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第二天一大早,李陽便出門了,乘坐車輛來到了鳳凰山。他在公墓區入口處買了一束鮮花,懷著沉重的心情緩緩步入公墓區。
看著眼前那一座座墓碑,他的心中滿是感慨,那些曾經與他一起在風裡來、雨里去,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如今卻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存在,化作了一段簡短的文字、一張凝固的照片、一個冰冷的盒子、一塊沉默的石碑以及一段深深烙印在他心底的回憶。
往昔的他們是那樣鮮活、充滿活力,仿佛還在眼前歡笑打鬧,可如今卻已天人永隔。
李陽默默地在戰友們的墓前一一駐足,輕輕為他們擺上鮮花,虔誠地倒上酒,又點燃香菸。
當他來到肖順江和葉松的墓前時,發現不知何時已經有人擺放了幾支鬱金香,白色、紅色與黃色的花朵相互交織,沒有精緻的包裝,也未曾捆束,像是自種的或是採摘的。
李陽看著那些花,輕聲說道:「你們倒是熱鬧,獨留我一人在此。」說完,他緩緩轉身,離開了墓地。
隨後,李陽坐車來到了谷角鎮,走進正廣場中。往昔這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此刻或是中午的原因,卻顯得格外冷清孤寂。
他看到楊萬軍摩托修理店中正在忙碌地為客人修理摩托車的小劉。李陽走上前去打招呼:「你在這裡上班啊。」
小劉蹲在地上,聽到聲音抬起頭看向他,回應道:「小陽哥,你怎麼來了?」
李陽說道:「我想上山去看看。」
小劉立刻站起身來:「那我陪你上去吧。」
李陽有些詫異:「你不上班嗎?」
這時,一個胖胖的、光著上身只穿著短袖的老闆走了出來,問道:「小劉啊,你在和誰說話呢?」
看到李陽後,疑惑地問道:「這位是誰啊?」
李陽回答:「我是他朋友,剛好看見他,所以過來聊聊。」
小劉提高音量說道:「這位是李陽,上次這場大火的救火英雄,我們當時在林場見過一次。他說他想上山上去看一看,叫我和他一起去呢。」
老闆接著說道:「哦,是你呀,我在新聞上看到你了,傷好了?」
李陽說道:「好了。老闆店裡要是忙,我一個人上去就可以了。」
老闆連忙擺手:「不忙,現在有什麼忙的,他是在修自己的摩托車。只是你們走路上山的話還是太遠了,起碼要兩三個小時,現在太陽大,時間又長,不安全。」
他指了指停在邊上的212說:「你們開我車上去吧,別看這車是一輛老款式的越野車,是我淘來的。但是越野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之前的火災,現在從楊莊之前挖的防火隔離帶上去,然後沿著山里修了一條山路走,一直到北山往下角村出來,中間村里都有小路,這條路現在上山既方便了越野愛好者又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李陽有些驚訝:「沒想到這麼快啊。」
老闆感慨地說:「畢竟上次的教訓太深刻了。只是這一路不太好走,但開車總歸比走路強一些,不過得開越野車才行。」
李陽客氣地說:「那怎麼好意思呢。」
老闆笑著說:「沒得關係,你會開車吧?」
李陽回答:「會開車的,手動擋的麵包車都開過,給店裡面拉貨什麼的。」
隨後,老闆到旁邊把車開了出來,停在路邊。老闆驕傲地介紹道:「這輛車是我剛從二手車市場淘來的呀。」
李陽仔細打量著車輛,車身擁有硬朗且復古的外觀設計。車身整體呈軍綠色,這種顏色賦予了它一種經典且堅毅的氣質。
車身線條簡潔而筆直,展現出一種粗獷的美感。車輛配備了黑色的大尺寸輪胎,輪胎上有著明顯的胎紋,也彰顯了其越野性能。
車輛的前臉設計簡潔,圓形的前大燈透露出一種復古的氣息。車頭的保險槓粗壯有力,車頂上覆蓋著深綠色的帆布軟頂,加鉚釘工藝,增添了車輛的獨特風格。
整車不僅具備了實用的越野性能,其復古的外觀設計更是讓人聯想到它在過去歲月中所經歷的風雨與輝煌。
李陽打量了一番,讚嘆道:「這真是一款融合了歷史韻味與實用功能的經典車型。你這車改得很不錯嘛,我都不好意思開了。」
老闆滿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麼關係,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這就是二手車呀,而且改的也是上一個車主留下的。」
這時,老闆娘聽到車輛動靜便從樓上下來,看到車便問老闆沒好氣道:「你又要出去釣魚啊?」
老闆趕忙回答:「沒有。小劉和這個李陽同志要上山去祭奠一下他的戰友和父親,我讓他們開我的車上去快一點。」
老闆娘聽聞沒有說話。老闆又說道:「這車別看它老,可有勁得很,而且還有差速鎖,走這種土路一點問題都沒有。」
李陽連忙解釋:「我倒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怕把你的車給弄壞了。」
老闆:「沒關係,這車就是用來走爛路的」
老闆娘從旁邊的小賣部買了水和麵包放在車上,說道:「現在上山熱得很,要多帶點水。」
然後放了幾瓶在車后座。小劉也坐到了副駕駛位置,李陽上車後向山頂出發。
他們決定從楊莊上去,沿山嶺向北走,從下角村回來。進山的路雖然是土路,但還算平整,只是坡度比較陡,彎道比較急,路面有些不平整,小坑窪和小石頭比較多,還有一些被雨水沖刷形成的小溝,但對於這輛硬派越野車來說,都並非難以克服的問題。
車輛行駛途中,李陽問道:「你上來過嗎?」
小劉回答:「之前上來過,村裡的老人帶著我上來,說是怕我父親和劉伯他們找不到回去路。」
小劉接著問道:「你呢,你也是來給他們帶路的嗎?」
李陽眼神有些空洞,緩緩說道:「我是來看他們的。也看一看我們曾經守護的這片青山,也許他們並不想下山,就想留在這。他們想回去的可能都回去了,不想回去的,估計是想留在這片山里。」
說完,他停頓了一下,又輕聲說道:「要是我當時也死在了這裡,我是願意把家就安在這個山上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視野還開闊。」
顛簸地行駛了一段路程後,車輛來到了山林中間對應谷角鎮位置的半山腰。李陽把車靠邊停下,說道:「我們從這上最高的那個山頭上去看看。」
於是,李陽提著一籃菊花,和小劉向山頭上出發。
這片區域被大火無情地焚燒過後,只剩下了黑色與灰色相間的枯木、枯枝和枯葉。
然而,在這片焦土之上,地上已經冒出了幾厘米長的嫩草,燻黑的樹幹也漸漸長出了綠芽,彰顯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經過半個小時的徒步,他們來到了李陽曾經登上過的山頭。只是此時的景象與當時相比,可謂天差地別。
當時是火光沖天,煙霧繚繞,視線模糊不清,半米之內都難以看清事物,兩步之外便是一片混沌未知。
而今日來到山頂,晴空萬里,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視野極為開闊,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下的三個村莊,它們宛如三個小小的由火柴盒子組成,安靜地坐落在大地之上。
田野里的老牛在悠閒地吃草,野花也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近在眼前。以前這山上全是參天大樹,雜草叢生,如今雜草已超不過一人高。
樹木也大多只剩下了光杆,或是被攔腰截斷,只餘下黑色的木樁,訴說著那場大火的慘烈。山頂的清風輕輕拂過,仿佛是戰友們的輕聲問候,涼快而又帶著一絲溫暖。
李陽雙眼微紅,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又無比洪亮地向他們喊道:「兄弟們,我來看你們來了!」他想再說些什麼卻是哽咽住了。
話音落下,他緩緩舉起手中的那籃菊花,然後用力地將菊花灑向空中。
剎那間,菊花如同一場繽紛的花雨,在空中肆意飛舞。那一朵朵菊花,潔白如雪,金黃似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光芒。
它們從空中緩緩散落,有的花瓣輕盈地飄落遠方,如同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則直直地墜下,仿佛是戰士堅毅地奔赴戰場。
每一朵菊花,都像是承載著李陽對戰友們深深的思念和無盡的敬意,在風中飄散,最終輕輕地落在了這片他們曾經守護過的土地上。
向南望去,青陽市那林立的高樓清晰可見;向北看,山脈連綿無盡,一直伸向遠方;東面則是汪林江,以及遠處的林場生活區和辦公區,林場中人們的活動也能清晰地映入眼帘,一切都已恢復了往日的生機,遠處經濟區的車輛也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隨後,李陽拿出美酒和打開零食放在山頂上「來,我們慢慢聊,慢慢喝」
下了山頂,李陽問道:「這山上還有哪裡值得一去的呢?」
小劉說道:「往前走有一個山頭,朝向兩面是懸崖絕壁,在絕壁上有一條路。」
李陽聽聞,說道:「去那裡看一看。」
又行駛了一小段路程,向北走了一小段之後,來到了小劉所說的地方。
李陽並沒有去那條絕壁的小路,也沒有登上山頂,這個山頭比前面的那個山頭更加陡峭。
在山腳向下看去,可以看到江面,甚至能看到從林場生活區來的那條沿江公路蜿蜒曲折地延伸向遠方。
看到山體上除了靠江的那一面是懸崖絕壁的山體,靠路的這一面也有一大塊,像刀削一樣平整的大石壁,李陽不禁遐想,若是在古代,一定會有文人騷客在這上面刻下這場大火的的經歷吧。
李陽望著這片曾經戰鬥過、如今卻已物是人非的地方,心中滿是對往昔的追憶與對戰友們的思念,久久難以釋懷。心想如果是我應當用如何的語言紀念這英雄壯舉。
英雄記
群山環抱,烈火滔天,
綠林深處,火蛇無邊,
血肉之軀,臨危不懼,
熱血青春,同歸於盡。
鐵血染紅山河,英雄行遍人間,
青松仰止瞻榮范,碧草聆聽訴壯言。
30顆星落長夜,光芒不再,
鐵血男兒一往前,絕不回頭。
壯志未愁,夢未了,
仰天嘆,天道無常。
家人喚響徹山谷,
親人悲驚盪雲霄。
火光散去,星空沉寂。
君立雲端,我站地上。
遙相問,可安詳,
你笑庵守望,匯聚成光。
英雄志,莫要忘。
張開雙臂護蒼茫,
讓每個春季都有花開的聲響。
英魂永存,
在山裡,
在心上。
這時,小劉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小陽哥,在想什麼呢?」
李陽微微回過神,輕聲應道:「沒什麼,走吧回去了,天色不早了。」
言罷,二人回到車中,繼續向前行駛一段路程後,便朝著山下駛去。行至下角村路段,下山之路愈發平緩,雖無鮮明路徑,但沿著山谷與溪流蜿蜒盤旋,終回下角村。
一路下來,也看不見不見山火痕跡,許是因這邊山谷狹窄,村莊是分散的緣故吧。
出了村來到大路上,約摸過了半小時,抵達谷角鎮街上,將車歸還老闆。老闆熱情相邀:「吃了飯再走啊。」
李陽微笑婉拒:「不用了,謝謝。」道罷謝,登上鄉村小客車,返回了市區,時已黃昏。
換乘公交,回到家裡。李母已備好晚餐等候,並未多過問行程,然關愛之意,溢於言表,李陽亦能真切感知。
吃飯間也主動交代了今天的行程,還說了今天在山上心裏面想的那首打油詩,讓李母評價評價。
在家休整了兩日,吳慧倩發來消息詢問:「在家還是出去旅遊了?」
李陽回覆:「在家呢。」吳慧倩隨即告知:「那你明日一早來大隊一下吧,省里專家要來做心理疏導與評估。」
次日清晨,李陽依言來到大隊,遇見郭斌。郭斌問道:「你上次心理評估做了沒?」
李陽搖頭:「不知是啥。你呢?」
郭斌嘴角上揚,略帶得意:「我上次做完便通過了,這次本不想來,隊長執意讓我再來聊聊。咱這心理素質,在部隊時就過硬得很,以許是天生。」
評估完畢,郭斌歸隊,李陽正欲回家,葉隊叫住他:「下午你沒事吧?」
李陽回答答:「沒事啊。」葉隊繼而說道:「哦,那好,下午吳慧倩與宣傳科同事要去雀翎公園做消防主題宣傳活動,你隨他們一起去,幫忙搬搬物件、發放禮品什麼的。」
李陽欣然應允:「行,正想了解宣傳工作呢。」與吳慧倩確認出發時間為午後兩點,一起去吃了飯,回來李陽幫忙將易拉寶、道具禮品一一搬上消防車。
三人乘車來到雀翎公園廣場旁的空地上。這個公園位於幾個小區的中間,是一個以消防為主題的公園。
公園廣場上,充氣城堡、小沙坑,等遊樂設施處也有小朋友在嬉鬧玩耍,彼時漸近黃昏,暑氣漸消,諸多家長領著孩子陸續外出,小商販們亦紛紛就位,套圈的、賣氣球的、打氣球的,賣玩具,賣零食的熱鬧非凡。
車剛停穩,小朋友們便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著問題。
吳慧倩耐心解答,並講解消防車的工具與功能,那模樣恰似幼兒園老師般和藹可親。
李陽與駕駛員則忙著搬卸物品,擺放桌椅、易拉寶展示牌,堆好小禮品。
小朋友們見了禮品,皆眼饞不已。吳慧倩見狀,笑著說:「想要嗎?」眾小朋友大聲回「想要」
吳:「可以拿,但要先回答問題哦。」
吳慧倩高聲招呼:「要禮物的小朋友們都過來,我要提問呢!」
邊說手中還晃動著小禮物,更多的小朋友圍了過來。吳慧倩便開始詢問防火防電防氣的小知識。
比如火警電話是多少啊,小朋友能不能在房間裡玩火機啊等等,大些的孩子或已上幼兒園,多能輕鬆應答。
小些的則在家長提示下作答。小朋友們都去回答問題了,李陽與駕駛員便輕鬆許多。不用再抱著小朋友上上下下觀賞車輛了。
過了一會吳慧倩又道:「大家都拿到禮物了嗎?」孩子們有的答有,有的答沒有。
吳慧倩接著說:「沒有拿到禮物的小朋友也沒有關係,那我們來接下來再玩個小遊戲,凡是參與的小朋友都有禮物,好不好?」
小朋友們歡呼雀躍。吳慧倩給未得禮物的孩子發放小滅火器等小道具等,說道:「等下兩位哥哥,一個扮菸頭,一個扮火苗,你們就是勇敢的消防小衛士,當他們靠近我時,我就大聲呼喊,你們就拿著手中的玩具上來消滅他們保護我,好不好?」
小朋友們齊聲高喊:「好!」
在孩子們眼中,這不過是一場打小怪獸的遊戲。李陽正愣神間,駕駛員已套上香菸道具,無辜望向李陽,似在說:「沒錯,火苗服是你的。」
李陽無奈,只得穿上火焰道具服。吳慧倩對二人叮囑:「準備好了嗎?火苗先躺地上,菸頭待會喊開始就跳過來點著火苗,火苗再慢慢起身撲向我,我就在旁邊講這個故事。」
遊戲開始,吳慧倩:「有人在路邊亂扔了一個菸頭,然後不小心點燃了旁邊的雜物。然後雜物就燃起熊熊的大火。」
菸頭靠近堆積的紙箱,點燃後,李陽扮作的火苗從箱中鑽出,起身變大,張牙舞爪撲向吳慧倩。吳慧倩佯裝驚慌失措,邊跑邊呼救:「請你們保護我一下,好嗎!」
說完,先是大一些的孩子沖了上來,其他孩子亦緊隨其後。他們對著火苗和菸頭又打又踹,想要把他們趕出去,小一些的孩子不明白,見吳慧倩張開的手臂,便徑直撲了過去,一個兩個三個都衝進她的懷裡,險些讓她一個屁股墩坐地上。
大一些的孩子則揮舞著小玩具,奮力拍打火苗菸頭,想要把他們趕離了吳慧倩的身邊,趕出了舞台,那股子認真勁兒,小朋友們每一次對玩具服的敲擊都讓李陽內心觸動。
夕陽餘暉灑在孩子們的臉上,金燦燦的。李陽透過面罩望去,那分明就是生命的光,未來的希望。
(完)
看著眼前那一座座墓碑,他的心中滿是感慨,那些曾經與他一起在風裡來、雨里去,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如今卻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存在,化作了一段簡短的文字、一張凝固的照片、一個冰冷的盒子、一塊沉默的石碑以及一段深深烙印在他心底的回憶。
往昔的他們是那樣鮮活、充滿活力,仿佛還在眼前歡笑打鬧,可如今卻已天人永隔。
李陽默默地在戰友們的墓前一一駐足,輕輕為他們擺上鮮花,虔誠地倒上酒,又點燃香菸。
當他來到肖順江和葉松的墓前時,發現不知何時已經有人擺放了幾支鬱金香,白色、紅色與黃色的花朵相互交織,沒有精緻的包裝,也未曾捆束,像是自種的或是採摘的。
李陽看著那些花,輕聲說道:「你們倒是熱鬧,獨留我一人在此。」說完,他緩緩轉身,離開了墓地。
隨後,李陽坐車來到了谷角鎮,走進正廣場中。往昔這裡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此刻或是中午的原因,卻顯得格外冷清孤寂。
他看到楊萬軍摩托修理店中正在忙碌地為客人修理摩托車的小劉。李陽走上前去打招呼:「你在這裡上班啊。」
小劉蹲在地上,聽到聲音抬起頭看向他,回應道:「小陽哥,你怎麼來了?」
李陽說道:「我想上山去看看。」
小劉立刻站起身來:「那我陪你上去吧。」
李陽有些詫異:「你不上班嗎?」
這時,一個胖胖的、光著上身只穿著短袖的老闆走了出來,問道:「小劉啊,你在和誰說話呢?」
看到李陽後,疑惑地問道:「這位是誰啊?」
李陽回答:「我是他朋友,剛好看見他,所以過來聊聊。」
小劉提高音量說道:「這位是李陽,上次這場大火的救火英雄,我們當時在林場見過一次。他說他想上山上去看一看,叫我和他一起去呢。」
老闆接著說道:「哦,是你呀,我在新聞上看到你了,傷好了?」
李陽說道:「好了。老闆店裡要是忙,我一個人上去就可以了。」
老闆連忙擺手:「不忙,現在有什麼忙的,他是在修自己的摩托車。只是你們走路上山的話還是太遠了,起碼要兩三個小時,現在太陽大,時間又長,不安全。」
他指了指停在邊上的212說:「你們開我車上去吧,別看這車是一輛老款式的越野車,是我淘來的。但是越野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之前的火災,現在從楊莊之前挖的防火隔離帶上去,然後沿著山里修了一條山路走,一直到北山往下角村出來,中間村里都有小路,這條路現在上山既方便了越野愛好者又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李陽有些驚訝:「沒想到這麼快啊。」
老闆感慨地說:「畢竟上次的教訓太深刻了。只是這一路不太好走,但開車總歸比走路強一些,不過得開越野車才行。」
李陽客氣地說:「那怎麼好意思呢。」
老闆笑著說:「沒得關係,你會開車吧?」
李陽回答:「會開車的,手動擋的麵包車都開過,給店裡面拉貨什麼的。」
隨後,老闆到旁邊把車開了出來,停在路邊。老闆驕傲地介紹道:「這輛車是我剛從二手車市場淘來的呀。」
李陽仔細打量著車輛,車身擁有硬朗且復古的外觀設計。車身整體呈軍綠色,這種顏色賦予了它一種經典且堅毅的氣質。
車身線條簡潔而筆直,展現出一種粗獷的美感。車輛配備了黑色的大尺寸輪胎,輪胎上有著明顯的胎紋,也彰顯了其越野性能。
車輛的前臉設計簡潔,圓形的前大燈透露出一種復古的氣息。車頭的保險槓粗壯有力,車頂上覆蓋著深綠色的帆布軟頂,加鉚釘工藝,增添了車輛的獨特風格。
整車不僅具備了實用的越野性能,其復古的外觀設計更是讓人聯想到它在過去歲月中所經歷的風雨與輝煌。
李陽打量了一番,讚嘆道:「這真是一款融合了歷史韻味與實用功能的經典車型。你這車改得很不錯嘛,我都不好意思開了。」
老闆滿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麼關係,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這就是二手車呀,而且改的也是上一個車主留下的。」
這時,老闆娘聽到車輛動靜便從樓上下來,看到車便問老闆沒好氣道:「你又要出去釣魚啊?」
老闆趕忙回答:「沒有。小劉和這個李陽同志要上山去祭奠一下他的戰友和父親,我讓他們開我的車上去快一點。」
老闆娘聽聞沒有說話。老闆又說道:「這車別看它老,可有勁得很,而且還有差速鎖,走這種土路一點問題都沒有。」
李陽連忙解釋:「我倒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怕把你的車給弄壞了。」
老闆:「沒關係,這車就是用來走爛路的」
老闆娘從旁邊的小賣部買了水和麵包放在車上,說道:「現在上山熱得很,要多帶點水。」
然後放了幾瓶在車后座。小劉也坐到了副駕駛位置,李陽上車後向山頂出發。
他們決定從楊莊上去,沿山嶺向北走,從下角村回來。進山的路雖然是土路,但還算平整,只是坡度比較陡,彎道比較急,路面有些不平整,小坑窪和小石頭比較多,還有一些被雨水沖刷形成的小溝,但對於這輛硬派越野車來說,都並非難以克服的問題。
車輛行駛途中,李陽問道:「你上來過嗎?」
小劉回答:「之前上來過,村裡的老人帶著我上來,說是怕我父親和劉伯他們找不到回去路。」
小劉接著問道:「你呢,你也是來給他們帶路的嗎?」
李陽眼神有些空洞,緩緩說道:「我是來看他們的。也看一看我們曾經守護的這片青山,也許他們並不想下山,就想留在這。他們想回去的可能都回去了,不想回去的,估計是想留在這片山里。」
說完,他停頓了一下,又輕聲說道:「要是我當時也死在了這裡,我是願意把家就安在這個山上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視野還開闊。」
顛簸地行駛了一段路程後,車輛來到了山林中間對應谷角鎮位置的半山腰。李陽把車靠邊停下,說道:「我們從這上最高的那個山頭上去看看。」
於是,李陽提著一籃菊花,和小劉向山頭上出發。
這片區域被大火無情地焚燒過後,只剩下了黑色與灰色相間的枯木、枯枝和枯葉。
然而,在這片焦土之上,地上已經冒出了幾厘米長的嫩草,燻黑的樹幹也漸漸長出了綠芽,彰顯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經過半個小時的徒步,他們來到了李陽曾經登上過的山頭。只是此時的景象與當時相比,可謂天差地別。
當時是火光沖天,煙霧繚繞,視線模糊不清,半米之內都難以看清事物,兩步之外便是一片混沌未知。
而今日來到山頂,晴空萬里,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視野極為開闊,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下的三個村莊,它們宛如三個小小的由火柴盒子組成,安靜地坐落在大地之上。
田野里的老牛在悠閒地吃草,野花也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近在眼前。以前這山上全是參天大樹,雜草叢生,如今雜草已超不過一人高。
樹木也大多只剩下了光杆,或是被攔腰截斷,只餘下黑色的木樁,訴說著那場大火的慘烈。山頂的清風輕輕拂過,仿佛是戰友們的輕聲問候,涼快而又帶著一絲溫暖。
李陽雙眼微紅,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又無比洪亮地向他們喊道:「兄弟們,我來看你們來了!」他想再說些什麼卻是哽咽住了。
話音落下,他緩緩舉起手中的那籃菊花,然後用力地將菊花灑向空中。
剎那間,菊花如同一場繽紛的花雨,在空中肆意飛舞。那一朵朵菊花,潔白如雪,金黃似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光芒。
它們從空中緩緩散落,有的花瓣輕盈地飄落遠方,如同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則直直地墜下,仿佛是戰士堅毅地奔赴戰場。
每一朵菊花,都像是承載著李陽對戰友們深深的思念和無盡的敬意,在風中飄散,最終輕輕地落在了這片他們曾經守護過的土地上。
向南望去,青陽市那林立的高樓清晰可見;向北看,山脈連綿無盡,一直伸向遠方;東面則是汪林江,以及遠處的林場生活區和辦公區,林場中人們的活動也能清晰地映入眼帘,一切都已恢復了往日的生機,遠處經濟區的車輛也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隨後,李陽拿出美酒和打開零食放在山頂上「來,我們慢慢聊,慢慢喝」
下了山頂,李陽問道:「這山上還有哪裡值得一去的呢?」
小劉說道:「往前走有一個山頭,朝向兩面是懸崖絕壁,在絕壁上有一條路。」
李陽聽聞,說道:「去那裡看一看。」
又行駛了一小段路程,向北走了一小段之後,來到了小劉所說的地方。
李陽並沒有去那條絕壁的小路,也沒有登上山頂,這個山頭比前面的那個山頭更加陡峭。
在山腳向下看去,可以看到江面,甚至能看到從林場生活區來的那條沿江公路蜿蜒曲折地延伸向遠方。
看到山體上除了靠江的那一面是懸崖絕壁的山體,靠路的這一面也有一大塊,像刀削一樣平整的大石壁,李陽不禁遐想,若是在古代,一定會有文人騷客在這上面刻下這場大火的的經歷吧。
李陽望著這片曾經戰鬥過、如今卻已物是人非的地方,心中滿是對往昔的追憶與對戰友們的思念,久久難以釋懷。心想如果是我應當用如何的語言紀念這英雄壯舉。
英雄記
群山環抱,烈火滔天,
綠林深處,火蛇無邊,
血肉之軀,臨危不懼,
熱血青春,同歸於盡。
鐵血染紅山河,英雄行遍人間,
青松仰止瞻榮范,碧草聆聽訴壯言。
30顆星落長夜,光芒不再,
鐵血男兒一往前,絕不回頭。
壯志未愁,夢未了,
仰天嘆,天道無常。
家人喚響徹山谷,
親人悲驚盪雲霄。
火光散去,星空沉寂。
君立雲端,我站地上。
遙相問,可安詳,
你笑庵守望,匯聚成光。
英雄志,莫要忘。
張開雙臂護蒼茫,
讓每個春季都有花開的聲響。
英魂永存,
在山裡,
在心上。
這時,小劉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小陽哥,在想什麼呢?」
李陽微微回過神,輕聲應道:「沒什麼,走吧回去了,天色不早了。」
言罷,二人回到車中,繼續向前行駛一段路程後,便朝著山下駛去。行至下角村路段,下山之路愈發平緩,雖無鮮明路徑,但沿著山谷與溪流蜿蜒盤旋,終回下角村。
一路下來,也看不見不見山火痕跡,許是因這邊山谷狹窄,村莊是分散的緣故吧。
出了村來到大路上,約摸過了半小時,抵達谷角鎮街上,將車歸還老闆。老闆熱情相邀:「吃了飯再走啊。」
李陽微笑婉拒:「不用了,謝謝。」道罷謝,登上鄉村小客車,返回了市區,時已黃昏。
換乘公交,回到家裡。李母已備好晚餐等候,並未多過問行程,然關愛之意,溢於言表,李陽亦能真切感知。
吃飯間也主動交代了今天的行程,還說了今天在山上心裏面想的那首打油詩,讓李母評價評價。
在家休整了兩日,吳慧倩發來消息詢問:「在家還是出去旅遊了?」
李陽回覆:「在家呢。」吳慧倩隨即告知:「那你明日一早來大隊一下吧,省里專家要來做心理疏導與評估。」
次日清晨,李陽依言來到大隊,遇見郭斌。郭斌問道:「你上次心理評估做了沒?」
李陽搖頭:「不知是啥。你呢?」
郭斌嘴角上揚,略帶得意:「我上次做完便通過了,這次本不想來,隊長執意讓我再來聊聊。咱這心理素質,在部隊時就過硬得很,以許是天生。」
評估完畢,郭斌歸隊,李陽正欲回家,葉隊叫住他:「下午你沒事吧?」
李陽回答答:「沒事啊。」葉隊繼而說道:「哦,那好,下午吳慧倩與宣傳科同事要去雀翎公園做消防主題宣傳活動,你隨他們一起去,幫忙搬搬物件、發放禮品什麼的。」
李陽欣然應允:「行,正想了解宣傳工作呢。」與吳慧倩確認出發時間為午後兩點,一起去吃了飯,回來李陽幫忙將易拉寶、道具禮品一一搬上消防車。
三人乘車來到雀翎公園廣場旁的空地上。這個公園位於幾個小區的中間,是一個以消防為主題的公園。
公園廣場上,充氣城堡、小沙坑,等遊樂設施處也有小朋友在嬉鬧玩耍,彼時漸近黃昏,暑氣漸消,諸多家長領著孩子陸續外出,小商販們亦紛紛就位,套圈的、賣氣球的、打氣球的,賣玩具,賣零食的熱鬧非凡。
車剛停穩,小朋友們便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著問題。
吳慧倩耐心解答,並講解消防車的工具與功能,那模樣恰似幼兒園老師般和藹可親。
李陽與駕駛員則忙著搬卸物品,擺放桌椅、易拉寶展示牌,堆好小禮品。
小朋友們見了禮品,皆眼饞不已。吳慧倩見狀,笑著說:「想要嗎?」眾小朋友大聲回「想要」
吳:「可以拿,但要先回答問題哦。」
吳慧倩高聲招呼:「要禮物的小朋友們都過來,我要提問呢!」
邊說手中還晃動著小禮物,更多的小朋友圍了過來。吳慧倩便開始詢問防火防電防氣的小知識。
比如火警電話是多少啊,小朋友能不能在房間裡玩火機啊等等,大些的孩子或已上幼兒園,多能輕鬆應答。
小些的則在家長提示下作答。小朋友們都去回答問題了,李陽與駕駛員便輕鬆許多。不用再抱著小朋友上上下下觀賞車輛了。
過了一會吳慧倩又道:「大家都拿到禮物了嗎?」孩子們有的答有,有的答沒有。
吳慧倩接著說:「沒有拿到禮物的小朋友也沒有關係,那我們來接下來再玩個小遊戲,凡是參與的小朋友都有禮物,好不好?」
小朋友們歡呼雀躍。吳慧倩給未得禮物的孩子發放小滅火器等小道具等,說道:「等下兩位哥哥,一個扮菸頭,一個扮火苗,你們就是勇敢的消防小衛士,當他們靠近我時,我就大聲呼喊,你們就拿著手中的玩具上來消滅他們保護我,好不好?」
小朋友們齊聲高喊:「好!」
在孩子們眼中,這不過是一場打小怪獸的遊戲。李陽正愣神間,駕駛員已套上香菸道具,無辜望向李陽,似在說:「沒錯,火苗服是你的。」
李陽無奈,只得穿上火焰道具服。吳慧倩對二人叮囑:「準備好了嗎?火苗先躺地上,菸頭待會喊開始就跳過來點著火苗,火苗再慢慢起身撲向我,我就在旁邊講這個故事。」
遊戲開始,吳慧倩:「有人在路邊亂扔了一個菸頭,然後不小心點燃了旁邊的雜物。然後雜物就燃起熊熊的大火。」
菸頭靠近堆積的紙箱,點燃後,李陽扮作的火苗從箱中鑽出,起身變大,張牙舞爪撲向吳慧倩。吳慧倩佯裝驚慌失措,邊跑邊呼救:「請你們保護我一下,好嗎!」
說完,先是大一些的孩子沖了上來,其他孩子亦緊隨其後。他們對著火苗和菸頭又打又踹,想要把他們趕出去,小一些的孩子不明白,見吳慧倩張開的手臂,便徑直撲了過去,一個兩個三個都衝進她的懷裡,險些讓她一個屁股墩坐地上。
大一些的孩子則揮舞著小玩具,奮力拍打火苗菸頭,想要把他們趕離了吳慧倩的身邊,趕出了舞台,那股子認真勁兒,小朋友們每一次對玩具服的敲擊都讓李陽內心觸動。
夕陽餘暉灑在孩子們的臉上,金燦燦的。李陽透過面罩望去,那分明就是生命的光,未來的希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