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挖不完的寶藏,再開功夫一片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91章 挖不完的寶藏,再開功夫一片天

  李世民上下五千年,才出那麼一個,一部戲放不下,所以電影分為上下兩部。

  上半部打天下,南征北戰,下半部治天下,貞觀之治。

  李二的一生屬於寫進小說里,會讓讀者覺得過於沒有邏輯,過於龍傲天,同時太正劇,標準的英雄史詩人生。

  拍電視劇不好拍,拍出來和開掛一樣,沒有懸念,也沒有厚黑。

  然而,卻是上好的電影題材。

  十七歲入行伍,十八歲跟著老爹打仗,十九歲統帥一軍,跟著老爹打進了長安,受封國公,官位顯赫。

  然後領兵十萬出征,二十歲封王,尚書令,大將軍,在二十歲到二十三歲之間,幾乎以無敵之姿,橫掃天下。

  二十三歲時,基本上已經是封無可封的狀態了。

  二十七歲殺了自己兄弟,逼自己老爹退位。

  繼位之前,被猜忌,李淵嘗試扶持太子李建成,奈何太子不能打,不上二鳳,戰場上就是打不贏。

  繼位後,貞觀二年滅梁師都,統一全國;

  貞觀四年,滅DTZ,疆域拓至漠南;

  貞觀九年,滅吐谷渾,使吐谷渾成為附庸;

  貞觀十二年,擊敗吐蕃,使吐蕃稱臣於唐;

  貞觀十三年,滅高昌;

  貞觀十九年,伐高麗殲敵二十萬,斬首四萬餘,俘虜十六萬,獲人口十六萬,攻克十城;

  二十一年滅薛延陀,史無前例的將漠北地區納入中國版圖;

  二十三年滅龜茲、破西突厥,將疆域擴張至蔥嶺;

  同年滅中天竺。

  用李世民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滅之。

  其中,印度(五天竺),巴基斯坦(罽賓)首次稱臣內附中國,李世民分別於貞觀十五年、十七年、十九年派人巡撫天竺。

  一路就是贏贏贏。

  是真的贏麻了。

  這樣的人物,也就是東大這方土地能孕育,打天下、治天下無所不能。

  如果不是真實歷史,小說也不能這樣寫。

  按照傳統的影視製作模式,李世民這種上下五千年難出的皇帝,不算好的創作素材。

  傳統意義上,好看的劇一般講究千迴百轉,跌宕起伏,最好再有點小三、小四的愛情衝突。

  用後世女頻思路影視製作來看,基本上就是一部低質量的惡俗霸道總裁小說。

  一生摯愛長孫皇后。

  長孫眼裡,我家世民哥哥長得帥,本事大,文採好,武功高。24歲當三軍總司令,28歲當全國一把手。再兇惡的敵人,基本上也就是哥哥帶著玄甲軍一個衝鋒的事。雖然以世民geigei能力和地位,難免會和一些小妖精不清不楚,但是,他心裡只有我一個人,我的地位無可動搖!

  沒什麼嫡庶之別,只愛一人。

  不過跳出情情愛愛來看,放在大的層面,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素材,再帶IP,有熱度。

  寫小說,要麼是輔佐李世民,要麼當兒子,很少見穿越李世民。

  默認這就是小說主角了,再牛也牛不過本人。

  換句話說,李世民本人就是天生的主角,再加上盛唐的熱度,只要能拍出其中幾分神采,還用擔心票房?

  而且李世民的一生,並非表面上那麼順風順水,戲劇性還是有的。

  敗給薛舉,劉文靜被殺,老爹的猜忌,兄弟之間反目,擊敗薛舉他兒子,妥妥一個復仇劇情。

  虎牢關一戰擒兩王,玄武門的政治鬥爭,長孫皇后的周旋手腕,房玄齡怎麼應付李淵

  那一股氣拍出來,就會很牛逼。

  驕陽似火。

  首映禮現場。

  「土豆。」沈三通招呼一個青年,李虎,天蠶土豆。

  土豆本人有些靦腆:「沈導好。」

  《李世民》導演是郭凡和路陽兩人聯合執導,沈三通掛名監製,他只抓兩方面,一個是總的,另一個劇本。


  上部劇本專門找了網絡作家潤色一番,其中就有天蠶土豆。

  「你書寫的很好。」沈三通夸。

  土豆受寵若驚:「我也是吃了前輩的福利。」

  沈三通笑而不語。

  這一世,開山怪是沈三通,土豆活在他陰影之下。

  《乾元大帝》取代了《斗破蒼穹》開創退婚流,不過土豆確實天才,創作出了加強版的《斗破蒼穹》。

  天賦無敵,劇本對話和節奏,經過土豆潤色,爽點節奏進一步加強,多了一股少年氣。

  這才是沈三通最看重的。

  《李世民》第一部到了玄武門之變,他也不到三十歲。

  少年英雄氣貫穿第一部始終,這個時間點,土豆還有少年意氣。

  「學長好。」主演王金鐸來打招呼。

  李世民扮演者,是北電07級本科生王金鐸。

  這個角色有過一番海選,最終還是根據電影要求選了他。

  沈三通鼓勵:「表現不錯,好好做演員。」

  選角沈三通沒有親自參與,但是也發現中生代、新生代,很少有英雄式的人物形象。

  成熟男人、剛猛男人的形象,更是少之又少。

  越往後這類角色越少。

  從市場來看,這方面是有需要的。

  《八角籠中》的王保強,觀眾是認可的,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王保強憑藉《八角籠中》轉型導演成功。

  東大這個娛樂圈怪就怪在這裡,有市場,能賺錢,業內也當看不見。

  王金鐸吃到了三通娛樂崛起的福利。

  這個角色很多人爭,陳瀟爭取過,但是需要長達一年多的訓練,算上拍攝要兩年時間,他很難給出時間,作為當紅小生,還要錄製《跑男》,檔期早就排滿了。

  進入決賽圈的,還有鄭也成,有童子功,年僅七歲被父母送到藝術館學習武術、舞蹈。

  又學了京劇,武術、舞蹈、表演和演唱都有涉獵,03年考入上戲附屬戲曲學校,是京劇武生。

  問題是鄭也成年齡太小,93年出生的他,不到二十歲。

  二鳳常年征戰,過於稚嫩不行。

  這個角色,年齡要介於85到90之間,太大太小都不好,王金鐸87年出生,而且他是陝西人,面相特徵都很符合。

  北電身份也是加分項,關鍵是他能拿出時間進行封閉式訓練。

  王金鐸前世沒什麼名氣,這一世算是吃上了大餅。

  「是,學長。」王金鐸到了現在還有點暈乎乎,沒想過有這個資源。

  大小王一塊參加《李世民》首映禮,順便看看情況。

  帝國系列的開篇,業內很重視。

  審核那邊透出的消息,非常震撼。

  「哎,這戲還是上映了。」

  王忠磊看著海報上的天可汗、唐皇的字眼,不是很舒服:「沈三通早前說的這些話,對於歷史的理解,沒有我們的位置,那些媒體說的不錯,這人就是皇漢,極端民族。」

  以往王忠軍還會糾正一下,現在只是提醒:「有些事我們做,但是不能說,你看沈三通就是很懂。當然,第一部能上,第二部未必。」

  李世民在位期間滅了DTZ、吐谷渾、于闐、伊吾、高昌、焉耆、龜茲、疏勒、奚、契丹、薛延陀、鐵勒、黠戛斯、葛邏祿等國家或部落。

  破壞團結。

  現在被壓下去了,卻提供了一個思路。

  「我知道該怎麼做。」王忠磊心領神會。

  這個圈子裡,他們兄弟倆代表他們的一座山頭。

  娛樂圈,真正掌舵的是他們。

  康熙、雍正、乾隆三爺子孫,要大搞特搞,李世民,朱元璋這樣的最好以配角,或者不是正派出現。

  像李世民這樣的人物,枯燥的歷史正劇,可以,狗血愛情劇鼓勵,奇俠瞎編的,隨便來。

  但是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漢武大帝》這樣的半正劇半爽劇,肯定不能讓這種類型的出來。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還有漢武大帝,帶著借古喻今意味,康熙結束分裂統一全國,雍正反腐,漢武加強集權,反擊匈奴都是有現實意義的。


  其中《漢武大帝》中影、央視主導,韓三瓶做總製片,能有這樣的資源本身就少見。

  央企出品,超大製作,國家隊做主角,拍出宏圖大業,拍出盛世氣象的劇,最好在清朝。

  其他朝代儘量不要出現。

  出現了,沒有保駕護航的,要給顏色看看,讓人知難而退。

  貞觀之治,突厥改成草原十八部。

  神斷狄仁傑,播出前一天通知劇里不能出現突厥字樣,不然不能上映,導演連夜改配音,突厥改成突勒。

  貞觀長歌這種比較好,愛情劇。

  半正半爽劇,屬於精品劇,可遇不可求,製作成本遠超戲說劇,稍微使點手段,這個概率就等於零。

  王忠軍比較清醒:「這個事,我們不要出頭,暗中來。沈三通現在代表的不是自己,一定不能明著搞,那對我們不利。」

  沈三通能走到今天確實出乎預料,王忠軍和朋友分析過,這種情況,一般只在少數企業里出現過。

  事業和國家政策融為一體,在電影製作方面民企的生產力,超越了國企,引領了潮流。

  這類企業,往往都是技工貿,一般他接觸的圈子都是貿工技,明著來很難壓,有真正科技在手。

  現在的情況是,沈三通冒出來,讓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又依託產業,小手段不是不能用,但是不好用。

  「那該怎麼做?」王忠磊問。

  王忠軍說:「最好先壓,然後再放。給出壓力,讓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後稍微放開,讓他有一種有力沒法試的感覺。這個需要很好的配合,我覺得難,不過敲敲邊鼓很簡單。」

  兩兄弟小聲聊著,沈三通走了過來:「兩位王總好。」

  這一次的事,沈三通不好說這兩位有沒有出力,他覺得大概率有順水推舟。

  王忠軍笑道:「祝電影大賣。」

  表面上大家都很客氣。

  首映禮嘉賓和觀眾紛紛入場,閒談了幾句,火車頭電影廠牌慣例,先看電影。

  哐哐哐!

  隨著火車聲音響起,觀眾自然入戲。

  火車頭廠牌如今已然是金字招牌。

  俞凌岳是位電影愛好者,好不容易搶到了一張電影首映票,對這部戲很是期待。

  電影官方帳號說的,這部戲除了是史詩歷史大片,帝王系列開篇,還是動作大片。

  有數千人的電影大場面,CG與實拍相結合,為了還原盛景專門造了一座城。

  一般電影這樣說,俞凌岳肯定不信,但是火車頭電影公司在這方面獨樹一幟,會把看點說清楚,至今還沒騙過人。

  觀眾聚精會神的盯著銀幕,也有人抱著挑刺心理。

  李世民是可以和秦皇、漢武、明祖並列的人物,幾乎沒誰不知道。

  火車頭電影公司有口皆碑是事實,但是這部戲沈三通只是掛了監製,以當今文藝工作者們的水平和創作態度,很難說他們能理解唐太宗的事跡,也不理解他牛在哪裡,為什麼這麼牛。

  李世民的熒幕形象,大部分都隨著武媚娘出現,停留在情情愛愛、後宮軼事的層面。

  觀眾心念涌動,隨著電影開場,漸漸沉浸在電影之中。

  怎麼說呢?

  就是一個字爽!

  有抑和揚,但是基本無敵局。

  困境是有,可李世民真不咋掙扎,一路碾壓破局的。

  論家世,袁紹,曹操的家勢都不輸李世民,但硬生生打成三國演義。

  李世民看不上曹操,認為他就是一將之智,和李世民相比,確實如此。

  唐朝打的滅國戰太多了,戰爭非常頻繁,基本上每五年一戰,哪怕是突厥這樣的大國也是一戰滅國。

  而李世民用兵是典型的宜將剩勇追窮寇,不會和敵人磨磨蹭蹭大戰三百回合的。

  統一天下的戰爭,幾次都是窮追幾百里,二天不吃飯,三天不卸甲,追擊中連戰八場全勝。

  有人提議要緩一緩,士兵狀況不好,李世民說敵人的狀況更不好。

  就是意志的比拼,往往李世民的勝利是全殲戰。


  而中國古代大部分戰爭都是擊潰戰,作為李二的敵人,很可能失敗一次就沒有以後了。

  而作為他的將士,不用擔心自己白死,因為他真的知兵,活下來,能獲得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以及相應的獎賞。

  同時,李世民不是神,是有血有肉的人。

  勝利時高興,失敗時也會氣餒,面對來自於父親的猜忌,太子的讒言也會神傷。

  只是他能快速的消化,快速的進步,並且有著穩定的後方。

  長孫皇后幫助他緩和和父親的關係。

  當然,能有這樣的勝利,最重要的是能夠打的贏。

  一路征戰,李世民滅的都是狠人,宋金剛,劉黑,薛仁杲換個時代未必不是衛霍級別的猛人,竇建德各方面都像一個劉邦2.0,王世充,劉武周也是一代梟雄,可惜他們遇到了李世民。

  劉武周,遇到李世民前爆捶唐軍,其將宋金剛、尉遲敬德、黃子英殲滅唐軍十餘萬人,河東幾乎全境淪喪。

  李世民統兵後,一戰安邑殲滅漢軍精騎,二戰呂州大敗尋相,三戰雀鼠谷大敗宋金剛,四戰介休徹底消滅劉武周政權。

  虎牢關之戰是電影高潮,李世民不只是打的贏,還看得遠,心智堅定,要用武力徹底終結戰亂。

  而這場戰役,打一個簡單比喻,好比現在的大a突然放開張跌停板,一下子漲到一萬點。

  一個被圍的隊伍,主動出擊打大部隊增援,還打贏了。

  一戰擒兩王的過程,籠統的說是圍點打援,只不過圍的點跟打的援都比較強,都有1v1的實力,卻被李世民1v2給滅了。

  影院裡,觀眾看的驚心動魄,時不時還響起笑聲,有點小幽默。

  李世民不是冷冰冰的形象,他是兇猛無匹的將軍,也是一個朝氣勃勃的青年人,同時也有人情味。

  和黎沁扮演的長孫皇后的互動,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隨著李世民贏贏贏,頭銜多了起來,天策上將、太尉、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領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上柱國、秦王世民。

  李世民在下屬面前很注意形象,但時常會在長孫皇后面前顯擺自己頭銜。

  長孫常回一句,人太多了,家裡放不下去類似的話。

  當然了,面對敵人,這些頭銜就不那麼美妙了。

  不僅展示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統一過程中的重要角色,還反映了他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顯著地位。

  每一個頭銜,都是一場場勝利帶來的。

  電影結尾節奏加快,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先後討平了薛舉父子、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和王世充,受封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對比父親李淵,他更像開國皇帝。

  武德七年六月楊文幹事件,秦府與太子齊王兩敗俱傷之後,雙方爭鬥進入白熱化。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現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當高祖將傅奕密奏「秦王當擁有天下」告知李世民,處於生死存亡之際的李世民下定了決心。

  給下一部留下了足夠的懸念。

  電影落幕。

  大小王面色不好看,在影院燈光下陰沉不定。

  這個電影,節奏太強了。

  這部戲不只是帝王系列的開篇,還是動作電影的嘗試,準確的說是功夫電影的邊界探索。

  沈三通似乎學習了印度電影的動作手法,不僅場景撼天動地,而且唯美唯真,讓人感覺到血性噴濺,也有陰柔之美。

  啪啪啪!

  幾乎狂熱的掌聲響起,心思各異的嘉賓們,知道這部戲大概率又又又成了。

  聽著雷鳴般的掌聲,沈三通心中一定,這部戲拍出了氣吞山河的少年英雄氣,又有浪漫唯美的動作戲。

  在寶萊塢,這就是瞎雞兒意淫爽片,可是在東大這就是真實發生的歷史。

  看來,觀眾是喜歡爽劇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