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吐血的崇禎皇帝
不怪崇禎,這些人是該死,清軍繞過關寧錦防線,從內蒙古突破,已經來到距離北京城50公里外的牛欄了。
還好,只是清軍先頭部隊,在等後續援軍,不敢立馬攻打北京城。
宋飛看了也無奈的搖了搖頭,幾十萬人打不過幾萬人,絕對是哪裡出了問題。
是武器不精良?
整個大明將近一半的國庫都供給了北方防線,火銃、火炮不計其數,關卡固若金湯。
人員不充足?
大明整個北方防線長達上千公里,兵源近百萬,滿清騎兵步兵輔兵加起來不過十萬。
經費足,人員多還是打不過是什麼問題?
是制度問題,衛所制度已經爛到根子了。
首先,傳統的換班制度和軍隊勞役過重,導致士兵逃跑,軍隊數量減少,戰鬥力下降。
其次,軍屯制度下,士兵們經常要參加土地種植,身體素質下降,且長期作戰導致傷亡率高。
是軍官問題。
大部分軍官都有嚴重貪腐問題,很多軍餉都進了軍官腰包,軍士們生活困苦,戰鬥力大幅下降。
拿不到軍餉,多士兵就會失去對朝廷的信任,我都吃不飽了,你還要我去給大明拼命,做夢去吧!
軍隊各種勢力和利益集團林立,這邊打仗需要支援,不好意思,我恨不得你打敗仗,還要我去支援你,我不把你的情報告訴敵人就算好的了。
因此,很多明明可以打贏的仗卻莫名其妙的輸了。
問題還有很多,但是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大明已經病入膏肓,沒救了。
宋飛不想趟這趟渾水,大明這艘船要沉,自己必須重新打造一艘新船。
崇禎皇帝病了的吐血了,但第二天稍微好一點又開始辦公。
躺在床上召集了孔貞運、鄭三俊、錢謙益、王祖培在他的寢宮開了一個內閣會議。
頒發了一系列旨意:
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山西總兵虎大威,三總兵入衛京師,京師戒嚴。
令盧象升停止丁憂,立馬赴京師領導全軍,準備抵抗清軍攻打北京城,令盧象升督天下援兵。
又過了兩天,崇禎皇帝把宋飛叫進了宮,沒想到崇禎都已經病倒在床上了,還不忘關心糧食的事情。
看著眼前臉色蒼白,半躺在床上的男人,宋飛從心底里對他多了幾分尊敬。
崇禎皇帝艱難的抬起頭:
「定遠侯,紅薯和水稻是不是可以收割了。」
宋飛給崇禎拿了個靠枕,放在他背後,讓他能夠更舒服一些,手臂抬起他的時候,感覺崇禎現在不超過100斤。
「陛下,紅薯已經成熟了,預計產量不會比土豆低,水稻還要20天左右才能收割。」
「好好好,等這些糧食能推行到整個大明,大明就會好起來了。」
說完一句話,崇禎又咳了一陣。
休息了一下,崇禎皇帝繼續說道:
「紅薯和水稻收割我就不去了,你和王承恩全權負責就行了。」
站在旁邊的王承恩已經開始抹眼淚了:
「皇爺,奴婢一定辦好糧食的事情,皇爺您少操點心,病就會好的快一些。」
看見宋飛把糧食的事情說完了,也沒離開,崇禎問道:
「定遠侯,你還有什麼事情嗎?」
「陛下,微臣之前從海外一個老道士那裡,得到了一些藥,老道士說這藥有生白骨,活死人的功效,微臣見藥太過珍惜,沒捨得吃,現在看陛下身體不好,想把藥獻給陛下。」
說著,從口袋掏出去了包裝的藥遞給了王承恩。
上次看到崇禎咳血,宋飛回去後穿越蟲洞來到現代,找了一個醫生問了一下,醫生說病人很有可能有肺病還有肝病,建議宋飛帶病人來醫院檢查一下。
宋飛怎麼可能帶崇禎來現代治療,於是花高價找黃牛買了幾盒進口的處方藥。
能不能治好崇禎皇帝,宋飛也不知道,但是應該能緩解崇禎的症狀。
王承恩拿著藥眼睛都亮了,這定遠侯能夠拿出畝產4000斤的種子,拿出的藥肯定是仙藥。
「皇爺,有了定遠侯的仙藥,您肯定能好起來。」
崇禎皇帝也滿臉感激的看著宋飛:
「定遠侯,你對朕忠心耿耿,朕沒有信錯你。」
宋飛叫王承恩拿來溫開水,讓崇禎皇帝吃了一次藥,把注意事項也告訴了王承恩。
崇禎皇帝吃了藥,不知道是心裡作用,還是現代抗生素太牛逼,氣色好了一些,臉上從慘白多了一絲血色。
「陛下,現在滿清野人侵占我大明國土,微臣剛剛受了爵位,十分感恩陛下,想為陛下出力分憂。」
聽了宋飛的話,崇禎皇帝心裡一寬:
「武定侯,朕這段時間一直在想糧食的事情,差點忘記你在廣東路剿匪平叛的英勇事跡了。」
「你有什麼想法,說給朕聽聽。」
宋飛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說道:
「陛下,自從遼東落入滿清手裡,我大明再也沒有牽制清軍的地方了,只能被動防守。」
「相反,沒了牽制的清軍,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來去自如,不斷侵襲大明百姓,掠奪大明國土。」
「現在竟然繞過蒙古,直接來到牛欄山,直指我大明京師。」
說到這裡,宋飛明顯看見崇禎表情凝重起來,頓了頓,宋飛繼續說道:
「前段時間,滿清又把大明附屬國朝鮮侵占了,每每想起這些事,微臣心急如焚。」
「因此,微臣想帶兵從海上打入朝鮮,奪回大明的附屬國,另外還可以在滿清身後扎一根釘子。」
「滿清可以不斷騷擾我大明,我大明也可以在他後方騷擾他。」
這其實是宋飛的一個大計劃,也是自己選的新船,在現在大明境內,無論在哪,免不了和李自成、張獻忠對抗,打來打去死的都是華夏百姓,這是宋飛不想看到的。
何況自古以來,打仗能從北打到南的多,從南打到北的少。
自己也想有一個能夠全權做主的根據地,大把先進科技技術也有發揮的餘地。
綜合種種因素,宋飛借這個機會向崇禎皇帝說出自己的想法。
還好,只是清軍先頭部隊,在等後續援軍,不敢立馬攻打北京城。
宋飛看了也無奈的搖了搖頭,幾十萬人打不過幾萬人,絕對是哪裡出了問題。
是武器不精良?
整個大明將近一半的國庫都供給了北方防線,火銃、火炮不計其數,關卡固若金湯。
人員不充足?
大明整個北方防線長達上千公里,兵源近百萬,滿清騎兵步兵輔兵加起來不過十萬。
經費足,人員多還是打不過是什麼問題?
是制度問題,衛所制度已經爛到根子了。
首先,傳統的換班制度和軍隊勞役過重,導致士兵逃跑,軍隊數量減少,戰鬥力下降。
其次,軍屯制度下,士兵們經常要參加土地種植,身體素質下降,且長期作戰導致傷亡率高。
是軍官問題。
大部分軍官都有嚴重貪腐問題,很多軍餉都進了軍官腰包,軍士們生活困苦,戰鬥力大幅下降。
拿不到軍餉,多士兵就會失去對朝廷的信任,我都吃不飽了,你還要我去給大明拼命,做夢去吧!
軍隊各種勢力和利益集團林立,這邊打仗需要支援,不好意思,我恨不得你打敗仗,還要我去支援你,我不把你的情報告訴敵人就算好的了。
因此,很多明明可以打贏的仗卻莫名其妙的輸了。
問題還有很多,但是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大明已經病入膏肓,沒救了。
宋飛不想趟這趟渾水,大明這艘船要沉,自己必須重新打造一艘新船。
崇禎皇帝病了的吐血了,但第二天稍微好一點又開始辦公。
躺在床上召集了孔貞運、鄭三俊、錢謙益、王祖培在他的寢宮開了一個內閣會議。
頒發了一系列旨意:
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山西總兵虎大威,三總兵入衛京師,京師戒嚴。
令盧象升停止丁憂,立馬赴京師領導全軍,準備抵抗清軍攻打北京城,令盧象升督天下援兵。
又過了兩天,崇禎皇帝把宋飛叫進了宮,沒想到崇禎都已經病倒在床上了,還不忘關心糧食的事情。
看著眼前臉色蒼白,半躺在床上的男人,宋飛從心底里對他多了幾分尊敬。
崇禎皇帝艱難的抬起頭:
「定遠侯,紅薯和水稻是不是可以收割了。」
宋飛給崇禎拿了個靠枕,放在他背後,讓他能夠更舒服一些,手臂抬起他的時候,感覺崇禎現在不超過100斤。
「陛下,紅薯已經成熟了,預計產量不會比土豆低,水稻還要20天左右才能收割。」
「好好好,等這些糧食能推行到整個大明,大明就會好起來了。」
說完一句話,崇禎又咳了一陣。
休息了一下,崇禎皇帝繼續說道:
「紅薯和水稻收割我就不去了,你和王承恩全權負責就行了。」
站在旁邊的王承恩已經開始抹眼淚了:
「皇爺,奴婢一定辦好糧食的事情,皇爺您少操點心,病就會好的快一些。」
看見宋飛把糧食的事情說完了,也沒離開,崇禎問道:
「定遠侯,你還有什麼事情嗎?」
「陛下,微臣之前從海外一個老道士那裡,得到了一些藥,老道士說這藥有生白骨,活死人的功效,微臣見藥太過珍惜,沒捨得吃,現在看陛下身體不好,想把藥獻給陛下。」
說著,從口袋掏出去了包裝的藥遞給了王承恩。
上次看到崇禎咳血,宋飛回去後穿越蟲洞來到現代,找了一個醫生問了一下,醫生說病人很有可能有肺病還有肝病,建議宋飛帶病人來醫院檢查一下。
宋飛怎麼可能帶崇禎來現代治療,於是花高價找黃牛買了幾盒進口的處方藥。
能不能治好崇禎皇帝,宋飛也不知道,但是應該能緩解崇禎的症狀。
王承恩拿著藥眼睛都亮了,這定遠侯能夠拿出畝產4000斤的種子,拿出的藥肯定是仙藥。
「皇爺,有了定遠侯的仙藥,您肯定能好起來。」
崇禎皇帝也滿臉感激的看著宋飛:
「定遠侯,你對朕忠心耿耿,朕沒有信錯你。」
宋飛叫王承恩拿來溫開水,讓崇禎皇帝吃了一次藥,把注意事項也告訴了王承恩。
崇禎皇帝吃了藥,不知道是心裡作用,還是現代抗生素太牛逼,氣色好了一些,臉上從慘白多了一絲血色。
「陛下,現在滿清野人侵占我大明國土,微臣剛剛受了爵位,十分感恩陛下,想為陛下出力分憂。」
聽了宋飛的話,崇禎皇帝心裡一寬:
「武定侯,朕這段時間一直在想糧食的事情,差點忘記你在廣東路剿匪平叛的英勇事跡了。」
「你有什麼想法,說給朕聽聽。」
宋飛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說道:
「陛下,自從遼東落入滿清手裡,我大明再也沒有牽制清軍的地方了,只能被動防守。」
「相反,沒了牽制的清軍,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來去自如,不斷侵襲大明百姓,掠奪大明國土。」
「現在竟然繞過蒙古,直接來到牛欄山,直指我大明京師。」
說到這裡,宋飛明顯看見崇禎表情凝重起來,頓了頓,宋飛繼續說道:
「前段時間,滿清又把大明附屬國朝鮮侵占了,每每想起這些事,微臣心急如焚。」
「因此,微臣想帶兵從海上打入朝鮮,奪回大明的附屬國,另外還可以在滿清身後扎一根釘子。」
「滿清可以不斷騷擾我大明,我大明也可以在他後方騷擾他。」
這其實是宋飛的一個大計劃,也是自己選的新船,在現在大明境內,無論在哪,免不了和李自成、張獻忠對抗,打來打去死的都是華夏百姓,這是宋飛不想看到的。
何況自古以來,打仗能從北打到南的多,從南打到北的少。
自己也想有一個能夠全權做主的根據地,大把先進科技技術也有發揮的餘地。
綜合種種因素,宋飛借這個機會向崇禎皇帝說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