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治佛之事
沒過兩日,何雲率領著騎兵親衛營,馬蹄揚起陣陣塵土,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景城。
舊州城之所以未被選作行政中心,實是因為歷經戰火,破敗不堪。城中建築大多損毀,光是修繕就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
再者,景城乃是馮公的家鄉。此次歸來,何雲心中也惦記著拜託馮公之事,想了解進展如何。
可馮公只是告訴何雲等待即可,讓自己不必擔心。
馮公都如此說了,何雲只能耐心等待了。
時光的腳步已快邁向七月份。依著歷史軌跡,朝廷治佛運動即將拉開帷幕。
何雲對佛教向來無感。前些日子,有關修建佛寺以及佛僧的牒文如雪片般飛來,他皆懶得處理,一股腦兒地擱置在一旁。
在他心中,這些佛僧肆意擴張、占據資源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果不其然,何雲回到景城沒幾日,便收到了官家詔令。
各道、州、府、縣、鎮、村、坊,唯有那些獲賜名號的寺院可一切如舊,其餘無詔賜名號者,皆要關閉廢除。
寺院中的功德佛像以及僧人尼姑,需遷出合併至保留的寺院安置。
天下各縣城內,若根本無詔賜名號的寺院,便在應廢除的寺院中挑選寶德房屋最多的,僧人、尼姑寺院各留一所;若無尼姑居住,則只保留僧人寺院一所。
各二百戶以上的軍鎮、城邑、村坊,依縣城規定辦理。邊遠州郡無詔賜名號的寺院,為僧人、尼姑各保留兩所。
且今後嚴禁修建新寺院。
王公貴戚以及各道節度使、刺史以下之人,不准再上奏請求創建寺院或開設戒壇。
男女若有出家志願,需由父母、祖父母決定,孤兒則由同住的伯叔兄長決定,獲准方可出家。
男子年滿十五歲以上,能念一百頁經文或讀五百頁經文者,女子年滿十三歲以上,能念七十頁經文或讀三百頁經文者,方可向官府申請削髮,還需由錄事參軍判官考核念讀經文。
在未削髮時,須保留髮髻,私自削髮者,勒令還俗,師主判重杖之刑,還俗後服役三年。
兩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處設置戒壇,待受戒之時,兩京委任祠部派官員引試,大名府等三處只委任本州府判官錄事參軍引試。
私自受戒者,本人、師主、臨壇三綱、主事僧尼,均依私自削髮例懲治。
凡應削髮受戒之人,由各地上奏朝廷,等詔令下達後由祠部發給憑證,方可削髮受戒。
凡男女其父母、祖父母健在,又無其他兒子服侍奉養者,不准出家。
曾犯有罪行、受過官司刑責之人;背棄父母之人;逃亡的奴婢;奸人細作;惡逆黨徒;山林強盜;未捕獲的賊黨;負罪潛逃之人,均不准削髮出家。
如有寺院擅自收容,本人以及師主、三綱、主事僧尼、隔壁同住的僧人,都要收審,上奏聽候裁決。
何雲對整治天下佛寺之舉,自是舉雙手贊成。收到旨意後,他即刻派遣白岩帶著大軍前往各縣配合治佛。
高平之戰後,各鎮節度使多數聽從朝廷調令。如今的大周,經過前段時間的整軍,禁軍已達十幾萬之眾,雖大多並非精銳,但此刻又有誰敢輕易造次?
以至於天下佛寺在這場整治行動中毫無反抗之力。
況且整頓佛僧佛寺之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好的。
光是安置各種人口,甚至還有不少寺廟還是逃犯的生存之地。
這次倒好,一一全部抓捕,剛來不久達霍啟便出去巡視整頓了。
節度使府中關於佛的政務也開始多了起來,還好有不少杜崇文幫忙處理。
何雲主要是檢查一下沒問題,直接蓋章即可。
除此之外還在等待馮公的消息,畢竟拿下乾符縣的走私物資後,大部分物資都原封未動。
他深知自己是為官家鎮守邊疆,況且,他已通過馮公將何繼筠之事呈遞給了官家。
想來,官家或許已經開始著手處理,至於後續如何發展,何雲決定不再過多參與。
這些物資怕是有不少要上交出去,所以他只取用了少量的一部分。
沒隔幾日,何雲便收到了馮道傳來的帖子,邀他前去馮府喝茶。
何雲心中存疑:喝茶?他自是不信只是單純喝茶,料想定是官家有了新的旨意。
於是,當日他便前往馮府。
在馮府小廝的引領下,何雲來到一處幽靜的涼亭。
只見亭中棋盤已擺好,身後有僕人恭敬伺候著,一旁的火爐上茶水正咕嚕咕嚕翻滾著熱氣。
何雲見此場景,不禁一愣,還真是喝茶啊。
何雲上前向馮道行禮,說道:「見過馮公,不知馮公最近可好?若是還有需要可直接向某說。」
馮道微笑著回應:「何使君不必在意,老夫就是一個糟老頭子,沒什麼其他需求。」
「不過聽說何使君的棋藝高超,不然對弈一局如何,老夫也是好奇得很吶。」
馮道隻字不提其他事情,仿佛此次邀請真的只是為了下棋。何雲看著馮道,感覺如在打謎語一般,不明所以,但也不好多問。
「馮公如此盛情難卻,某若拒絕也頗為無理了。」
說罷,何雲便依著當下的習慣盤腿而坐。
在這個時代,椅子之類的坐具還未普及。何雲起初很不習慣,甚至還找木匠打造了不少椅子。
但在馮公府上,只能入鄉隨俗。若是在宮廷之中,那可就要行跪坐之禮了。
旁邊的丫鬟輕步上前為何雲倒上茶水。
何雲本沒打算喝,可目光掃過茶杯時,卻驚訝地發現,馮公倒的茶水與自己平日裡喝法頗為相似。
這馮公竟學了自己的泡茶方式,何雲心中詫異,沒想到自己泡茶的習慣竟流傳了出去。
不過他也只是短暫驚訝,並未太過在意,畢竟喝茶方式並非獨家所有。
半個時辰悄然過去,何雲已然沉浸在棋局之中。他心中暗嘆,這馮公的棋藝竟如此之高。
與杜崇文相比,簡直有雲泥之別。馮公可真是個高手。此時馮道也不得不承認,在棋藝方面,何雲確實實力強勁。
可馮道浸淫棋道已久,他以天下為棋,以勢成道。最終,何雲還是輸了這局棋。
何雲頗感意外,他在節度使府中與眾人對弈,從未輸過,他精通各種棋藝技巧、布局謀略,然而今日卻敗下陣來。
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認真地下過棋了。
舊州城之所以未被選作行政中心,實是因為歷經戰火,破敗不堪。城中建築大多損毀,光是修繕就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
再者,景城乃是馮公的家鄉。此次歸來,何雲心中也惦記著拜託馮公之事,想了解進展如何。
可馮公只是告訴何雲等待即可,讓自己不必擔心。
馮公都如此說了,何雲只能耐心等待了。
時光的腳步已快邁向七月份。依著歷史軌跡,朝廷治佛運動即將拉開帷幕。
何雲對佛教向來無感。前些日子,有關修建佛寺以及佛僧的牒文如雪片般飛來,他皆懶得處理,一股腦兒地擱置在一旁。
在他心中,這些佛僧肆意擴張、占據資源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果不其然,何雲回到景城沒幾日,便收到了官家詔令。
各道、州、府、縣、鎮、村、坊,唯有那些獲賜名號的寺院可一切如舊,其餘無詔賜名號者,皆要關閉廢除。
寺院中的功德佛像以及僧人尼姑,需遷出合併至保留的寺院安置。
天下各縣城內,若根本無詔賜名號的寺院,便在應廢除的寺院中挑選寶德房屋最多的,僧人、尼姑寺院各留一所;若無尼姑居住,則只保留僧人寺院一所。
各二百戶以上的軍鎮、城邑、村坊,依縣城規定辦理。邊遠州郡無詔賜名號的寺院,為僧人、尼姑各保留兩所。
且今後嚴禁修建新寺院。
王公貴戚以及各道節度使、刺史以下之人,不准再上奏請求創建寺院或開設戒壇。
男女若有出家志願,需由父母、祖父母決定,孤兒則由同住的伯叔兄長決定,獲准方可出家。
男子年滿十五歲以上,能念一百頁經文或讀五百頁經文者,女子年滿十三歲以上,能念七十頁經文或讀三百頁經文者,方可向官府申請削髮,還需由錄事參軍判官考核念讀經文。
在未削髮時,須保留髮髻,私自削髮者,勒令還俗,師主判重杖之刑,還俗後服役三年。
兩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處設置戒壇,待受戒之時,兩京委任祠部派官員引試,大名府等三處只委任本州府判官錄事參軍引試。
私自受戒者,本人、師主、臨壇三綱、主事僧尼,均依私自削髮例懲治。
凡應削髮受戒之人,由各地上奏朝廷,等詔令下達後由祠部發給憑證,方可削髮受戒。
凡男女其父母、祖父母健在,又無其他兒子服侍奉養者,不准出家。
曾犯有罪行、受過官司刑責之人;背棄父母之人;逃亡的奴婢;奸人細作;惡逆黨徒;山林強盜;未捕獲的賊黨;負罪潛逃之人,均不准削髮出家。
如有寺院擅自收容,本人以及師主、三綱、主事僧尼、隔壁同住的僧人,都要收審,上奏聽候裁決。
何雲對整治天下佛寺之舉,自是舉雙手贊成。收到旨意後,他即刻派遣白岩帶著大軍前往各縣配合治佛。
高平之戰後,各鎮節度使多數聽從朝廷調令。如今的大周,經過前段時間的整軍,禁軍已達十幾萬之眾,雖大多並非精銳,但此刻又有誰敢輕易造次?
以至於天下佛寺在這場整治行動中毫無反抗之力。
況且整頓佛僧佛寺之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好的。
光是安置各種人口,甚至還有不少寺廟還是逃犯的生存之地。
這次倒好,一一全部抓捕,剛來不久達霍啟便出去巡視整頓了。
節度使府中關於佛的政務也開始多了起來,還好有不少杜崇文幫忙處理。
何雲主要是檢查一下沒問題,直接蓋章即可。
除此之外還在等待馮公的消息,畢竟拿下乾符縣的走私物資後,大部分物資都原封未動。
他深知自己是為官家鎮守邊疆,況且,他已通過馮公將何繼筠之事呈遞給了官家。
想來,官家或許已經開始著手處理,至於後續如何發展,何雲決定不再過多參與。
這些物資怕是有不少要上交出去,所以他只取用了少量的一部分。
沒隔幾日,何雲便收到了馮道傳來的帖子,邀他前去馮府喝茶。
何雲心中存疑:喝茶?他自是不信只是單純喝茶,料想定是官家有了新的旨意。
於是,當日他便前往馮府。
在馮府小廝的引領下,何雲來到一處幽靜的涼亭。
只見亭中棋盤已擺好,身後有僕人恭敬伺候著,一旁的火爐上茶水正咕嚕咕嚕翻滾著熱氣。
何雲見此場景,不禁一愣,還真是喝茶啊。
何雲上前向馮道行禮,說道:「見過馮公,不知馮公最近可好?若是還有需要可直接向某說。」
馮道微笑著回應:「何使君不必在意,老夫就是一個糟老頭子,沒什麼其他需求。」
「不過聽說何使君的棋藝高超,不然對弈一局如何,老夫也是好奇得很吶。」
馮道隻字不提其他事情,仿佛此次邀請真的只是為了下棋。何雲看著馮道,感覺如在打謎語一般,不明所以,但也不好多問。
「馮公如此盛情難卻,某若拒絕也頗為無理了。」
說罷,何雲便依著當下的習慣盤腿而坐。
在這個時代,椅子之類的坐具還未普及。何雲起初很不習慣,甚至還找木匠打造了不少椅子。
但在馮公府上,只能入鄉隨俗。若是在宮廷之中,那可就要行跪坐之禮了。
旁邊的丫鬟輕步上前為何雲倒上茶水。
何雲本沒打算喝,可目光掃過茶杯時,卻驚訝地發現,馮公倒的茶水與自己平日裡喝法頗為相似。
這馮公竟學了自己的泡茶方式,何雲心中詫異,沒想到自己泡茶的習慣竟流傳了出去。
不過他也只是短暫驚訝,並未太過在意,畢竟喝茶方式並非獨家所有。
半個時辰悄然過去,何雲已然沉浸在棋局之中。他心中暗嘆,這馮公的棋藝竟如此之高。
與杜崇文相比,簡直有雲泥之別。馮公可真是個高手。此時馮道也不得不承認,在棋藝方面,何雲確實實力強勁。
可馮道浸淫棋道已久,他以天下為棋,以勢成道。最終,何雲還是輸了這局棋。
何雲頗感意外,他在節度使府中與眾人對弈,從未輸過,他精通各種棋藝技巧、布局謀略,然而今日卻敗下陣來。
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認真地下過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