地。

  每天早晨起來,要麼是雜誌媒體的採訪,要麼受邀趕赴酒會。

  還有一些電影的首映禮,也給他發來了邀請。

  這段時間,陳鋒也認識了不少歐美電影人。

  其中,還有他曾經的偶像蘇菲瑪索。

  偶像今年剛滿四十,狀態保持的還不錯,挺帶勁的。

  見面的時候還挺客氣,一直稱讚陳鋒是個天才。

  同時,蘇菲瑪索表達了合作的意願,還互留了聯繫方式。

  可惜陳鋒英語不咋滴,法語更是一竅不通。

  交流的不是很順暢,沒能進一步溝通。

  真是個遺憾!

  陳鋒的忙碌一直持續到電影首映式當天,才算稍微輕鬆一些。

  為了晚上的儀式,劇組人員從下午開始就不准外出。

  各自提前做好造型,保持身體狀態,晚上走首映禮紅毯。

  陳鋒沒什麼可準備的,一套黑禮服走遍天下都不怕。

  女明星可不一樣了。

  不僅需要造型、化妝、挑選服飾,還得提前排空腸胃,調整狀態。

  那麼隆重的禮服穿在身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去洗手間很不方便。

  所以女明星走紅毯的時候,身體必須調整好。

  一整個下午,都要為晚上做準備。

  首映禮紅毯和開幕式紅毯在一個地方,連地下的毯子也沒換。

  只是紅毯兩側的媒體和影迷,少了很多。

  開幕式是整個坎城的慶典,首映禮只是某部電影的儀式。

  儘管如此,22日晚上也來了二三百的記者。

  這屆坎城電影節,陳鋒帶來的新作品從一入圍就被視為熱門之一。

  天才導演的名頭,在歐洲還是挺響的。

  當他帶著劇組人員出現在紅毯上的時候,兩旁還有影迷要求合影簽名。

  走到媒體攝影區,陳鋒為了照顧女演員們,特意多停留了一會兒。

  於飛鴻、江依艷、還有楊蜜都穿著漂亮的禮服,在鏡頭前像是開屏的孔雀。

  不斷地變化角度和造型,只為留下自己最美的一面。

  陳鋒分別和三位女演員單獨合照,接著是整個劇組的大合影。

  拍照完畢,一行人穿過紅毯進入劇院放映廳。

  剛一進來,裡面的觀眾開始熱情鼓掌。

  主創人員的座位已經安排好,就在觀眾席的正中間,座椅上還貼了名字。

  陳鋒找到自己的位置,站著向周圍的觀眾揮手致意。

  放映廳內也有媒體記者,負責給主創人員拍照。

  陳鋒一行人落座,隨即燈光熄滅。

  眾人的目光,聚焦在前面的幕布上。

  隨著一陣音樂聲響起,第一個鏡頭畫面出現視線中。

  這是一個長鏡頭,從狹窄的窗戶開始,移動到朱雅紋的臉上。

  鏡頭跟隨他的步伐,展示出無業游民的一家四口,在半地下室的生活場景。

  這一扇窗戶在電影中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

  第一次出現在鏡頭裡,向觀眾們傳遞了主角一家人的生活狀態。

  當窗戶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外面有工作人員噴灑殺蟲劑。

  刺鼻的藥劑灌入了地下室里,展現了他們一家人的悲涼處境。

  第三次窗戶出現,一家人將疊好的餐盒交給老闆,卻被剋扣了薪水。

  男主李學建在地下室里透過窗戶,默默地看著。

  這一段表演很出彩,麻木地看著,消極認命的樣子。

  對於命運的不公,已經習以為常。

  臉上的表面沒有變化,但情感卻透過畫面傳遞給觀眾。

  演員功底的深淺,體現在細節上。

  這也是陳鋒在拍攝過程中,一直要求的表演風格。


  不需要那種情緒化的肢體動作,在麻木中精準地表達感情。

  當初,宋旦旦因此和導演爭吵過多次。

  甚至還想要收拾東西,直接飛回京城。

  寧願不拍,也不想受導演的窩囊氣。

  可從現在的鏡頭畫面來看,導演是正確的。

  這樣的表演風格和電影主題,相得益彰。

  隨著劇情的展開,觀眾們逐漸被吸引。

  朱雅紋的朋友陳關西過來拜訪,並推薦了一份英語家教的工作。

  這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在鏡頭下卻顯示出完全不同的狀態。

  面對半夜在自家窗口嘔吐的醉鬼,李學建和朱雅紋一家人都不敢制止。

  但同學一個人就過去大聲地趕跑了醉鬼。

  不同的生活環境,塑造了不同的性格。

  接著,朱雅紋靠著妹妹偽造的大學在讀證明成功入職。

  並且在入職期間,成功地將妹妹江依艷推薦給富人家的太太於飛鴻,擔任小兒子的藝術老師。

  江依艷為了給父親找一個工作的機會,故意將內褲藏到富人的豪車裡。

  富人張松文發現這件事後,將司機辭退。

  江依艷在家教結束後,順勢向富人太太推薦新的司機人選。

  父親憑藉假身份及開出租的經驗,成功入職司機。

  朱雅紋在和富人家女兒聊天的過程中,得知保姆對桃子過敏。

  於是他們一家人故意設計,母親也順勢取代了保姆的工作。

  從此,一家四口人全部入職富人家裡。

  《寄生蟲》前半部分的劇情沒有出現大尺度鏡頭,講述的是一家人如何入侵富人家。

  到了影片的下半部分,戲劇衝突開始升級。

  窮人一家四口和保姆夫婦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並這兩人關在了地下室里。

  就在這時候,富人一家忽然回來。

  劇情到這裡,各種矛盾達到了一個頂點。

  這個時候,三方勢力齊聚一堂。

  富人一家、窮人一家、保姆一家,

  觀影的觀眾們以上帝視角,已經掌握了三個信息。

  沙發下面有人,地下密室里有人,兒子可能知道什麼秘密。

  但偏偏富人夫婦一無所知,讓觀眾們不由得把心懸了起來。

  影片的衝突到達頂峰,觀眾的情緒也緊張到了極點。

  在這個時候,導演安排了一段親熱戲。

  這段戲碼,充分調動了觀眾的情緒。

  暴力、偷窺、謊言、還有親密……一系列行為融合在一起,觀眾們也形成了混搭的情感體驗。

  當於飛鴻親眼在大熒幕上看到自己的這段戲,更加了解導演的用意。

  這絕對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除了戲劇衝突之外,還表達出了更多的主題思想。

  用升降鏡頭,體現出窮人一家如寄生蟲般卑微。

  當富人回來的時候,他們只能躲在沙發下面。

  另外,這段戲裡的台詞也很有意思。

  富人把窮人用味道具象化。

  這種味道上的區分,也體現了富人對窮人的本能排斥。

  在這部戲裡,味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富人在家裡聞到了窮人的味道,由此判斷窮人已經越界。

  包括之前富人辭退司機,都是因為氣味的入侵。

  接下來的劇情中,衝突進一步升級,並且具象化。

  窮人一家趁富人睡著後,從客廳里溜了出去。

  他們回到家裡,卻發現已經地下室已經被雨水淹沒。

  第二天,富人一家給兒子辦生日派對。

  最激烈的衝突,最血腥的鏡頭開始出現。

  保姆的老公拿了一把刀,沖入派對,捅死了窮人家的女兒。

  然後,他又被窮人家的媽媽捅死。


  富人捏著鼻子拿車鑰匙的時候,被窮人家的父親捅死。

  影片的最後,朱雅紋還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家人住進了自己的豪宅中。

  當電影放映結束之後,現場爆發出了熱烈掌聲。

  很多影評人沒有就此離去。

  因為他們發現很多隱藏的線索,之前沒有留意。

  這是一部主題相當深刻的電影,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很難想像,如此成熟的技法會出現在一個年輕導演的身上。

  要知道,這才是他第二部作品。

  陳鋒帶著主創人員登台謝幕,衝著觀眾們鞠躬致意。

  前來的捧場的電影人,也紛紛過來祝賀。

  馮褲子和婁葉都沒來,但他們劇組的演員來了不少。

  導演之間的矛盾,跟演員們沒什麼關係。

  港台的導演倒是來了幾個,杜其鋒上前和陳鋒握手。

  「真是想不到,你拍出了一部展現了港島真實風貌的好電影,真的是讓我感到震驚和意外。」

  以專業的眼光來看,這部電影從劇情、技法、主題再到畫面和色彩以及配樂,都堪稱是近些年來難得一見的佳作。

  放眼世界影壇,都當得起這樣的稱讚。

  「多謝捧場。」

  陳鋒面對微笑,並未自謙。

  對方的稱讚,坦然接受。

  「有沒有想過留在港島發展,你的風格很適合這裡。」

  杜其鋒主動發出了邀請。

  他也是銀河映像的老闆,很希望將這個天才導演收入囊中。

  至於說陳鋒也有自己的影視公司,那也不算什麼。

  港島影視圈裡很多導演一邊自己開公司,一邊為其他公司拍電影。

  比如說,洪進寶就曾經這樣。

  更何況,天河影視紮根內地,而杜其鋒是邀請陳鋒在港島繼續拍電影。

  「我沒想過這個問題。」

  陳鋒搖了搖頭,很直接地拒絕了對方。

  開什麼玩笑。

  港島的電影市場早就衰敗了。

  本地的電影人才為了生存,都不得不北上內地發展。

  陳鋒守著潛力巨大的內地市場不開發,反而跑去港島發展。

  腦子進水,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你可以考慮一下,在港島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港片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更大,內地電影嘛,呵呵……」

  杜其鋒說話的時候,帶著一股淡淡的優越感。

  「如果陳導的電影想要更好地向世界推廣,留在港島是你最好的選擇。」

  聽到這話,陳鋒的眉頭微皺。

  他可不是和氣生財的性格,聽到不順耳的話,基本當場就懟回去。

  「杜導,港島這個小水窪太淺了,恐怕容不下我。」

  陳鋒一點都不客氣。

  「現在你們本地電影人都吃不飽,要跑到內地混飯吃,我怎麼忍心再去搶你們的飯碗。」

  說罷,他爽朗大笑。

  那種不屑一顧,顯而易見。

  對方敢秀優越感,陳鋒就敢居高臨下。

  「呵呵。」

  杜其鋒乾笑了兩聲,不再多說什麼。

  這個年輕人,還真像外界傳言的那麼狂妄。

  「陳生啊,你這部電影真的非常贊,希望我們以後有機會合作一把。」

  黃白名說著半生不熟的粵普,打破了剛才的尷尬。

  「好說好說,以後有合適的項目一定合作。」

  伸手不打笑臉人,陳鋒也很客氣地跟對方寒暄。

  黃白名是港島頂級的電影製作人,新藝城的創始人之一。

  見證了港片最巔峰的輝煌,也親眼目睹了港片的逐步衰退。

  「提前預祝陳生的電影大賣,也希望你能摘得本屆坎城的最高桂冠。」


  兩人寒暄了幾句,氣氛重新變得熱鬧起來。

  這部電影的質量,大家有目共睹。

  「陳導,恭喜大賣。」

  周公子、黃小明還有葛友也一起過來捧場。

  「早就聽說田導收了一位高徒,今天總算見識了什麼叫青出於藍勝於藍。」

  葛友握著陳鋒的手,笑著恭維了一句。

  「過獎,過獎。」

  陳鋒難得謙虛了一次。

  在接受祝賀的同時,他心裡也在牽掛著《寄生蟲》在港台的票房表現。

  按照之前的計劃,這部電影在坎城首映的同時,將正式登陸港台兩地的電影院線。

  根據英皇集團專業人士的預估,《寄生蟲》的票房不會太高。

  整個劇組裡面,唯一在港台有點票房號召力的是陳關西。

  但他也只是一個新生代偶像,並沒有抗票房的實力。

  更何況,陳關西不是主演,只是一個小配角而已。

  作為發行方的英皇,在《寄生蟲》這部電影上的宣傳力度有限。

  上映的第一天,全港只有19家影院開畫。

  從規模上就能看出,電影不受重視。

  要知道,整個港島有將近六十間常規影院。

  依照這個比例來說,《寄生蟲》絕對是受到了冷遇。

  一方面是因為發行方英皇娛樂,本身對這部電影不夠重視。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主演全都是內地陣容。

  內地演員在當地沒有影迷基礎,也不具備票房號召力。

  因此,大部分院線都不看好這部電影的商業價值。

  只有英皇旗下影院,還有MOViE影城,星光影城,以及中文院線同意放映。

  最大的百老匯院線,最豪華的娛樂影城,黃白名的永高院線,以播放西片為主的金公主院線,都沒有上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