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學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叫劉學淵,字文博。

  從這個直白的名字,就知道父親對我寄予厚望。

  那個老農民,用他一輩子僅有的這點文化,給我取了這個名字。

  村里人都說我是文曲星下凡,將來是要做大官的。

  父親佝僂的身軀似乎也挺直了些,眼角的皺紋里都盛滿了笑意。

  我原本以為,我會沿著這條路,一路考取秀才、舉人、貢士,最終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可就在我準備參加秀才考試那年,修羅帝國,對迦樓王國宣戰了。

  那一年,我十二歲。

  戰爭來得毫無徵兆,科舉取消了。

  所有的適齡男子,都要應徵入伍。

  我從小讀書寫字,手無縛雞之力,別說上戰場殺敵,就連拿鋤頭都嫌重。

  父親把我藏在家裡,自己頂了我的名,上了戰場。

  我躲在家裡,聽著母親整日以淚洗面的哭聲。

  我只能更加努力地讀書,期盼著戰爭早日結束,讓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母親日漸消瘦,整日念叨著父親的名字

  可是戰爭一直沒結束。

  修羅帝國,內憂外患,戰火連綿,仿佛一個巨大的火爐,吞噬著無數鮮活的生命。

  三年後,父親的死訊傳來。

  沒有屍骨,只有一塊冰冷的木牌,上面刻著父親的名字。

  連衣冠冢都沒有。

  母親抱著那塊木牌,哭得肝腸寸斷。

  我恨自己,恨自己的無能,恨父親替我而死。

  我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我繼續讀書,更加廢寢忘食。

  除了讀書,我什麼都不會。

  我成了一個只會讀死書的書呆子。

  戰爭仍在繼續,朝廷依舊沒有恢復科舉。

  我和隔壁的姑娘結了婚,生了孩子。

  母親在婚禮那天,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她拉著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著「好好過日子」。

  她那樣的開心,讓我擔憂。

  因為她完成了父親的遺願,看著我成家立業,可以安心地去見父親了。

  新婚之夜,我抱著妻子,卻怎麼也睡不著。

  我一直記著父親對我的期待,從來沒有停止過讀書。

  可正因如此,我反而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

  還是我家妻子善解人意,她總說我是要做官,為生民立命的人。

  她從來不讓我做家裡的雜活兒,也不讓我上街討生活。

  兩個女人,就這樣把我這個廢物,照顧的很好。

  那一天,陽光正好,我坐在家門口,捧著一本書,看得入神。

  一個矮小的身影擋住了陽光。

  我抬起頭,看到一個少年,站在我的面前。

  他衣衫襤褸,卻氣宇軒昂。

  他說他叫神農。

  我笑他,哪有人叫這樣的名字。

  他說,世界要往前走,需要異類。

  他,就是那個異類。

  他說,人生而平等。

  他說,他要天下大同。

  他說的話,我聽得明白,但總覺得,不切實際。

  熟悉的是,這些都是我讀過的聖賢書里的道理。

  陌生的是,從來沒有人,像他這樣,把這些道理說得如此直白,如此堅定。

  我輩讀書人,當然願意仁德治天下,可是人生兒有別,怎麼可能有真正的平等。

  我家是種地的,所以我只能通過讀書,才能不種地。

  可有的人,天生就不用種地。

  神農卻說,他想創造一個天下,人會因為喜歡種地,才去種地。

  我嘲笑他,哪有人會喜歡種地,也不會有這樣的天下。


  他說,他會去創造這樣的天下。

  修羅打了太久的仗了,民不聊生。

  這個天下,有太多餓肚子的人。

  後來,我聽說有人起義,一路縱橫無阻。

  領頭之人,就叫神農。

  起義軍勢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

  他們的口號是,均田免賦,天下大同。

  我這才意識到,那個衣衫襤褸卻目光炯炯的少年,或許,真不是瘋子。

  又或許,只有瘋子,才能說出那樣的話,做出那樣的事。

  推翻一個百年帝國,一個有氣運加持的龐然大物。

  我依然記得他離開時的背影,瘦削卻堅定,像一株在亂世中頑強生長的野草。

  在他起義後的第五年,我的妻子,為我生下了一個兒子。

  我給他取名叫阿福。

  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我希望我的阿福,能一生平安喜樂,不必經歷這亂世烽煙。

  可是,我的妻子,卻因為難產,離開了人世。

  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門關。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無數的女人,在經歷著這樣的生死考驗。

  我不懂。

  我讀了那麼多年的聖賢書,我還是不懂。

  一條生命,去換另一條生命,值得嗎?

  就像我的父親,為了讓我活下去,毅然決然地替我上了戰場。

  值得嗎?

  不久之後,我的母親,也走了。

  她一生操勞,為這個家,為我,付出了所有。

  到死,都沒過上好日子。

  她臨終前,緊緊握著我的手。

  我知道,她放心不下我和阿福。

  往後,我和阿福相依為命。

  神農,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他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一切,推翻一個帝國。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雖千萬人吾往矣」吧。

  在聽說他起義之後,我便開始學習屠龍之術。

  我研讀兵書戰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幫助他,改變這個亂世。

  可他沒有找過我。

  可他,從未找過我。

  即使他需要人才,也從未想起過我這個讀過幾本書的書生。

  我知道,我與他,終究是不同的。

  他身邊,有一個軍師,叫做張敘豐。

  聽說,也是一個老農。

  六十多歲了,依然在戰場上,指揮殺敵。

  亂世之中,英雄輩出。

  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讀書人,一個無力改變命運的父親。

  我只能盡我所能,守護好我的阿福,讓他平安長大。

  這是我活著的全部意義。

  阿福很聰明,和我一樣聰明。

  年僅七歲,已盡得我畢生所學。

  他應當會成為國之棟樑。

  他甚至,還將我這個沒用的老父親,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是前幾日,我的阿福死了。

  死在光天化日,死在朗朗乾坤。

  死在人來人往的街頭。

  我這一生,未做錯事。

  可為何到頭來。

  鰥寡孤獨。

  妻死,母喪,子亡。

  在這個世界上,我沒有家人了。

  你為我報了仇。

  我叫劉學淵,字文博。

  少時嘗功經史,長成亦有權謀。

  習聖賢書,悟治國道,本想為國效力,造福百姓。

  今日,以我屠龍術,獻於亂世冢。

  我願意追隨你,以我作刀,死而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