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沙沙刻鋼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人說:人一生最幸福的無疑是那些寂寞的少年時光。回想當年我插班到曹埠初中上學,度過了比較充實的青春韶華,難忘純真最好的同學朋友,還有那個年代的特有的汽油燈、鋼板蠟紙……現在生產鋼板、鐵筆、蠟紙和油印機的廠家想已煙消雲散。但在當時,這種印刷設備可是曾經風靡一時。每當想起它們,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現一片片帶著濃濃油墨味兒的文學小報……前幾日,和同學談起少年辦報的經歷,又勾起了我對往日的眷戀之情。

  拜讀《紅岩》里辦《挺進報》,革命者辦報是那麼的高危艱辛,我們呢,也一樣的不輕鬆,屬於半地下工作,凡事都得我們幾個意趣相投的夥伴自己來,文字由編輯組長黃紅旗把關,文摘有我來收集,美術有汪備戰負責,編報紙白天做是隱蔽的,幾個人默默地做基礎工作,下了晚自習和凌晨上學之前,才是我們真正的天。仿佛刀耕火種,什麼事大家都興沖沖地來試試勁,特別是捋起袖子挑燈夜戰,在黎明時分頂著寒氣,聽那刻鋼板的聲音沙沙沙,有如春蠶吐絲,不絕如縷。我們都沒有練過刻蠟板的基本功,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刻鋼板是個仔細活兒。不能刻得太輕,太輕了,所刻內容印不出來;刻重了,油印時油墨滲得多,所刻內容濃墨重彩同樣不清楚。初刻時往往輕重難以把握,甚至還常常戳破蠟紙,開了天窗,補救辦法是用紙將蠟紙上的洞貼牢,不然漏油墨,給所印的紙張打上不應有的墨斑;或者把蠟紙放在油漆桌面的光潔處,用鐵筆的塑料杆上頭光滑的「後肚兒」,在出錯的地方,輕輕地研磨,可以把刻毛了的蠟質重新勻在刻出的槽道里。然後,點燃一根火柴,火柴著了一下,立即吹滅,趁熱把火柴頭貼近要修改之處熏一下,這地方的蠟紙就立刻恢復了原樣,重新刻寫,就可以把錯誤糾正過來。

  汪備戰學習、做作業不用功,刻蠟板卻非常用心。他相貌堂堂,字也漂亮,版式設計有板有眼。鋼板刻印出來的圖案,最大的毛病是鐵筆游移後留下的線條,絲絲筋筋、毛毛糙糙,不夠美觀。為此,我們發明出了磨擦刻寫法:即用鐵筆光滑的筆端,在勾勒出來的部位輕輕磨動,以把上面的蠟層磨薄、塊面勻稱平滑、但又不能有丁點磨破為最佳。這樣油印出來的作品,才會顯得猶如鉛印般勻稱美觀。

  學校辦公室里有油印機,我們通關係弄到了辦公室的鑰匙,在清晨上學以前偷偷跑進來調製油墨油印。大約是冬天天氣寒冷,油墨有點凝固,我們就摻些火油什麼的,使厚薄均勻、恰到好處。不一會功夫,幾十張文學小報就有如滾燙的燒餅一樣新鮮出爐了。小報刊載有我們自己創作的詩歌散文、有篆刻楹聯漫畫、甚至還有參與討論以及連載的欄目,如同突然變出的一張張賞心悅目的新面孔,呈現在每一個同學面前,大家爭睹為快,津津樂道。小報還被作為禮品送給其他學校的同學。

  往事如行雲流水,滌去許多忽略不計的微塵和雜質後,總是留下一些金燦燦的記憶,鮮艷奪目地閃爍在我們的心空。小報文學,其實就是我們心中一縷璀璨奪目的星光,映照著那些激情燃燒的日子。我們竟那麼地喜歡刻蠟板!在蠟紙上刻寫鋼板,那響聲真是好聽。雖然忙碌辛苦但是我們還是很開心,也蠻有專業精神,手裡就像是握著一份神聖的責任,完工以後聞著那油墨香,HIGH得不行。在生活那麼單調黯淡的年代,它簡直就是娛樂呢。當時我們幾個人的字都還是不錯的,刻鋼板時,更要刻意地寫成仿宋體,印出來蠻好看呢,可惜沒有保留下幾張!俗話說:百年以上無廢紙,小報其實也是我們火紅的青春歲月的見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