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盧象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爺,產量比定遠侯說的還多不少,紅薯畝產4000斤,水稻畝產700斤,奴婢自作主張,各拿了20斤回宮給皇爺嘗嘗鮮。」

  說完有小太監拿著紅薯和水稻進來。

  崇禎皇帝拿了一個紅薯仔細打量,又放在鼻子上聞了聞:

  「大伴,朕也是第一次見紅薯,這紅薯怎麼吃的,也是像土豆一樣,和牛肉一起燉著吃嗎?」

  王承恩道:「皇爺,奴婢問了定遠侯,這紅薯可以水煮、也可以和米飯一起蒸著吃,最好吃的是在炭火里烤著吃,奴婢已經為皇爺烤好了。」

  說完,眼神示意,小太監又從外面拿來一個烤好的紅薯,已經放涼了一會,現在是溫熱,正好可以吃。

  王承恩接過烤紅薯,仔細幫崇禎皇帝剝去外皮。

  崇禎皇帝咬了一口:「嗯,香甜軟糯,真是個好東西啊。」

  其實這些土豆、紅薯、水稻並不是口感最好的品種,宋飛有意選擇了好養活,產量高的種子,好吃沒用,量大才是王道。

  但是在崇禎皇帝這種從沒吃過紅薯的人看來,這確實是美味。

  崇禎皇帝吃完烤紅薯,一下想到了什麼,嚴肅道:「大伴你糊塗,這些紅薯、水稻種糧這麼珍貴,你怎麼拿這麼多進宮呢,退一半回去。」

  「另外要再派200御林軍去徐家莊,保護好這些種糧。」

  「奴婢遵命!」

  王承恩拿來一塊熱毛巾,給崇禎皇帝擦了擦嘴上沾了的紅薯渣,繼續說道:

  「皇爺,盧象升在外,說是有軍情匯報。」

  現在清軍還駐紮在牛欄山,現在的密雲地區,全國進京勤王的衛所士兵已經近15萬,全部駐紮在北京城周圍,由盧象升統領。

  想到清軍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崇禎臉上又布滿了愁雲,要王承恩帶盧象升進來。

  不一會,一個身材高大,滿臉威嚴的人走進了乾清宮。

  「微臣盧象升見過陛下。」

  「盧卿家快平身。」崇禎皇帝親自把盧象升扶了起來。

  能讓崇禎皇帝如此信任,盧象升可不是普通人,先後擔任過戶部主事、湖廣巡撫、七省總督,比花架子五省總督熊文燦牛的多。

  進士出身,但是戰功卓越,要不是他父親去世,在家丁憂,兵部尚書輪不到楊嗣昌來做,是明末首屈一指的名臣。

  「陛下,據前軍斥候打探到的消息,清軍1萬騎兵,2萬步兵共計3萬人在密雲牛欄地區駐紮,周圍幾個縣已經被掠奪一空。」

  「臣已經將京師防衛戰線布置好了,清軍左側有懷來衛、渤海衛、延慶衛共計3萬士兵。」

  「清軍右側有薊州近5萬大軍。」

  「臣帶領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山西總兵虎大威共計7萬精兵駐守在北京城周圍。」

  「我們已經對清軍實現了三面圍堵,無論清軍從哪個方向突襲,都會遭遇重兵防守。」

  盧象升老成持重,並沒有信誓旦旦向崇禎皇帝保證京師固若金湯,清軍有來無回之類的大話。

  簡單平實的將自己的布置向崇禎皇帝匯報。

  崇禎皇帝不懂軍事,聽到盧象升的匯報一方面喜一方面憂。

  喜的是,盧象升天下名臣,一來北京就把防務做的如此細緻,清軍想來對自己也沒什麼威脅。

  憂的是,最近很多大臣都給自己上奏摺,說清軍戰鬥力多麼強,多麼可怕,勸崇禎皇帝與清軍議和,免得發生大戰,傷了大明元氣。

  崇禎皇帝也不知道怎麼辦,但從心底里,自己還是不甘心和清軍議和,於是向盧象升問道:

  「盧愛卿,這次你有多大把握戰勝清軍。」

  盧象升沒有直接回答崇禎皇帝的話,而是以堅定的目光直視朱由檢:

  「陛下,臣願意死戰!」

  就這一句願意死戰,讓崇禎皇帝安下心來。

  「盧愛卿辦事,朕放心。」

  「來,嘗嘗這剛烤好的紅薯。」

  說著,就讓王承恩拿來一個。

  盧象升最近不在京師,接到皇帝命令回來後,一直忙著軍事布置,高產糧食的事聽下人提過一嘴,還以為是什麼山野趣聞,並沒放心上,因此並不知道宋飛和紅薯的事情。


  在崇禎皇帝期待的眼神里,吃了一口:

  「陛下,這紅薯確實是美味,微臣之前從沒吃過,是哪國進貢的特產?」

  「愛卿,這是定遠侯從海外帶來的高產糧食,畝產可達4000斤。」

  看著盧象升迷惑的表情,崇禎叫王承恩在一旁把宋飛和紅薯、土豆、水稻的事詳細給盧象升說了一遍。

  盧象升進士出身,立馬就明白了這些糧食的價值:

  「這定遠侯宋飛可真是個奇才,陛下能得到這些高產糧食,是天佑我大明。」

  「陛下,微臣有個不情之請,希望陛下能夠批准定遠侯在出征朝鮮前在我帳下聽用,助我擊退這次清軍的入侵。」

  盧象升作為大明重臣也是老臣,看見新崛起的年輕人,有意想看看宋飛的本事,有機會提點一下年輕人,為大明培養人才。

  崇禎皇帝也爽快的答應了,宋飛之前最多剿滅了農民起義軍何家興,馬上又要去朝鮮,提前和清軍打打交道有利無害。

  所以,宋飛馬上接到了崇禎的旨意,要他加入勤王援軍,聽從盧象升安排。

  宋飛對這明末名臣盧象升也充滿了敬意,並沒有因為自己深得崇禎皇帝信任而忘乎所以。

  自己雖然崛起的這麼快,但跟這些真正的大明頂樑柱比,資歷和能力還是差得多。

  如果自己沒有蟲洞,恐怕連劉記商鋪的王掌柜都比不過,更談不上站在大明權利中心,和這些歷史名人打交道了。

  ......

  10月18日,北京城,中軍都督府

  盧象升坐在前面,專注的看著面前的地圖。

  兩邊站了幾個正一品的都督和總兵,這些位高權重的武將在盧象升面前站的筆直,像個剛入伍的新兵,完全看不出在外面也是稱霸一方的大佬。

  一個軍官進來匯報:

  「大人,定遠侯宋飛帶本部兵馬前來報到。」

  盧象升面無表情道:「帶他進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