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韋月將的奏疏(求追讀,求票票!)
夜空黑沉沉的,不見一絲光,躲藏在樹梢的知了發出入夏以來最為響亮的鳴叫。
已經子時了,還是沒有一絲風,這是要下雨的節奏。
韋月將如是想著。
身為欲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學士,他不會因為一家之言就去死諫陛下。
出了衛王府,他用儘自己積攢的人脈關係,多方面探聽,最終悲哀地發現,武、韋所做,比衛王之所言有過而無不及。
簡陋的書房外,傳來遲緩的腳步聲。
一個老嫗掌著油燈,推門而入:「將兒,這麼晚了,怎麼還不睡?」
「阿母,您怎麼來了?」韋月將急忙起身欲扶母親坐下。
「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兒如此頹敗?」韋母看到韋月將凝結的眉頭,問道。
韋月將正愁無人傾訴心聲,見母親詢問,想到母親孜孜不倦的教誨,或許他能從母親口中得知答案。
於是,從入衛王府開始到自己調查的結果,悉數講給母親聽。
良久之後。
韋母望著眼前這個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心中垂淚:孩子終究還是長大了。
「阿母,阿母。」
韋月將見母親久久不語,輕聲喚著。
「將兒,阿母從小教你識字讀書,教你仁義禮智,學習古君子之風。」
「在哺育你束髮成人那一刻,阿母的使命已經結束。有些事你得自己做決定。」
「阿母相信,我兒無論做什麼,都不會讓阿母失望。」
「當然不會!」韋月將語氣堅決。
韋母點點頭,沉默轉身,離開了書房。
韋月將望著母親佝僂的身影,終於坐回書桌,攤開奏本,俯身奮筆疾書。
若是他此刻抬頭,必能看到母親掌著熄滅的油燈,就站在窗外,靜靜地窺視他,兩滴淚水沿著溝壑曲折而下。
【昔孔子論《詩》以《關雎》為始,言后妃者人倫之本,理亂之端也。……今武氏三思,進出宮禁如入無人之境,其內行相事,反易國政,為天下所患。
中宮韋氏,以色誘人,見之外臣竟毫不避諱。……
臣伏願陛下覽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為重,下以蒼生在念。誅殺武、韋二者,以敬祖宗在天之靈】
【臣韋月將泣血力奏】
筆停。
韋月將看著自己這篇奏章,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是落地。
當他抬頭望向窗外時,韋母的身影已經被淅淅瀝瀝的雨線取而代之。
……
從昨夜子時開始,直到現在,雨都沒停。
細密的雨點如柳絮,綠了芭蕉,驚了碧湖,盪起圈圈漣漪,將金碧巍峨的宮檐洗刷的更加莊重威嚴。
飛仙殿外,竇筱低垂著頭,背對著殿內。
從殿內傳出的歡聲笑語,襲擾著她的思緒。
殿內。
韋後與武三思相對而坐,中間的矮几上擺放著雙陸棋盤。
天子李顯,眉眼含笑,跪坐一側,手裡握著雙色玉制籌碼。
「陛下,臣的籌碼還剩多少?今日皇后運氣真的好極了。」武三思苦著臉問李顯。
李顯低頭仔細數了數手裡籌碼,笑道:「哈哈。你的籌碼不多矣。」
「唉!」武三思苦笑一聲,對韋後連連求饒:「皇后娘娘,您富甲天下,何必咄咄逼人啊!臣太難了!」
「哈哈,今日難得手氣爆漲,本宮定要殺三思個片甲不留!」韋後掩面微笑,望向武三思的鳳眸中,蘊含著某種道不明的意味。
一局畢。
李顯打著哈欠,揉了揉發紅的眼眶,摸著鼻子道:「你們玩罷。今日雨天,朕格外睏覺,且先走一步。」
「陛下……」韋後不滿地望向李顯。
「誒!朕著實堅持不住。三思就代朕陪果兒玩樂吧。」
說罷,李顯竟真的起身,頭也不回地離去。
偌大的飛仙殿內,只剩下了武三思與韋後。
韋後放下雙陸棋子,眉眼含羞,直勾勾地望向武三思。
武三思當然知曉她是何意,兩人深入交流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他輕車熟路地將韋後抱起,附耳小聲問:「娘娘可需臣幫忙寬衣解帶否?」
這句話韋後聽了多次,但每當武三思說出口時,身體就會忍不住發出一陣顫慄。
那是因違背禮教而得到快感的顫慄,是因為背著丈夫與外臣魚歡的竊喜,更是因為自己距離武曌更進一步的自豪。
武曌有的,她也有;武曌享受過的,她正在享受;武曌君臨天下,她正在為此努力,相信不日便會實現。
旖旎的飛仙殿內,韋後淺唱低吟,武三思旦旦而伐,兩人都從對方身上索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快感……
李顯一路打著哈欠回到迎仙宮,正準備臥榻休憩,一個內侍抱著百官的奏章走了進來。
他眉頭一皺,「怎麼還有這麼多奏章?送到飛仙殿去……罷了,先放下,朕看完再休息吧!」
現在果兒玩的正開心,這些煩心事就不打擾她了。
內侍將奏章放到御案上。
竇筱自然而然地跪坐在側,仔細將奏章分門別類,這種事她做了很多次了。
只不過,服侍對象變了而已,曾經是服侍的是上官婉兒,現在的主人卻是天子李顯。
緊急重要的奏章放到左側,次一級放中間,上疏罵武、韋,噴皇帝的放右邊。
忽然。
竇筱翻動的手停滯了。
因為奏章上的落筆名為:韋月將。
衛王的囑咐適時迴響耳邊:『叫韋月將的太學子弟,會上一道奏疏,你要讓皇帝看見。』
她偷偷瞟了眼已經開始游離幻境的李顯,鬼使神差地將韋月將的奏章放到了左側第三本。
然後當做什麼都沒看到,繼續分門別類。
很快奏章分類完畢。
竇筱起身:「陛下,可以批閱了。」
「嗯,啊!這麼快……嘶,呼!」李顯迷離地吐出一口煙霧。
神遊良久,李顯終於緩過神來,在竇筱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坐到御案前。
翻開左側第一本奏摺,是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的告急奏章:突厥默啜部,正厲兵秣馬,似有南下跡象,請求朝廷派兵協防。
第二本奏摺,是來自雍州同官縣的加急奏章:同官發生大雨雹,漂溺人居四百家,請朝廷撥糧賑災。
李顯一一批覆:照准!
竇筱默默站在李顯身側,放在小腹的手,緊張兮兮地握著在一起。此刻那顆本該平靜如水的心臟,跳的比殿外下落雨滴更快。
她甚至感覺身體跟隨強烈的心跳而前後晃動。為了壓下心中恐慌,只能將頭埋的更低。
終於李顯翻開了第三道奏疏。
已經子時了,還是沒有一絲風,這是要下雨的節奏。
韋月將如是想著。
身為欲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學士,他不會因為一家之言就去死諫陛下。
出了衛王府,他用儘自己積攢的人脈關係,多方面探聽,最終悲哀地發現,武、韋所做,比衛王之所言有過而無不及。
簡陋的書房外,傳來遲緩的腳步聲。
一個老嫗掌著油燈,推門而入:「將兒,這麼晚了,怎麼還不睡?」
「阿母,您怎麼來了?」韋月將急忙起身欲扶母親坐下。
「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兒如此頹敗?」韋母看到韋月將凝結的眉頭,問道。
韋月將正愁無人傾訴心聲,見母親詢問,想到母親孜孜不倦的教誨,或許他能從母親口中得知答案。
於是,從入衛王府開始到自己調查的結果,悉數講給母親聽。
良久之後。
韋母望著眼前這個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心中垂淚:孩子終究還是長大了。
「阿母,阿母。」
韋月將見母親久久不語,輕聲喚著。
「將兒,阿母從小教你識字讀書,教你仁義禮智,學習古君子之風。」
「在哺育你束髮成人那一刻,阿母的使命已經結束。有些事你得自己做決定。」
「阿母相信,我兒無論做什麼,都不會讓阿母失望。」
「當然不會!」韋月將語氣堅決。
韋母點點頭,沉默轉身,離開了書房。
韋月將望著母親佝僂的身影,終於坐回書桌,攤開奏本,俯身奮筆疾書。
若是他此刻抬頭,必能看到母親掌著熄滅的油燈,就站在窗外,靜靜地窺視他,兩滴淚水沿著溝壑曲折而下。
【昔孔子論《詩》以《關雎》為始,言后妃者人倫之本,理亂之端也。……今武氏三思,進出宮禁如入無人之境,其內行相事,反易國政,為天下所患。
中宮韋氏,以色誘人,見之外臣竟毫不避諱。……
臣伏願陛下覽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為重,下以蒼生在念。誅殺武、韋二者,以敬祖宗在天之靈】
【臣韋月將泣血力奏】
筆停。
韋月將看著自己這篇奏章,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是落地。
當他抬頭望向窗外時,韋母的身影已經被淅淅瀝瀝的雨線取而代之。
……
從昨夜子時開始,直到現在,雨都沒停。
細密的雨點如柳絮,綠了芭蕉,驚了碧湖,盪起圈圈漣漪,將金碧巍峨的宮檐洗刷的更加莊重威嚴。
飛仙殿外,竇筱低垂著頭,背對著殿內。
從殿內傳出的歡聲笑語,襲擾著她的思緒。
殿內。
韋後與武三思相對而坐,中間的矮几上擺放著雙陸棋盤。
天子李顯,眉眼含笑,跪坐一側,手裡握著雙色玉制籌碼。
「陛下,臣的籌碼還剩多少?今日皇后運氣真的好極了。」武三思苦著臉問李顯。
李顯低頭仔細數了數手裡籌碼,笑道:「哈哈。你的籌碼不多矣。」
「唉!」武三思苦笑一聲,對韋後連連求饒:「皇后娘娘,您富甲天下,何必咄咄逼人啊!臣太難了!」
「哈哈,今日難得手氣爆漲,本宮定要殺三思個片甲不留!」韋後掩面微笑,望向武三思的鳳眸中,蘊含著某種道不明的意味。
一局畢。
李顯打著哈欠,揉了揉發紅的眼眶,摸著鼻子道:「你們玩罷。今日雨天,朕格外睏覺,且先走一步。」
「陛下……」韋後不滿地望向李顯。
「誒!朕著實堅持不住。三思就代朕陪果兒玩樂吧。」
說罷,李顯竟真的起身,頭也不回地離去。
偌大的飛仙殿內,只剩下了武三思與韋後。
韋後放下雙陸棋子,眉眼含羞,直勾勾地望向武三思。
武三思當然知曉她是何意,兩人深入交流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他輕車熟路地將韋後抱起,附耳小聲問:「娘娘可需臣幫忙寬衣解帶否?」
這句話韋後聽了多次,但每當武三思說出口時,身體就會忍不住發出一陣顫慄。
那是因違背禮教而得到快感的顫慄,是因為背著丈夫與外臣魚歡的竊喜,更是因為自己距離武曌更進一步的自豪。
武曌有的,她也有;武曌享受過的,她正在享受;武曌君臨天下,她正在為此努力,相信不日便會實現。
旖旎的飛仙殿內,韋後淺唱低吟,武三思旦旦而伐,兩人都從對方身上索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快感……
李顯一路打著哈欠回到迎仙宮,正準備臥榻休憩,一個內侍抱著百官的奏章走了進來。
他眉頭一皺,「怎麼還有這麼多奏章?送到飛仙殿去……罷了,先放下,朕看完再休息吧!」
現在果兒玩的正開心,這些煩心事就不打擾她了。
內侍將奏章放到御案上。
竇筱自然而然地跪坐在側,仔細將奏章分門別類,這種事她做了很多次了。
只不過,服侍對象變了而已,曾經是服侍的是上官婉兒,現在的主人卻是天子李顯。
緊急重要的奏章放到左側,次一級放中間,上疏罵武、韋,噴皇帝的放右邊。
忽然。
竇筱翻動的手停滯了。
因為奏章上的落筆名為:韋月將。
衛王的囑咐適時迴響耳邊:『叫韋月將的太學子弟,會上一道奏疏,你要讓皇帝看見。』
她偷偷瞟了眼已經開始游離幻境的李顯,鬼使神差地將韋月將的奏章放到了左側第三本。
然後當做什麼都沒看到,繼續分門別類。
很快奏章分類完畢。
竇筱起身:「陛下,可以批閱了。」
「嗯,啊!這麼快……嘶,呼!」李顯迷離地吐出一口煙霧。
神遊良久,李顯終於緩過神來,在竇筱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坐到御案前。
翻開左側第一本奏摺,是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的告急奏章:突厥默啜部,正厲兵秣馬,似有南下跡象,請求朝廷派兵協防。
第二本奏摺,是來自雍州同官縣的加急奏章:同官發生大雨雹,漂溺人居四百家,請朝廷撥糧賑災。
李顯一一批覆:照准!
竇筱默默站在李顯身側,放在小腹的手,緊張兮兮地握著在一起。此刻那顆本該平靜如水的心臟,跳的比殿外下落雨滴更快。
她甚至感覺身體跟隨強烈的心跳而前後晃動。為了壓下心中恐慌,只能將頭埋的更低。
終於李顯翻開了第三道奏疏。