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鐵群島會議
阿莎的語氣有些自豪,因為這是她從小就想坐上的位置,她要成為第一個坐上這個位置的女鐵種。然後帶著鐵種走向下一個篇章。
阿莎接著說道:「我想對之間因我們襲擊造成傷亡的北境居民進行金錢補償。
我知道這些無法彌補我們之前對北境居民造成的傷害,但這是我現在為數不多能對他們做出補償的東西。
等鐵群島的事情解決之後,席恩會代表我去每一個村落道歉,也會將補償金一起交給他們。」
「我會幫你們安排這些事情。」
兩人接著又商量了一下相關事宜,然後一起在主堡用餐,維恩被安排在主堡居住。
在派克城呆了一段時間後,羅德利克和艦隊回到了鐵群島,他們在君王港停靠,羅德利克和一眾鐵群島貴族一起回到了派克城大廳。
阿莎熱情的和所有人打了聲招呼,之後開始安排座位阿莎這次也沒有坐到海石之位上面,而是在海石之位前面放了一把椅子。
阿莎就坐在那把椅子上,離阿莎最近的一群人是席恩、羅德利克、維恩、葛歐得·古柏勒等人,除了維恩和席恩外其餘幾人都是其它幾個主島的頭領。
在他們之下鐵群島的大小頭領都按照自己家族的實力進行排位,一行人忙碌了一會才排好位置。
阿莎先是宣布自己放棄稱王向史坦尼斯效忠並和北境結盟的消息,這個消息沒有引起在場頭領的異議,因為在回來之前他們都聽羅德利克說過。
現在願意回鐵群島的人都做好了選擇,隨後阿莎又宣布以後將會和北境建立海上貿易,這件事情引起了現場大部分鐵種的支持。
阿莎看了一眼現場的鐵種,說出了最關鍵的話。
「以後我會和我的祖父科倫·葛雷喬伊一樣廢除奴工、鹽妾制度,以後鐵種也不得外出劫掠。
任何違背我的命令的鐵種都會受到處罰。」
阿莎話音剛落,不少頭領就開始提出異議。率先發難的是老威克島的鄧斯坦·卓鼓,一個年老的老頭,他也是在選王會競選海石之位的船長之一。
「阿莎·葛雷喬伊,劫掠、岩妾和奴工,是我們鐵種一直以來的傳統,鐵種世代都這麼幹。
我的祖先達袞·卓鼓是鐵群島最棒的鐵種劫掠者,恐怖的戴爾、『掠奪者』羅里他們的威名響徹整個大海,我們鐵種是不可能放棄現在的生活的。
真正的鐵種就是這樣,如果你要我們放棄這些你就不是我們首領。」
鄧斯坦·卓鼓的話引起了不少鐵種頭領的附和,但占比依舊不算太多,鄧斯坦看了一下七大主島當中附和自己的人不多。
哈爾洛島的羅德利克·哈爾洛很明顯是支持阿莎的,黑潮島的布萊克泰斯家族家族新的頭領里克·布萊克泰斯也沒有發表意見。
大威克島戰錘角的古柏勒家族的葛歐得·古柏勒頭領也是阿莎的支持者,橡島新頭領陶尼家族的巴隆也同樣如此,鹽崖島桑德利家族的桑德利大人也沒有起身附和。
鄧斯坦環顧一圈突然發現七個主島的頭領里好像就自己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讓鄧斯坦有些懊惱他應該再等一會。
雖然這次出聲為他贏得了一些鐵群島中、小貴族的支持,但真正實力強大的大貴族都沒有站在他這一邊,也就是說他無法動搖阿莎現在的位置。
而且現在他也有點下不來台了,如果他立刻轉變立場,將會失去剛才中、小貴族的支持,這會讓他陷入更大的麻煩當中。
因為七個主島頭領當中只有他一個正面反對了阿莎,不管有沒有成功,阿莎都要用他來威懾那些中、小貴族。
不然阿莎就無法在鐵群島貴族當中建立威望,而這個時候要是失去了中、小貴族的支持,卓鼓家族的處境將會艱難無比。
阿莎看了一下附和鄧斯坦的貴族數量,心中也鬆了一口氣人數不算太多,也就是說在接下來廢除奴工等傳統的時候受到的阻攔會小上不少。
阿莎最後看向鄧斯坦,大笑著說道:「鄧斯坦頭領,你就是只會吹噓自己的祖先的懦夫嗎?
你在選王會上一直講述自己的先祖多麼強大,滔滔不絕地講述卓鼓家族的光榮往事,我記得你從恐怖的戴爾一直說到『老爹』葛蒙德。
到現在還是之講述自己的先祖有多麼厲害,但你自己呢,我記得你好像在選王會上吝嗇地獻上了一堆不值錢的青銅。」
阿莎的話讓在場的鐵種陷入回憶,支持鄧斯坦的聲音瞬間小了不少,沒有鐵種喜歡鄰舍的頭領。
鄧斯坦的臉有些泛紅顯然剛才阿莎的話把鄧斯坦氣的不輕,他憤怒的說道:「我在海上劫掠的時候你還只是一攤液體,我的威名早已響徹整個鐵群島。
我曾和巴隆一起劫掠,也跟著科倫一起航行,在場的船長當中我在海上的時間最多『骨手』的名號直到現在也依舊響亮無比。」
鄧斯坦拔出了紅雨,這是他們家族的家傳瓦雷利亞鋼寶劍,由卓鼓家族的一位傳奇人物狡猾的希爾瑪用智慧和一柄木棍從全副武裝的騎士手中贏來的。
繼續講述自己的以往的各種事跡,從這些事跡來看他的確不負『骨手』之名,當氣氛達到最高的時候,鄧斯坦向阿莎說道:「即使我已經年老但依舊充滿智慧,我是不會允許你放棄傳統的在場的鐵種也不會。」
「那你打算怎麼辦,是帶著大家再次投奔攸倫嗎?
先不說攸倫願不願意接受你們,就是回去之後你們也要面對青亭島雷德溫家族的艦隊,到時候你們要怎麼辦。
是和攸倫一起對抗雷德溫家族的艦隊嗎?
我想你如果願意和攸倫一起抵抗雷德溫家族的艦隊的話,是不會跟著羅德利克大人回到這裡。」
一直沒說話的維恩笑著說道,鄧斯坦的目光被維恩吸引,的確他回鐵群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和羅德利克·哈爾洛、葛歐得·古柏勒一樣都擔心和整個河灣地起衝突。
阿莎接著說道:「我想對之間因我們襲擊造成傷亡的北境居民進行金錢補償。
我知道這些無法彌補我們之前對北境居民造成的傷害,但這是我現在為數不多能對他們做出補償的東西。
等鐵群島的事情解決之後,席恩會代表我去每一個村落道歉,也會將補償金一起交給他們。」
「我會幫你們安排這些事情。」
兩人接著又商量了一下相關事宜,然後一起在主堡用餐,維恩被安排在主堡居住。
在派克城呆了一段時間後,羅德利克和艦隊回到了鐵群島,他們在君王港停靠,羅德利克和一眾鐵群島貴族一起回到了派克城大廳。
阿莎熱情的和所有人打了聲招呼,之後開始安排座位阿莎這次也沒有坐到海石之位上面,而是在海石之位前面放了一把椅子。
阿莎就坐在那把椅子上,離阿莎最近的一群人是席恩、羅德利克、維恩、葛歐得·古柏勒等人,除了維恩和席恩外其餘幾人都是其它幾個主島的頭領。
在他們之下鐵群島的大小頭領都按照自己家族的實力進行排位,一行人忙碌了一會才排好位置。
阿莎先是宣布自己放棄稱王向史坦尼斯效忠並和北境結盟的消息,這個消息沒有引起在場頭領的異議,因為在回來之前他們都聽羅德利克說過。
現在願意回鐵群島的人都做好了選擇,隨後阿莎又宣布以後將會和北境建立海上貿易,這件事情引起了現場大部分鐵種的支持。
阿莎看了一眼現場的鐵種,說出了最關鍵的話。
「以後我會和我的祖父科倫·葛雷喬伊一樣廢除奴工、鹽妾制度,以後鐵種也不得外出劫掠。
任何違背我的命令的鐵種都會受到處罰。」
阿莎話音剛落,不少頭領就開始提出異議。率先發難的是老威克島的鄧斯坦·卓鼓,一個年老的老頭,他也是在選王會競選海石之位的船長之一。
「阿莎·葛雷喬伊,劫掠、岩妾和奴工,是我們鐵種一直以來的傳統,鐵種世代都這麼幹。
我的祖先達袞·卓鼓是鐵群島最棒的鐵種劫掠者,恐怖的戴爾、『掠奪者』羅里他們的威名響徹整個大海,我們鐵種是不可能放棄現在的生活的。
真正的鐵種就是這樣,如果你要我們放棄這些你就不是我們首領。」
鄧斯坦·卓鼓的話引起了不少鐵種頭領的附和,但占比依舊不算太多,鄧斯坦看了一下七大主島當中附和自己的人不多。
哈爾洛島的羅德利克·哈爾洛很明顯是支持阿莎的,黑潮島的布萊克泰斯家族家族新的頭領里克·布萊克泰斯也沒有發表意見。
大威克島戰錘角的古柏勒家族的葛歐得·古柏勒頭領也是阿莎的支持者,橡島新頭領陶尼家族的巴隆也同樣如此,鹽崖島桑德利家族的桑德利大人也沒有起身附和。
鄧斯坦環顧一圈突然發現七個主島的頭領里好像就自己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讓鄧斯坦有些懊惱他應該再等一會。
雖然這次出聲為他贏得了一些鐵群島中、小貴族的支持,但真正實力強大的大貴族都沒有站在他這一邊,也就是說他無法動搖阿莎現在的位置。
而且現在他也有點下不來台了,如果他立刻轉變立場,將會失去剛才中、小貴族的支持,這會讓他陷入更大的麻煩當中。
因為七個主島頭領當中只有他一個正面反對了阿莎,不管有沒有成功,阿莎都要用他來威懾那些中、小貴族。
不然阿莎就無法在鐵群島貴族當中建立威望,而這個時候要是失去了中、小貴族的支持,卓鼓家族的處境將會艱難無比。
阿莎看了一下附和鄧斯坦的貴族數量,心中也鬆了一口氣人數不算太多,也就是說在接下來廢除奴工等傳統的時候受到的阻攔會小上不少。
阿莎最後看向鄧斯坦,大笑著說道:「鄧斯坦頭領,你就是只會吹噓自己的祖先的懦夫嗎?
你在選王會上一直講述自己的先祖多麼強大,滔滔不絕地講述卓鼓家族的光榮往事,我記得你從恐怖的戴爾一直說到『老爹』葛蒙德。
到現在還是之講述自己的先祖有多麼厲害,但你自己呢,我記得你好像在選王會上吝嗇地獻上了一堆不值錢的青銅。」
阿莎的話讓在場的鐵種陷入回憶,支持鄧斯坦的聲音瞬間小了不少,沒有鐵種喜歡鄰舍的頭領。
鄧斯坦的臉有些泛紅顯然剛才阿莎的話把鄧斯坦氣的不輕,他憤怒的說道:「我在海上劫掠的時候你還只是一攤液體,我的威名早已響徹整個鐵群島。
我曾和巴隆一起劫掠,也跟著科倫一起航行,在場的船長當中我在海上的時間最多『骨手』的名號直到現在也依舊響亮無比。」
鄧斯坦拔出了紅雨,這是他們家族的家傳瓦雷利亞鋼寶劍,由卓鼓家族的一位傳奇人物狡猾的希爾瑪用智慧和一柄木棍從全副武裝的騎士手中贏來的。
繼續講述自己的以往的各種事跡,從這些事跡來看他的確不負『骨手』之名,當氣氛達到最高的時候,鄧斯坦向阿莎說道:「即使我已經年老但依舊充滿智慧,我是不會允許你放棄傳統的在場的鐵種也不會。」
「那你打算怎麼辦,是帶著大家再次投奔攸倫嗎?
先不說攸倫願不願意接受你們,就是回去之後你們也要面對青亭島雷德溫家族的艦隊,到時候你們要怎麼辦。
是和攸倫一起對抗雷德溫家族的艦隊嗎?
我想你如果願意和攸倫一起抵抗雷德溫家族的艦隊的話,是不會跟著羅德利克大人回到這裡。」
一直沒說話的維恩笑著說道,鄧斯坦的目光被維恩吸引,的確他回鐵群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和羅德利克·哈爾洛、葛歐得·古柏勒一樣都擔心和整個河灣地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