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收尾
日落西山,那如血的殘陽映照在大地上,長達幾個時辰的廝殺與追擊終於落下帷幕。
除了部分跪在地上的俘虜之外,再無敵軍身影。
長蘆大道兩邊,早已經被染成了觸目驚心的血紅色,屍體層層堆疊,已然堆成了小山。
血水肆意流淌,已經匯聚成溪流,緩緩流入河道中。
何雲踩著那被血色浸透的泥土,滿地的鮮血、殘肢斷臂與那艷紅的殘陽相互映射著。
屬下士兵此時正在收拾殘局,地面上的、甲冑、兵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
除了這些便是讓人欣喜的便是遙輦百林的人頭。
這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此戰損失慘重,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傷亡。
何雲望著四周的慘狀,心中滿是沉重。
看著倒在一旁的契丹旗幟,何雲也是深深地嘆了口氣。
實話說,他確實小視了契丹。
他精心訓練的大軍已經損失近半。
而步兵也就剩下幾百人了,受傷者更是不在少數。
好在此處距離景城也不算太遠,至於那些重傷者能不能撐過去,那只能看運氣了。
只是沒想到此次契丹跑出來了近五千人馬。除了少數投降的一千人之外,大多數已經戰死沙場。
就在這時,舊州城姍姍來遲的將軍前來支援。
當看到滿地的屍體的時候,這位將軍咽了咽口水,心中也是震驚不已,他可是知道這些逃出來的都是契丹精銳。
光是看此時的場面,都已經想到戰況的慘狀了。
他身後不少人士兵已經瑟瑟發抖。
「這就是大周的禁軍嗎,竟如此可怕!」他暗自慶幸,還好自己之前也沒得罪過何雲。
當得知韓通將軍派來的支援大軍已經到了,何雲帶著親衛,騎著馬就去迎接了。
此事湊巧得很,偏偏剛結束戰鬥,援兵就到了。
這讓人感覺就像是在搶功勞的。然而,何雲確實誤會了。
他們雖然進攻了舊州城,但是也是打了一天,才清繳完城內的契丹軍。這才抽調一大軍前去支援。但明顯被人誤會了。
「何將軍,某好像來的不是很巧啊,哈哈哈。」仲大田摸著額頭的冷汗,尷尬地說道。
仲大田能怎麼說,說自己救援不及時,或者說自己來搶功勞的?
要是一些鎮兵,打的山匪,他還說不定真搶了。
但是面對大周禁軍,此時他是一點心都不敢。
何雲聽後也是微微一笑,說道:「仲將軍言重了,有此心意,何某感激不盡。」
「如此正好,有仲將軍幫忙,幫忙押送一些俘虜。」何雲說道。
「梁廉過來,幫忙把遙輦百林人頭送過去,正好仲將軍幫忙護送。」
「諾。」
梁廉一聽就明白了,什麼押送,說白了就是去邀功的,也是做給諸位看的。
仲大田一聽,眼神中也是充滿了敬意,這特麼連遙輦百林大將軍都被斬於馬下。
這何將軍也太猛了吧,這特麼以後誰敢對大周禁軍有意見。
何雲想法不一樣,這群俘虜留在他這裡還是個定時炸彈,要不是為了邀功,他真想都給他斬了。
誰讓這個時代還有獻俘這一說法。
正巧仲大田到來給了他的大忙,他也懶得去管理俘虜問題。交給韓通元帥頭疼去吧。
仲大田也不敢怠慢,親自押送俘虜離開。
而何雲看著戰場,一臉感慨,
艹皿艹,辛苦大半年,真是一路回到解放前。
「你說顏狄指揮使戰死了?」何雲再次確認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是的,虞帥。」
劉海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著。
眾人都知道顏狄是何雲之前的親衛出身,沒想到這次居然掛了。
戰場上意外頻繁,誰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何雲有些略微傷感,說起顏狄,那可是可靠忠誠的漢子。
沒想到自己手下率先陣亡的大將居然是他。看著劉海還有話要說的樣子,估計還有其他情況。
「說吧。」何雲說道,
「還有什麼都一併說出來。」
劉海聽到之後,便如實回答:「還有鄭澎指揮使,斷了一臂,目前還在昏迷當中。」
「王彥指揮使,中了一箭,目前並無大礙。」
「其他都頭、十將,損失大半,具體還在統計。」
何雲聽後,心情愈發沉重。
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遠超他的想像,還好指揮使就死了一個,不然真的心疼死了。
在古代培養武將真的不容易啊。
何雲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從未有過的慘重損失,讓何雲緩緩回過神來。
他不禁思索,還是得搞點黑科技,在這冷兵器時代,打仗死人實在是太多了。
是夜,長蘆燈火長明,也是個不眠之夜。
戰場打掃、傷員救治、埋鍋造飯、紮營下寨等諸多瑣事,就讓何雲忙得不可開交。
沒辦法,此次身邊人手有限,光是戰場上六千多具屍體就夠讓人頭疼的了。
當然,隨著景城方向的人馬來援之後,這些瑣事便有了幫手,但依舊十分忙碌。
光是屍體,何雲都要安排人進行挖坑處理,不然的話,就會污染水源,引起瘟疫。
這種常識何雲還是很清楚的。
次日一早,何雲頂著黑眼圈,疲憊地走出營帳。
他確實沒睡好,一晚上的忙碌讓他身心俱疲。
你以為打仗就是干一架就完事了?光是戰後處理就忙碌了一整晚,
要不是親衛看不下去了,攔截了想要前來匯報問題之人,何雲指不定還要干到天亮。
此時,戰後統計也已經出來了。
依舊是劉鶴前來匯報戰況,他看著何雲疲憊的模樣,心中滿是敬佩。
「周軍昨天斬獲契丹四千二百七十四人,俘獲契丹九百八十三人。如今還有少許潰散未及清剿。」
劉鶴清晰地匯報著戰果。
「大周此次戰死一千九百七十七人,其中步兵一千二百二十一人,騎兵七百五十六人。」
「受傷九百五十九人,其中包括重傷三百三十六人。」
「收穫甲冑、兵器共計八千餘件。」
……
一連串的數字,勾勒出這場慘烈戰鬥的輪廓。
此時的狀況令人憂心,騎兵現在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可用,步兵更是慘不忍睹,現在僅僅只有幾百人了。
要不是之前擴軍了,只怕現在連補充兵力都沒法進行了。
除了部分跪在地上的俘虜之外,再無敵軍身影。
長蘆大道兩邊,早已經被染成了觸目驚心的血紅色,屍體層層堆疊,已然堆成了小山。
血水肆意流淌,已經匯聚成溪流,緩緩流入河道中。
何雲踩著那被血色浸透的泥土,滿地的鮮血、殘肢斷臂與那艷紅的殘陽相互映射著。
屬下士兵此時正在收拾殘局,地面上的、甲冑、兵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
除了這些便是讓人欣喜的便是遙輦百林的人頭。
這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此戰損失慘重,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傷亡。
何雲望著四周的慘狀,心中滿是沉重。
看著倒在一旁的契丹旗幟,何雲也是深深地嘆了口氣。
實話說,他確實小視了契丹。
他精心訓練的大軍已經損失近半。
而步兵也就剩下幾百人了,受傷者更是不在少數。
好在此處距離景城也不算太遠,至於那些重傷者能不能撐過去,那只能看運氣了。
只是沒想到此次契丹跑出來了近五千人馬。除了少數投降的一千人之外,大多數已經戰死沙場。
就在這時,舊州城姍姍來遲的將軍前來支援。
當看到滿地的屍體的時候,這位將軍咽了咽口水,心中也是震驚不已,他可是知道這些逃出來的都是契丹精銳。
光是看此時的場面,都已經想到戰況的慘狀了。
他身後不少人士兵已經瑟瑟發抖。
「這就是大周的禁軍嗎,竟如此可怕!」他暗自慶幸,還好自己之前也沒得罪過何雲。
當得知韓通將軍派來的支援大軍已經到了,何雲帶著親衛,騎著馬就去迎接了。
此事湊巧得很,偏偏剛結束戰鬥,援兵就到了。
這讓人感覺就像是在搶功勞的。然而,何雲確實誤會了。
他們雖然進攻了舊州城,但是也是打了一天,才清繳完城內的契丹軍。這才抽調一大軍前去支援。但明顯被人誤會了。
「何將軍,某好像來的不是很巧啊,哈哈哈。」仲大田摸著額頭的冷汗,尷尬地說道。
仲大田能怎麼說,說自己救援不及時,或者說自己來搶功勞的?
要是一些鎮兵,打的山匪,他還說不定真搶了。
但是面對大周禁軍,此時他是一點心都不敢。
何雲聽後也是微微一笑,說道:「仲將軍言重了,有此心意,何某感激不盡。」
「如此正好,有仲將軍幫忙,幫忙押送一些俘虜。」何雲說道。
「梁廉過來,幫忙把遙輦百林人頭送過去,正好仲將軍幫忙護送。」
「諾。」
梁廉一聽就明白了,什麼押送,說白了就是去邀功的,也是做給諸位看的。
仲大田一聽,眼神中也是充滿了敬意,這特麼連遙輦百林大將軍都被斬於馬下。
這何將軍也太猛了吧,這特麼以後誰敢對大周禁軍有意見。
何雲想法不一樣,這群俘虜留在他這裡還是個定時炸彈,要不是為了邀功,他真想都給他斬了。
誰讓這個時代還有獻俘這一說法。
正巧仲大田到來給了他的大忙,他也懶得去管理俘虜問題。交給韓通元帥頭疼去吧。
仲大田也不敢怠慢,親自押送俘虜離開。
而何雲看著戰場,一臉感慨,
艹皿艹,辛苦大半年,真是一路回到解放前。
「你說顏狄指揮使戰死了?」何雲再次確認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是的,虞帥。」
劉海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著。
眾人都知道顏狄是何雲之前的親衛出身,沒想到這次居然掛了。
戰場上意外頻繁,誰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何雲有些略微傷感,說起顏狄,那可是可靠忠誠的漢子。
沒想到自己手下率先陣亡的大將居然是他。看著劉海還有話要說的樣子,估計還有其他情況。
「說吧。」何雲說道,
「還有什麼都一併說出來。」
劉海聽到之後,便如實回答:「還有鄭澎指揮使,斷了一臂,目前還在昏迷當中。」
「王彥指揮使,中了一箭,目前並無大礙。」
「其他都頭、十將,損失大半,具體還在統計。」
何雲聽後,心情愈發沉重。
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遠超他的想像,還好指揮使就死了一個,不然真的心疼死了。
在古代培養武將真的不容易啊。
何雲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從未有過的慘重損失,讓何雲緩緩回過神來。
他不禁思索,還是得搞點黑科技,在這冷兵器時代,打仗死人實在是太多了。
是夜,長蘆燈火長明,也是個不眠之夜。
戰場打掃、傷員救治、埋鍋造飯、紮營下寨等諸多瑣事,就讓何雲忙得不可開交。
沒辦法,此次身邊人手有限,光是戰場上六千多具屍體就夠讓人頭疼的了。
當然,隨著景城方向的人馬來援之後,這些瑣事便有了幫手,但依舊十分忙碌。
光是屍體,何雲都要安排人進行挖坑處理,不然的話,就會污染水源,引起瘟疫。
這種常識何雲還是很清楚的。
次日一早,何雲頂著黑眼圈,疲憊地走出營帳。
他確實沒睡好,一晚上的忙碌讓他身心俱疲。
你以為打仗就是干一架就完事了?光是戰後處理就忙碌了一整晚,
要不是親衛看不下去了,攔截了想要前來匯報問題之人,何雲指不定還要干到天亮。
此時,戰後統計也已經出來了。
依舊是劉鶴前來匯報戰況,他看著何雲疲憊的模樣,心中滿是敬佩。
「周軍昨天斬獲契丹四千二百七十四人,俘獲契丹九百八十三人。如今還有少許潰散未及清剿。」
劉鶴清晰地匯報著戰果。
「大周此次戰死一千九百七十七人,其中步兵一千二百二十一人,騎兵七百五十六人。」
「受傷九百五十九人,其中包括重傷三百三十六人。」
「收穫甲冑、兵器共計八千餘件。」
……
一連串的數字,勾勒出這場慘烈戰鬥的輪廓。
此時的狀況令人憂心,騎兵現在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可用,步兵更是慘不忍睹,現在僅僅只有幾百人了。
要不是之前擴軍了,只怕現在連補充兵力都沒法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