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廣雲台(下)
真定曹氏,由名將曹彬起家,他為宋朝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是開國功勳,被太祖封魯國公,賜丹書鐵券,死後追封濟陽郡王,他的孫女也就是當今皇后,曹氏一門,貴不可言。
除了那些不重要的旁支,現在的曹氏主家目前分作七房,他們為了家族的興盛不衰,分工明確。
一房襲爵,同時繼承祖輩留下來的武勛人脈,房中子弟自幼需習武,成年後就要從軍,走武將的路子。
二房是走文官的路子,房中子弟無需習武,但必須飽讀詩書,進而科考入仕。
如此,一房和二房掌握著曹家的仕途,也是整個魯國公府的頂樑柱,在族中的話語權最重。
三房和四房負責族中生意和田莊進項,是曹家的經濟命脈,族內的大小開支皆要仰仗這兩房,地位同樣不低。
五房六房負責拓展商路,常年奔波在外。
七房經營祖地,是曹家的一條退路。
不過世事無絕對,若是其它幾房的子弟很優秀,也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博得族內的支持,從而改變命運。
就比如,曹家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曹玹,就是五房出身。
此時此刻。
魯國公府,三房的院落,安憂院。
值夜的丫鬟得了消息,馬上拿著燈籠,輕輕地敲打房門。
「老爺,樊樓的郭媽媽派人傳話,說是琅琊世子在廣雲台鬧事。」
房間裡傳來穿衣服的窸窣聲,「現在是什麼時辰?」
丫鬟聽到自家老爺醒了,立刻進屋點燃了座燈里的蠟燭,「回老爺的話,應該是丑時三刻了。」
通過座燈的火光,可以看到床邊坐著一位約莫四十多歲的男子,他披著一件淡藍色的外袍,神情不悅的問道。
「好大的膽子,敢在廣雲台鬧事,派人去請開封府的王素……」
王素,翰林侍讀,這是沒有品級和實權的官職,專門給皇帝講解史書經義的學士,地位很高的虛職,往往都是朝廷大員的登天梯。
不過,此人除了翰林侍讀,官職後面還跟著幾個字,叫「權知開封府事」,也就是開封府的一把手,正四品。
二把手是判官,從六品,負責審查文籍和審判案件,置二人。
三把手是推官,正七品,也有審案之權,不過主要職責還是管理刑獄和處理文書,置二人。
雖說樊樓之事甚小,只需一位推官到場就可以擺平,但什麼判官推官的,根本入不了曹家的眼。
嗯?一把手為什麼不是開封府尹?
因為開封府是京都,這裡的府尹並不是常置官職,宋初多是儲君歷練之用,正一品或正二品。
一般的時候,開封府都是由權知開封府事(正四品)掌權,負責大小事務,大名鼎鼎的包拯,就曾任這一職務。
「你剛剛說是什麼世子?哪座王府?」
丫鬟回答道:「琅琊世子。」
男人微微愣住,「琅琊世子?就是景懷昨晚提及到的那位琅琊世子?他不是在邕王那兒?怎麼去了廣雲台……難道是因為魏氏之事?」
景懷,曹玹的字。
他這麼一問,把丫鬟給問懵了,這種有關皇室宗親的秘事,曹府的下人如何能知?
曹府的這些當家老爺也是聽曹玹說了一嘴,才知曉了昨天的御書房比試,如此得知了琅琊世子這麼一號人物。
男人一拍大腿,「壞了!此人剛剛得了聖眷,又入了邕王殿下的眼,正是如日方升的時候,曹家怎能因為老夫的這點小事與之交惡?」
他趕忙站了起來,「快!為老夫更衣!」
……
廣雲台。
衙役們剛轉身就看到了樓梯口的老鴇,迅速圍了上去,將她強行拽到了趙宗熠的面前。
老鴇氣得臉皮狂顫,白色的脂粉不停地落下。
「姓焦的,你敢背叛三爺?」
焦巡使不甘示弱,反駁道:「郭媽媽,世子爺與曹家交好,三爺怎麼會針對他?我看是你想要昧下魏行首的銀子,才導致了今日之禍!」
趙宗熠忍不住出聲問道:「這個三爺,是曹家人?」
焦巡使回道:「曹家三房的老爺,曹澤,便是下官所說的三爺,這位貴人也是廣雲台背後的大東家。」
大東家畢竟是商賈之稱,私下喚喚無事,但表面上還是得尊稱曹澤一聲,「三爺」。
趙宗熠對曹家並不了解,默默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便派人知會一聲曹三爺,讓他派人過來處理此事吧。」
曹家如果派人過來,勢必會站在趙宗熠的這一邊,秉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悄悄處理了這件麻煩事。
因為這件事本身就是曹家的問題,首尾都沒料理乾淨,就匆匆將人送給了他,現在出了問題,落得是他琅琊世子的面子嗎?
不,落得是邕王殿下的顏面。
況且,現在正是奪儲的關鍵時刻,這種背地裡的結黨營私一旦放到了明面上,不僅邕王會得個污名,曹家也會被官家數落。
屏風後,魏行首聽到了老鴇的聲音,急忙問道:「媽媽,春霞呢?你把她怎麼樣了?」
老鴇哼了哼,閉口不答。
趙宗熠微微皺眉,手裡的佩劍倏然出鞘,寒光一閃,老鴇的頭皮莫名發涼,伴隨著髮髻掉到地上,和周圍衙役們的憋笑聲。
老鴇抬手摸了摸,目光逐漸呆滯,頭髮呢?怎麼禿了?
不等她反應,劍鋒已經架到了她的肩膀上,只聽趙宗熠寒聲說道:「把春霞送回來,她少一根汗毛,我剁你一根手指。」
「啊!」
老鴇尖叫,褲頭隱隱發熱,竟然被嚇尿了。
黃色的液體滴在木質地板上,驚得衙役們滿臉嫌棄,連忙後退了幾步,與她保持安全距離。
「快,快去柴房,把春霞帶來!」
得了老鴇的吩咐,龜奴連滾帶爬地跑下了樓。
不一會兒,春霞一個人回來了。
她的手腕上有明顯的麻繩勒痕,臉上也有一個巴掌印。
「姑娘!」
向趙宗熠福身行禮後,著急忙慌地跑到了屏風後面,陪魏行首去了。
老鴇之前確實打過春霞一巴掌,但……沒有掉汗毛吧?
她緊張的把雙手藏進衣袖,大聲威脅道:「你不能動我!我已經讓人去了魯國公府,大東家很快就會派人過來!」
趙宗熠笑了,挽了劍花,收劍入鞘。
「這麼說,魯國公府就是你的倚仗?好,我們就等曹家人來。」
在場的焦巡使和五名衙役也不敢離開,讓樓下的夥計熱了幾壺酒,就在走廊陪著老鴇一起等著曹家來人。
半個多時辰後,寅時初刻。
一輛普普通通的馬車停在了樊樓旁邊的小巷裡,沒過多久,廣雲台以「今晚酒錢全免」為代價,慢慢開始清場。
又過了半個時辰,最後一名客人罵罵咧咧地走後,廣雲台罕見地閉門謝客了。
隨後,馬車上的斗篷男從角門進入樊樓,來到北座的廣雲台,慢慢踏上了樓梯。
焦巡使看到了斗篷男,立即領著衙役們行禮。
「三爺。」
禿頭老鴇委屈地哭嚎道:「三爺!他……太欺負人了!」
斗篷男掀開兜帽,正是曹澤,他看到老鴇的慘樣兒,腳步一頓,錯愕地問道:「你的腦袋怎麼了?頭髮呢?」
老鴇更委屈了,指著趙宗熠,向曹澤告狀:「琅琊世子好生無禮,老奴不過是多說了幾句,就被他用劍削去了頭髮!」
曹澤被她這幅滑稽模樣給逗笑了,轉身向趙宗熠見禮,「世子。」
他也有武散官的官身,蔭補了一個從五品的騎都尉。
趙宗熠也不好拿大,回禮道:「曹三爺。」
要不是有邕王的「撐腰」,曹家根本不會拿正眼看趙宗熠這麼個被貶出京的皇室旁支。
曹澤問道:「聽聞邕王殿下要留世子在府上住一宿,為何世子來了廣雲台?是出了什麼變故嗎?」
「沒什麼變故,是我想要與佳人獨處,所以婉拒了邕王殿下的好意。」
趙宗熠將鍋甩給魏行首,然後又說道:「之所以回到廣雲台,是想要帶走魏行首這麼些年積攢的體己銀子。」
曹澤笑道:「此等小事,何需世子親自跑一趟?世子何不早早歇下,等到天明之時,我再派人將東西送往城外的田莊。」
「曹三爺有所不知啊,事情沒有你想得那麼順利。」
趙宗熠指了指焦巡使和老鴇,漫不經心的說道。
曹澤隨即擰眉,轉身詢問焦巡使:「你怎麼在這兒?」
焦巡使嚇得結巴,「下……下官是得了郭媽媽的授意,過來廣雲台,呃,要強行趕走世子爺。」
「胡鬧!還不退下!」
曹澤喝道。
焦巡使急忙稱是,領著隨行的五名衙役,快步下樓,狼狽地走了。
曹澤又轉身問老鴇,「說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老鴇卻支支吾吾,好似有難言之隱。
曹澤不由得怒目圓瞪,「怎麼?還不想說?是不是你擅自做主,想要將魏氏的銀子占為己有?」
「啊?沒有!三爺,老奴沒有!冤枉啊!」
老鴇哭喊道。
曹澤置若罔聞,喝道:「來人!將這不知死活的東西拖到後院打死!」
跟他一起來的幾名曹家護院都身懷武藝,孔武有力,摩拳擦掌的恐怖模樣嚇得老鴇雙腿癱軟。
老鴇無力地跪倒在地上,哭喊道:「大東家,是少東家瞧不上琅琊世子,覺得將魏行首送給此人,是曹家的賠本買賣……」
大東家是曹澤,但他需要看顧的生意很多,每天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每一個商鋪都照看過來,於是將廣雲台交給了自己的長子曹琢代為打理,也即是老鴇口中的少東家。
「少東家說,若是送給邕王,倒也罷了,現在只是區區一個琅琊世子,曹氏用不著巴結一個落魄的皇室旁支,要老奴從中為難,讓世子爺要麼選人,要麼選財,不可兼得。」
曹澤的臉色黑成了鍋底,他轉身給其中一個護院使了眼色。
那護院的眼中溢出一抹陰狠,邁步來到老鴇的身側,見老鴇還在滔滔不絕,一掌拍在她的頭頂。
「啪嘰!」
腦袋仿佛後世錘爆的西瓜,紅白之物飛濺,無頭之身隨後倒地抽搐,場面甚是駭人。
趙宗熠不禁咋舌,好果決的心腸,好狠厲的手段,不愧是武勛世家。
曹澤仿佛無事發生一般,神情淡然,又派人去了老鴇的房間,拿來了魏行首的金銀首飾和錢箱,以及春霞和小晴的賣身契。
「世子,犯事老奴已死,魏氏的首飾也拿來了,能否一筆勾銷?」
話語雖平淡,卻有咄咄逼人之意。
趙宗熠暗暗感嘆,自身的實力還是太弱,不可能逼著曹家人為此低頭賠罪。
「好,就依曹三爺所言。」
曹澤點點頭,「老夫還有家事要處理,就先告辭了。」
說罷,不帶任何客套,轉身便走了。
那幾個護院從其它房間拿來了一床被褥,將地上的屍體裹了起來,扛在肩上,帶走了。
應該是要找個沒人的地方,將屍體就地掩埋,因為沒有屍體,就沒有兇案,更不會存在兇手了。
趙宗熠看著地上的碎骨與腦漿,喃喃:「曹家……」
屏風那邊的魏行首和春霞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她們聽到外面沒了動靜,才探頭現身。
「爺,大東家走了嗎?」
「嗯,走了。東西都還回來了,我們也準備離開吧。」
趙宗熠轉身將兩個丫鬟的賣身契遞給魏行首,又用劍柄指了指桌上的那包首飾和裝有銀錠的錢箱。
春霞看看自己賣身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這下好了,她與姑娘不用分開了。
她回頭準備檢查包袱里的金銀首飾,忽然看到門口的地板上有一些東西。
「地上是些什麼東西?黏糊糊的……啊!是血!還有眼睛!」
魏行首隱約猜到了什麼,連忙用手捂住了春霞的眼睛,自己卻忍不住乾嘔。
趙宗熠也不便給兩個弱女子解釋如此兇殘的一幕,「嗯,春霞,你先下去叫幾個夥計上來,讓他們找幾個板車,將這些裝著衣服的大木箱都運回城外以東的悠然田莊。」
他背上裝著金銀首飾的包袱,又抱起兩個沉重的錢箱,「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嗯。」
魏行首輕聲應答,用團扇擋住自己的視線,跟在趙宗熠的身後,牽著春霞的手,快步下了樓。
除了那些不重要的旁支,現在的曹氏主家目前分作七房,他們為了家族的興盛不衰,分工明確。
一房襲爵,同時繼承祖輩留下來的武勛人脈,房中子弟自幼需習武,成年後就要從軍,走武將的路子。
二房是走文官的路子,房中子弟無需習武,但必須飽讀詩書,進而科考入仕。
如此,一房和二房掌握著曹家的仕途,也是整個魯國公府的頂樑柱,在族中的話語權最重。
三房和四房負責族中生意和田莊進項,是曹家的經濟命脈,族內的大小開支皆要仰仗這兩房,地位同樣不低。
五房六房負責拓展商路,常年奔波在外。
七房經營祖地,是曹家的一條退路。
不過世事無絕對,若是其它幾房的子弟很優秀,也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博得族內的支持,從而改變命運。
就比如,曹家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曹玹,就是五房出身。
此時此刻。
魯國公府,三房的院落,安憂院。
值夜的丫鬟得了消息,馬上拿著燈籠,輕輕地敲打房門。
「老爺,樊樓的郭媽媽派人傳話,說是琅琊世子在廣雲台鬧事。」
房間裡傳來穿衣服的窸窣聲,「現在是什麼時辰?」
丫鬟聽到自家老爺醒了,立刻進屋點燃了座燈里的蠟燭,「回老爺的話,應該是丑時三刻了。」
通過座燈的火光,可以看到床邊坐著一位約莫四十多歲的男子,他披著一件淡藍色的外袍,神情不悅的問道。
「好大的膽子,敢在廣雲台鬧事,派人去請開封府的王素……」
王素,翰林侍讀,這是沒有品級和實權的官職,專門給皇帝講解史書經義的學士,地位很高的虛職,往往都是朝廷大員的登天梯。
不過,此人除了翰林侍讀,官職後面還跟著幾個字,叫「權知開封府事」,也就是開封府的一把手,正四品。
二把手是判官,從六品,負責審查文籍和審判案件,置二人。
三把手是推官,正七品,也有審案之權,不過主要職責還是管理刑獄和處理文書,置二人。
雖說樊樓之事甚小,只需一位推官到場就可以擺平,但什麼判官推官的,根本入不了曹家的眼。
嗯?一把手為什麼不是開封府尹?
因為開封府是京都,這裡的府尹並不是常置官職,宋初多是儲君歷練之用,正一品或正二品。
一般的時候,開封府都是由權知開封府事(正四品)掌權,負責大小事務,大名鼎鼎的包拯,就曾任這一職務。
「你剛剛說是什麼世子?哪座王府?」
丫鬟回答道:「琅琊世子。」
男人微微愣住,「琅琊世子?就是景懷昨晚提及到的那位琅琊世子?他不是在邕王那兒?怎麼去了廣雲台……難道是因為魏氏之事?」
景懷,曹玹的字。
他這麼一問,把丫鬟給問懵了,這種有關皇室宗親的秘事,曹府的下人如何能知?
曹府的這些當家老爺也是聽曹玹說了一嘴,才知曉了昨天的御書房比試,如此得知了琅琊世子這麼一號人物。
男人一拍大腿,「壞了!此人剛剛得了聖眷,又入了邕王殿下的眼,正是如日方升的時候,曹家怎能因為老夫的這點小事與之交惡?」
他趕忙站了起來,「快!為老夫更衣!」
……
廣雲台。
衙役們剛轉身就看到了樓梯口的老鴇,迅速圍了上去,將她強行拽到了趙宗熠的面前。
老鴇氣得臉皮狂顫,白色的脂粉不停地落下。
「姓焦的,你敢背叛三爺?」
焦巡使不甘示弱,反駁道:「郭媽媽,世子爺與曹家交好,三爺怎麼會針對他?我看是你想要昧下魏行首的銀子,才導致了今日之禍!」
趙宗熠忍不住出聲問道:「這個三爺,是曹家人?」
焦巡使回道:「曹家三房的老爺,曹澤,便是下官所說的三爺,這位貴人也是廣雲台背後的大東家。」
大東家畢竟是商賈之稱,私下喚喚無事,但表面上還是得尊稱曹澤一聲,「三爺」。
趙宗熠對曹家並不了解,默默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便派人知會一聲曹三爺,讓他派人過來處理此事吧。」
曹家如果派人過來,勢必會站在趙宗熠的這一邊,秉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悄悄處理了這件麻煩事。
因為這件事本身就是曹家的問題,首尾都沒料理乾淨,就匆匆將人送給了他,現在出了問題,落得是他琅琊世子的面子嗎?
不,落得是邕王殿下的顏面。
況且,現在正是奪儲的關鍵時刻,這種背地裡的結黨營私一旦放到了明面上,不僅邕王會得個污名,曹家也會被官家數落。
屏風後,魏行首聽到了老鴇的聲音,急忙問道:「媽媽,春霞呢?你把她怎麼樣了?」
老鴇哼了哼,閉口不答。
趙宗熠微微皺眉,手裡的佩劍倏然出鞘,寒光一閃,老鴇的頭皮莫名發涼,伴隨著髮髻掉到地上,和周圍衙役們的憋笑聲。
老鴇抬手摸了摸,目光逐漸呆滯,頭髮呢?怎麼禿了?
不等她反應,劍鋒已經架到了她的肩膀上,只聽趙宗熠寒聲說道:「把春霞送回來,她少一根汗毛,我剁你一根手指。」
「啊!」
老鴇尖叫,褲頭隱隱發熱,竟然被嚇尿了。
黃色的液體滴在木質地板上,驚得衙役們滿臉嫌棄,連忙後退了幾步,與她保持安全距離。
「快,快去柴房,把春霞帶來!」
得了老鴇的吩咐,龜奴連滾帶爬地跑下了樓。
不一會兒,春霞一個人回來了。
她的手腕上有明顯的麻繩勒痕,臉上也有一個巴掌印。
「姑娘!」
向趙宗熠福身行禮後,著急忙慌地跑到了屏風後面,陪魏行首去了。
老鴇之前確實打過春霞一巴掌,但……沒有掉汗毛吧?
她緊張的把雙手藏進衣袖,大聲威脅道:「你不能動我!我已經讓人去了魯國公府,大東家很快就會派人過來!」
趙宗熠笑了,挽了劍花,收劍入鞘。
「這麼說,魯國公府就是你的倚仗?好,我們就等曹家人來。」
在場的焦巡使和五名衙役也不敢離開,讓樓下的夥計熱了幾壺酒,就在走廊陪著老鴇一起等著曹家來人。
半個多時辰後,寅時初刻。
一輛普普通通的馬車停在了樊樓旁邊的小巷裡,沒過多久,廣雲台以「今晚酒錢全免」為代價,慢慢開始清場。
又過了半個時辰,最後一名客人罵罵咧咧地走後,廣雲台罕見地閉門謝客了。
隨後,馬車上的斗篷男從角門進入樊樓,來到北座的廣雲台,慢慢踏上了樓梯。
焦巡使看到了斗篷男,立即領著衙役們行禮。
「三爺。」
禿頭老鴇委屈地哭嚎道:「三爺!他……太欺負人了!」
斗篷男掀開兜帽,正是曹澤,他看到老鴇的慘樣兒,腳步一頓,錯愕地問道:「你的腦袋怎麼了?頭髮呢?」
老鴇更委屈了,指著趙宗熠,向曹澤告狀:「琅琊世子好生無禮,老奴不過是多說了幾句,就被他用劍削去了頭髮!」
曹澤被她這幅滑稽模樣給逗笑了,轉身向趙宗熠見禮,「世子。」
他也有武散官的官身,蔭補了一個從五品的騎都尉。
趙宗熠也不好拿大,回禮道:「曹三爺。」
要不是有邕王的「撐腰」,曹家根本不會拿正眼看趙宗熠這麼個被貶出京的皇室旁支。
曹澤問道:「聽聞邕王殿下要留世子在府上住一宿,為何世子來了廣雲台?是出了什麼變故嗎?」
「沒什麼變故,是我想要與佳人獨處,所以婉拒了邕王殿下的好意。」
趙宗熠將鍋甩給魏行首,然後又說道:「之所以回到廣雲台,是想要帶走魏行首這麼些年積攢的體己銀子。」
曹澤笑道:「此等小事,何需世子親自跑一趟?世子何不早早歇下,等到天明之時,我再派人將東西送往城外的田莊。」
「曹三爺有所不知啊,事情沒有你想得那麼順利。」
趙宗熠指了指焦巡使和老鴇,漫不經心的說道。
曹澤隨即擰眉,轉身詢問焦巡使:「你怎麼在這兒?」
焦巡使嚇得結巴,「下……下官是得了郭媽媽的授意,過來廣雲台,呃,要強行趕走世子爺。」
「胡鬧!還不退下!」
曹澤喝道。
焦巡使急忙稱是,領著隨行的五名衙役,快步下樓,狼狽地走了。
曹澤又轉身問老鴇,「說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老鴇卻支支吾吾,好似有難言之隱。
曹澤不由得怒目圓瞪,「怎麼?還不想說?是不是你擅自做主,想要將魏氏的銀子占為己有?」
「啊?沒有!三爺,老奴沒有!冤枉啊!」
老鴇哭喊道。
曹澤置若罔聞,喝道:「來人!將這不知死活的東西拖到後院打死!」
跟他一起來的幾名曹家護院都身懷武藝,孔武有力,摩拳擦掌的恐怖模樣嚇得老鴇雙腿癱軟。
老鴇無力地跪倒在地上,哭喊道:「大東家,是少東家瞧不上琅琊世子,覺得將魏行首送給此人,是曹家的賠本買賣……」
大東家是曹澤,但他需要看顧的生意很多,每天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每一個商鋪都照看過來,於是將廣雲台交給了自己的長子曹琢代為打理,也即是老鴇口中的少東家。
「少東家說,若是送給邕王,倒也罷了,現在只是區區一個琅琊世子,曹氏用不著巴結一個落魄的皇室旁支,要老奴從中為難,讓世子爺要麼選人,要麼選財,不可兼得。」
曹澤的臉色黑成了鍋底,他轉身給其中一個護院使了眼色。
那護院的眼中溢出一抹陰狠,邁步來到老鴇的身側,見老鴇還在滔滔不絕,一掌拍在她的頭頂。
「啪嘰!」
腦袋仿佛後世錘爆的西瓜,紅白之物飛濺,無頭之身隨後倒地抽搐,場面甚是駭人。
趙宗熠不禁咋舌,好果決的心腸,好狠厲的手段,不愧是武勛世家。
曹澤仿佛無事發生一般,神情淡然,又派人去了老鴇的房間,拿來了魏行首的金銀首飾和錢箱,以及春霞和小晴的賣身契。
「世子,犯事老奴已死,魏氏的首飾也拿來了,能否一筆勾銷?」
話語雖平淡,卻有咄咄逼人之意。
趙宗熠暗暗感嘆,自身的實力還是太弱,不可能逼著曹家人為此低頭賠罪。
「好,就依曹三爺所言。」
曹澤點點頭,「老夫還有家事要處理,就先告辭了。」
說罷,不帶任何客套,轉身便走了。
那幾個護院從其它房間拿來了一床被褥,將地上的屍體裹了起來,扛在肩上,帶走了。
應該是要找個沒人的地方,將屍體就地掩埋,因為沒有屍體,就沒有兇案,更不會存在兇手了。
趙宗熠看著地上的碎骨與腦漿,喃喃:「曹家……」
屏風那邊的魏行首和春霞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她們聽到外面沒了動靜,才探頭現身。
「爺,大東家走了嗎?」
「嗯,走了。東西都還回來了,我們也準備離開吧。」
趙宗熠轉身將兩個丫鬟的賣身契遞給魏行首,又用劍柄指了指桌上的那包首飾和裝有銀錠的錢箱。
春霞看看自己賣身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這下好了,她與姑娘不用分開了。
她回頭準備檢查包袱里的金銀首飾,忽然看到門口的地板上有一些東西。
「地上是些什麼東西?黏糊糊的……啊!是血!還有眼睛!」
魏行首隱約猜到了什麼,連忙用手捂住了春霞的眼睛,自己卻忍不住乾嘔。
趙宗熠也不便給兩個弱女子解釋如此兇殘的一幕,「嗯,春霞,你先下去叫幾個夥計上來,讓他們找幾個板車,將這些裝著衣服的大木箱都運回城外以東的悠然田莊。」
他背上裝著金銀首飾的包袱,又抱起兩個沉重的錢箱,「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嗯。」
魏行首輕聲應答,用團扇擋住自己的視線,跟在趙宗熠的身後,牽著春霞的手,快步下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